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五六零、楊再興的新任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五六零、楊再興的新任務

五六零、楊再興的新任務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3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宇兒,這就是鵬舉叔叔常說的英雄哥哥楊再興!”

周銓見到楊再興來,一把將躲在楊再興身后的孩童抓了出來,那孩童興奮地大叫,全然不顧周銓在介紹人。

周銓的長子周宇,今年五歲,但向來少出現在人們面前。這并不是因為他不受寵,相反,在他一出生的時候,周銓就確認,他與師師的這個兒子,將會以長子身份,獲得他地位的第一優先繼承權。

他與余里衍的次子周寰擁有第二繼承權,然后是與梁紅玉的第三子周宙……

“拜見君上,拜見小殿下。”楊再興有些激動,向周銓行禮,又向周宇行禮。

這一次周宇被周銓按住了小腦袋,總算反應過來了,忙向楊再興回禮。他回的是少年見年長者的禮節,讓楊再興心里又有些小感動。

“聽說楊家兄長有萬夫莫敵之勇,不知能不能教我?”周宇昂起頭來,興致勃勃地問道。

“呃,我就是力氣大些罷了。”楊再興可不敢接這個活兒。

“父親說楊家兄長本事大著呢,可不只是力氣大,叔父也說,軍中他最歡喜的就是楊家兄長!”周宇終究是個小孩子,又岔到了別的事情上去:“有空楊家叔叔帶我出去玩兒吧,去打獵!”

“有空我帶你去!”周銓笑著道,將周宇拉開來。

他將兒子交給隨侍之后,上下打量了楊再興幾眼:“我才離開延州幾天功夫,你就又給鵬舉出了個難題啊。”

“不是有意,不是有意。”楊再興嘿嘿地道。

“你是福將,現在雖然職位還低,但等到這小家伙服兵役之時,可能就要在你手下當兵了。”周銓指了指被帶走的周宇道。

楊再興吃了一驚:“小殿下……服什么兵役?”

“自然要服,前些時日中書院與樞密院分別通過了兩部法律,你可能沒有注意吧?”

“呃……每年都有許多法律,我哪里記得那么多!”楊再興大大咧咧地道。

“你啊,就是不好學,這兩部法律,若是別人看了,定然會知道,這將是我華夏今后穩定之柱石!”

周銓責怪了一句,楊再興在軍中比武屢獲佳績,所以無論是周銓還是岳飛,都對他寄予厚望,只是這廝卻有些莽,還欠些磨練。

他所說的兩部法律,是指《宗族繼承法》與《義務兵役法》兩部。

第一部法律,是周銓對這個時代的妥協,也是他對這個時代的改造。他從新確定了繼承原則,而且明文規定,這種原則不僅限于治下臣民,也包括周銓自己的子孫后代。

在此法中,確認了年紀為最優先原則,其次為學業——他的子女,都將化名去義務制學校上學,與普通學生一樣接受升學教育。在年紀相當的情形下,學歷最高的兒子,擁有更優先的繼承權。

第三原則是是否服兵役,服了兵役者比未服兵役者擁有更優先的原則。這一條又與第二部法律《義務兵役法》有關,凡華夏男子,在年滿十八歲后,都有服兵役的義務。一般來說,是在本州接受半年軍事訓練,經過這半年之后,其優者轉入警備軍,充當華夏軍的預備役,而未入選者返鄉就近加入聯防隊,不定期進行訓練,輔助維持地方治安。這義務兵役法讓華夏擁有非常龐大的后備兵力儲備,若是國家到了需要的時候,可以在短時間內組成上百萬人并且接受過一定訓練的軍隊出來。

周銓自己的子孫,將來也同樣需要服兵役。此法擬立出來時,在中書院與樞密院都引發了激烈的爭議,爭議的焦點就是周銓的子孫是否也需要服兵役上,最后是周銓多方面努力,這才使其通過,為此他還與師師、紅玉等大吵了一架,倒是余里衍,對這一條文非常支持。

楊再興聽周銓親自為自己解釋清楚了這兩部法律,他雖然對政務不感興趣,可也能從中聽出周銓對自己的信任和重視。

這讓楊再興很是奇怪。

他雖然屢立戰功,可是也闖禍不斷,因此軍銜軍職都不高,又不是學堂嫡系,周銓如此親近他,其中必有什么緣故。

“君上,我是個粗人,你有什么吩咐,只管說就是,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等到周銓真的招待他吃午飯了,楊再興終于按捺不住,挺直身子對周銓道。

“先吃飯,吃完再說。”周銓一笑。

周銓的伙食自然是精心準備的,他不是奢侈的人,卻也不會苛待自己。放在他與楊再興面前的食物一樣,都有一杯葡萄酒,外加兩犖兩素四色菜肴和一份熱湯。楊再興注意到周銓只吃了一碗飯,菜和湯倒是吃得干凈,他的飯量大,這一點份量無論如何是填不飽肚子的,但不等他說,周銓便又吩咐人給他加飯添菜。

關懷之細微,到了這個地步,更讓楊再興心里惶恐。

終于酒盡飯飽,周銓才肅容道:“兀術與方毫二人,若是分開,都不足為慮,可他二人聯手之后,這幾年給我添了不少麻煩。在與他們明爭暗斗中,我得到一個消息,文維申等私下串聯,勾通我軍中高級將領,準備擒殺我。”

此話一出,楊再興激零一下,方才喝下的湯全部變成了冷汗。

周銓當然用不著糊弄他,可是文維申才在洛陽與他見面,甚至以他的長輩自居,還有意給他尋一房妻子!

哪怕楊再興再是粗莽,也知道這事情關系重大,自己很有可能卷入了一場可怕的風暴之中!

華夏軍的高級將領……

至少級別要旅帥以上,才能算是高級將領,這樣的人,在華夏軍中數量不超過一百五十位。絕大多數都是龍川別院學堂出身,約有四分之一是西軍出身,其余則是各方來投的人物。

這些人手中都擁有一定的兵權,而且這么多年來,肯定形成了上下級、親朋故舊戰友袍澤之類的關系,如果真有許多人卷入其中,對周銓來說,確實防不勝防。

“我知道文維申在其中是一個關鍵人物,他們打過許多個報告,要將文維申擒來,都被我否決了。因為此人已經老邁,并不畏死,若是抓了他,結果沒有得到我們需要的消息,卻打草驚蛇,那可不好。”周銓緩緩說道:“所以我們一直都是加強對他的監視,只不過這老先生倒是警覺,并未發現什么異常。我對此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直到他去見你,有參謀便向我建議,由你去接近他,爭取從他那里得到,究竟是我軍之中什么人物與他勾聯……我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所以召你來問問你的意見。”

楊再興只覺得自己嘴中發苦。

同時,他也隱隱有些恨意:文維申去見他,分明是故意的,當時他只覺得這老頭兒雖然保守了些,可還算是個慈詳長者,現在才曉得,那只是他拉近兩者關系的第一步,對方真正目的,恐怕還是想將他也拉過去!

“君上……我這人莽直,藏不住話,也藏不住喜怒……我怕誤了君上之事啊。”楊再興喃喃地道。

“正是因為你有這樣的性子,所以才派你去,這樣不會引起懷疑,你要知道,我們面對的可不是外部敵人,而是我們內部的蛀蟲……”周銓說到這里,語氣中略微有些沉重。

他是真的沉重,每一個高級將領,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是他難得的人才,在將來對外擴張中都能發揮出重要作用。他們都是經過層層選拔才提拔起來的,按理說,忠誠不應有問題,可是,那人卻選擇了背叛!

“我……我該怎么做?”楊再興知道自己怕是拒絕不了這個要求了。

而且他心里,也是非常痛恨背叛者。

“你有沒有瞧不太順眼的人,去打他一頓,然后軍務部會給你處罰。說起來你這小子此前犯過不少錯,若不是鵬舉為你求情,早就被趕出軍中了,這一次正好,你會被奪去軍職……”

周銓將計劃說給楊再興聽,楊再興連連點頭,這個計劃里,他什么都不用做,就是闖個禍,被解除第四軍中的軍職,然后前往洛陽,只說是準備入川,看看能不能在宋行風帳下尋到重新立功的機會,順道拜訪文維申。

此后就順其自然,除非確認了背叛者的身份,否則都不要主動與軍情九所聯系。

“若是一直查不出來呢?”楊再興聽到這有些急。

“兩年時間,他們若是要發動,肯定就在這兩年之內,因為后年我華夏將合并宋室。”周銓道:“到那時無論查出查不出,你都可以回到軍中,少不得給你升職——別笑,升職的原因是那時,我們可能要在西域再打一場大仗了!”

這就是說,只要楊再興去查兩年叛徒是誰,然后就可以大用,跨過低級軍官最討厭的門檻,晉升為華夏軍的中級軍官了。

楊再興咧著嘴,想笑又不敢笑,只要能重新回到軍隊之中,回到戰場之上,他就心滿意足了。

見他同意接下這個任務,周銓又安排人將他秘密送出去。在楊再興離開之后,他才有些苦惱地搖了搖頭。

這還沒有當皇帝呢,便已經有人想叛變了……

周銓敢肯定,想叛亂者并不是真正忠于宋室,說到底還是為了個人野心。

人心是最難測的東西,很難經得起考驗。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