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382章 剿撫并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2章 剿撫并用

第382章 剿撫并用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6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382剿撫并用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了,拜托大家訂閱支持一下啊!

從十月秋末開始,徐州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土改’行動。

邱廣明全力主持,好在徐州一整套官員班子,還保留的比較完整,才得以讓徐州的‘土改’順利進行。

除了少數罪大惡極,貪污太過嚴重的官員,被當做典型抄家入獄,其他官員并沒有收到牽連。

這也正是李子霄所希望看到的,大明留下的官僚系統,此時正好被李子霄暫時利用。

否則要是讓李子霄此時重新組建官府,先不說人才從哪里找,就算等組建完成,估計也得半年過去了。

但這個時候,對于李子霄來說,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他一心將精力,全都放到了白龍軍的壯大上,對于地方政務全部交給錢廣元和邱廣明去主持。

隨著時間的推移,徐州周邊的土改最先完成,接著便是朝徐州之外的縣城推行。

但即便是如此,‘土改’的進程,依舊收到了不少的阻礙,不少地方地主老財依舊不肯放棄他們手里的土地。

對于這種頑固不化的,白龍軍的兵法半日之內便可抵達。

在連續剿滅了四五家,各縣頑固不化的老古董后,徐州境內再也沒人敢抗拒‘土改’了。

時間到了十二月末,經過兩個多月的忙碌,徐州大部分地區的土改,基本上已經完成,每家每戶百姓都分到了一定數量的土地。

而剩余的田地,徐州府衙便以‘出租’的形式,交由那些大戶管理,每五年續一次合同。

同時,李子霄讓邱廣明下令,鼓勵徐州各縣百姓開荒,但凡百姓自己開出的荒地,全部歸屬百姓自家所有。

要知道,此時徐州境內不過幾十萬人,田地也不過一萬兩千畝,要知道后世徐州,可是足有四萬多畝可用耕地的。

而這個時代的徐州地區,黃河還未改道,經此而過,灌溉了大片土地,按說肥沃的土地應該更多才對。

也就說,徐州的土地完全沒有到飽和的程度,大片荒地還沒被開發出來,李子霄就是要刺激百姓的積極性。

原本李子霄的母親與林家商議好,希望將李子霄和林婉兒的婚事,在過年前辦了。

不過,李子霄在徐州大力推行‘土改’,可是殺了不少人,被李母視為大大的不吉利,只得將婚期往后拖延。

對此,李子霄也很無奈。

倒是這次,林永年在揚州得知,李子霄在徐州推行的‘土改’政策后,極為贊賞,認為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但他對于李子霄如此凌厲霸道的手段,卻不太認同,認為李子霄太過殘暴,這是儒生的一貫尿性。

滿嘴的仁義道德,卻忘記了他們敵人是一群唯利是圖,不肯隨便放棄一絲一毫利益的吝嗇鬼。

對于這樣的人,談判只是浪費功夫而已,再說李子霄可真沒時間和他們打太極。

他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將徐州徹底掌控在手,否則年后一旦他對外用兵,根本就沒機會再進行土改了。

如果他領兵在外作戰,徐州還在進行土改,那他的后院隨時都可能起火。

土改的順利完成,不僅讓徐州百姓過了一個好年,就連李子霄也過了一個好年。

時間跨過崇禎十二年(1639),來到了崇禎十三年(1640)。

新年之后,李子霄再次下達命令,在徐州各村鎮組建民兵隊,負責維持村鎮的日常秩序,并且要時常進行操練。

民兵制度,李子霄一早在永城縣時,就已經實行了。

這些民兵其實就是李子霄為白龍軍招募兵員,而準備的預備役。

這些民兵農忙時務農,農閑時操練,平日里還能維持村鎮秩序,輔助官府緝拿盜賊等。

而李子霄付出的只是極其少的錢糧而已,一旦等到白龍軍要擴編了,這些身家清白的民兵,就是最好的兵源。

所以,在徐州各村鎮組建起民兵隊,也是成了李子霄新年之后,第一項命令。

在李子霄的計劃中,未來他手下的隊伍,主要分為三線。

第一線當然就是,以白龍軍為首的野戰軍,他們主要是對外戰爭的。

第二線,就是當初將大明衛所官兵整頓后,加上重新招募的新兵,而組成的隊伍,李子霄叫他們為‘城防軍’。

城防軍,主要的職責就是守城,維持城市秩序,剿滅境內匪寇,擔任白龍軍的后勤保障等任務。

至于第三線,就是各村鎮的民兵了。

現在徐州百姓在經過土改之后,對于徐州府衙那是絕對的支持。

這項民兵組建的命令下達之后,李巖只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在徐州各縣上百個村鎮,組建了各自的民兵隊。

李子霄規定,民兵隊可以裝備簡易的刀槍盾箭,暫時不會讓他們裝備火器。

或許等李子霄將燧發槍大規模裝備白龍軍后,他會考慮讓民兵隊也裝備少量的鳥銃,當然肯定是火繩槍了。

而過年之后,李子霄也將鐵平良在白虎寨的兵工作坊,全部搬遷到了徐州城西的新兵工廠中。

這處兵工廠修建的規模更大,人員也更多了,李子霄這段時間可沒少在徐州,淮安和揚州等地招募鐵匠等人才。

而經過近半年的加班生產,兵工作坊產出的燧發槍,已經全部裝備白龍軍的鳥銃手,使得白龍軍基本完成了換裝。

而白龍軍淘汰下來的那些火繩槍,一方面交給城防軍使用,還有一部分出售給其他地區的明軍。

可以說,經過這一個冬天后,隨著土改的完成,民兵制度的推行,此時的徐州完全被李子霄所掌控。

此時,就算有人想對付李子霄,徐州的百姓都不會答應,因為一旦李子霄倒了,他們手里的田地可就保不住了。

李子霄已經完成,將徐州打造出自己堅固大本營的第一步。

至于淮安和揚州,李子霄暫時還沒顧上。

不過,徐州土改的消息,傳到兩州府之后,無數百姓翹首以待,希望李子霄可以將‘土改’帶到他們那里去。

反倒是兩州府的那些地主大戶們,一個個焦慮不安,發動各種關系,阻止李子霄在他們那里進行‘土改’。

李子霄不急,他在等時機,等到過個半年一年的,等到徐州百姓將他們土改之后,過上的好日子傳到淮安和揚州。

到那時候,才是李子霄真正入主兩府的機會,他需要一個發酵的時間。

新年之后,李子霄對于西面張獻忠和李自成兩股亂軍的消息,更加關注了,因為他有預感,他出兵的日子不會太遠了。

果不其然,李子霄是二月末,等到了一個人的到來,正是此時剛剛被崇禎任命為六省總理的盧象升。

歷史在這里拐了一個大彎,原本在去年就應該戰死的盧象升,此時偏偏活的好好的,而且更加得到崇禎的器重。

去年張獻忠再度造反,李自成也從商洛山中殺出,剛剛平靜的中原大地,再起烽火。

結果,張獻忠剛剛再度造反,朝廷派兵平叛,結果在房縣被張獻忠伏擊,大敗,影響極其惡劣。

崇禎下旨,革除六省剿匪總理熊文燦官職,差錦衣衛押解進京。

湖廣巡撫方孔炤革職,由湖北參議、分守下江防道袁繼咸接任。

鄖員巡撫戴東旻革職,由原吏部尚書李長庚接任,河南巡撫李仙風革職,由原山西按察副使李樹初接任。

河南總兵張學任革職,陳洪范調任河南總兵官。而熊文燦被革職逮捕后,由盧象升接任六省剿匪總理。

左良玉則被以輕進貶三秩,但仍允戴罪視事,并授湖廣總兵官。

受這次房縣之敗影響,大批官員和將領被貶官免職,同時也有大批的官員,得到升任甚至重啟。

而且,崇禎甚至命令楊嗣昌南下坐鎮襄陽,負責指揮官兵,對張獻忠的圍剿。

此時,在崇禎眼中,張獻忠這股亂軍的威脅,遠遠大過李自成,此時的李自成剛剛從商洛山中殺出來,名頭不顯。

鬧騰的也遠沒有張獻忠動靜大,所以朝廷將圍剿的重點,放在了張獻忠身上。

但是,盧象升卻早就看出來,河南西部巨大的危機。

河南身處中原腹地,人口眾多,前年河南西部就遭遇過亂軍‘光顧’,讓那里變得一團糟。

隨著這兩年災荒的持續從,從陜西涌入河南的流民,是越來越多,那里的氣氛太適合亂軍的生長了。

一旦讓李自成竄入河南,后果不可設想。

盧象升名為六省剿匪總督,但南面對張獻忠的圍剿,此時是楊嗣昌在負責,盧象升知道自己現在過去,反而會引起楊嗣昌的不滿。

所以,盧象升索性就將張獻忠的圍剿,完全交給楊嗣昌,而他將目光盯著了李自成這支亂軍的身上。

可惜,盧象升的天雄軍經過去年那一戰,到現在還沒恢復,而且天雄軍需要放在北面,警惕韃子的動靜。

而中原地區,大部分可用之兵,此時都被楊嗣昌調走了,盧象升唯一想起的,一支可用兵馬,就是徐州李子霄手上的人馬了。

“盧大人,沒想到你竟然親自來了。”李子霄看著一路風塵仆仆趕來的盧象,客氣的問道。

“我本來就是要去開封的,索性先來你這里看一看,你這半年在徐州鬧騰的夠厲害的,你可不知道朝堂上,以為你的事已經鬧了好幾個月了。”

盧象升笑著對李子霄說道。

李子霄當然知道盧象升指的是什么事了,還不是他在徐州弄土改的事情,在朝堂上已經不知被人彈劾多少次了。

“呵呵,是動了一些人的利益,讓他們坐不住了吧。”李子霄冷笑道。

“哈哈,放心,圣上已經把這件事壓下去了,或許圣上對你的做法是支持的,可惜圣上現在太不容易了,哎!”

說著,盧象升嘆息一聲。

李子霄心道:崇禎當然不易了,被一群只顧自家利益,絲毫不管國家存亡的‘忠良之臣’包圍在皇宮里,他想做什么,估計都做不了。

李子霄將盧象升迎進,自己的都指揮使衙門,說道:“還得恭喜大人就任六省剿匪總督。”

這個時候的盧象升,可是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南畿、河南、山西、陜西、湖廣、四川六省軍務的剿匪統帥,足以用位高權重形容。

盧象升臉色很平靜,“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有何好恭喜的。

看看朝廷這幾年的剿匪總督總理們,不論是五省總督陳奇瑜、洪承疇,還是六省總理熊文燦,基本上都沒什么好下場。”

李子霄心道:你丫的知足吧,本來你說的這些名字里面,就有你的一份,要不是老子,你下場也好不了的。

“子乾,關于剿匪,你有何建議?”盧象升開門見山的問道。

面對盧象升的詢問,李子霄心中早有答案。

“回稟大人,下官以為,朝廷剿匪剿了這么多年,卻始終不能完全平定匪患。

并非因為賊匪有多強悍,實因賊匪就如星星之火,根本撲來不及,隨時都能死灰復燃,再成燎原之勢。

因此,關鍵還是得剿撫并用。”

“剿撫并用。”

聽到李子霄的回答,盧象升搖了搖頭,似乎對這個答案有些失望。

實在是‘剿撫并用’這四個字,說的太籠統了,朝堂中不知道多少大臣們都這樣提過。

這些年來,朝廷中負責剿匪的重臣,從楊鶴到熊文燦,提出剿撫的人太多了,甚至其中力主撫的楊鶴和熊文燦,都沒好下場。

“當然,剿匪并用,首先得剿,然后再撫,恩威并濟。并且,撫也得要有手段。

比如,每剿滅一賊,得將亂賊區分開來,那些為禍多年的賊首,自然不能輕饒。

就算是要撫,也必須把他們的兵馬給拆分,兵將分離,否則等他們休養生息,兵強馬壯之后,他們便會隨便造反。

此時的張賊,就是這種情況,當初熊總督一開始就錯了。

而且必須得是先打服了再撫,尤其是不能讓亂賊一失勢,立馬就投降,朝廷還真答應,得徹底掌握了主動權后,才能撫。”

事實上,這些年朝廷打服的賊匪并不少,不少被打服后投降的賊將,也有好多從此死心為朝廷賣命的。

其中,不乏許多都曾是賊匪中,有名的首腦頭目。

這些人后來哪怕清軍入關后,表現的都比那些大明官兵強得多,一直在與清兵作戰。

(本章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