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606章 還是有點嫩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6章 還是有點嫩啊!

第606章 還是有點嫩啊!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7日  作者:紙花船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紙花船 | 明賊 
歷史軍事第606章還是有點嫩啊!

第606章還是有點嫩啊!

大明天啟六年,正月十九。文小說

一大早,天還未亮,李元慶便率領大軍集結在寧遠城東門外,準備開始入城。

因為昨夜已經與袁督師達成了妥協,寧遠守軍方面,倒并未對長生營的兒郎們有太多刁難,反倒是忙前忙后,頗為辛勞。

原本,李元慶以為這是袁督師提前對守將打好了招呼,但一見到東門守將吳襄,兩人一細聊,李元慶這才明白了其中梗概。

袁督師始終對他藏著很強的戒備之心,便是長生營的駐地,也緊緊毗鄰東門。

但按照寧遠城的地勢,用屁股想,也能明了,東門外地勢狹窄,又毗鄰大海,根本不可能作為主戰場,甚至,分戰場都不一定能用得上。

吳襄自是也發現了李元慶的神情并不是非常愉悅,忙小心解釋道:“李帥,寧遠城不比他處,里里外外,都浸透著袁大人的心血。所以,在防務方面,袁大人或許是苛刻了點。但此時大敵當前,也由不得袁大人不如此啊!”

吳襄作為袁大人的‘門人’,此時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李元慶不由一笑:“吳兄,對于袁大人的雄才偉略,元慶自是萬分佩服的。此役,某只帶了眼睛、耳朵。”

眼見李元慶如此明了大勢,吳襄不由也稍稍松了一口氣,忙笑道:“李帥之英明,卑職佩服。李帥,此時大戰將臨,犬子也是摩拳擦掌,屆時,還請李帥能指點犬子一二啊!”

李元慶哈哈大笑:“長伯這孩子,某也非常喜歡。等營地這邊安頓好了,讓他來見我吧!”

吳襄不由大喜,忙笑道:“有李帥在此坐鎮,寧遠城必高枕無憂矣。”

有吳襄這地頭蛇幫忙,長生營進城后的扎營安頓便順暢了不少。

不過,東門雖是吳襄的防區,但在這片區域內,吳襄麾下只有一個游擊銜的千總編制守衛,寧遠城的主體防御規制,還是在北門和西門,這也是后金主力最有可能發動攻擊的方向。

長生營的駐地,是一個怕還不到千總規制的小校場,占地也就在四五畝左右,房屋場地倒是齊全,但要安置這七千五百人,還是有些捉襟見肘了。

好在,寧遠是純粹的軍城,毗鄰城門、城墻的這片區域,街道很寬闊,事先預留的空地不少,加之長生營的兒郎們軍帳攜帶都很周全,在簡單協調一番后,很快便按照規制開始扎營。

不過,糧草雖是由長生營自帶,但炭火方面,卻是要袁督師這邊來撥付了。

李元慶本以為還要再去袁督師那邊費些口舌,但不大會兒功夫,吳襄便已經令人拉來了幾十車炭火,加之原本營地內的預留,足夠長生營的兒郎們應付十幾天了。

這邊剛剛安頓完,一身親兵服飾的吳三桂,便悄悄的來到了營地里‘報到’。

“小侄吳三桂,見過李世叔,李世叔身體安康,前程似錦。”

多日不見,吳三桂又長高了不少,隱隱,已經可以夠到李元慶的鼻子了。

他身體也壯實了不少,眉宇間,雖還有些許稚嫩,但目光堅定,貴族子弟的高傲氣質,盡顯無疑,充滿了年輕向上的朝氣。

按照華夏的虛歲來算,這小子今年已經十五歲了,算是大小伙子了。

“長伯,你來了。不錯。很好!”

李元慶笑著拍了拍吳三桂的肩膀,示意他坐到一旁。

吳三桂恭敬對李元慶一禮:“世叔遠赴千里,能來寧遠城救援,長伯感激不盡。長伯待寧遠十萬父老,感謝世叔高義。”

李元慶不由哈哈大笑:“長伯,你小子很不錯。真的長大了啊!我接受你的感謝。來,坐吧。”

“是。謝謝世叔。”

在正式的流程走完,吳三桂這才恢復了一些孩童的性子,笑嘻嘻坐在了一旁的凳子上。

這種場合,小蓮她們都去里面收拾屋子,自然不會輕易暴露。

由親兵奉上了茶水,李元慶笑著品了一口茶,看向吳三桂道:“長伯,對于此次老奴親自領軍來犯我遼西腹地,你有什么想法?”

以李元慶此時的身份,與一個十幾歲的毛孩子,居然要談論軍國大事兒,傳出去,或許會成為別人的笑柄。

但此時,眼前這個毛孩子,卻是大名鼎鼎的吳三桂,李元慶也想考校考校他,看看這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將門虎子,究竟有何異于常人之處!

吳三桂似乎早有準備,恭敬對李元慶一拱手,這才道:“世叔,以小侄來看。建奴雖來勢洶洶,但未必就能成的了氣候。”

吳三桂說著,恭敬、卻是毫不畏懼的看向了李元慶的眼睛。

“哦?”

李元慶淡淡一笑,也來了興趣,“說說你的想法。”

“是。”

看到順利提起了李元慶的興趣,吳三桂也來了精神,忙恭敬道:“世叔,小侄觀沈陽、遼陽,包括后來的廣寧之役,建奴之所以能如此順暢,便能拿下我大明這些堅城,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便是因為有內賊作祟。沈陽如此,遼陽如此,廣寧亦是如此。但寧遠吳三桂頓了一下,滿含自信的笑道:“世叔,寧遠城,雖建立時間不長,只有短短不足三年,但其城堅,墻高,軍民一心,物資充盈,遠非上述那些城池可比也。”

李元慶笑著點了點頭,卻道:“老奴十余萬大軍,盡是八旗之精銳,僅憑你說的這些,怕還遠遠不夠吧!”

吳三桂一笑,“世叔,話雖是如此說,但,戰場,并非是誰強,誰就一定可以獲勝的。此時,我軍兵力雖少,但卻萬眾一心,就像當年老奴在薩爾滸擊敗我大明,不到最后一刻,誰又能分清最后的結局呢?”

李元慶哈哈大笑:“長伯,幾年不見,你的確是讓我刮目相看啊!很好!很好啊!不過,你須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兵法、局勢,固然重要。但,真正去實施的,還是麾下的兒郎們!所以,即便戰略你已經制定的萬分周全,在實施方面,卻也同樣不能馬虎半分!”

跟吳三桂聊了一個多時辰,又一起吃過了午飯,李元慶的心情,也被他年輕的朝氣帶起來。

下午,滿桂的親兵過來,邀請李元慶、一起去巡視他的軍營。

李元慶想了一下,便將吳三桂也帶上了。

在很大程度上,吳三桂的確是華夏民族的罪人,不過,其中的糾結也著實有些太多。

但此時,吳三桂還是個孩子,還可以算是一張白紙。

對于關寧將門,李元慶顯然無法插手太多,但此時的吳三桂,卻像是一扇‘小門’,給了李元慶一個可以‘伸進手’去的機會。

吳三桂自然是大喜。

他雖是關寧軍中的權貴公子,可惜,滿桂跟他們這些將門世家,卻并不能輕易便尿到一個壺里。但此時,滿桂因為某些原因,卻是寧遠城此時的最高軍制,比他老子吳襄,還高上兩級。

吳襄只是中軍參將,而此時,滿桂卻是寧遠副總兵。

吳三桂也非常想看看,滿桂究竟是什么軍容。

簡單收拾一下,一行人來到了城北滿桂的大營。

滿桂早就這邊等候多時了,寒暄一番,便直接引領著李元慶一行人,來到了北城頭上,視察他這一段的防務。

此時,寧遠方面,雖然沒有后金軍主力的準確消息,但時不時游弋的后金哨探,已經時常出現在寧遠城周邊,寧遠城的防衛級別,基本上也被提高到了最高狀態。

便是袁督師本人,白天大多數時間,基本也都在城頭上各個防區里坐鎮、巡視。

城頭上,士兵們早已是嚴正以待,許多民夫們,也都在軍官們的呼和下,不斷的來來回回朝著城頭上搬運著各種戰略物資。

李元慶掃了一眼,心中便已經有了大概。

袁督師說一千、道一萬,在規格上,在陣容上,還是采用的明軍最傳統的防守策略,基本找不到任何創新之處。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巡視的確很嚴密,具體到每小段城墻,都有專職的文官坐鎮。

若要說與傳統不同,那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在城中區域,那幾門被牢牢的遮蓋在紅布下的紅衣大炮了。

吳三桂顯然也對這紅衣大炮非常感興趣,不過,這寶貝就算對滿桂而言,也是禁區,一行人顯然沒有去探知的資格。

好在吳三桂雖然年幼,自控能力卻相當不錯,并沒有給李元慶和滿桂添麻煩,乖巧的跟在兩人身后,只看,而絕不多話。

在城墻上大體溜了一圈,一行人來到西北側城墻一處懸戶下避風,滿桂嘿嘿笑道:“元慶,感覺怎么樣?哥哥這防御,做的還到位吧?”

李元慶一笑,將頭頂上的鹿皮帽緊的更緊了一些,規避著當頭而來的凜冽北風,笑道:“桂大哥,防御已經不錯了。但關鍵還是要保持,一定要把點連成線,確保能在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迅速彌補回來!”

李元慶此行雖不是主力戰將,但之前,在大尖山有過與李元慶的配合,滿桂早已經深切的了解了李元慶的實力。

因此,對李元慶的建議,滿桂也是相當的重視,忙點頭道:“元慶,這一點你可放心,我會借鑒長生營的巡守策略,巡夜士兵三班倒,力求絕不出現瑕疵。”

李元慶笑著點點頭,卻是離開了懸戶,迎著凜冽的北風,來到了墻頭,鉆到垛口上,查探城下的情景。

此時,正值正月中段,是寒冬最凜冽的后半段,這幾日雖沒有下雪,但風就像是刀子一樣,吹在人身上,簡直就像是拿刀子剜肉一般,讓人幾乎都很難睜開眼睛。

李元慶強撐著查探了有一兩分鐘,便再也忍不住,快速退了下來。

此時,城下寬闊的護城河早已經被冰封的結實,地面怕是都要被凍成了一團。

袁督師雖然在各方面,表現的都還算不錯,可惜,他還是太嫩了。

他并不了解,防守的真正奧義。

尤其是對戰后金軍。

與后金軍交戰多次,李元慶早已經有了切實的心得。

想要防備后金軍的攻勢,將紅衣大炮的威力發揮到最大,城頭上的防守倒是次要,最關鍵的,卻是要在城下下功夫。

多挖溝壑、陷坑,像是拒馬、鐵蒺藜,甚至是陶罐碎片這種碎渣子,越多越好。

只有最大限度的限制后金軍推土填溝的速度,才能將紅衣大炮的威勢發揮出來,打出明軍的優勢來。

慶幸的是,袁督師雖未在城下下功夫,但此時天寒地凍,天氣條件極其惡劣,后金軍就算想推土填溝,必定也要多付出不少精力了。

李元慶也不得不感慨,‘時勢造英雄’,袁督師這運氣,還真是沒的說啊!

這時,滿桂剛想問李元慶去垛口上看的什么,身后,卻有親兵快速過來稟報:“袁大人過來了!”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