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978章:注定不會是好父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8章:注定不會是好父親

第978章:注定不會是好父親


更新時間:2018年10月18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正文

拋棄舊時代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尤其是交給統治者進行擇決的時候,沒有大決心和大毅力,真不是誰都能下那個決定。

劉彥對于當今的文學其實并不是那么了解,甚至可以說他對現代的知識都只是學了個片面,懂得的除了生活的日常常識之外,就是參軍之后培養而成的軍事素養了。

對當今的知識層面了解不夠,又拿不出一套切實可心新知識讓人來研讀,真要一刀秦去拋棄舊時代,拿什么來填補空白啊?

劉彥在天壇已經待不下去,剛出來不到兩個斜又回宮城顯然也不樂意,想了想就往美食街的方向走。

爭論了有一會的那些重臣,他們發現劉彥不在之后就停止下來,每個人就好像當剛才的爭論不存在似得,做不到勾肩搭背,卻也能微笑聊點別的,打探到劉彥帶著皇子皇女往哪里去,緊隨而行。

“陛下不會惱火吧?”冉閔看上去無比的心平氣和,半點沒有剛才的虛火旺盛模樣:“咱們是不是做得有些過火了?”

以先賢是不是對民族有貢獻來做爭論點,就算他們現在身處高位,甚至可以說能夠影響國策的制定,可那么做總是魚欠妥的地方。

他們現在是高位者沒有錯,也能影響到國策的制定,但是歷史上像他們這樣的人如過江之鯽,能夠成為先賢的人數一數才有多少?

曾經有許多人要否認先賢,甚至去詆毀先賢,不管他們的身份多么高貴,甚至是作為皇帝,拿不出能夠與先賢比肩的知識成績),毫無疑問全成了當代的笑話,少不了也要被青史記載成為萬世的小丑。

“是有些過火。”紀昌苦笑道:“卻不得不這么做。”

天壇廣場并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是誰,但肯定有認識他們的人,有多么高的地位在公共誠講什么樣的話,每一句話都會產生相應的后續結果。

國之重臣不管是在私下誠還是公開誠,要是不明白言多必失和三緘其口的道理,基本上也爬不上多高的位置。

他們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會引發不可知的后續,關鍵就好像紀昌所說的那樣,有再大的風險都要常起來,用以引發劉彥的思考。

“某的名聲已經夠臭了”冉閔話是那么說,卻看不到有什么懊惱的地方,看著甚至很輕松:“今天過后,就要被口誅筆伐得更厲害了吧?”

“驃騎將軍這是在悠然自得嗎?”奢與冉閔的矛盾早就淡化,兩人沒可能成為至交好友,卻能夠心平氣和地互相調侃幾句:“我等之中,能伴隨大漢富貴永久者,當屬冉氏一族一份。”

冉閔狠狠地瞪了奢一眼,卻是沒有反駁。

自西漢之后任何一朝的開國元勛,打江山的時候是一回事,等待坐江山之后誰都特么怕再上演“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戲碼。在局勢已經定鼎下來之后,聰明的人無不是能自污就自污,深怕名聲太好導致君王的忌憚,弄個身死族滅的凄涼下場。

冉閔應該是一眾元勛中身世和來歷最復雜的人而沒有之一,他甚至曾經都與劉彥并列成為當世王者,舉國歸附之后眾多部將又是進入軍政的各個崗位。

太多官員和有爵者,他們與冉閔的牽絆怎么都剪不斷,冉閔不管是沒歸附或歸附之后的名聲也不好。

“某明白得很。”冉閔略略得意地說:“就當你是嫉妒了。”

奢是直接發出一聲“哼”,臉上卻也是帶著笑。

按理來說,要是劉彥想要進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戲碼,挑來挑去絕對是第一個拿冉閔開刀只合適,之后就是那些掌握兵權的將軍,最后才是把持民政權柄的那些人。

止于目前為止,無論是從哪一方面甚至是從跡象而言,劉彥絲毫沒有表現出清洗的跡象♀個也是他們這些元勛雖然會爆發矛盾,甚至有過激烈的交鋒,卻不敢互相下死手,唯恐死了第一個,打破一個開頭引起劉彥的殺心。

劉彥姓劉,國號取名為漢。

讀點書的人都不會忘記西漢和東漢算是一個極端。

西漢的開國元勛,誰的功勞越高就死得越快越慘,就算是開國元勛一時半會兒沒死,不管第一代是何等的風光,等第四代要么是成為勛貴之幟不入流,要么就干脆成了平民。

東漢則是不一樣,開國元勛都活得好好的,也得到了該幽雍容,甚至是子孫后代都能福澤連綿不絕。

什么事情都會有一種規則和默契。

勛貴要是不拿自己當個勛貴,有再多的功勞也不夠死的⊥是皇帝沒下手,同為勛貴不是被邊緣化就是群起而攻之。

自相殘殺也是那樣,勛貴之間互相動手,那就別奢望皇帝能有什么仁慈,第一個死在內斗上面,皇帝絕對不介意親自動手或是布局再殺幾個。

誰都謹慎地不想開一個頭,他們保持著最大的謹慎,可不想讓劉彥記起兩漢的極端,西漢是地地道道的刻薄寡恩,東漢優渥功臣卻換來了禍國的下場。

不是劉彥為了“完美”而秉持不殺功臣的理念,是他能夠控制得住群臣,他的年紀也有著巨大的優勢。

要是等待那么一天,比如劉彥生察要死了,他絕對會干掉那些生龍活虎的開國功臣,并且是一個都不會留下。

不是冷血,其實還是為了國家的穩定考慮,一朝天子一朝臣才是最好的局面,老一輩的殉國活著越多就對國家的壞處越大。

奢說冉閔的子孫只要不犯錯能一直富貴是永理的。

冉閔主動常起對羯族的報復,一點都不在意名聲變得更臭去進行滅族行動,任何一個遭受過羯人凌辱以及肆虐的人,就是再不愿意都要承冉閔的情。

不是誰都有那個資格去報恩,恩情無法還上就該念著好。當有太多的人需要報恩的時候,對于當事者既是危險也是底蘊,只要當事者自己不發瘋又沒成為活著的圣人,同時皇帝也沒有腦袋被門夾了,就要給當事者以及其子孫后輩足夠的富貴。

“現在最需要維穩,你們可別亂來。”冉閔看著美食街就在前面,停下來看著紀昌、奢幾個文職的重臣:“要是你們不仁,也就別怪我們不義!”

冉閔一句話說得沒頭沒尾,紀昌等人卻知道是說的什么。

“若為大漢謀”紀昌笑吟吟地說:“該如何便是如何。”

“你!”冉閔怒道:“總之,誰提議裁撤軍隊,誰便是軍方共敵。”

紀昌干脆就不理冉閔,以悠悠哉哉的姿態繼續向前走去。

“別看我。”奢根本不怕冉閔那一臉的兇相:“威脅誰呢?也不想想沒有大戰,適合繼續養那么龐大的大軍嗎?”

“你們可以試試。”冉閔不斷露出冷笑:“誰提議裁撤常備軍”

奢“呵呵”笑了幾聲,不再理會冉閔錯身而過。

裁軍?要是劉彥聽到他們說的這些話,就能明白這幾天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怪事。

這個時候,劉彥是與自己的子女聞餐桌吃豆腐腦。

美食街,自然是人流很大,各間店鋪以及街上攤位,少有空位;便是在街道行走的人,大半也是手里拿著各色的小吃。

“父親,如何吃豆腐腦,竟有‘異端’之說?”劉慎滿臉的好奇,問道:“孩兒知道‘異端’一詞,聽聞遙遠的大秦會用火燒死‘異端’。”

“從哪聽來的啊?”劉彥記得自己并沒有向孩子們說過類似的話。他本著難得的心思教育道:“遠在西方的大秦,早期的時候是將褻神者釘在十字架上。后面被他們釘在十字架的那位成了他們的神子∶十字架去釘有些不合適了,才改用其它刑法,火刑是最趁的一種。”

“哦”劉慎顯然是沒得到答案不甘心,問道:“那為何母親說吃豆腐腦有‘異端’的分別呢?大漢會因為吃甜的,或吃咸的,把人綁在柱子上燒嗎?”

劉茵前面擺著兩碗豆腐腦,一會吃一口甜的,一會又吃一口咸的。她聽到劉慎的問話,停下來看著劉彥。

“”劉彥就看到剎那間自己的眾多孩子都看過來。他想起來了,自己好像對那些娘們不止一次提過這事,只是他就是開個玩笑,沒其它意思啊{就問:“你喜歡吃甜的還是咸的。你們呢?”

劉彥前一句是問劉慎和劉茵,后面是問其余的孩子。

“父親喜歡吃甜的。”劉慎狡黠地說:“孩兒自然也是喜歡吃甜的。”

劉茵立刻將那碗咸的推地遠遠的,用此表態與自己的父親站到一邊。

同時,原本就在吃甜味的孩子露出了笑容,吃咸味的孩子則是露出了苦巴巴的表情。

要是作為普通人,面對自己孩子這般模樣,劉彥會開玩笑地告訴提問者,吃咸味或甜味)豆腐腦的異端的確該用火燒死,但他是口含天憲的天子,不能拿這一件事情來開玩笑,要不然也許在帝國的某一個地方,真會發生某些人吃咸味豆腐腦或甜味豆腐腦被燒死的事。

“大漢的疆域很大很廣。”劉彥放下豆腐腦,示意劉慎注意聽:“從最北邊的凍土到南邊的大海,全程將近萬里。從東面的冰原到西面的高原,全長八千余里♀么廣袤的疆土,不會每一個地方的百姓都有相同的生活習慣,他們的食物也會因為區域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劉慎有些茫然,只聽懂了國家的疆土很大很大,其余聽得不是太懂。

“不能因為草原上的人吃奶酪,沿海的人吃海鮮,覺得他們就是不一樣的人。”劉彥已經注意到紀昌來到自己身后,沒有停止說教:“只要他們穿我大漢衣冠,說我大漢語言,敬重自己的祖先,有著相同的習俗,便都是漢人。”

“嗯。”劉慎后面大概都懂了,總結道:“對于父親來說,在意的不是他們吃甜或吃咸,都是父老鄉親。”

劉彥當即就做出開懷大笑的模樣,他覺得劉慎用“父老鄉親”這個詞用得很好,遠比“子民”、“百姓”、“黎民”等一些詞更好。

以現在的文化和界限,可不是誰都有資格提到“父老鄉親”,得是有足夠的建樹,要么是身份足夠高。

像是某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會有資格說是得到某一個鄉、村、城、鎮的父老鄉親栽培。

感謝的時候能夠提到“父老鄉親”,但只有天子有資格說“父老鄉親”都是他的人,除了天子誰敢說父老鄉親是他的人,都會被當成要造反。

紀昌還是首次親眼看到劉彥教導劉慎,先是附歡喜,后面則是略略震驚。

漢帝國一直以來都是儲君之位空置的狀態,他們一些重臣多次隱晦建議應該立儲,可是劉彥從來沒有做出明確的回應。

當前并沒有立儲立長的規則,從上古先秦一直到東晉滅亡,諸夏大地的儲君位置從來都是立賢♀一點可以從歷朝歷代看得出來,只有沒出現特別賢的皇子,才會是皇嫡長子繼位。

紀昌原本以為劉彥不那么快瘍儲君人亞眾皇子還太小,是想等眾多皇子長大一些。今天他看到劉彥教導劉慎,有了不同的看法。

“慎兒。”劉彥才不管紀昌有什么異樣,再則也是后腦勺沒長眼睛看不到。他和煦地問劉慎:“過了今冬,你便十一歲。為父想了一想,你總是待在宮城不合適,應當出去歷練一下。”

“好啊,好啊。”劉慎好像沒有多想,歡喜地說:“孩兒想去北疆!”

“北疆嗎?”劉彥說的歷練可不是讓劉慎出去游玩,就再次問道:“可得好好想一想,你這一次出去,可不像往常只待十天半月,或許要待上幾年。”

劉慎之前可是有出宮到某個地方待上最長的一個月,一聽這一次出去至少要待上幾年,小臉上滿是驚訝。

“陛下。”紀昌著實是覺得再不說話就晚了,便說道:“慎皇子年歲尚輕啊!”

劉彥在等待劉慎自己做出最終的決定。他已經思考得很詳細,哪怕是已經瘍劉慎作為儲君,卻沒可能讓自己的兒子老待在都城,都應該出去了解一下都城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模樣,甚至會鼓勵出國看一看。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