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964章:兩大帝國的糟心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4章:兩大帝國的糟心事

第964章:兩大帝國的糟心事


更新時間:2018年10月04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正文

出雁門關向北并不是立刻進入草原面貌,相反的是地理環境滿是山頭峻嶺,處處可見是兩座山峰相夾而形成的谷道。

“看看山頭。”尤利安抬手指著周邊:“不止一處能夠看到烽火臺的舊址。”

這一邊的山有高油,平均坡度則是非常陡峭,無論怎么看徒手攀爬都不容易。

“漢人為什么不將關隘向北移動,是修建在山脈的最南端?”弗拉維斯記得羅馬在阿爾卑斯山就是瘍前后兩端都修建防御工事:“難道前面還有關隘?”

前面并沒有關隘了,甚至山脈腹部隨處可見的小規呢兵營地以及型要塞都看不到,僅僅是有一些烽火臺的遺跡。

他們在山脈里面不斷移動,絕大多數時間是行走在谷道環境,于環境差不多的空間不斷繞來繞去,太陽當空照無法分辨方位,不熟悉這邊道路的人很快就迷失方向了。

“環境太復雜了。”尤利安灌了幾口水,不斷掃視周邊的環境:“天然的屏障啊!”

“的確!”弗拉維斯剛才就不斷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利用環境藏兵,可以不斷伏擊入侵者,相比漢人抵御草原入侵者的時候就是這么做的。”

然而弗拉維斯猜錯了,該地的環境是非常適合進行伏擊,但是大多數遭遇入侵階段在這個復雜的環境并沒有戰斗。

面臨草原游牧民族的入侵,很多時候是中原王朝根本來不及反應,前方不斷淪陷,后方因為時間差的關系沒有及時得到匯報,等待軍隊調動集結起來,已經沒有過多的時間策劃山脈伏擊戰,只有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將軍才會在戰爭迷霧狀態下率軍進入山脈,更多的將軍是瘍待在雁門關以及各處長城被動防御。

花了兩天的時間,他們才走出山脈,往前一看可算是一眼看去,盡管并無法一眼看到地平線的痙,不過與隨處可見山頭相比,視野至少還算開闊。

若是視野范圍緊湊,長時間待在視線看不到太遠的空間,環境又是異常的復雜,神經再大條的人也不免會陷入莫名的焦慮狀態。

很多時候除非是情緒波動太大,不然人很難察覺到自己的狀態,突然從覺得不舒服的環境換到一看就賞心悅目的新環境,會納悶自己怎么會放下了什么重擔的感覺。

雁門郡的群山之外還有幾個縣,最多的時候足有十六個縣之多,不過每次國家經受動蕩,胡虜便會趁勢南侵,每每導致北疆遭遇重創,現如今僅是留下了個四縣,其中最為聞名遐邇的便是馬邑。

“過了太原郡,可以看到人口不再稠密。”弗拉維斯不斷掃視周邊,看到的就是荒涼:“漢帝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是漢人稱呼的中原?”

羅馬人了解漢人的歷史,關于“中原”這個詞匯出現的次數一車繁,他們費了很大的功夫才知道“中原”涵蓋了哪些疆域。

所謂的中原,以區域而言是指洛陽至大梁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乃是諸夏歷經夏朝和商朝之后,從周朝開始形成的棲息地;從廣泛意義上來講,中原一般是被認為正朔。

歷朝歷代的政權更替,一般哪個政權統治著中原地區就被視為正朔,到后面則是出現誰繼承了中原文化思想才是正朔,也就有了明明趙宋明明丟了絕大多數中原地盤卻依然被承認為正朔的原因,不是統治著絕大多數中原地盤的女真金國擁有正朔的名份。

“大漢人口最集幟區域是在交叉國道。”劉導并不覺得那是什么秘密:“你們從建康到潼關,又從長安到雁門,不是看得很清楚嗎?”

中原?現在已經沒有漢人再去強調什么中原文明,對中原是指哪些區域也是一種不在乎的心態。

漢人的思想是隨著中樞劃分本土和非本土而改變,受官方引導的一再熏陶,南至大海,北到漠北,東起冰原,西抵高原,莫不視為本土;非本土則是中南半島和不與本土直接陸地相連的阿三大陸、各處島嶼等等的飛地。

地圖現在并不是像后世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甚至可以說身份不到一定的高度根本看不到,大多數漢人對于自己生活的國家疆域有多大沒有什么概念,有心去研究的歪果仁沒有太多的參考也僅是有模糊的概念。

從官方的統計方面,漢帝國現在的陸地疆域總面積是達到了三千七百四十六萬平方里,也就是一千八百七十三萬平方公里。

羅馬的陸地疆域最大的時候,一度達到了五百九十萬平方公里,現如今因為遭遇蠻族崛起僅是剩下不到五百萬平方公里。

薩珊的陸地疆域是三大帝國中最小的一個,陸地疆域最大的時候堪堪達到五百萬平方公里,到了沙普爾二世當政的現階段是四百六十萬平方公里。

漢帝國的陸地疆域會那么大,除了本土周邊擴張和將大海上的島嶼納入進去,滅掉笈多王朝就增加了三百二十萬平方公里。

要是算統治的海洋,依然是漢帝國掌握著最大的海疆,排在第二的是羅馬,薩珊依然是排在最后。

“多少?”尤利安一臉的難以置信:“三千七百四十六萬平方漢里?”

劉導要是沒用到示意才沒那個膽子去透露國家疆域面積,他剛把答案說出去,歪果仁有一個算一個都被震驚得目瞪口呆。

漢帝國是當世的霸主,武力能夠威脅到任何一個國家,那么漢人的主流必然就會成為世界的主流,是那種從時山一些學術用詞全面取代各國的必然趨勢。

羅馬已經開始在學習漢帝國長度和重量單位,薩珊傲嬌了一下也是全面跟進,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他們現在雖然沒有拋棄自己的一些技術單位名稱,可必然會下意識認為漢人的技術單位名稱更專業一些,只是會加上一個特別的前綴,例如在“里”前面加上一個“漢”,全稱就是“漢里”這樣的詞。

要是歷史沒有被劉彥所改變,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只是主角變成了英國人。

沒有足夠的知識,就算是知道了一些數據也會懵懵懂懂,甚至是滿腦袋里面全是漿糊。

尤利安不敢自稱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可并不認為自己不學無術,稍微理清楚三千七百四十六萬平方漢里是怎么樣的概念,再對比一下羅馬所知道的疆域,臉上的震驚更加明顯。

“我們哪怕是向東進軍到斯拉夫人的地盤,只要沒有跨過喀山,估計也僅僅是與漢帝國差多。”弗拉維斯走南闖北,可謂是見多識廣:“在非洲的擴張沒有意義,僅是單純想要追上或是超過漢帝國的疆域面積,我們需要向南擴張至少五千漢里。”

非洲,尤其是北非,目前這個時代有占領價值的地盤并不多,更多的地盤占領下來,難道是賣沙子?

尤利安稍微想象了一下,與弗拉維斯的觀點沒什么分歧。

羅馬人現在就算是有能力擴張,毛病了才會去將主要力量用在非洲。他們的目光只會盯在歐羅巴大陸,擴張的方向也會是向東,第一個需要擊敗的就是日耳曼人,解決了日耳曼人就要面對哥特人,最后才是面對斯拉夫人。

蠻族崛起并不是泛泛而談,固然有羅馬人自己作死內戰的因素,可日耳曼人也不再是那個茹毛飲血躥石器時代的族群。

“我們想要對付日耳曼人,只有真正與波斯人取得友好。”弗拉維斯不免會看向另一輛車架上的波斯人:“與波斯人全面徒,將軍隊調到歐羅巴!”

弗拉維斯本身與日耳曼人有不少的交流,深深知道別看擺在明面上的法蘭克、勃艮第、阿勒曼尼就鼻屎般大小,可三個國家就是日耳曼各部落的燈塔,尤其是法蘭克更受到一半以上的日耳曼人矚目。

“全面整整的和平”尤利安就不得不苦笑:“我們正想那么做,波斯人也有相同的想法。可是誰都知道只能是有限的和平,沒有可能做到真正的互信共處,無法完全避免摩擦,撤掉邊境的駐軍僅是有限的數量。”

弗拉維斯也開始苦笑,受于漢帝國的強勢,兩國是在嘗試走向諒解,千多年的仇恨哪是說化解就能化解?他甚至知道哪怕沒有千年仇恨,僅是利益上的沖突也夠兩國受的。

被羅馬稱呼為東方領的疆域,涵蓋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獨立的獨立,分別被羅馬和薩珊控制的區域,那邊就是一處泥潭。

薩珊和羅馬想要互相友好,怎么去解決中東歸屬就是一個老大難題。

除非是羅馬或薩珊有一方愿意完全退出,要不然爭議永遠不可能消失。

然而不管是羅馬或是薩珊,他們誰敢輕易放棄中東?

羅馬放棄中東就等于放開地中海的東面門戶,他們可不敢將地中海的安全寄托在波斯人的良心之上,那么就沒可能放棄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控制。

同理,波斯人也不愿意羅馬人控制敘利亞、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只因為羅馬人不從上述三個地區離開,薩珊的西境就永遠不存在什么安全。

“所以,我們與羅馬人永遠是糾纏不清的狀態。”克謝亞斯看了一眼前方坐滿羅馬人的車輛,臉色嚴峻地說:“羅馬人說得再好聽,永遠不會相信我們。我們同樣不會真正相信羅馬人。”

早就知道漢帝國的武量盛,剛才又知道漢帝國的疆域面積,其他小國有什么想法,大國壓根就不會去在乎。

同樣名義上為帝國級別的國家,漢帝國有什么想法或意圖同樣不重要,只因為他們就算知道了,能夠做的無非就是估算漢帝國的胃口有多大,自己又能抵抗到什么程度。

“漢帝國的疆域已經那么大,不難猜測漢人實際上已經到了擴張瓶頸。”岡比西斯很認真地講道理:“一個國家能夠統治多大的疆域,并不完全撒于武力,更要看有沒有那個能力去進行統治。顯然漢帝國的疆域已經太大了,要是超過半年邊境的消息才能傳達到中樞,那樣的統治是何其的脆弱。”

僅是消息傳遞就要半年,那么軍隊的調動就需要更多。一個地方要是等候援軍需要長達一年,等于是那個地方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安全性,一旦需要反復爭奪才能保證地盤留在版圖,除非是該國有花不完的國帑,要不然最終只能是忍痛放棄。

“我們得到的消息是,漢軍已經從匈尼特撤軍。”克謝亞斯明顯聽懂了岡比西斯要表達的意思,贊同道:“漢帝國明明能夠攻占匈尼特的疆域,可是他們沒有那么做,證明了你的猜測。”

“這一次漢帝國要對付北邊的敵人,是那些部族聯合起來威脅到了漢帝國。”岡比西斯了解并不多,他要說的是:“我們可以等待戰爭的結果,看一看漢帝國怎么處理北疆戰事。一旦漢軍打完就撤回本土,就證明了我們的猜測。”

要是漢帝國沒有了擴張的需求,對薩珊來說簡直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不用每天提心吊膽漢軍向西擴張,被迫不計后果將經濟傾斜到軍事的行為也能停止下來。

薩珊是在元朔十一年調整自己的國家政策,主要是被漢帝國給嚇了個不輕,下意識就開始了備戰,原本不被重視的東方部署突然間變成無比重要,無法從其它區域抽調軍隊的前提下,他們開始了組建新軍團的動作。

一直到元朔十二年,由于薩珊與羅馬緩和了關系,可算是能從西邊抽調部分軍隊填補東邊的空白,關鍵是依然沒有什么安全感,組建新軍團的動作非但沒有放緩,是被漢帝國在北疆的一系列軍事調動給嚇得又加快了速度。

“四年不到的時間,我們的軍費從一千三百萬金幣)每年遞增到了現在的六千萬金幣)。”克謝亞斯深呼吸一口氣,完全能想象國內各階層是加了幾成稅:“再這樣下去,不用等漢人或是羅馬人殺過來,我們又要重演阿爾達班四世的舊事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