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第67章 又開始忽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章 又開始忽悠

第67章 又開始忽悠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30日  作者:楊柳絲絲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楊柳絲絲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本以為自己真誠的請教會換來程家女郎的感動。哪知對方卻側開身子,摸著自己的肚子道:“太子哥哥,我餓了。”

李承乾嘴角抽搐了下。相處多日,他也越來越發覺這藥香妹妹的思維實在是天馬行空,跳躍地很。經常做出答非所問的動作來,也難怪有人說她性子古怪了。

帶著楊曉然入了自己的東宮,讓人端來酒釀,道:“香兒,先喝碗酒釀墊下肚子。”

“嗯!”

楊曉然也不客氣。也不是頭回來李承乾這玩了,她又是個自來熟的性子,幾回一下來,幾乎把這里當成了自家后花園。都不用李承乾招呼,便脫了繡鞋,上了胡床(類似后世的羅漢床),端著酒釀便自顧自的吃了起來。

李承乾的眼中閃過一絲羨慕。他真不知為何這世上就有程家女郎這樣的人,到哪都無拘無束地。即使在母親與父親跟前也沒見她多拘束。吃起飯來看著是豪邁,甚至有些失禮。但他就覺得很順眼,好似人餓的時候就該這般吃飯一樣,渾然天成,毫不造作。比起那些受過嚴格禮儀訓練的京中貴女,只覺程家女郎這般行事更合心意。

“太子哥,你不吃嗎?”

一碗酒釀都下去一大半了,楊曉然這才發現李承乾正站在那兒呆呆地望著自己,也不知在想什么。

拍了拍胡床,道:“太子哥哥,一起坐吧。”

張鐸嘴角抽搐了下,這個縣主是越來越不把自己當外人了啊……

李承乾倒沒計較,也脫了鞋,上趺坐于上。楊曉然見此,眉頭一皺,道:“太子哥哥,你整日這般做著對腿腳可不好。”

李承乾笑了笑,看著楊曉然垂在床邊的腿還在晃蕩著,不由道:“香兒說得是,這里沒有外人,孤就放肆一回了。”

說著便換了姿勢,選了盤腿胡坐,又讓人取來了茶具,看那架勢似要烹茶來喝。

楊曉然的嘴角不自覺地抽搐了下,這李承乾該不會想烹茶給自己喝吧?自從便宜娘讓自己學茶藝,在好奇驅使下嘗了一口茶湯的楊曉然從此對這“高檔”玩意報以拒絕的態度。

開什么玩笑,簡直跟餿水差不多,這也是人吃得東西么?

在楊曉然看來,在唐初玩喝茶的都是一群裝十三的家伙。她就不信他們真覺得那種加了各種佐料的茶會好吃……

在唐玄宗之前,茶屬于奢侈品。就是繁華如長安城里也找不到幾家賣茶的。像楊曉然上回去的茗香客顯然不是一般商賈能經營的,背后定是有人照著得。倒不是說開個茶館還得牽扯到什么“官商勾結”云云,而是此時的茶葉著實昂貴,且運送到北方不易,這貨源渠道基本被把持在高層手中,想要經營茶館,那就必須就點門路才行。

所以鑒于茶葉此刻的身價,一群貴族圈內便刮起了一股“烹茶”風,也就是所謂的茶藝。不僅要講究調料的搭配,還得加上那行云如流水般的優雅動作,集“觀,賞,嘗”為一體的風雅活動十分受到貴族階層的喜愛,烹茶手藝也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

看著李承乾堂堂太子居然也好這口,楊曉然忽然不知自己該說什么了。只見這娃把茶葉掰碎了放在小碳爐上烤了烤,直到把茶葉烤得又紅又干,這才搗碎了裝進瓷瓶里。

接著,他便親自動起手來燒水了。在這過程中,楊曉然只覺自己眼前飄過無數的瓶瓶罐罐,有蔥姜,花椒,大棗,桂皮,橘皮,薄荷,酥酪,羊油……

皇太子烹茶材料自然要比一般人家“奢侈”,像程大姑娘家放點蔥姜桂皮神馬地簡直太low了,寒酸到不行,好不好?看這皇家氣派,最后再加上點豆蔻,倒入搗碎的茶葉,一頓攪和,弄得像茗粥,這才是皇家派,端得是富麗堂皇,極盡風雅!

眼睜睜地看著李承乾一臉“求表揚”的把茶葉倒進杯子推到自己跟前,楊曉然忽然想從東宮逃跑了。這玩意,嘗過一次后便再也不想吃了,現在看著都起雞皮疙瘩啊!

咽了咽口水,道:“太子哥哥,我師父曾說過,像你我這年紀不宜飲茶,飲茶傷身,倒是喝些酸奶,水果汁比較好……”

“還有這等說法?這是何道理?”

李承乾臉上露出了一絲失望,似乎是因為自己的手藝沒能得到贊賞,顯得有些情緒了,“可宮中御醫和書上記載吃茶對人有好處。”

“那得分何人吃,何時吃,哪個年紀吃……”

楊曉然無視了李承乾臉上的幽怨,侃侃而談道:“像孕婦就不能喝茶,否則容易動了胎氣。而神思受損夜不能寐者也不易飲茶……至于孩童,因臟腑稚嫩,故而也不宜飲茶,否則影響日后生長……”

楊曉然東拉西扯著,滿嘴跑火車,把自己前世知道的那點知識盡量轉換成這個時代能聽懂的語言給巴拉巴拉的說了出來。起初李承乾還有些小情緒,可慢慢地卻是正了臉色,到了后面已是一臉嚴肅,不斷點頭道:“香兒,你師父說得對。所謂對癥下藥,這茶雖好,可不適宜之人吃了,怕是毒藥。”

說著便喚來張鐸,對他道:“大伴,這茶孤不宜吃,便賞了你吧。”

張鐸一臉激動地跪下,連連謝恩,楊曉然的嘴角不斷抽搐,怎么看這老太監也是一副發自內心的感恩戴德,似乎喝得不是茶,而是仙露……

跳過這段小插曲,話題又回到了之前,李承乾讓人端來了酸奶,點心,一邊往楊曉然跟前推著,一邊問道:“香兒,那到底該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個明君呢?”

楊曉然撇了一眼李承乾,低頭將自己的酒釀喝完,抹了抹嘴道:“像你父親那般,能容人,有雅量,善聽民間疾苦,自是明君典范。”

李承乾低頭想了一會兒,抬頭說道:“妹妹莫要誆我,這都是圣人說得,明君以仁,民心自歸,似和妹妹剛剛說得話前后矛盾呢。”

“嘿!”

楊曉然輕笑了下,捻起一塊奶酪就往嘴里塞,然后十分沒形象地就半躺了下來,右腿一曲,左腿搭了上去,一邊搖著一邊道:“只是這樣當然不足成就明君功業。想要后世子孫敬仰,自然還得讓天下臣民豐衣足食,歡樂安康。”

頓了頓,看了一眼還在皺眉思索的李承乾,又坐了起來,把自己跟前的奶酪球往李承乾跟前一推,道:“簡單來說,若是一位君王能讓他治下的臣民不受外敵欺辱,不受饑寒貧苦,若能兩餐之外還富有余錢給家中小娃買上塊把這奶酥球,那便是大盛世。創造這樣盛世的君王自然得萬民擁護,后世子孫人人敬仰。”

“不受人欺負,吃飽飯?”李承乾眼睛睜得老大,這些道理他不是沒聽過或者想過,但概念總有些模糊,剛剛聽楊曉然這么一說,似乎感覺自己摸到了一些什么,但又好像差了那么一點點,總覺得此話哪里有些不妥。

沉吟再三,頗為謹慎地問道:“可讓天下人人能吃飽談何容易?”

李承乾當太子兩年了,對國事不是一點都不知道,多少還是有些了解自家情況得,國庫里都空得跑馬了,母親貴為國母尚在縮衣節食,讓天下人吃飽,談何容易啊。

“正是因為難,所以總是昏君多,明君少啊!”

楊曉然嘻嘻一笑,伸手在李承乾的小肩膀上一拍,道:“做個明君哪有那么容易?你看陛下,日日通宵達旦批閱奏章,光這辛苦就不是常人所能忍受地。更別提,其中費去的心血了。”

頓了下又道:“太子哥哥,你也別愁眉苦臉地。其實說到底,這事說難是難,說易也易爾。講一千道一萬地也總離不開一個‘錢’字,或者說是‘生產力’。”

“生產力?”

李承乾抬起頭來,“何為生產力?”

“嗯……”

楊曉然摸著下巴,在心中組織了下語言,道:“簡單來說,哦,我還是打個比方吧。比如我大唐,十人耕田能養活幾人?大概也就自己勉強混個溫飽。但若是十人耕田,能養活百人呢?”

“這……”

李承乾當下大腦就當機了。他到底還小,也未真正見識過民間疾苦,古代訊息又閉塞,這觀念又新奇,一下子哪里能轉過彎來?

見李承乾愣在那里,楊曉然又道:“若是10人耕田便能養活100人,是不是比之前十人耕田勉強溫飽更富足?10人能養百人,百人中其余90人是不是能耕種更多的田地?如此循環,是否天下百姓就能吃飽了?”

“你這話不錯!但卻是假設,這里有個死結……”李承乾到底是受過精英教育地,慢慢也反應過來了,“若按你說得自然是不錯得,但若是十人無法產出百人之口糧便一切都是空談。”

楊曉然點頭,笑著道:“所以這便是生產力的關鍵所在了。”見李承乾又迷糊了,楊曉然也不再賣關子,說道:“太子哥哥覺得那紅薯土豆如何?”

“自是極好,有這等高產作物可使萬民無饑惡之災。”

“這便是了……所以說10人能不能養活100人,不在10人能力大小而在工具。”

“工具?!”

楊曉然嘿嘿一笑,道:“若是我等能設計出一日可播種百頃之地的工具,殿下覺得如何?!”


上一章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