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種田紀事1015節 不是運氣是實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從良種田紀事 >>從良種田紀事最新章節列表 >> 1015節 不是運氣是實力

1015節 不是運氣是實力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19日  作者:夜葳蕤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夜葳蕤 | 從良種田紀事 


同樣的,清露也是忙翻了。

和在軍一切都有人打理不同,因為人數少,響馬們很工作都是無暇顧忌的,連最基本的分贓都沒有時間,尤其是在如此密集的行動之下,更是爭分奪秒地和朝廷的律令搶時間、搶銀子……

結果清露成了他們的總后勤,每天計算、銷贓、撫恤、保障后勤……此外還要管著軍營的各種事務,簡直是成了真正的沒有帥印的“主帥”,狠狠地嘗到了當年潘凌峰吃過的苦頭。

不同的是,清露和潘凌峰的想法完全不同,那撈起銀子來,是毫不手軟,也越發覺得,秦懷恩這種當響馬的主意,簡直是太棒了,眼見著無論是自家家底、王府收入乃至兒子們的私房,都以駭人的速度厚實了起來。

關鍵是沒啥危險啊,哇咔咔!

四月初,一架木籠囚車緩緩地駛進了京城,因為早已接到了消息,道路兩旁看熱鬧的百姓不計其數,還有很多人自發地往囚車扔東西的,若不是木籠足夠結實,估計得被砸塌了。

在面見公叔瑾時,這位異族王子一改在秦懷恩面前的慫樣,算是被繩索捆綁醫生邋遢,也昂揚而立,堅決不肯下跪——異族人也是有尊嚴的,尤其是他這樣的異族勇士,他們只肯屈服于他們心目真正的英雄!

不僅如此,這位有膽有識有才智的王子,還在朝堂侃侃而談,什么兩軍交戰斬殺主帥是慣用手段啊,什么如果怕死不該戰場啊,什么這是狄人的驕傲而不是愧疚啊,什么大楚人曾經啥了多少多少狄人的重要任務,狄人重來都有愿賭服輸的勇氣啊……那真的是振振有詞,說得大楚官員們毫無反駁之詞,自有一份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擔當。

如果秦懷恩在這里,能聽得出來,在這一個多月的功夫,這位王子的大楚語言,流利了很多,基本能不需夾雜異族語言流暢地表達意思了,可見,他在這一路,有多么的勤奮,對今天和公叔瑾的這次見面,準備得又有多么充分了。

最后,王子明確地告訴公叔瑾,狄人是殺不完的,他們或許可能失敗,可能逃走,但他們一定會卷土重來,遠走他鄉的族人們一定會記住和大楚朝的這些血海深仇,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會報復,而做為一個明智、寬容的君王,公叔瑾不應該這么做!

或許是這位王子表現得太好了,或許是覺得他的話也有道理,或許是他的威脅還是很有效果的,或許是對一個階下囚,身為帝王根本沒必要放下身段對螻蟻展示什么威嚴,總之,公叔瑾的態度還算是平和的,只是反問道,“怎么?你的意思是,你出主意殺了我的兒子,我反倒要放你離開嗎?”

王子的回答非常迅速,也很有理有節,“我們的可汗和族人都覺得,皇的心胸像草原一樣寬廣,也不明白,既然皇能容得下西北的族人,為何不能容下我們這些東北的族人呢?有了秦將軍這樣的大英雄,我們打是打不過的,所以我們要求議和!”

“議和?!”公叔瑾冷笑了一聲,然后什么話都沒說,揮了揮手讓人將這位王子帶了下去,并沒說,殺或是不殺。

隨后,朝堂便熱鬧了起來,各位大臣各抒己見,有要求殺了這個人宏揚國威為五皇子復仇的,有說狄人狡詐不可輕信的,還有說可以采取西北的法子讓東北也長治久安的,更有人直接點出,朝廷用兵軍費不菲,如果能讓東北安寧不用兵才是策建議接受狄人的議和……

公叔瑾默默地看著這些朝臣們,心大感安慰,他想起當初秦懷恩第一次取得西北大捷時,說秦懷恩壞話的人,可著實不少,現在卻一個都沒有了,連方才的狄人王子,在提到秦懷恩時,都是滿懷敬意,尤其是這些大臣說的話,俱是為了朝廷著想,很少摻雜個人感情,當然了,最起碼表面聽起來是這樣的。

“現在的朝堂總算是像點樣子了。”公叔瑾想,不禁想到這也是在清露的幫助下才辦到的,神思有些飄渺,以至于朝臣們的話,都停止好一會兒了,他還沒什么反應。

好在,自打次大病了一場后,公叔瑾一直沒恢復到以往的狀態,這種精神不濟的情況倒也時有發生,尤其是這樣的重大決策,其既有關乎朝堂的大事,又有喪子之痛的情感沖擊,公叔瑾一時難以決斷,也是很正常的。

果然,到了最后,公叔瑾并沒表態,而是這樣散朝了,大家也覺得沒什么,只是,在不久之后,又更多的人,提起了立太子的事兒,而公叔瑾照例留不發。

散朝后,公叔瑾留下了四皇子,“一道用午膳吧!”

公叔瑾吃得很少,四皇子很擔心,但又不知道從何勸起,直到公叔瑾開口問四皇子對朝堂之事的看法。

好在,自打次大病了一場后,公叔瑾一直沒恢復到以往的狀態,這種精神不濟的情況倒也時有發生,尤其是這樣的重大決策,其既有關乎朝堂的大事,又有喪子之痛的情感沖擊,公叔瑾一時難以決斷,也是很正常的。

果然,到了最后,公叔瑾并沒表態,而是這樣散朝了,大家也覺得沒什么,只是,在不久之后,又更多的人,提起了立太子的事兒,而公叔瑾照例留不發。

散朝后,公叔瑾留下了四皇子,“一道用午膳吧!”

公叔瑾吃得很少,四皇子很擔心,但又不知道從何勸起,直到公叔瑾開口問四皇子對朝堂之事的看法。

果然,到了最后,公叔瑾并沒表態,而是這樣散朝了,大家也覺得沒什么,只是,在不久之后,又更多的人,提起了立太子的事兒,而公叔瑾照例留不發。

散朝后,公叔瑾留下了四皇子,“一道用午膳吧!”

公叔瑾吃得很少,四皇子很擔心,但又不知道從何勸起,直到公叔瑾開口問四皇子對朝堂之事的看法。


上一章  |  從良種田紀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