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高珣與牛山以及所屬人馬,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在第二天巳時,才趕到丹陽郡治所,宛陵縣。
高珣帶著隊伍來到宛陵城市集的一個店鋪,這是高家安置在丹陽郡販賣精鹽的地方。
店主叫王升,年紀在五旬以上。這是高珣在海鹽縣救下來的流民。
因為人很精明,在加上他以前的老家溧陽與宛陵又不遠,對著宛陵很是熟悉,就被高珣派往了宛陵縣主事一方。并把家眷接了過來,在這安了家。使得他也算是落葉歸根,所以王升對高家的忠誠有提升了一個檔次。如今他借助高家的精鹽,在宛陵城也算是一個名人了。
王升見高珣到來,連忙出來把高珣請進去,道:“家主,恁怎么來了?“
”呵呵,我來看看升叔,不好嗎?我也好久沒有見到升叔了。怪想戀的哈。“高珣笑嘻嘻的看著王升道。
王升搖了搖頭道:”家主一個大忙人,哪有時間來想我這老頭。說吧,家主,來宛陵有什么事,有用的到我的地方嗎?“
高珣聳聳肩,憋了一下嘴道:”升叔就是這樣不好,老是愛泄我的氣。好吧。我來宛陵城,來著找你,主要是想知道這個宛陵城的宋謙與徐忠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有什么樣的勢力?總之,越詳細越好。“
王升雖然不知道高珣怎么突然對宋謙與徐忠兩人感興趣了,但是還是點點頭道:”我雖然來到這宛陵不久,但以前在家鄉時,也聽過這宋謙的名號。因他家境還算富裕,家中良田有上百畝。所以吃喝不愁。
一旦有游俠朋友來他家,就會拿最好的東西出來招待,所有許多的游俠愛與他結交。也因為愛打抱不平,見不慣欺凌弱小,加上他武藝高,又講義氣,丹陽郡的許多游俠也服他。
至于徐忠,我與他是一個縣人,在家鄉以孝出名,又有不錯的武藝,也愛救濟鄉鄰。去年澇災過后,他就帶著他的老母投奔了他的好友宋謙。“
高珣點了點。這兩人的人品還不錯。看來是值得結交。于是高珣辭別王升,帶著牛山,以及三十萬錢,在牛山的帶領下,來到了宋府。
”牛山,去叫門吧。“高珣看了看宋府,又看了眼牛山道。
”好。“牛山來到門前,敲響了大門。
不一會兒,大門打開一條縫隙,探出了一個游俠打扮得人,見了牛山,又看了看高珣帶著手下一伙人抬著木箱,人一愣,馬上又挖苦道:”怎么,打不過了?想用錢來贖人?你們海鹽縣游俠還真是孬種。連個武藝好一點的人都找不到。“
”你。。“牛山頓時握緊拳頭想要打人。被高珣拉了一把。
高珣向著游俠道:”這位兄弟,海鹽縣會武藝的人,還是有的。只是不想把事情鬧大了,傷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所有才出錢來贖人。“
”你誰呀。“游俠見高珣年紀不大,而口氣又那么大,有點鄙夷的看著高珣。
”在下海鹽高珣,想求見宛陵宋謙,宋仁兄,還望通報一聲。“高珣抱拳道。
”海鹽高珣?高云軒?“游俠驚訝的看了眼高珣道。
”正是在下。“
”失禮了,小郎君你稍等片刻,我馬上進去報給兄長。“游俠態度頓時轉變,又仔細的看了眼高珣,才關上門。
不一會,大門突然打開,從里面走出了一大片人,而且全都是游俠。
為首之人是一個二十來歲,身軀雄壯,又孔武有力。他正是宋謙。他后面還緊跟著一個與他年紀相差無幾,身體瘦長的男子。這人是徐忠。牛山小聲的在高珣身邊指著兩人介紹。
為首之人看也不看牛山一眼,向著高珣大聲的道:”今早我家枝條喜鵲鳴叫,我那時就像,定有好事要發生在我家。果然,名滿揚州的高云軒光臨我寒舍,宋謙有失遠迎,還望高小郎君恕罪。來,小郎君,里面請。“
”是珣來的太突然了,有什么得罪之處,還望宋兄多多包涵一二。請。”高珣抱拳道。看來名聲提高,也有許多的好處嗎。看來這條路子走對了。
宋謙把高珣一行人請進來宋府,宋謙與徐忠帶著高珣,在主客位上跪坐了下來,并上酒席。
一陣寒暄后。高珣向著宋謙與徐忠道:”奮翼兄,誠貞兄,小弟今日前來呢,除了見兩位兄長真顏外,還想為海鹽譚氏兄弟之事前來。還望兩位兄長給小弟兩分薄面。如何?“
徐忠有點詫異的道:”小郎君,我聽聞這譚氏兄弟與你有過節,一直到今日,你們之間的關系還很尷尬。你難道就不計前嫌?“
高珣微微的笑了笑,自嘲道:”我與譚氏兄弟之間只不過是義氣之爭,轉眼就忘了。至于與譚氏兄弟之間的關系,正如誠貞兄你所言,確實是有點尷尬。原因是小弟我臉皮太薄,放不下面子,與譚氏兄弟的關系誤會道今日。“
徐忠對高珣在他們面前,如此坦誠,一點也不做作,有什么就說什么的態度。并把所有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的行徑,由衷的佩服。想高珣無聲的拱拱手。
宋謙也是經過短暫的詫異后,又苦笑道:“小郎君,說實話,自打你與那廝牛山一起上門來,我就知道,你是為譚氏兄弟的事而來。我宋奮翼不是不給君面子,實在是在牛山等人率人來搶奪譚農的時候,我就在宛陵放下了話,如果。。“
高珣知道宋謙的意思,如果就這么隨隨便便給放了譚氏兄弟,他在游俠心中的威信就會大減,也以后不好帶領游俠了。畢竟宋謙沒有說話算話。
高珣細細的打量一下宋謙,拱拱手道:”聽聞奮翼兄武藝非凡,小弟也學了幾手上不的臺面的把式,一時有點手癢,不如我向兄長討教幾招如何?至于譚氏兄弟的事,等我們打過了在說?“
”當真?”見高珣不像在說假話,那么這么看來,高珣對他的武藝很有信心。其實他在高珣一進來,見高珣步伐沉穩有力,又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精光,他就知道高珣會武藝。而且很高。
只是他看不清高珣武藝的深淺。對這種未知的,又有挑戰性的事,他興趣很大。而且如果能夠與高珣切磋一下,也能提升他對武藝的理解進度。
宋謙見高珣肯定的店了點頭。立馬興奮了起來。
兩人攜手來到廳外的練武場。
在練武場上,那些游俠見高珣與他們的首領一起來到,心中很是詫異。不知道這兩人來做什么。
等高珣與宋謙兩人從兵器架上各自取下兵器后,那些游俠才煥然大悟。于是他們也不練武了。帶著好奇向兩人圍攏了過來。他們看向高珣的眼神里,也漸漸地出現了憐憫。他們可是知道他們的首領武藝的。在丹陽郡中武藝那可是數一數二的。高珣能贏嗎?
高珣拿著手中的木槍,揮舞了幾下后,兩手持槍,前管后鎖,穩而不死,持槍穩活,活而不滑,向宋謙示意下,意思讓他攻。他也想看看這個在歷史上留下名號的人物的武藝。
宋謙見高珣如此站立,眉頭頓時一皺,高珣這握槍姿勢,很有名家風范。看來要小心了。宋謙用足力氣,大喝一聲,人隨大槍兇猛而快捷向高珣奔襲而去,見高珣隨意一下把她的槍尖擋開,宋謙也不氣餒,一槍重過一槍,不停猛攻,可連續幾個回合,也奈何不了高珣。
高珣從宋謙打了幾招后,大概知道了他武藝的底細。于是雙手握著槍柄,手腕用力一抖,他手中的長槍如靈蛇舞步,漂浮不定的攻向了宋謙。
宋謙耳邊剛響起高珣的一句,奮翼兄,該我了。槍頭瞬間到了他的身前。宋謙不驚反喜,不管不顧的沖入了高珣的槍影當中。一時間,整個練武場,只剩下高珣與宋謙的兵器撞擊聲。
幾十招過后,高珣的長槍,每次攻擊的地方,都是宋謙必救的之處。高珣有時還特意把長槍放慢一點速度。讓宋謙把他的長槍攻勢給抵擋住。如果沒有擋住,槍頭就會瞬間撤離,又重新來一遍。
在旁邊觀看的徐忠,此時雙眼大亮的看著高珣。
心中對高珣的敬佩又提高了許多。看高珣如今氣定悠閑地模樣,他顯然沒有用全力。反而在不停地攻擊宋謙的薄弱之處。有時因為宋謙沒有反應過來,高珣又重新攻打一次。高珣這是在幫宋謙找破綻,更是在指點宋謙。
徐忠也忍不住了,提著大槍大喝一聲,也加入了戰場,與宋謙何在一起攻高珣,他知道他的武藝還不如宋謙,即使與宋謙合在一起恐怕也打不贏高珣。他也沒有想過要打贏高珣。
只是想要高珣向對宋謙一樣,幫他找他槍法中的破綻。沒有哪個好武著,不希望他的武藝更進一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