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附近村寨和鄉鎮這幾天一直籠罩在一片流言當中。
“快走啊,快走啊。亂民打過來了,他們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見房子就燒。留在這里就是等死。”
“西鄉的李大戶一家五十口被殺,糧食被搶,就連五歲的幼女都沒有放過。”
“東鄉的馮財主,就是因為跑的慢,被亂民堵住了,殺了人不說,還把他點燈熬油。”
“慘啊,慘啊!整個西鄉沒有一個人逃出來。”
“說要想活命就要去咸陽,那里有個李總督,是個好官,他收留了十萬多流民,還分給他們糧食,我們還是趕快去咸陽吧!去晚了等亂民打進來可就沒命了。”
百姓們人心惶惶,他們中有能耐有見識的早就逃到大城市去了,剩下的都是些苦哈哈,被人蠱惑了幾句,很快拖家帶口的趕往了咸陽。
一時間去往咸陽路上人滿為患。
這些流言蜚語自然都是白蓮教的杰作了,蠱惑人心妖言惑眾是他們的拿手好戲,蘇則也是知人善用,知道讓他們打仗不行,讓他們散布些謠言,鼓動鄉民離開家鄉還是綽綽有余的。
咸陽城!
“大人,大人,不好了,這兩天咸陽縣城有無數的難民從四面八方趕來。”
一名手下稟報道。
李忠有立即站了起來,顫聲道:“有多少?”
他早就得知白蓮教的五萬大軍向咸陽進犯,也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縣城雖然只有三千兵馬,但是上有一萬多青壯,還有十萬石糧食,就算是被圍住了也能支撐一段時間。而白蓮教不過一群烏合之眾又是勞師遠征,糧草補給嚴重不足,不可能支撐多少時間的。
再說咸陽也不是一座孤城,互為犄角的西安府里面可是有數萬大軍的。
李忠有有十足的信心擋住這五萬,只要拖上幾天,磨平了對方的銳氣,定能扭轉局勢。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白蓮教的大軍來到離咸陽五十里的地方就安營扎寨不走了,如今已經有兩三天了。
他也不知道對方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得小心戒備著,四出探馬打探軍情。
這段時間,敵人的影子沒有見著,反倒是零零散散的來了不少難民。
李忠有自然是收留了,他既然自我標榜為國為民,自然不能見死不救。
將這些人甄選之后,立即分配下去。
誰知道這只是一個開端,開始的時候災民只有三百五百,咸陽能夠吃得下。逐漸來投奔的災民多了起來,三千五千甚至打到了一萬人。
李忠有也咬牙能夠吃得下。
可是這兩天聚在咸陽周邊的人已經超過了三五萬了,而且周邊源源不斷的還有人再涌來。
這一下子李忠有感到吃力。
咸陽畢竟是一座小城,里面的糧草也不多,加上先前他收留十萬多人,迄今為止算得上是人滿為患了。
更令他感到吃力的是還有無數的災民源源不斷的涌過來。
“大人,負責打探消息的兄弟們回來了,他們說白蓮教的反賊堵住了四面的出口,故意驅趕周邊殘存的居民前來咸陽。”
什么?
李忠有忽然變色了,他這才明白白蓮教為什么不急著進攻,反而在五十里外安營扎寨了。
他們是去用這些災民困死自己。
如果李忠有救他們,那么原本固若金湯的城池就會出現未知的變數,儲存的糧食也會飛快的消耗。
可若是不救,他李忠有費盡心思樹立的為國為民的形象轟然倒塌,當初他之所以要救那些災民,除了悲天憫人和保護咸陽之外,還有一層目的,就是施行仁政在災民口中樹立口碑。
仁者無敵。
李忠有是大明朝少有的明白人,他深深的知道這場災亂是由當地的官吏貪鄙所引起的,百姓們對陜西的官場已經絕望了,所以才會跟著亂民造反。
兵法有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現在李忠有所作的就是讓百姓們重新拾回對官府的信心,讓他們認識到官府并沒有拋棄他們。
得民心者的天下,只要安撫了陜西的民心,叛亂自然就會不攻自破。
李忠有著眼的可是將來的陜西大局。
打仗不過是末節,施以仁政才是真正解決陜西問題的良藥。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李忠有這段時間好容易積攢起來的名聲是萬萬不能敗壞的。
所以無論如何,這些百姓他都會救的。
可問題是今天救了這三五萬,明天再來個十萬八萬怎么辦?咸陽能夠一口氣吃得下?
就算是咸陽城能夠吃的下,那糧食呢?二三十萬的人每天的糧食消耗都是個天文數字。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白蓮教這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啊!
“大人,請下令把城門緊閉吧,我們實在是接受不了這么多人了。”
總督府的屬官紛紛勸解道。
“我等都知道總督大人體恤災民,可是眼下是非常時期,我們的糧食也不寬裕,還是以戰事為主吧!”
“總督大人,所謂慈不掌兵!非常時期就要有非常的手段。”
“卑職愿意出城勸說這些災民趁著白蓮教還沒有攻城,讓他們四散逃走。我相信這些人都是明事理之人的,一定會明白督憲大人的苦心的。”
咸陽知縣左校公說道,他是咸陽的父母官,大亂之時率領一千多差役民壯死守咸陽寸步不退。
李忠有對他極為贊賞,讓其擔任自己的左右手。
蘇修不在,左校公可謂是李忠有的左膀右臂了,對這位督憲的施仁政的措施十分的贊同。
“左縣令此言差矣!”
李忠有搖了搖頭,道:“百姓們不會在意當官的說些什么,他們只在乎你做什么,有什么能夠落到實處的。”
他嘆了口氣,道:“陜西的官吏已然傷透了百姓的心,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彌補。不讓一個百姓餓著,不讓一個百姓無家可歸,這是我李忠有說下的。我是朝廷派來的總督,所做作為就是代表著朝廷,代表著皇上。言出必行,怎能出爾反爾。傳令下去,打開城門,將百姓們好好的安頓了吧!”
大人!
左校公和其余官員還想再勸解,可是李忠有卻擺了擺手,道:“我意已決,不必再勸了,該做些什么做些什么吧!”
眾人無奈的抱了抱拳,漸漸離開了。(/book/109173.html)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