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快更新
(非常感謝‘書友7943864’、‘霹靂寂寞侯百度’、‘書中帝皇’等熱心讀者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持。真的,非常感謝。)
(本書的正版在網站,希望喜歡看本書的朋友,能夠來縱橫訂閱捧場,給我支持和動力,我感激不盡。)
說到這里,趙普瞟了趙光義一眼,說道:其實以皇子之尊,此番赴江淮督運糧草,行的是皇權,代表的是天子,取的是皇長子貴重的身份。唯有以皇長子之尊,才能威壓百官,具體諸般事宜,各有職司衙門,祥符伯的方案中已經說的十分明白,并不需要皇長子親力親為,皇長子代天子巡狩,自然也要有伴駕之人,臣以為可讓三司副使羅公明、祥符伯葉塵陪同皇長子同行,則無此顧慮了。
趙匡胤聽了雙眉一展,略一沉思之后,說道:趙卿思慮周詳,這樣處置倒也不錯。
趙光義目光一閃,知道此事難以再改變天子心意,連忙拱手低頭道:趙相公安排如此妥當,臣弟疑慮頓去。若依此行事,臣弟……也贊成德昭代陛下巡狩江淮各地,督促糧運。
呵呵呵……皇弟也贊成趙卿所言么?趙匡胤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趙光義,龍顏大悅,撫須微笑起來。楚昭輔、羅公明一見塵埃落定,連忙一擁而上,表示同意。
葉塵見此,心中喜憂參半,喜的是此事他也有參與,成功自然又是大功一件,可若是失敗,恐怕后果堪憂啊!另外,他離開開封,那南方的天一道派出的高手,要將他擄走之意,恐怕會更加肆無忌憚。
待眾人說完,趙普又慢吞吞地又道:陛下,皇長子是陛下之子,并非朝廷的官職爵位。代天子巡狩,未免名不正而言不順,皇長子已經行過冠禮,卻仍無一個正式的身份,臣為宰執,不敢不問。何況皇長子此番又身負重任,故而……
趙普又是一個長揖,慢慢彎下了腰去,沉聲道:臣,趙普,恭請陛下。封皇長子德昭……王爵!
此言一出,對趙光義來說不亞于一個晴天霹靂。封王?大宋剛剛立國十來年,只有皇帝、皇后,還不曾封過王爵。他趙光義憑什么能使那么多的朝臣對他言聽計從?他是皇弟,又掌有開封府大權固然是一方面。但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同時自唐末以來,王朝更迭太過頻繁,許多皇帝為了江山永固,寧可兄終弟及,甚至傳位于養子,也不把皇位傳給少不更事的親生幼子,也就是說他趙光義未必沒有當皇帝的可能。
可是,趙匡胤這江山竟然坐穩了,一晃兒十年過去了,趙氏江山越來越穩固,已有一統中原之勢,而天子仍當鼎勝之年,以他的身子骨兒,再活個十年貌似也不成問題,那時候皇子該有多大了?還需要他這個的皇弟來繼承皇帝寶座么?
今日天子若封皇長子為王,無疑于向天下傳達了一個信號————儲君已定!
而用不了幾年,皇長子的威望權柄就能與他分庭抗禮,原本依附于他的許多官員,恐怕就會棄他而去。
趙光義心中對趙普殺機如潮,心中暗道:趙普這個老不死的,果然狡猾如狐,拖到我表態同意之后,才說出這番話來。早知如此,無論如何我也要反對才是。如今……如今自然不能出爾反爾,更何況皇子封王,天經地義,我又有什么措辭可以搪塞!哼!大不了答應了那伙人的那些要求,想來這天下最后還是我的。大哥!你可不要逼我啊!
皇長子德昭已然二十歲,成人數年,請陛下賜封其王爵之位!趙普一字一頓,將袍襟一掀,竟然鄭重地跪了下去。
趙匡胤對于趙普今日的趁機提議很滿意,故作沉吟片刻,欣然說道:皇長子德昭,德行無虧,今已至及冠之年,朕封其為……魏王!
德昭終于封王了。趙光義心有不甘,甚至有些失魂落魄,不自覺地抬起頭來,恰好碰見皇兄趙匡胤向他投來若有深意的一瞥。
趙光義心中一凜,趕緊俯下身去,就聽趙匡胤緩緩說道:皇弟光義,人品貴重,辦事勤勉,開封日見富庶繁榮,皇弟光義功不可沒,今加封……晉王。
趙光義身子一震,心中有一剎那,生出一絲愧疚,有些訝然抬起頭來,卻見自家大哥再沒有看他一眼,只向內侍都知吩咐道:王繼恩!擬旨。
趙普沒想到皇帝居然將趙光義一并封王。今天之前,大宋還沒一個王爺,這下子突然就出現了兩個,趙普一時也有些亂了手腳,心中只能安慰:官家這是為了安撫他而已?
這般思量,他已經率先向趙光義拱手賀喜,口稱千歲。
皇子成年,循皇家舊例,是要住在宮外的。即便是封了皇太子,也只能在禁宮中單獨辟一個宮殿群落居住,一般被稱為東宮。
東宮不能與大內后宮混淆,不過他們的住處距皇宮并不遠,而且緊挨著大內。從天波門出去,過了金水橋不遠就是這位皇長子的住處了。
趙德昭受封魏王的口諭風一般傳出宮去,趙德昭正在府中抄寫經義,接了圣諭便入宮叩謝皇恩。他匆匆趕到崇政殿時,王繼恩拿了蓋好國璽的玉軸圣旨,當下便宣布圣旨,趙光義、趙德昭叔侄跪倒謝恩,兩人便成了一等王爵————晉王和魏王。
眾卿!且回去,按照葉塵所說方案,三司使、開封府、中書省各自盡快做出準備,給江淮各路、州、縣下發文書。至于為何籌集大量糧食,就以北伐之時,京師糧庫全部損耗完為理由,就按照葉塵所說,貼出公告,示于百姓。羅公明、葉塵!你二人做好出行準備。另外,政事堂和開封府再各選兩名得力人手,一同輔佐德昭南下。趙匡胤肅然說道。
臣等遵命!羅公明和葉塵、趙普、趙光義出班拜倒,恭敬稱是。
眾官員紛紛行禮,然后趨身退下,趙德昭向官家恭敬禮罷,起身便攔住葉塵去路,溫文爾雅地向他一揖,葉塵一見魏王向他行禮,慌忙還禮,趙德昭溫和地道:祥符伯還請稍候,這自江淮籌集糧食的辦法是祥符伯的主意,本王驟承大任,還有些事情想要請教祥符伯。
葉塵見過魏王爺,恭喜千歲千千歲,這請教二字可不敢當,葉塵在外恭候殿下便是。
趙德昭一笑點頭,便隨在退朝返回大內的父皇后面急急去了。葉塵吁了口氣,剛剛直起腰來,有意放慢腳步落在后面的趙光義便沉著臉踱到了他的面前,葉塵趕緊又彎下腰去,拱手說道:葉塵見過晉王爺,恭喜千歲千千歲……
趙光義冷冷看了一眼葉塵,說道:葉塵,孤王問你!教坊司喻清妍是不是你讓人劫走的?
葉塵心中一跳,但面上卻是一臉愕然。
趙光義見他一臉錯愕不似作偽,瞇眼深深的看了一眼葉塵,冷哼一聲轉頭離去。
趙光義對葉塵極為惱火,此次趙德昭能夠封王,雖然是趙普提議,但起因卻是葉塵提出的方案所致。要知道,趙光義本是開封府尹,雖無王爵,但身份地位,特別是權力,比尋常王爵還要尊貴,而趙德昭原本只是皇子身份。現如今兩個都封了王,這個王爵對趙光義來說助益不大,但是對趙德昭來說卻是意義重大,甚至隱隱代表其儲君的身份。這樣一來,趙德昭在朝廷中的影響肯定會日漸提升。
趙光義一時對付不了趙普,自然惱恨于葉塵。
葉塵看著趙光義的背影,心中暗暗叫苦,心想這關我屁事,簡直是無妄之災啊!
趙德昭單另拜謝了自家老子,又回到崇政殿,見葉塵還老老實實在殿側等著,便連忙腳步加快迎了上去,笑道:祥符伯久等了。
葉塵趕緊躬身行禮,說道:殿下客氣了。
祥符伯!本王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出京都的差遣。關于此次運糧之事,有許多事還不甚明了,有些事情還要向祥符伯請教一二。
葉塵前日進宮和趙德昭相處愉快,彼此還算熟悉,又互有好感,自然欣然答應,說道:殿下客氣了,下官自當遵命!
祥符伯,請!趙德昭絲毫不以自己身份自矜,笑吟吟地挽住葉塵的胳膊,便要與他把臂登車,葉塵推脫了兩句,見趙德昭乃是真心實意的,便不再客氣,坦然隨他上了車,這讓崇政殿外幾名小黃門目瞪口呆,心想不愧是高人弟子,這份氣度和膽識,不是尋常大臣所能夠擁有的。
馬車中很寬敞,甚至其中也有一個小茶幾,葉塵和趙德昭坐在茶幾兩邊,車馬便向金水橋上駛去。
趙德昭一路聽完葉塵講解籌糧、運糧計劃,心悅誠服地道:祥符伯不愧是高人弟子,此番南巡籌糧,祥符伯能別出機抒,妙想奇思。本王實在是欽佩不已。
哪里哪里,殿下過獎了!
ps:新的一月,諸位都有免費月票,苦求諸位看客能夠將月票投給本書。另外,本書月票榜目前第十四名,九孔很想進前十名,懇求諸位有條件的能夠捧個場,九孔真的感激不盡,一定會加班加點,為諸位加更,以感謝大家的。拜托了。
喜歡《》,請安鍵盤CTRLD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