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文/司空云鷹本章字數:3507:
晉陽亭軍寨里。
高珣跪坐在楚重設置的主帳中,怔怔的看著眼前身軀挺的筆直,雙目綻放著堅定與自信光芒的少年。高珣頓時恍如隔世。在幾個月前,高珙還是一個厭倦讀書,只懂的練武的莽撞少年。如今,看其言行舉止,顯然是要比以前好上許多。
戰場果然是一個試煉場。不僅能優勝劣汰,也最能鍛煉一個人的能力與意志。
高珣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變得平和一些,道:“好了,六郎,現在大帳中,也就你我兄弟二人,沒有必要把身軀秉的那么直。隨意點,你以前不都是很隨性的嗎,怎么突然間就如此拘謹了?”
“以前那是弟不懂事,所以才隨心所欲。現在聽了修能兄講的先賢事跡,也從書上看到,必須要做到弟恭。”高珙猛的從席墊上站了起來,恭敬的向高珣行了一禮。
“行了,行了。”高珣看到高珙突然如此多的禮節,有點不太習慣。在漢武帝用董仲舒,罷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大漢的禮儀制度就被大家越來越注重。不管是在公眾場合,還是家庭中,都有這些禮節存在。即便是高珣,這個受后世影響,不太重視禮節的人。為了不讓人詬病,在公眾場合時,盡量的做到有禮有節。
“為兄很是不適應。你六郎懂禮知節是好事,可那也要看人啊。你我兄弟之間,弄得如此多禮,總是感覺很怪異似的。好像有什么隔閡阻擋在你我之間。”
“呼。”高珙見高珣如此說了一大通,立即呼出了一口氣。繃緊的身軀,頓時松懈了下來。跪坐的雙腿,也立即改成盤坐。對于這些禮節,他也不太懂。突然之間對高珣如此慎重行禮,他也有點不太習慣。如果不是想要高珣看到他這段時間的變化,他也不會多此一舉。
見了高珙又突然見如此行徑,高珣心中頓時有種被上當受騙的感覺。感情是高珙是在他面前做戲呢。不過,高珣也沒有去追究。按照他的想法,兄弟之間也沒有必要那么守禮。無聲的笑了聲,道:“剛才聽到你用到了弟恭二字,想來六郎你已經開始接觸書籍了。那你可知道,弟恭二字出自于哪里?”
“這。。。。。這。。。。。。”高珙頓時饒頭,臉上也因為一時想不出,而被弄的面紅耳赤。“五兄,你也知道弟以前與四兄一樣,很是反感讀書。現在我讀書習字,總共加起來也不過是個半月。所以,記不起來了。”
“出自于《太史公書》。是為前漢司馬遷司馬公所著。他在《五帝本紀》中寫道: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有稱“太史公書”,或者“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而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史記》的,是東漢桓帝時寫的《東海廟碑》,此前“史記”是古代史書的通稱。
高珣見高珙已經開始讀書,當然是不會放過這教導高珙的機會。又進一步解析道:“先賢孔子,以知、仁、勇為三達德,后又提出禮、孝、悌、忠、恕、恭、寬、信、敏、惠、溫、良、儉、讓、誠、敬、慈、剛、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行。”
“而孟子又以仁、義、禮、智為母德,將它擴展為“五倫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這就是弟恭的由來。”
“哦!”高珙是懂非懂的點頭,又很快搖頭。對高珣一下說出這么多德行來,他一時無法消化。
“以后在閑暇之余,除了練你的武藝,像《太史公書》、《論語》、《禮記》之類的書籍多讀點。”高珣知道年少的高珙還不太懂。可是,也正是趁著高珙還年輕,好教導的時候,就盡量讓他多學一些。為了這,他還特意交代楚重,讓他敦促高珙習字。
“那兵法呢?”高珙對高珣口中的那些書籍不太感興趣。只是怕高珣因為他拒絕而生氣。反而對兵法書籍情有獨鐘。為了學習兵法,他可以忍受枯燥無味的習字過程。
“當然要學。修能的家學淵源頗深,如果你能得到他的認同,弄不好,他還有可能教你一些。這也是為兄我安排你來疾風營的目的之一。”高珣在前世的時候,對一些兵法書籍也有所涉及。來到這大漢后,為了教導他的這些兄弟,還特意把那些兵書給默寫了出來供他們研讀。
可是,這些書籍怎么可能比的上楚重祖輩這些久經戰場,而留下來的戰場心得與經驗。這些可是在兵書上學不來了的。
“呵呵,五兄,修能兄早就開始教導了弟一些行軍打仗的經驗。”高珙很是開心的道。
高珣楞了下,這楚重教導高珙的事,楚重一個字也沒有向他提起過。像這種家族中遺留下來的寶貴東西,在這種時期,一般是不輕易教授給外人的。看來楚重對高珙也很是看重啊。“那六郎你可不要辜負了修能的一番心意。要多用心的學。”
“嗯,五兄放心。弟知道的。”
見高珙在這學習兵法的事上,很是誠懇。高珣心中很是欣慰。他對高珙的看重,也是花費了一番苦心的。先是讓他跟著他學習,后他又把高珙安排在黃忠的身邊。現在又把他放在楚重的身邊來。為的就是能把高珙培養成一個文武全才。
而高珙也沒有讓他失望,僅僅幾個月,高珙漸漸開始成熟起來。
因為他高氏一族出身貧寒,不能想那些豪門士族一樣,有著廣大的人脈關系。所以,他高珣想要把人才聚集在身邊,只能通過他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籠絡人心的手段啦進行。而不能想袁紹,曹操等人一樣,一個出仕,就有背后一個大家族的人脈資源來幫襯。
也正是如此,高珣在一邊聚集其他的一些人才的時候,只能把有限的資源,放在像高珙,高江,高誠等親人兄弟的身上。好讓他們盡快的成長起來幫他。
此時待在高珣身邊的,也就高江,高珙兩人。四兄高江還依舊是莽撞如初,純粹就是一個武夫。即便經過了這好幾個月的戰事,除了在武藝上有所增長外,其他的還依舊是讓高珣頭疼。所以,高珣就把希望寄托在了高珙的身上。
“老典,云軒是在忙,還是在歇息?”
高珣還想交代高珙一番,突然就聽到帳外戲忠向典韋詢問的聲音。
“志才,我沒有什么事,你進來吧。”高珣還沒有等典韋開口,立即出聲讓典韋放戲忠進來。他知道戲忠一定是有什么要緊的事,來向他稟報。而最有可能的,就是黃巾軍的是否撤兵。
大帳的簾布被掀開,戲忠走了進來。
高珙見戲忠進來,知道一定與他五兄有事情商量,他也不愿多在大帳中待,于是,在向戲忠見了禮后,又向高珣道:“五兄,弟還有點事,就先走了。”
“嗯。記得要多讀點書。”高珣也沒有挽留,只是又交代一番。
“明白。”高珙說完,就走了出去。
“六郎,這段時間穩重了許多。也開始學會讀書了。”戲忠看著高珙離去的身影,頓時感慨道。他剛加入高珣的陣營時,高珙還有點莽撞,現在看他不疾不徐的腳步,就能察覺到高珙脾性的改變。
“志才,你可不要被他的外相所蒙蔽,這小子愛喜歡做表面文章。”高珣聽到戲忠對高珙的贊許,心中歡喜的同時,嘴上卻謙虛的道。
“蛾賊的兵馬開始撤了?”
“撤了!嚴政親自領著五萬大軍撤退。”戲忠也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歡喜。黃巾軍的撤兵,說明他以前猜測的沒有錯。
高珣在松了口氣的同時,又滿臉的感慨的笑道:“這張寶為了珣,既然下了這么大的棋。動用上十萬的大軍來給我撐面子,你說我是不是該還回去。”
“張寶的這么大的心意,云軒也不能不有所表示。”戲忠也是笑了起來。
“從哪方面開始準備禮物?”
“既然這十萬大軍是牽制,那就暫時不用理他,從他的暗路開始準備。”戲忠很快又眉頭微皺道:“不過,常山國那邊地勢復雜,想要把他們找出來,有點難度。”
“這到是個不錯的禮物。”高珣點了點頭,立即向著大帳外喊道:“老典,申屠禮他現在在什么地方?”
雖然申屠禮的行蹤,現在是越來越神秘,但是,他每次到一個地方,就會向高珣報備一下他的行蹤。
典韋聽到高旭的呼喊,立即走了進來,道:“君侯,申屠首領如今正在常山國境內。前段時間,為了張牛角的余部,特意受漢升所請,去了那邊幫忙。”
高珣點了下頭。前段時日,逃回常山國的褚燕等人,利用他們在常山國地頭蛇的優勢,不斷糾集黃巾軍來圍攻縣城。黃忠在申屠禮的幫襯下,在褚燕的老家真定縣城,被黃忠的大軍給逮了個正著。黃忠已經發來消息,他那邊的情況已經基本解決。那申屠禮就可以騰出手來了。
“立即通知申屠,讓他以最快的速度,把張寶暗中派遣入常山國的蛾賊大軍給揪出來。”
“諾。”典韋立即應諾而出。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hnjn/3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