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第512章 拜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閥閱漢末 >>閥閱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2章 拜訪

第512章 拜訪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01日  作者:司空云鷹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司空云鷹 | 閥閱漢末 
正文

正文

高覽把他與張郃在冀州為官的一些遭遇,向高珣簡略的訴說了一遍。

張郃與高覽兩人,自從高珣的帳下離開后,就一直有聯系。對于彼此之間,在官場的遭遇都十分的了解。有可能都是同病相憐的緣故,本來已經是朋友的他們,關系就更加的緊密。

在他們受到士族打壓與制肘后,心中的抱負都得不到施展,在任上逗留了幾個月后,兩人就開始想過離開這桎梏。

正當他們打定主意時,高珣邀請他們去涼州的書信,恰當好處的抵達他們的手中。兩人立即一合計。與其留在冀州不受人待見,那還不如跟著高珣去涼州。

他們在高珣的帳下呆過一段時間。對高珣軍中的情況也十分的熟悉。知道高珣的軍中,都是以實力說話。只要有能力,有武藝,就不愁沒有出頭之日。

于是,張郃與高覽兩人立即辭去他們的縣尉官職,簡單的收拾一行囊,就踏上了來涼州的路。在路上,他們兩人又碰到了田豐。

對于田豐的大名,他們在冀州早就如雷貫耳。在他們得知田豐也是來高珣的帳下效力后。心中頓時大喜。連田豐這樣的冀州名士,都去高珣的帳下。那他們的決定就更加無比的正確。

于是三人一起上路,來到了長安。

“什么收留不收留的。子奐與儁義你們能來珣的軍中。那是珣的福分。二位的能力在冀州盧奴縣的時候,我與我的一票兄弟都已經了解。有了兩位的加入,珣去涼州的上任的信心,又強大的幾分。”

高珣拉著張郃與高覽兩人,又招呼一聲田豐,一眾人等進入了軍帳中。

看在田豐,張郃,高覽三人風塵仆仆的模樣,本來救打算要動身的高珣,立即下令兵馬在長安,又駐扎了一日的時間。同時,高珣還在軍中,難得的擺上了一次宴會。一是慶祝田豐,張郃,高覽三人的加入。二是為田豐三人接風洗塵。

第二日,高珣等人,領著兵馬離開長安。沿著渭水河一路西進。

在高珣等人一路抵達茂陵縣的時候,見逃難的百姓越來越多。高珣為了不耽擱高珣去隴西郡上任的時間,也為了不引起注意。于是,一面讓黃忠,程普兩人,領著疾風營將士,護送著戲忠,田豐等一眾文士,先去隴西郡。

而高珣則帶著典韋、許褚、郝昭等鷹揚衛,趕往了美陽縣。

美陽縣城。

諾大的城池,宛如一座巨大的軍寨。雷石,滾木,金汁,床弩等一切守城工具,都一一擺滿了整個美陽城墻。迎風招展的大漢軍旗,以及皇甫嵩的大纛下,盡是密密麻麻的守城士卒。

依托美陽城為根基,在美陽城的南北縱線上,一條條正橫交錯的壕溝,把美陽縣分割成東西兩方。

同時,在這些壕溝當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軍寨,每個兩三里路程林立。來來往往的大漢軍卒,在軍寨之間不斷巡邏。

在距離美陽城西面不到五里的地方,也是一座座巨大的軍寨林立。在這些軍寨中,一排排,一片片插有耗牛尾的氈房,把所有的空地全部占滿。絡繹不絕的戰馬嘶鳴聲,在這地方此起彼伏。

一群群頭戴氈帽、皮裘帽,或者披頭散發,身穿左衽麻衣袍服,肩上大部分都披著羊皮坎肩,腰帶上配著彎刀的羌族士兵,圍著篝火肆意歡愉。

在另外一些軍寨中,也有一些頭戴串突騎帽,長身小袖袍,小口褲,皮靴氐族士兵。

這次羌族攻三輔的十來萬兵馬,明顯是羌、氐族聯合。

美陽大漢軍寨的主帳中。

皇甫嵩正與一個身長八尺,容貌魁梧的男子相談正歡。他就是皇甫嵩在平黃巾軍時的手下,也就是新任漢陽郡守傅燮。

傅燮特意來皇甫嵩的大軍中,一是前來向皇甫嵩了解一下對面羌蠻的兵力。以便他在漢陽郡斷羌蠻后路時心中又底。另一方面,因為羌蠻擋道,傅燮去漢陽郡的路不太安全,想要從皇甫嵩這個以前老上司這,弄一些兵馬護衛過去。

突然,皇甫酈就掀開簾布走了進來,道:“將軍,新任隴西郡太守,海鹽侯,帶著幾百親衛前來拜訪將軍。”

“海鹽侯來了?”皇甫嵩楞了一下后,對傅燮道:“南容。海鹽侯來的正是時候。看來君無須從本將這要兵馬護送了。有海鹽侯在,君大可與他一起前往漢陽郡任職。”

“將軍所言極是。有海鹽侯在,燮在路上也有了安全保證。”傅燮點頭道。

對于高珣手下的兵馬,皇甫嵩與傅燮兩人,在冀州的時候,就有所了解。既然高珣能帶著幾百兵馬在身邊。那想必一定是高珣組建起來的鷹揚衛無疑。

皇甫嵩與傅燮兩人出了營帳,把高珣給接了進來。

高珣看到傅燮出現在皇甫嵩的營帳中,沒有太多的意外。他們以前在冀州時,也是在皇甫嵩的軍中見過面。只是那時戰事繁忙,高珣與傅燮沒有深入的交流。

高珣先鄭重其事的向皇甫嵩表達一番感謝。他能出任隴西郡太守,皇甫嵩功不可沒。如果不是皇甫嵩舉薦,他此時恐怕還在揚州“養傷”。

在皇甫嵩連連謙虛之后,高珣又道:“孫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珣初來乍到,對涼州這邊的形式,完全就是兩眼一抹黑。而皇甫將軍與南容兄,二位都是涼州人士,而且還在涼州與羌蠻打交道的時日也很多。珣想請問二位,我隴西郡那邊的羌蠻情勢如何?”

這也是高珣來見皇甫嵩的主要目的。皇甫嵩在沒有入中原以前,就一直在涼州與羌人打交道。對涼州這么的形式了如指掌。如果能得到皇甫嵩的一些幫助,那就要少了他許多的麻煩。

而傅燮也是涼州漢陽郡人。位置與隴西郡相鄰。想來他對隴西郡的形式也一定有所了解。正好在這碰上了,那高珣也沒有放過的機會。

“本將就知道,高君侯你來這美陽,就不純是來看我的。”皇甫嵩笑著指著高珣,道:“不過,要說起著些羌蠻,本將還是有所了解。”

“自漢孝景帝開始,羌蠻留何,率種人求守隴西塞。于是遷徙留何部眾于狄道、安故,臨洮、氐道、羌道諸縣。后武帝又征伐四夷,列置四郡以來。羌蠻內附的人數的越來越多。”

“后朝廷見河西地廣人稀,于是又遣中原刑徒,士卒家屬填充。至如今,整個涼州已經成羌、漢雜居之所。特別是高君侯你的隴西郡。因與羌蠻部落接壤,境內的羌蠻人數是涼州幾郡中最多的。也是人員最復雜的一個郡。”

“大夏、枹罕、白石、河關四縣以燒當羌為主。臨洮,鄣縣又以參狼羌為主。而氐道縣又以氐族人為主。在狄道、安故襄武,首陽四縣卻是一個大雜居。白馬羌,燒當羌,參狼羌,氐族更是犬牙交錯。”

皇甫嵩最后看了看高珣,道:“所以,高君侯,你上任隴西郡守,不僅要聚兵阻擋美陽縣這十萬羌蠻的后路,也要練兵防境內那些羌蠻反噬。君任道而重遠啊。”

(本章完)


上一章  |  閥閱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