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種田紀事649節 到底是給誰的差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從良種田紀事 >>從良種田紀事最新章節列表 >> 649節 到底是給誰的差事

649節 到底是給誰的差事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9日  作者:夜葳蕤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夜葳蕤 | 從良種田紀事 

類別:女生頻道作者:夜葳蕤書名:

顧謝當上祖父也快十年了,上面還有老爹和繼母,一大家子二十多口子人,就他一個比較有出息的,全指望他來養家呢。

本著送就送到人家心坎里的原則,清露給顧謝的是一套帶花園的五進大宅,再加上修葺家俱和簡單的擺設啥的,三萬兩銀子好歹才夠了,而且因為時間緊買不到,就用了一套公叔寧以往的私產,它的實際價值也就不是能用銀子來衡量的了。

以至于就連習慣了血拼的清露都舍不得了,“要不然咱把房契留下吧!”也就是說這只是顧謝當王府長史時的福利待遇,一旦顧謝不做這個職位了,或者沒好好干,王府還能把宅子給收回來。

公叔寧搖頭道,“沒必要,他從現下開始,就生死都是王府的人了,包括他的子孫們,這點子東西爺還收買得起!”既然想給就要給得好,清露這件事辦得相當不錯。

清露冷汗了一下兒,覺得公叔寧才是真正奢侈的人。

事實證明,兩個人做得很到位,顧謝一看到這個宅子和里面的東西,就驚呆了,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這兩位新主子煮了吃。

因顧謝的宅子還沒修好,他的家眷們也要來年開春兒才能進京,所以顧謝來了之后是先住到王府中的,美其名曰“方便辦差”。

但誰都沒想到,明明一個清閑得不得了的職務,卻會忙到如此程度。

顧謝進京的第二天,照例要進宮見駕的,這是他職務的特殊性決定的,皇上得勉勵和訓誡他一番。

顧謝摸黑兒出門,在旭日東升時見到了公叔瑾,可是直到夕陽西沉,他還沒有回來。

聽說了這件事,清露驚道,“難道他被砍頭了?”對公叔瑾的人品,在她心里永遠都沒最壞,只有更壞!

喜公公連忙說,“老奴將膳食點心都按時送進去了,小廝們說顧大人一直在忙著呢!”他管內務來著,這些都是他的活兒。

清露卻覺得大事越發不妙,用手指捅了捅神色安然的公叔寧,“皇上這是又要抓你去辦差了吧?”她總覺得公叔瑾對公叔寧這般好得過份,有點不懷好意的意思,再說,顧謝領的差事不就是公叔寧的差事嗎?領差事就用了這么久,那這差事得難辦到什么程度啊?!

公叔寧反問道,“若不是我的差事,而是你的差事,你辦還是不辦?!”他如果猜的沒錯的話,公叔瑾這是真要賣清露了,不過,不管公叔瑾如何,他心里的主意是打定了的,他也相信,事到如今,公叔瑾已不會做得太過份了。

清露還是沒琢磨明白,“我辦差?我還上朝呢!”那是不可能的。

公叔寧不再多解釋,而顧謝也恰好回來了。

顧謝回府的陣勢很大,他品級不夠,在京城里沒資格坐轎子,只能騎馬,但因為帶回來的東西太多太重要,宮中給他派了一輛大馬車,還有好幾個太監和護衛。

清露連晚膳都顧不上吃了,連蹦帶跳地跑去看,“你發財了?皇上賞了你這么多的東西。”好幾口大箱子呢!

顧謝苦笑,“下官現在總算明白,赴任為何如此匆忙了。”

直到今天,公叔寧進京也不過二十來天的功夫兒,就算是公叔瑾提前就和他探討過王府的人手問題,僅用三十多天的時間,把顧謝弄過來,也著實不是一般的快了。

顧謝接到的上任旨意用的是飛鷹傳書,原來的望山縣令只用了一日就和他做好了繼任交接,他第二天天不亮就出發,一路上所有驛站都用最高規格接待,換馬換車夫檢修車輛晝夜不停地急馳……知道的他是進京赴任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送加急軍報的呢!

若不是有曲氏安車,顧謝覺得,等到了王府時,從車上下來的就不是他這個人了,而是一塊塊已被顛零碎的骨頭。

本來顧謝以為這是公叔寧這位王爺的怪癖,現在才明白,原來著急的并不是王爺,而是皇上,誰讓王爺突發奇想不用原本的京官,而從那么遠的地方選了他呢?!

顧謝從宮中帶回來的幾口大箱子已全都被打開了,里面全是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折子和案卷,清露倒吸了一口冷氣,“阿寧,你這得看到什么時候去?”公叔瑾這是想累死誰啊?

到了這時,公叔寧也不催著清露去用晚膳了,而是問顧謝,“皇上是怎么交代的?”他心里大致是有數的。

顧謝說,“皇上想就‘積分制’和‘軍糧’的事兒,請王爺寫兩份奏折。”

公叔寧還沒說什么,清露和睿兒已異口同聲地問,“積分制?!”

積分制的雛形,源于小嶺村狩獵隊分銀子的方式和山上小廝的每月評選,后來想到秦懷恩要帶兵,就由睿兒執筆寫進了雙嶺村武生們的“推薦信”中,但比較粗糙。

秦懷恩去年冬季在西北建城時,徹底推行了“積分制”,連原來軍隊中的軍餉都直接取消了,這是因為,他要擴大兵力,想要將民壯包括后來建城的那些工匠和伙計們,統統當做士兵來使用,那么就必須有一個公平合理并適宜的管理制度才行。

在這個推廣過程中,積分制經過群策群力地不斷修改,得到了逐步的完善,這其中出力最大的實際上是秦懷恩,他最厲害的地方在于,將積分制分成了兩個體系,也就是清露所謂的“一分兩用”。

其中一種用途是,將積分像銀子一樣,可賺可花費甚至可以轉借,自然也可以直接換成現銀。

另外一種則是將積分當成在軍中升職和懲戒的標尺,具體規則和軍紀相仿,卻嚴密了很多。

當然了,在這其中,清露也曾通過信件的方式出了不少主意,使得積分制現在已非常成熟了,成了露城最大的管理利器。

而這些來往信件,都是由睿兒經手的,再加上秦懷恩離開雙嶺村后,對山上小廝評選的親自參與,睿兒對此也是相當熟悉的。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從良種田紀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