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五五九、調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五五九、調查

五五九、調查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3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從延州到西京洛陽,花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從洛陽到汴京,不算因為大雪耽擱的行程,又花費了三天時間。但從汴京到應天府,只花了半日時間,這讓賽賈爾覺得不可思議。

雖然汴京城的繁華也讓他震驚,但鐵路的便捷更讓他驚駭。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明白,自己面對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面對的是什么樣的敵人。

若說此前他還有些不服氣,當知道這一切都是周銓一人所帶來的改變后,整個人就老實了。

按照周銓與朝廷達成的協議,應天府歸屬周銓管轄,隸屬于山東行省。這個地方交通便捷,將會是南北東西的要沖,依托于沿海四行省,既可以窺視汴京、西京,又能夠溝通河北、江南。為了今后發展所需,周銓撇開舊城,在其城垣外新建了一座新城,此時規模雖然還不算大,卻也擁入了八萬余人口,加上原先老城之中的近十萬人,應天府如今有近二十萬人。

迅速增長的人口,必然帶來商業的繁榮,而便利的交通,讓這種繁榮向四周擴散。

“如何,覺得這里怎么樣?”楊再興一路上和賽賈爾混熟了,在將他送到目的地之后,開口向他問道。

這一路行來,楊再興沒有為難他,甚至沒有用囚籠將他鎖住,而是讓他東張西望。賽賈爾也承這份情,他學著華夏的禮儀,向楊再興拱了拱手:“建此城者,志向很大!”

當然志向很大,因為主持應天新城規劃者,就是周銓本人。

周銓將應天新城當作自己今后的都城來安排的,這里距離徐州、海州這兩個工業中心很近,距離汴京這個文化中心也很近。在周銓的規劃中,應天將來會有五十萬左右的人口,主要都是與政府相關的行政人員及相關服務人員。

從短時間內來看,這樣規模的都城足夠了,周銓以為,將來帝都的功能,就是行政,不是商業中心不是工業中心甚至不是文化中心,最多還加上個旅游城市功能。至于別的職能,完全可以由周邊城市取代。

比如說工業中心自然是徐州,文化中心自然是汴京,甚至可以圍繞應天府,另建數座衛星城市,以其為教育中心周銓對教育的重視是無庸置疑的,他準備建至少八所大學,兩所研究所,這些機構將安排在應天府周邊三十里之外、一百里之內,確保有專門的鐵路連通。

“唯一讓我不解的是,這座新城,為何不筑城墻?”賽賈爾夸贊了一番應天新城留給自己的印象之后又問道。

“我家君上覺得,城池之險不及人心,因此不筑城墻。”楊再興口中答道。

在他心里卻是噗的一聲笑,這個塞爾柱蘇丹吃了一場大敗,卻還沒有意識到,今后的戰爭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

應天新城雖然沒有城墻,可是在它周圍卻有八座棱堡,以拱衛應天新城的安全,只不過棱堡的規模不大,也比較隱秘,所以沒有被賽賈爾看到。

這是兩人最后的對話,將賽賈爾送到目的地之后,楊再興便趕到軍務部,他此次來可不只是為了送賽賈爾,岳飛還讓他到軍務部催促一下物資補給。

畢竟開春之后,將要派兵西去,物資補給一定要囤聚足來。

只不過他才完成岳飛交給的公務,正準備離開應天府時,卻又被軍務部的人叫了過來。

“有件事情需要你協助調查。”

當楊再興來到軍務部的一間小公廨中時,兩個面無表情的家伙坐在那里,他們身上雖然也穿著軍裝,可是卻透著一股異樣的味道,讓楊再興望而生厭。

他心中頓時警惕起來。

這是華夏軍中被稱為“狂犬”的一個組織,正式名稱是軍情九所,其頭目就是杜狗兒。

此時的杜狗兒,早已有家有業,也不必要在汴京呆著了。他雖然也有不少成長,但能力終究有限,已經比不得周銓身邊涌現出來的那些年輕人。但他對周家父子忠心耿耿,這是經過無數次同生共死考驗的,因此,周銓將他安置在軍情九所,當一個看上去不起眼的職司。

但軍情九所是對內的,實際上幫助周銓排除軍中隱患,調查內部種種不法事宜。

楊再興發現是軍情九所的人約見自己,心里頓時不爽,他這等喜歡在戰陣上擊敗強敵者,最討厭的就是這種調查自己人的組織。

“我們有些問題問你,放心,例行公事罷了,畢竟你一路與塞爾柱蘇丹一起,有些問題總要說清楚來。”對楊再興表示出來的厭惡,這二人早有心理準備,一人緩緩說道。

楊再興點頭表示理解。

對方問得很詳細,從楊再興自己家的出身開始問起,問到他何時從軍,在軍中的經歷。然后才是他帶著賽賈爾一路行來的過程,當楊再興說到洛陽之行時,他發覺對方注意力更集中了些。

可見此前的問話只是例行公事,倒是洛陽的經歷,才是對方關注的重點。

“你如何看文維申這個人?”楊再興將自己在洛陽的經歷簡單說過一遍后,對方突然問道。

文維申之事,因為與軍務無關,而且也不算什么大事,所以楊再興并沒有提及,此時聽到對方一問,心中猛然一跳,他意識到有不對之處了。

文維申來見他雖然不是秘密行事,知道的人卻也不多,他前腳才到應天府,后腳軍情九所便來問此事,這其中含義,耐人尋味。

“是位長者,只有一面之緣,因此我不好說其人。”楊再興想了想道。

那二人對望了一眼,顯然,楊再興對文維申還是有些好感的。

“你與文維申在驛館中見面,為何不將此事說與我們聽?”其中一人又問道。

“我以為這是私事,并不涉及公務,所以不曾說起。”楊再興有些不耐煩:“我總不能將每天喝了幾回水吃的什么菜都向二位稟報!”

“唔,這倒是有道理,不過……我們現在想知道你與文維申見面和談話的全部內容。”軍情九所的人倒沒有深究,應了一句后繼續問道。

楊再興只得將他與文維申見面時經過又說了一遍,末了之時,他有些不滿地道:“我說了這些都是我個人私事……”

“文維申這老頭兒不簡單。”軍情九所的人淡淡地道:“他一直在我們監視之下,我們懷疑他與無面有關系。”

楊再興頓時啞住了。

“本來這事情是不該告訴你的,不過有位大人物親自過問,特意讓我們將此事告訴你,文維申身邊的那女郎,就是有可能他想許配給你的那個義女,有個父親叫蔡潔生,當年以考縣不忿生的化名,在報紙上反對修鐵路,還挑唆百姓毆打探路大匠。”

“蔡潔生后來為農會處死,但在他死之前,他的家人就已經離開考縣,不知去向,直到前年,有人在西京發現蔡潔生的長子,再順藤摸瓜,發現他的子女早就被送到了西京,拜在文維申膝下。”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十余年了,楊再興當然不知道。但聽到蔡潔生死于農會,而其子女卻去投靠了向來沒有交情的文維申,楊再興只覺得自己毫毛猛然豎了起來。

“他是想做什么?”他心里突突直跳。

“所以你明白,我們為何要找你……對了,此后你還見到了宋軍帥?”軍情九所的人又繼續問道。

楊再興還在因為文維申的動機而迷糊,便將自己與宋行風見面之事又說了一遍,然后是他從洛陽到應天府的行程,對方問的不少,這次問話就持續了半日功夫,眼見天光將午,楊再興腹中已經饑餓,這二人終于停下了問題。

“我們只是例行公事,但有得罪,還請見諒。”其中一人難得地露出絲笑容:“中午飯有人請你吃,我們就不請你吃了,嘖嘖,真是羨慕你。”

那人最后一句話有些沒頭沒腦,楊再興聽得糊里糊涂,心里暗罵了一聲,這些瘋狗就是如此,總愛干這種勾當!

他二人將楊再興引出了軍務部的大樓,但是沒有從正門,而是從一個不起眼的側門出來。出門之后,便乘上了一輛遮掩得嚴嚴實實的馬車,楊再興坐上去之后,才想要掀開車簾,卻被他們止住。

就這樣一無所知的情形下,楊再興被帶到了一座別院,當他出來時,發現原本跟在車邊上的那兩個軍情九所的人已經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幾個便裝的壯漢。

每一個壯漢都極是警惕,看著楊再興的目光都帶著審視,有一個直接問道:“身上可有武器,有的話自己拿出來,過會要搜身,若搜出什么那就沒臉面了。”

此時楊再興大約猜到自己到了哪里,忙將身上的短劍匕首取了出來,交給了對方。

他被引到別院之中,穿過兩重院門,便聽到有小孩兒歡快的叫聲,緊接著,一個小小的身影撞了過來,撲在他的腿上,以他的腿為遮掩,躲避身后追來之人。

這小身影是個四五歲的孩童,跑起來還有些跌撞,楊再興扶住他之后,再看向追著孩童的人,臉上頓時露出激動之。

他猜的半點沒錯,召他來相見的,正是周銓!...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