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回想這段時間,雖二人未曾謀面,可秦琰遞入玉明殿的一封又一封情意綿綿的書信,讓海棠覺得他從未遠離。
望著遠處的身影,心中涌出的都是那些書信里娓娓道來的語句。每一封,她都反反復復地看,看到幾乎都能背下。當望見秦琰的時候,這些語句盤旋不去,好似他在自己的耳邊輕輕訴說。
海棠微笑著,朝秦琰揮了揮手。
此時的秦琰,內心翻江倒海。
他立在曲橋上,望著玉明殿廊下的海棠。他看不清她的樣子,卻分明能感受到她的笑意。
他寫了那么多信,遞往玉明殿,可海棠從來不回。他知道,這是海棠的堅持。玉明殿里近身伺候的,雖是王府里過來的人,可干雜役的,卻都是宮里的人。他們都有可能是太后的眼睛。
秦琰的信,一封一封進來,叫石沉大海。可海棠若提筆回信,便叫私相授受,性質完全不同。
更何況,秦琰一直都掌握著海棠的近況。沒有她的片言只語,又有什么關系?
他望見海棠的身形已稍稍有些變化,不再是以往盈盈一握的腰肢。突然一陣心疼,趕緊朝海棠做了個手勢,示意她別老站著,那樣會累。
海棠看懂了他的意思,本來心里還甜甜的,不知怎的,突然就一酸,流下淚來。幸好隔得遠,秦琰望不見。
跟在秦琰身后的太監,默不作聲地望著二人遙遙相望。半晌,終于道:“殿下,該回宮了,內閣大臣們還在等著您議河工呢。”
這位太監,以往在大正殿也算有頭有臉,最得臉的那位,一直在正衡帝的病榻前伺候著,這位叫花福的,則被撥過來伺候新晉太子爺。
秦琰知道花福的意思,他是怕逗留的時間過久,有人會去匯報給皇太后,陡生枝節。
深深地又望了望海棠,將她的樣子記住。像是怕自己會邁不開腿,一轉頭,堅定地離去。
他深知,海棠一定不會怪他,一定能理解他的離開。
今日的離開,是為了日后更好的相聚。
大正殿里秦琰理政的書房,十分闊大。這書房原是正衡帝下朝后繼續會見群臣的地方,如今已有兩個多月,一直由先前的穆王、眼下的太子所暫代理政。
內閣首輔袁丞相,與幾位內閣重臣已在等候,而兵部顧尚書等數位六部官員也在場。
主要說的就是河工。按著秦琰與崔海霖商議的改道建議,沿河各省今年以來都做足了準備工夫,遷徙的遷徙,安置的安置,戶部要給錢,兵部要給人,工部要給方案,忙得不亦樂乎。
說得差不多的時候,內閣幾位先行退出,他們還有很多事務要辦,只余工部、戶部和兵部的官員留下,繼續交待些細節。
秦琰突然道:“工部的奉州河監崔海霖,是不是過幾日便要離京了?”
工部尚書心中一緊。他已經知道崔海霖來頭甚大,遠不是翰林院崔國楨兒子這么簡單。以前穆王還只是穆王,不足懼,如今不一樣,崔海霖明明已是太子寵妃的哥哥,這關系就耐人尋味了。
立刻上前一步回道:“是,他在工部學習了數月,幫了不少忙,奉州那邊正缺人手,所以他要回去了。”
秦琰點點頭,故作不經意道:“換個人去奉州,將他留在京城,另有任用。”
工部尚書一愣,卻也不敢多問,太子說另有任用,就一定有他的想法。再說崔海霖一個小小河監,雖說在河南立了大功,可也算不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換了就換了吧。太子專程說一句,倒有些鄭重了。
其實工部尚書倒是想錯了太子。秦琰并不是為了寵妃才插手此事,而是為了他的親妹妹。
秦琰也是感慨,自己向來都是堅持原則的人啊,就是為了海棠,也沒有在崔家的任免上破過例,如今倒是為了永柔,生生地將崔海霖留在了京內。
若被他知曉個中內情,只怕崔海霖非但不會感激永柔,還會怪他多事。這個遲鈍的男人,對他的職責是真正全心相待。
工部尚書領了指示,在場的,卻有另一個人也將這一幕暗暗地看在眼里,此人就是兵部顧尚書。
顧尚書是太子的半個老丈人。之所以說半個,是因為顧綺影只是個太子側妃,而非太子妃。
對于崔家,顧尚書頗有忌憚,這忌憚主要緣自于自己心愛的寶貝女兒。
原本將顧綺影送進穆王府,也是有些將就的,誰知道女兒天生有福,誤打誤撞的,還是從穆王側妃晉升為太子側妃。
尤其太子妃頭胎生了個小郡主,顧綺影肚子里的孩子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顧尚書不知想過多少次。如果顧綺影生下個兒子,那這個兒子就將是當今正衡帝的皇長孫、太子府的小世子。
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潮澎湃的事啊。
他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外孫有朝一日竟然可以權傾天下。
但是現在他可以盡情地想了,唯一的威脅可能就來自于玉明殿那個姓崔的女人。
若她也生了兒子,外孫的處境就未免有些尷尬了。
所以,當秦琰要將崔海霖留在京里的時候,他留了心,并且很快地將這個消息遞給了東宮的顧綺影。
說起來,顧綺影的臨產期也就在眼前。
東宮里,云惜華為生下小郡主,幾乎送了半條命,休養了很久也恢復不過來,太醫雖未明說,但顧家早已疏通了太醫院,得到最隱秘的第一手消息:太子妃是不可能再有孩子了,完全不可能。
顧綺影不動聲色,一邊衣不解帶地照顧著云惜華,一邊又將侍候秦琰的事兒給一古腦兒攬了過來。
在東宮做著這些事兒,自然皇宮里很快就會傳遍,連太后都說,太子側妃果然賢惠,當得起大任。
嗯,在眾人眼里,太子只有一個側妃,那就是顧綺影。
至于崔海棠,她叫妖妃,不叫側妃。
顧綺影假裝聽不到這些夸贊,日復一日地做著自己“想做”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