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高珣沒有讓徐忠失望,雖然宋謙與徐忠兩人一起斗他,讓他壓力增加了一些,但正是壓力突然增加,高珣反而放開了手腳。
人也漸漸地興奮了起來,**槍法發揮的淋漓盡致。攔、拿、扎、劈、崩、點、纏、絞、撥、挑、縮。無所不用,也信手捏來。槍如臂指,人隨槍動。有時快如閃電,有時穩如磐石。
頓時把宋謙,徐忠兩人打得狼狽不堪。幾十招過后。高珣逼退兩人進攻后,人也不在移動。槍也收了起來。微笑的看著兩人點點頭。該結束了、
宋謙與徐忠苦笑中一聲,帶著激動,齊齊來到高珣身前,躬身為禮道:“多謝小郎君指點。我等受教了。”
“兩位兄長無需如此,都是相互切磋探討武藝。與你們相斗,珣也受益良多。”高珣擺擺手道、
在四周觀看的丹陽游俠,滿臉不可信德看看宋謙,徐忠兩人,又看看高珣。從宋謙與徐忠的話中,他們知道,宋謙,徐忠敗了。兩個打一個都沒有贏。看來這高小郎君除了仁義,俠義外,武藝也讓人心服口服。
宋謙見與高珣比武,不管是對他,還是對身邊的游俠,也有了交代,于是讓人把譚氏兄弟,以及海鹽十六個游俠送到了高珣的面前。
譚氏兄弟沒有想到會突然獲得自由,更沒有想到來救他們的,是以前與他們有瓜葛的高珣。
譚農頓時點尷尬的看了眼高珣。最后,還是主動上前道:”多謝小郎君不計前嫌來救我。感激不盡。“
”譚兄何必舊事重提,不是有不打不相識的說法嗎?我們也是。“高珣豪爽的拍了拍譚農的肩膀道。
”小郎君說的太好了,不打不相識。小郎君如此俠義無雙,實在是讓我們兄弟汗顏。”譚商適宜的插口道。后幾人把事情說開了,也就哈哈一笑,加上有譚商這個八面玲瓏的人在,氣氛也漸漸地濃厚了起來。
譚氏兄弟在宋莊受了幾天受了點苦,對宋謙等人有些怨言,客氣了幾句就率眾離開了宋莊。
高珣也有更重要的事在身,也沒有在宋莊停留,與宋謙,徐忠等人交流一番后,辭別宋謙等人。也轉身離開。
一日后。
高珣抵達烏程縣后,沒有回海鹽,而是沿著震湖直接趕往吳縣。
高珣進了吳縣縣城后,直接找到了督郵俞平。
也沒有任何多余的話,把從廖遠那里得來的綿帛給了他。
俞平看完綿帛上記載的事情后,陰沉著臉,向高珣點了點頭,帶著高珣來到太守府邸。
這還是高珣第一次見吳郡最大的長官。刑松,字道陵。兗州陳留郡雍丘縣人。前在豫州為官,后調任吳郡太守,在任上有了一年時間。
高珣向刑松行過基本禮儀后,在客位上跪坐了下來。
”這幾日,我聽聞最多的就是海鹽高家被賊匪襲擊一事。這吳郡南部境內真有如此多得賊匪?“刑松來到吳郡也有一年的時間了,對吳郡還是很了解的。
如果說要是在吳郡北部,有如此多得賊匪,他還是相信。畢竟前一年,因為大水,使得許多的百姓落草為寇。但是在南部,有高家在那廣施恩惠,并吧所有的流民都被一網打盡。
而其他地方即使有百姓活不下去,也會跑去高家尋求庇護。所以這幾日,市井傳聞高家被上千的賊匪襲擊了車隊的事。他有點懷疑,是不是高家在故弄玄虛。于是看向高珣,想要高珣給他一個解析。。
“在吳郡南部,賊匪確實成不了多少氣候。即使有賊匪,也沒有一股上千人之多的匪眾。“高珣點了點頭道。
“那這一千賊匪從何而來?”刑松道。
“余杭縣西北部的叢山中,以及楊家的四,五百私兵合在一起,就是上千人。”
刑松頓時從席墊上站了起來,呼吸也急促了幾分,直直的看著高珣道:“高小郎君,你可有證據?你確定楊家與賊匪勾結,襲擊了你高家車隊?“
高珣向刑松合手為禮道:”珣沒有必要欺瞞使君,也不敢欺瞞。正是因為珣,有了賊匪與楊家勾結的證據,才來吳縣的。
我大兄在斬殺的賊匪中,找到了楊家家主楊宣,嫡親子侄楊延的人頭。當然還有賊首廖遠的人頭。如今他們的人頭已經帶回了高家。如果使君不信,可以派人去我高家查看。
而楊延在海鹽縣也是個頭面人物。使君也可以去找海鹽百姓詢問一下,就能知道珣有沒有撒謊。廖遠就不用說了,吳縣好多人都認識。“
刑松點了點頭道:”如果真如小郎君你說,楊家所做之事屬實的話,我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回復。也給吳郡百姓一個交代。“
”使君,這是高家的高誠,在攻破賊匪廖遠的賊窩時,發現的一卷綿帛,還請過目。“俞平站了起來,來到刑松的身邊,把高珣給他的綿薄遞給了刑松。
刑松接過俞平遞過來的綿帛,也沒有問綿帛怎么會在俞平的手上。
直接打開查看,越看眉頭就皺的越深。等他看完之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指著綿薄向高珣道:”這卷綿帛上記載的,可都是真的?“
高珣站立起來,他知道刑松對綿帛上面記載的事情,有點不太相信。
于是來到刑松的身前,道:”使君請看,這剛開始書寫的字跡,筆墨已經出現陰晦,并向旁邊擴散,顯然是書寫了好幾年的時間。而最后一筆記錄的,就是針對我高家的。也是剛書寫上去的。從這整卷綿薄上面看,字跡與字體都相同,顯然這是一個人所書寫。
我高家雖然在海鹽有了五年時間,但是崛起的時間也僅僅一年。還沒有未卜先知到,虛構一張存放了好幾年的綿帛吧。“
俞平此時卻強壓著心中的憤怒,向刑松道:”使君,我相信云軒的話。雖然我俞正則與云軒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使君恁也知道我俞正則的為人。公是公,私是私。綿帛上面最少有兩起,我能證明是真的。
那記載熹平五年秋,應楊宣之邀,滅海鹽東亭陳家四十三人,得陳家錢財與楊宣錢財共五十三萬錢。
以及熹平二年春,應楊宣之邀,于大余鄉滅錢塘虞家鹽隊七十四人,與楊宣平分虞家鹽隊錢財,共得一百六十三萬錢。
前面那件,海鹽東亭正與下官家鄉相隔不遠,一個擁有肥沃良田上千畝的大戶人家,一夜間,被賊匪滅了滿門。使得吳郡鬧得人心惶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這陳家的上千畝良田全到了海鹽楊家的門下。
后面那件,那時下官雖然年幼。但正因為一時死去這么多人,在吳郡,甚至整個揚州都有傳聞。后在任使君下告公文,讓全郡追查,后也無果而終,成了無頭公案。如今看來,幕后黑手就是楊家與這賊匪廖遠。“
刑松還是很相信俞平的,也知道俞平的為人,在聽了俞平的話,頓時呆了一下,又很快憤怒了起來,把綿帛用力的甩在了案幾上,”目無王法,肆無忌憚。甚是可恨,可惡。俞督郵。本官授予你全權查楊家。帶領你南部督郵掾屬,再帶五百郡兵去海鹽,把楊家緝拿歸案。“
”諾。“
高珣聽了刑松的話,眉頭挑動了一下,心中暗樂,這就是我想要的援兵,楊家這次我看你怎么死?
高珣皺著眉道:”使君,楊家私兵,賓客,徒附民無數。這郡兵,恁也知道他們的德行。恐怕緝拿楊家有點懸。“
”難道他楊家還敢對抗官府?“刑松滿臉不屑的道。
”狗急跳墻。“高珣意味深長的道。
刑松頓時皺起了眉頭,高珣說的不錯,這郡兵如今是不堪大用。”那你說怎么辦?吳郡只有這樣的兵。“
高珣很是誠懇的看著刑松道:”如果使君相信我高家,我高家愿助俞督郵一臂之力。“
刑松看了看高珣,仔仔細細的把高珣打量了一遍,語氣帶著警告與勸勉道:”高小郎君,你很不錯,機敏又聰慧,又在揚州仁義之名遠播。要好好珍惜這這名譽。有些事情,做多了,對你以及你的名聲,沒有什么好處。所以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諾。“高珣知道刑松所說的下不為例,就是像在對付楊家這事上,以后不要再把它當槍使。
不過高珣心中卻不以為意,有一就有二嘛,誰知道以后會發生什么。何況這對付楊家的事,我用的是陽謀。像你這樣的君子,可以欺之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