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383章 出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3章 出兵

第383章 出兵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7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快捷翻頁→鍵



熱門、、、、、、、、、

383出兵

今天的章節奉上,繼續求求收藏訂閱了,拜托了,兄弟們!

“偶?你繼續說。”

盧象升露出感興的神情,看著李子霄說道。

“對付這些亂賊,要先打服,再招撫,然后是安置。

至于安置的問題,也很重要,如果不能安置好,賊匪隨時都有可能復反。

當年的楊鶴招撫流賊,反賊們也一度受撫,可最終還是反了。為何,只因活不下去。”

盧象升聽了長嘆一口氣,李子霄說的,并不新鮮。

朝廷中有識之士,都能意識到這些,可關鍵是如何做到。

現在別說安撫了,朝廷就是打,都快要打不過賊匪了,他們四處逃竄,硬生生拖垮了朝廷。

反倒是這些反賊,在四處流竄的過程中,不斷吸附流民,反而讓自身實力越來越強。

而之前,楊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之網’的剿匪之策。

其實,就是因為賊人流竄不定,而特別提出的策略。

楊嗣昌的想法,其實是不錯的,把中原劃分為十個戰區,四個專防,六個專堵。而督師總理則專門追擊。

可這種看似完美的策略,其實毫無可行性。

因為這需要太好的配合了,對于隊友的要求太高了。

而事實上,如今大明朝廷最缺的就是配合,總有各種豬隊友扯后腿、掉褲襠。

這就導致非常尷尬的一幕,朝廷的大軍根本堵不住,也圍不了,反賊們總能逃出包圍圈。

而賊匪無根據之地,四處流竄作戰,最主要的戰術,就是避實就虛,專門到處流竄。

反賊們瞅準一個空當,就往朝廷大軍防守虛弱的地方,打一仗搶一票,壯大實力。

他們都不需要生產,直接就靠搶掠,甚至通過裹挾,只要主力不失,他們的隊伍便越打越多。

說到底,還是地方武備松馳,面對賊匪的流竄突襲,一點防守都沒有,根本頂不住,連援兵都等不及。

看看此時大明各地那些糜爛的衛所官兵,就知道了,面對鋪天蓋地蝗蟲般殺來的亂軍,指望他們守住城池,等待援軍根本就是奢望。

而負責征剿亂軍的那些各路朝廷兵馬,也是問題多多。

先不說吃空餉,克扣,欠餉,缺乏訓練,軍紀松馳等等問題,這些簡直就是此時大明軍隊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了,根本杜絕不了。

而有時候,這些大軍軍隊在各地剿匪,卻反比賊匪還要為惡更多,更加引當地百姓對朝廷的反感。

如此一來,這就等于將更多的百姓,推到了反賊亂軍那一邊。

當然,使得賊匪剿之不盡的,最深處原因,還是如今大明地方制度,早已經糜爛了。

豪紳地主們占盡田地,還擁有各種特權,把賦稅轉嫁到失地破產的基層百姓頭上,加劇了百姓的負擔。

無數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他們除了造反,實際上別無選擇。

正因以上種種,才使得朝廷是越剿匪,匪越多。

盧象升之前幾年,就一直呆在地方上,是深知這些情況的。

因此,他對于自己出任六省剿匪總理,是一點也沒有高興。

因為他心里清楚,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大明的匪患是剿不盡、殺不完的,從一開始,他就是在打一場,永遠沒有勝算的仗。

此時的大明,就算一個病入膏肓的重病患者,雖然理論上還有治活的可能,可是實際臨床操作上,卻幾乎完不成。

“大人手上需要有一支規模不小的兵馬,并且需以大人馬是瞻,以此征剿賊匪,每剿一賊,撫平民眾,安撫百姓和降寇,如此才有希望。”

李子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雖然看似有些太天真,可也是唯一的辦法。

只不過當中的難度有多大,反正李子霄是不抱希望的。

“調各地的兵馬剿匪,那些士卒多不堪用,還反而容易禍害地方。

尤其是在朝廷總是欠餉,無法及時給錢糧的情況下,從各地調來的兵越多,亂子只會越大。

他們其實不但起不到多大作用,反而是在惡化形勢。

因此,下官以為,剿匪之兵,并不是越多越好,各省的兵馬不需多,讓他們呆在自己的防區,做好防守就足矣。

要剿匪,關鍵還得靠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

李子霄最后一番言論,倒是盧象升眼前一亮,甚至與他的一些想法是不謀而合。

“大人手下的天雄軍操練多年,更是歷經與韃子的血戰,不僅紀律嚴明,而是是一支百戰之師。

如果再加上,下官現在操練的這支兵馬,完全可以以此組建剿匪新軍,負責圍剿亂軍,讓其他各省官兵回家,負責自己防區的本職工作就行。

朝廷還需要調撥足夠的糧食,用于安撫百姓,以及安置投降的亂軍,如果一來,給我們三到五年的時間,或許有希望解決中原匪患。”

那些各地的官兵,其實并不好用,如左良玉這種跋扈悍將,現在朝廷根本都調不動他。

既然如此,還要他們干什么,反倒不如讓他們回家守住自己地盤,不讓亂軍進去就行了。

只要各地的駐軍,都能在亂軍來到的時候,堅守一段時間。

后面的剿匪大軍便可抵達,根本不會有亂軍的生存空間的。

說到底,其實這個時候的流匪們,并沒有正面跟官軍對抗的能力。

他們靠的,還是‘避實就虛’的流竄游擊做戰,靠偷襲、伏擊等手段打擊官軍。

其實,后世天朝大名鼎鼎的‘游擊戰’,咱們的老祖宗早就玩的爛了。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中,各種奇人層出不窮,古人的智慧比我們想象的要高的多。

而歷史上,明末早期在流匪中,名聲不顯的李自成,很快就會突然就強大起來了。

也并不是他真的一下子就厲害了,一方面是因為他進入了一片合適亂軍滋生的地區,喊對了口號,獲得了大量活不下去流民們的擁護。

只要有了足夠多的人,他便可以組建蝗蟲大軍,席卷那些朝廷大城,獲取糧食錢財,滾起雪球。

再加上,韃子越來越頻繁的入侵,讓大明朝廷的精銳,基本上都被一支支的調到了北方跟清軍作戰。

且這些大明精銳,后來多葬送在了關外,使得中原徹底的空虛,流匪們才一下子坐大了起來。

此后,官軍便在正面戰場上,打不過流匪了。

但是至少此時,流匪還是不敢與官軍正面硬戰的。

這兩年流匪被洪承疇、孫傳庭等朝廷大將打的幾乎盡沒,張獻忠無奈假投降,李自成更是逃到了大山中。

但李子霄知道,只需要再過一年,中原大局就會被徹底扭轉,那時候大明是徹底的無可救藥了。

一年之后,當李自成攻破洛陽,獲得海量錢糧武器時,再加上他手里有著用不完的人手。

這樣一支被武裝起來的蝗蟲大軍,奄奄一息的大明是擋不住的。

李子霄此時是真的站在,一個大明武將的角度上,給盧象升認真分析時局,出謀劃策。

但李子霄也僅僅是說說而已,如果大明真能以他說的這種辦法去剿匪,或許幾年之后,大明當真有中興之望。

可惜李子霄知道,此時的大明根本做不到這一點,這副良藥,崇禎是吃不下去的。

“哎,天雄軍需要鎮守北面邊境,防范韃子,是無法南調剿匪的,所以本官才會來找子乾你啊。

現在也唯有你手下這支人馬,還能讓本官信任,你可愿意為我大明率部出征,剿滅匪寇,護我大明山河。”

李子霄早就猜到盧象升來的真實目的,無法就是想讓他出兵剿匪,前面盧象升詢問他這些,其實也就是問問。

但李子霄何嘗不是再等這個機會,出兵剿匪,本就是他今年的計劃之一。

不然他如何磨練手下的白龍軍士卒,要知道不吃肉的狼,那還叫狼嘛!

再說,不出去剿匪,他如何搜刮油水,如何占領地盤呢,只要他有了剿匪的大義名聲,他便可以便宜行事,也沒人敢指責他什么。

李子霄當下應聲道,“既然總督有命,李子霄豈敢不從。”

“好,要的就是你這句痛快話,我喜歡的,也就是你這股勇猛勁。”

盧象升一拍桌案,大聲笑道,然后拿來兩個酒杯,又端來一壺酒,兩個杯子中各倒了一杯。

“喝!”

李子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跟著盧象升這種直爽的人做事,確實痛快。

“這次可以帶多少人出征剿匪?”盧象升問道。

“恩,我可以帶走四個營,兩個步軍營,一個騎兵營,外加一個輜重營,人數大約在七千人左右。”

“好,你手下七千人,足以對付幾萬亂匪了,你的四營人馬,什么時候可以出。”

盧象升臉上露出喜色,他對于李子霄手下的兵馬戰斗力,可是非常清楚的,那可是和韃子血戰過的。

這同樣也讓盧象升明白,李子霄這次并沒有敷衍他,是真的愿意出征剿匪。

“下官早就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不知咱們這次是去哪里剿匪?”

“很好,那我們兩天后就出,這次咱們去河南,對付闖賊。”

盧象升將杯中酒飲盡,豪氣萬丈的說道,臉上紅光煥。

“奧。”李子霄點點頭,這和他預想的一樣。

“你還有什么要求,盡管提,但是事先聲明一點,要錢沒有,圣上這次只給我了十萬兩的銀子,我還要用在其他地方呢,沒打算花在你身上。”

盧象升和李子霄也不見外,直接公開這么說。

“哈哈,盧大人,你都這么說了,下官還怎么好意思開口要錢呢。不過,銀子我可以不要,但有幾個要錢,大人必須答應我。”

“你說。”

“大人想必也知道,我手下兵馬對于后勤補給要求十分依賴,我希望盧大人可以給我開具一張通關證明。

我手下輜重營人手有限,我或許需要讓徐州一些商團,組織車隊人手為我軍運輸彈藥糧食。

到時候,有了大人開具的通關證明,過關的時候,才不會受到阻撓。”

“這個可以,回頭我給你開一份通關證明,并且交代徐州到河南一帶的官府,對你們多加照應。”

盧象升想了想,這個要求似乎合情合理,他也是知道李子霄手下人馬,裝備那么多鳥銃和火炮的,便答應下來。

“還有,下官希望到了河南,剿滅闖匪的作戰過程中,大人能授予我臨機決斷的權力,不要過多干涉我的指揮。

就算要指揮,下官也只聽從大人你的命令,至于其他人的命令,下官一概不聽。”

李子霄說完這句話后,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盧象升,他這是再向盧象升要‘尚方寶劍’呢。

要不然,等他到了河南,隨便冒出一個總兵,職位都比他大,要是對他指手畫腳,他豈不是忙死。

再說,如果不趁機要一些放開的權力,到時候他如何暗中撈油水,如何暗中進行他自己的部署。

盧象升聽完李子霄的話,也猜出了李子霄提出這樣要求的一些緣故,思索了半天后,回道:“好,我可以答應你。

我甚至可以不過問你的行動,但我會給你一個期限,一個目標,如果時間到了,你達不到這個要求……”

“我自領軍法,到時候一切聽大人安排。”

李子霄聽到盧象升竟然答應了,還沒等他后面的話說完,就自己給補上了。

而且李子霄沒想到,盧象升竟然敢如此做,直接給他放權,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由得讓李子霄感慨:要是盧象升能早生十年,或許還有力挽狂瀾的機會,可是現在不可能了。

“好,李大人你現在可以下去安排軍務了,兩日之后,你們開拔。本官今晚就要走,連夜先于你們抵達開封。”

“大人,那下官就不挽留了。”

隨后,盧象升便馬不停蹄的離開徐州,趕往開封。

盧象升走后,李子霄立即下令,召回駐守淮安的劉重的‘陷陣營’和羅的‘飛羽’騎兵一部,同時還有分駐其他地方的白龍軍將領。

同時,下令董狀的輜重營立即到彈藥庫和后勤處,領取藥品、彈藥等物資,隨時準備開拔。

隨著李子霄的一道道命令下達,白龍軍這架鋒利的戰爭機器,迅的開動起來,準備露出它的獠牙了。

(本章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