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965章:一慫到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5章:一慫到底

第965章:一慫到底


更新時間:2018年10月04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榮譽與忠誠:、、、、、、、、、

沃洛加西斯五世是帕提亞的一任國王,他在位的時候正是帕提亞帝國陷入崩潰的時間段。

帕提亞與羅馬交戰數百年,到了沃洛加西斯五世成為帕提亞帝國之主時,帕提亞帝國在中東已經是連戰連敗了近百年,先是失去了敘利亞又丟掉伊拉克西北部,國戰處于劣勢,國內貴族各國心思,要不是羅馬人也有自己的麻煩,帕提亞帝國的歷史到沃洛加西斯五世差不多就該到頭了。

沃洛加西斯六世是沃洛加西斯五世的繼任者,他對外沒有改變戰爭頹勢,又因為不斷進行加稅惹怒了國內貴族,帕提亞帝國的眾多貴族就蠱惑其弟阿爾達班四世造反,帕提亞帝國就此陷入了分裂。

后面是得到眾多貴族的阿爾達班四世擊敗沃洛加西斯六世取得了帕提亞帝國的統治權,但沃洛吉斯六世保住了他在巴比倫尼亞地區的統治權,甚至在帕提亞帝國滅亡之后仍控制該地區。

阿爾達班四世即位時,帕提亞帝國已經日薄西山。

來自外部的(主要是羅馬所施加的)軍事壓力和國內層出不窮的叛亂,致使帕提亞帝國最后的幾代統治者焦頭爛額的狀態。

由于帕提亞人在伊朗區域也被波斯人視為外來的統治者,他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

帕提亞人并不是波斯人,他們是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的遺民后裔,追述起來又要講到塞琉古帝國,其實就是一些希臘裔或是希臘人種與其他族裔的混血兒。

塞琉古帝國走向歷史盡頭,就是一些不滿現狀的希臘裔聯合波斯人、塞種人以及其他民族的反抗過程,帕提亞的建立就是建立在塞琉古帝國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結果。

后面自然是希臘裔(混血兒)在帕提亞這個新生國家取得統治權,但波斯人牢牢控制了伊朗區域,形成了一種波斯人控制帕提亞東部,含希臘裔和多族混血兒控制帕提亞其它區域,不是二元制卻是二元制的政治格局。

阿爾達班四世即位后不久(公元二一六年),以殘暴荒淫著稱的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對帕提亞發動侵略。戰斗主要在帕提亞境內進行,使帕提亞受到不小的破壞。但是在二一七年,瘋狂的、不得人心的卡拉卡拉遇刺身亡,阿爾達班四世成功地擊敗了他的繼承者,把羅馬人趕出了伊朗(尼西比斯之戰)。

然而,一直具有獨立傾向的法爾斯總督阿爾達希爾(即后來波斯薩珊帝國的阿爾達希爾一世)最后向阿爾達班四世發起挑戰。

阿爾達班四世在奧爾米茲達甘平原戰役中陣亡。阿爾達希爾經過繼續征戰控制了整個國家,波斯薩珊帝國也就得以建立了。

帕提亞帝國的崩潰和滅亡,就是受到外部壓力,內部又出現問題,迫使統治者不斷加稅,導致不但平民對統治者絕望,各大貴族也是相繼造反,便是貴族沒有造反也與中央離心離德,才有了阿爾達希爾一世的機會。

僅是三四年的時間,國家每年的軍費增幅了差不多五倍,別說是波斯薩珊的財政狀況一直有些糟糕,就算是他們的財政狀況良好,短短幾年內突然翻了再翻,一直翻到差不多增漲五倍的軍費,不止對波斯薩珊,應該說對任何一個國家都只挺要命的事情。

“我們現如今在某些方面與帕提亞帝國末期其實很相似。”岡比西斯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冷戰:“比如帕提亞帝國末期的時候國內的反叛不斷,目前我們也面臨著阿拉伯人以及其他族裔的不斷反叛。”

諸夏有以史為鑒的說法,其他國家或民族只要是有歷史記載,那么肯定也有相似的觀點。

波斯薩珊面對以阿拉伯人為首的各族裔不斷反叛,國家西境已經數十年沒有什么穩定可言,要不是東部主要是波斯人為主估計也好不到哪去。

恰恰是有著東部穩定的基本盤,波斯薩珊有支撐下去的基礎,關鍵是他們的東部因為漢帝國的“橫空出世”,漢帝國又表現出強烈的擴張欲望,沒等漢帝國有什么具體行動,原先的穩定局面已經出現動搖。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在東部修建防御鏈就是為了進行安撫。”克謝亞斯看向了側邊正在趕路的漢軍,目光大部分時間是盯著被馬拉著跑的大炮:“什么樣的工事能防得住那種利器?”

車內的人視線皆是移動過去,每個人從臉上到腦海里皆是滿滿的無力感。

波斯語里面有沒有“時代差距”這個詞匯并不重要,他們只知道漢人已經在使用火器,自己卻還是擰著刀片子。

每一個民族能夠存在自然是有自己的優勢,波斯人并不是沒有屬于自己的輝煌歷史,或許應該說波斯人不但有著自己的輝煌歷史,曾經還做到了成為已知世界各國大魔王的光榮角色。

波斯人的光榮是被希臘人所打斷,歷經了數百年的掙扎之后才重新站了起來,沒等他們慶幸希臘人的沒落,羅馬人取代了希臘人成為了他們的永恒之敵。

一個國家有一個強大敵國已經是很吃力的事情,尤其是波斯薩珊面對羅馬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處于弱勢,他們在歡慶羅馬因為內戰而變得虛弱,無數波斯人想著應該是到了波斯人壓著羅馬人狠狠欺負的時候,猛然間發現自己的東方出現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不知道多少人在瞬間淚流滿面。

“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就是祈禱。”克謝亞斯并不是虔誠的信徒,越是清楚差距,越有種想要聽天由命的沖動:“祈禱我們與漢人的友誼能夠天長地久。”

波斯人無不是沉默以對,他們現在的確只能祈禱漢人對自己的國家沒敵意,不想看到兩國進入戰爭狀態,要不然東面會有漢帝國長途跋涉從陸地進攻,西南部也會有漢帝國海軍肆虐和海運來源源不斷的軍隊登陸,瞬間就是一個被前后夾擊的態勢。

“我們最應該小心的依然是羅馬人。”岡比西斯一點都不相信羅馬人所說的什么友誼:“歷史上他們不止一次背信棄義。”

單純以國家信譽來衡量的話,從波斯人的角度和一系列研究,羅馬人真的是沒有任何信譽可言,倒是經過研究發現漢人只要是由御天下者發言就是屬于“君無戲言”。

波斯人一直都無比期盼劉彥能夠在公開場合談及對薩珊的友誼,他們深知只要劉彥認為薩珊是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國家,那么不管其余的漢人對薩珊是什么樣的感官,漢帝國對薩珊的國策基本上就會定了下來。

比較可惜的是,劉彥從來都沒有在公開場合講述過自己對哪個國家有好感,倒是幾次私下場合里面有提過對波斯人遭遇羅馬人長期入侵的同情。

僅僅是劉彥向葉娜表達對波斯遭受入侵的同情,就讓知道了的波斯人感到萬分欣喜。

他們是這么認為的,盡管獲得同情是一件挺丟人的事情,某方面來講卻是證明劉彥對薩珊有一定的好感,那么是不是能側面表明劉彥對薩珊并沒有惡意?

當前大多數國家都是最高統治者能夠做到口含天憲,一旦最高統治者決定了一件事情,那么就等于是決定了國策制定的方向,能夠博取到一個強國君王的好感,次等強國是一種加分,對于弱國來說則可能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

“公主已經受孕。”岡比西斯認為這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有那么點美中不足的是:“羅馬的公主同樣也受孕了。”

稱帝之后的劉彥有將近半年是處于沒什么大事可做的狀態,后宮多了那么多的新鮮可人兒,作為男人不免會有一種獵艷的心思,小半年間是化身成為種馬,廣播種自然是迎來了高收獲。

后宮嬪妃不斷受孕,不止是各國高興,漢帝國的群臣也是感到歡欣愉悅。

皇族的數量太少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說是足夠動搖到國本的大事。

說一句不好聽的話,皇族人丁稀少的情況下要是出現了什么厄事,家天下的前提條件下人多產生能挑大梁的機率也更大一些。

“如果能夠剩下一名男嬰,我會請求陛下賜予那名男嬰在敘利亞的封地。”克謝亞斯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下定決心,又講出了另外一個關于羅馬人的消息:“他們的另一名公主也有相似的策劃。”

海倫娜的打算并不是將有漢帝國皇室血統的嬰兒卷入中東那個泥潭,她謀劃的是埃及。而埃及目前是尤利安的封地,她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不但要說服尤利安,同時也要經過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那一關。

“這樣的風險很大啊!”岡比西斯沒有遮掩地說:“讓有漢帝國皇室血統的皇子介入敘利亞,會使羅馬產生忌憚,可是也給了漢帝國插手的理由。”

“所以也是試探漢帝國對我國的態度。”克謝亞斯不可能沒想到那一層,依然決定實施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及早確定漢帝國的態度,就不用有那么多的遲疑和顧慮。”

要是確認漢帝國并不會與薩珊和平共處,他們就不用去擔心什么一再加稅的后續問題,一切的先決條件必然換成不惜一切代價,籌謀抵抗來自漢帝國的入侵。

“現在最關鍵的是羅馬人那一邊。”岡比西斯不相信羅馬人,但他明白相不相信根本不是問題,是薩珊需要穩住羅馬:“不管漢帝國對我們是什么樣的真實想法,我們需要全力將國內的叛亂鎮壓下去。”

波斯人一直清楚地知道羅馬人在支持那些叛亂勢力。他們自己不也是支持不滿君士坦丁家族的羅馬貴族?他們與羅馬有過交涉,達成的諒解是羅馬人停止支持那些叛亂勢力,自己也不再支持羅馬的那些貴族,雙方約定之后沒有以文字留下記錄。

薩珊國內的那些叛亂勢力卻好像根本沒有被斷掉支持那么回事,個別幾支叛亂勢力甚至從財力上比之前更加雄厚。他們去質問羅馬人,得到的回復是羅馬人否認與自己有關系,并且羅馬人暗指一切都是漢人干的。

“盡管沒有任何的證據,甚至無法從任何一點痕跡表明……”岡比西斯篤定地說:“一定是漢人做的。”

不過那又怎么樣?就算是能夠拿出證據,難道薩珊要與漢帝國開戰?

薩珊現在一直在避免與漢帝國交惡,深怕與漢帝國進入戰爭狀態,連廣送美女這種不顧國體的事情都干了,便是知道漢人支持國內的一些反叛勢力,一樣是得忍耐。

“所以葉娜的子嗣涉及那一處泥潭會成為一種辦法。”克謝亞斯的字典里面沒有引狼入室這個詞匯,可能會有相關的觀念,與之將叛亂鎮壓下去相比,使漢帝國有插手的理由被排在第二序列:“我們都知道國家與國家只存在利益,那么就給予漢帝國足夠的利益,一切都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

以前不是那么明顯,直至漢帝國出現之后,波斯眾多高層人士可算是體會到了什么是弱者的悲哀和無奈。

“我們現在等于是在兩大帝國的正中間。”岡比西斯下意識地看了一眼羅馬人的位置,又看向了正在行軍的那一支漢軍:“國內的那些蠢貨要拉攏漢帝國一起對付羅馬人,卻沒有想過哪怕是有聯合,最合適的也是漢人和羅馬人聯合起來夾擊我們。”

波斯薩珊接觸漢帝國的初衷是為了對付羅馬人,他們一開始并沒有對漢帝國的實力有足夠認知,樂呵呵地聯合漢人和其他小國將笈多帝國送上了祭品臺。

等待笈多帝國被漢軍相對輕松地滅掉,波斯人有那么瞬間是既傻眼又感到震驚,才明白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漢帝國滅笈多帝國根本沒有什么吃力的地方,他們對漢帝國的實力評估出現了嚴重的錯誤。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克謝亞斯都忘記上面那一句自己是從哪里聽來,卻認為極度有道理:“忍耐,極力地去忍耐,直至有能力說‘不’的那一天!”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zanghaihuatxt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