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駙馬第42章 穎川之行(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駙馬 >>三國小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章 穎川之行(二)

第42章 穎川之行(二)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4日  作者:墨柱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墨柱 | 三國小駙馬 
剛剛更新的小說:

章節目錄

作者:

更新:20160605

在這公眾場合,孫仁還是給姜述留了面子,走到教室后面立定,卻在狠狠地盯著姜述,看來姜述不給個交待萬萬不行。

姜述定了定神,道:“請講。”

陳群看了一下紙條,道:“第一個問題:當世弊端已現,可有解決方案?”

姜述不由暗自叫苦,這群學子可真不是易與之輩,也不看看自己的年紀,當頭先給來了一記悶棍。此事若是回答不好,在學子中影響惡劣是一方面,關健是可能惹得皇室猜忌或者朝中文武詬病。姜述想了想,答道:“在下認為當下確有弊端,但要說解決方案,卻須尋其根源。建國之初,由亂入治,百廢待興,人口稀少,土地寬裕,矛盾并不激化,君臣皆由亂世而來,為政均能兢兢業業。因此開國之初,皆能大治。國泰民安日久,百姓增多數倍甚至十數倍,土地幾乎還是那些土地。而豪強吞并又起,百姓負擔益重,而國家賦稅減少,矛盾逐步激化。因此根子出在這里,就是土地兼并。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開墾荒田,中原之地土地已經固定,難以養活如此多百姓,南方荒地頗多,只須想法使多余民眾遷移,增加耕地面積,便可消化大量百姓。二是對外開拓疆土,國內民眾多土地少,而四周之蠻荒之地,卻有不少良田。例如遼東之東高句麗、三韓,便有大量平原,水利便利,可以移民。”

眾學子提出這個問題,本是想讓姜述講出弊端之因是上有昏君,下有常侍,導致國家體制出現問題,不想姜述將這個敏感話題繞了過去,直接找到了根,一時之間大家都在沉思,消化姜述所言。

陳群率先醒過神來,道:“第二個問題:《中庸》的中何解?”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是簡單問題并不好回答,臂如問你一句“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如何回答姜述想了想,道:“中庸之道同《大學》之道一樣,是修己治人的內圣外王之道。內圣方面,首先是性情的中和修養。《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開篇就是在講性。又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是講情。《中庸》是主張內中,外和的。為什么要說喜怒哀樂,不說一個喜字或其它一方面?“和”必須是多元構成,“物一不講”。《中庸》歸納起來有時中、中正、中和三種。時中就是因時變化以求其中,“圣之時也”即此意。中正,一是認識論,要客觀;二是思不出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是講秩序之正。中和則是一個外在的和諧狀態。《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不過,中、和有主次。中是內,是本,是體;和是外,是末,是體,沒有中,便沒有和。這是中庸之道的內容。中庸之中絕非不偏不倚的調和之道,孔圣人并非不講極端,而是主張以他平他,例如寬猛相濟,就是這樣。”

眾學子聽完,十分簡單明了,比老師講得簡練精髓,均覺受益非淺。陳群接著問道:“第三個問題:如何用中庸之道運用于修己治人?”

這個問題就是學生在為難姜述了,即使年紀很大的飽學士子一時也不容易歸納,屬于大儒研究的主要課題。姜述并沒有發怵,這些問題后世早已歸納出來,默想一會,道:“用中庸之道運用于修己治人,可分為五達道、三達德、九經等。五達道是運用中庸之道調節五種人際關系,這五種關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交往……通過正確處理這五種人際關系,達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調節這些人際關系靠什么?靠人們內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達德。三達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來調節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間的關系的。智、仁、勇靠什么來培植呢?靠誠實、善良的品德意識來培植加固……九經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這九項工作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修養自身,就能夠達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愛護親族,叔伯兄弟之間就不會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體恤群臣,士就會盡力予以報答;愛護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受到勉勵;勸勉各種工匠,財貨就能充足;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四方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要做好這九項工作,就必須用至誠、至仁、至善的愛心去充分體現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這九項工作,事實上也就處理調節好了九種人際關系。調節這九種人際關系是使天下國家達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證。”

說完了,現場寂靜一會,突然有人喝了一聲好,繼而大家齊聲喝彩。雖然話語不多,但是至理名言,以這個年齡,想到這些確實不易。所言很少引經據典,因而簡單通俗,在場學子皆能聽懂,確實讓人震憾。

荀爽從后面走上前,道:“受教。”

荀爽方才進屋之時,姜述開始論題,不便打擾,悄悄坐在后列。當時姜述聚精會神思考問題,以至沒有發現荀爽進屋。

“潁川學院治學為天下之首,以院長所為來看,當稱為教育大家。”姜述對荀爽這種謙虛的態度,也不由夸了一句。

姜述忽然覺得好笑,自己一個少年,但心理年齡即使是中年人,如今卻在夸獎一個老年人,而且是天下揚名曾任三公的老年人,不能再過了,若是太過,讓皇室如何想?名揚天下已經做到了,目前這個年齡,不能再繼續顯擺了,與年齡不合。

荀爽陪著姜述到別室奉茶,郭嘉、荀彧、陳群三人拿著紙筆,旁邊書童端著墨峴紙張。自從姜述開口發言,三人就開始記錄,已經形成了習慣,姜述所言,與學院老師所講截然不同,兩個方向,兩種思路,但給心靈的震憾卻更加強烈。

孫仁老老實實跟在姜述身后,心中雖然有氣,但她已被震懾住。她也讀書識字,卻并未想過國家如何,百姓如何,道德如何,如今見同齡人如此,不由后悔以往那般胡鬧,若是多用功些,是否也能與姜述這般風光?

姜述擔心她心中有氣,做出失禮之事,在他人不經意時用手在她的手心上劃了幾筆,似是一個安字。孫仁覺得手癢癢的,擔心別人發覺,第一次感覺有些害羞,小臉頓時紅了起來。

荀爽說了一會,見姜述身邊書童不動如山,與荀彧等人身后的書童很不協調,似是沒帶筆墨,吩咐下人去取,道:“也是老朽未上心,貴家童子似乎有些疏漏。”

姜述以為荀爽看出孫仁女扮男裝,索然實話實說,道:“此事還請院長見諒,此女并非在下書童,實是長沙孫家女公子,因為心慕貴書院,又因貴書院不收女弟子的緣故,因此隨在下進來開開眼界。”

孫氏乃孫武子之后,與荀家又是姻親,常有書信往來,荀爽聞言觸起記憶,笑道:“原來是香兒,百歲時還曾抱過你,想不過如此大了。”

荀爽也不怪姜述隱瞞,問了孫仁一些孫家近況,孫仁受氣氛感染,早沒了那種刁蠻習氣,規規矩矩答話,卻也有板有眼,有幾分大家閨秀的味道。

荀爽見狀,暗想道:“傳言孫家女刁蠻,今日一見,方知流言失實之害。”

姜述心中暗樂,心道這老頭被孫仁迷惑住了,若是給荀家娶進門來,荀家自此便有樂子了。

此時院中師生聚齊,弟子進室來請,荀爽攜姜述一同出去。荀爽為當世大家,年紀又長了兩輩,姜述安敢無禮?故意落下半個身子,以示尊重。

眾弟子整整齊齊坐在院內,首排坐著書院老師,學生各按班級,依序坐得整整齊齊。荀爽邀請姜述共同坐在臺上,荀彧三人隨其上臺,坐在臺側書案后記錄。

荀爽開言道:“書院有幸,今日天下著名才子青州姜述姜大人來訪,因此請大家聚齊,以為交流。”

大家都伸長脖子,看清臺上向大家答禮的這位才子,原來卻是一位十余歲的少年,也有怪嘆不已者,也有大失所望者,只有聽過姜述言論的大丙班學員聲色不動。

荀爽接著說道:“文若,將方才姜大人在大丙班的對答念一遍,無關處省略。”

荀彧立起來,走到臺子中間,按照筆錄朗聲念了一遍。每念一大段,大家便喝一聲彩,等到全部念完,合場彩聲大起。方才大失所望者這才知曉,這位少年年紀雖小,實非浪得虛名之輩。

荀爽開口道:“潁川書院建成年久,今日為一盛會,既然姜大人已經做了精辟言講,我等亦不能沉默相對。大漢以孝治國,大家先論孝字。”

此事涉及書院清譽,學子學力尚淺,自不敢辯論。前排老師聽完姜述方才所言,水平一般者也不敢輕易出頭。書院幾位著名大儒,有研究孝者,次第開始發言。

姜述認真聽講,其論點清晰,論據豐富,但多引用儒家經典,之者也乎快將眾人繞昏了。孫仁聽不懂,偷偷湊到姜述耳邊道:“姜家哥哥,我聽不懂。”

姜述在臺上安坐不能答話,用手在孫仁手上寫道:“我也聽不懂。”這下逗得孫仁樂將起來,看著姜述一本正經的模樣,越看越想笑,最終尋個機會偷偷跑到屋后,好好笑了一場,止住笑意后才回到原位坐下。

論證了大半天,幾位大儒方才說完,此時飯時已到,大家一起去餐廳吃飯。潁川學院食宿并無等級之分,即使院長荀爽也與普通學子飯菜標準一樣。

飯菜倒是干凈,皆是時令蔬菜,做得不甚可口,勉強吃了一點,便開始做樣。孫仁平時嬌生慣養,吃這些粗食很不習慣,但見大家皆是低頭吃飯,不好挑三揀四,如同咽藥一般一小口一小口將飯菜吃下去,看在姜述眼中不由又是好笑又是憐惜,偷偷跟孫仁道:“包袱里有肉脯。”

}el色{varloadJsfunction(d,a){varc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document.headdocument.documentElement;varb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b.色tAttribute("type","text/javascript");b.色tAttribute("char色t","UTF8");b.色tAttribute("src",d);if(typeofa"function"){if(window.attachEvent){b.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vareb.readyState;if(e"loaded"eplete"){b.onreadystatechangenull;a}}}el色{b.onloada}}c.appendChild(b)};loadJs("changyan.sohu/upload/changyan.js",function{window.changyan.api.config({appid:appid,conf:conf})});}});

熱門小說


上一章  |  三國小駙馬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