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五四五、威名之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五四五、威名之下

五四五、威名之下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19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種彥崇抿著嘴,眼巴巴地望著眼前的這件武器。

華夏軍第四軍的軍士,對自己的武器視若珍寶,怎么也不肯給他摸,所以他只能湊近來看,卻不能伸手。

步兵用火槍。

這個面帶稚氣的第四軍戰士則瞪圓了眼睛,警惕地望著種彥崇。

“喏喏,我有這個,你看,這是我從隨西賊來的大食番鬼身上弄來的,他說又是在極西從泰西人那兒弄來的,送給你,你把步兵用火槍給我摸摸如何?”

想來想去,種彥崇決定使用賄賂。

他摸出了一個金燦燦的玩意兒,這是細鎖鏈上系著一個十字架,原本是塞爾柱人從東侵的十字軍那兒弄來的,輾轉落到了種彥崇手中,因為其異國風韻,種彥崇一直視若珍寶。現在他拿出來,只為換得摸一摸步兵用火槍一下。

當然被拒絕了。

“休要引我犯錯,你若真想知道這武器的用法,試試它的威力,直接去尋我們上司就是,莫來害我。”那戰士瞪圓眼睛,瞄也不瞄十字架。

種彥崇非常無奈,同時暗自欽佩,這不是他找的第一位第四軍戰士了,但無論他找的是誰,回應都是同樣的:不經上級允許,不可能將武器交到他手中。

種彥崇惋惜地嘆了口氣,再看了看其余第四軍將士。

只有周銓身邊的這支部隊,完全裝備火槍,第四軍中還有大量的士兵仍然穿著鎧甲。種彥崇估計了一下,裝備火槍的比例,約是四分之一,第四軍共有兩萬五千人,那么就是六千人左右裝備了火槍。

聽聞這火槍制造不易,也就是周銓才能使之規模化生產,饒是如此,一年制造出來的良品數量也不多,所以裝備的數量才有限。第四軍已經是火槍裝備比例最高的,別的幾個軍,最多只有六分之一戰士配有火槍。

“你叫什么名字,這總能告訴我吧?”東張西望了一番之后,種彥崇說道。

“袁福。”那戰士道。

他只有十八九歲的年紀,雖然有警惕性,可也對世界充滿好奇之心。種彥崇又套近乎道:“你是哪里人?”

“袁福,洪州人,除了他之外,還有我,也是來自江南西路。”就在這時,種彥崇聽得身側又有一人出聲。

種彥崇回頭望去,不禁一怔:好一個英挺少年!

插話的是另一位第四軍軍士,從肩章來看,是一個伙長,按華夏軍的軍制,他應當就是所謂的士官。此人一對劍眉,雙眸如電,目光炯炯,身后除了背著一桿步兵用火槍之外,還有一根短矛,看上去與別的華夏軍軍士有些不同。

“你是……”種彥崇不禁問道。

“楊再興,吉州人。”那少年昂然答道。

種彥崇看著他背著的短矛,正琢磨著要不要問,那邊袁福道:“我們伙長是全軍比武第一,就是武將軍與李將軍,對他也贊不絕口,說自己年輕時沒有他厲害!”

種彥崇愣了愣:“全軍比武第一?”

哪怕只是華夏軍第四軍,也有兩萬余人,在兩萬余人中比武第一,可想而知必然是一位悍將。這年輕人看上去極是英挺,眉宇不凡,但種彥崇還是沒有想到,他竟然能夠力壓一軍!

過了會兒,種彥崇又問:“不是貴軍都用火槍么,怎么還搞全軍比武?”

“火槍有火槍的短處,長矛有長矛的長處。”楊再興看著種彥崇,眼里有戰意在跳動:“聽聞種公子武藝高強,曾一陣斬殺十余名西賊悍將,全身而還……有空時我們搭把手?”

原來種彥崇盯著火槍,卻不曾想自己也被人盯著。種彥崇還沒有回應,就聽得喇叭聲響起,楊再興咂了咂嘴,露出惋惜之色:“可惜了,今天看來不成,袁福,隨我一起集合!”

原本散開來的第四軍將士們,在喇叭聲中紛紛集合,短短幾分鐘時間里,便列好了隊。西軍號稱精銳,可這么多軍士,想要集合列隊,也得花上近半個小時。種彥崇看到這一幕,臉上不禁有些發燒。

回到叔祖面前,看到種師中面色有些發青,他不禁問道:“老大人,怎么了,莫非與濟王談得不投機?”

“不是,濟王要收復延州,卻不肯用我們的人。”種師中道。

聽說周銓要奪回延州,種師中當即請令,要以本部為前鋒,周銓卻婉拒了。他說西軍疲憊不堪,而且這一戰不是什么大戰,根本用不著對方。

這讓種師中心中有些羞惱。

“不用我們的人……那他怎么攻城,雖然火槍犀利……用炮?”種彥崇倒是想到這一點。

延州失守與西賊攜帶大量火炮來便有關系,原本以延州為中心的堡寨,足以組成一個巨大的防御體系,可是面對火炮,那些堡寨就極為脆弱,哪里擋得住火炮,因此被西賊象剝殼一般剝了。

種師中點了點頭:“應當是炮,這天下論用炮,沒有勝過濟王的,但炮的作用終究有限,要想奪城,還需肉搏。”

火炮出現在戰場上已經有十余年時間了,各方都總結出了一些對付火炮的方法。在攻城時,火炮最大的作用,并不是殺傷敵人,而是破壞城防,因此,真要收復延州,最終還是需要靠正面沖殺。

“濟王是知兵的,岳將軍更是有數的名將,他們應當知道如何對敵。”種彥崇倒是對第四軍有著強烈的信心。

種師中看了他一眼,心里哼了一聲,他更希望第四軍吃一點苦頭,然后他的西軍派上用場。若能如此,西軍在周銓心目中的地位會不相同,以后的處境也會更好一些。

此時延州城內,李乾順口中的太傅,塞爾柱帝國的阿塔貝格,那個鷹鼻濃須者也接到了斥侯的報告:“退出延州的宋國軍隊又回來了,隨他們來的還有宋國的援軍!”

這位太傅名為奧瑪爾,不等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李乾順發話,他就一揚眉:“來得正好,真神在上,我要將這些該死的異端統統殺死!”

李乾順默不作聲,目光閃爍了一下,奧瑪爾卻發覺他神情的變化,沉聲道:“怎么,桃花石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嗎?”

“對面的主帥叫種師中,這幾年來,太傅也知道,他是個難纏的對手。原本他放棄了延州,此時卻又打回來,必然有強力援軍趕到。我懷疑……援軍是那位大海之王。”

大食商人口中的周銓,并不是濟王,而是大海之王,傳到塞爾柱去之后,塞爾柱人也稱之為大海之王了。李乾順如今皈依了大食神教,西夏又成了塞爾柱諸多屬國之一,自然也要奉塞爾柱為正朔,稱周銓為大海之王了。

“這不可能,沒有任何消息!”奧瑪爾道。

李乾順沒有辯駁。

他知道奧瑪爾為何敢這么自信,兀術身邊的那位“無面”,在大宋有一個情報網,如今兀術投靠了塞爾柱,與他一般都是塞爾柱帝國下的屬國,情報自然要與奧瑪爾共享。

不過奧瑪爾口中如此說,心里卻有些嘀咕。那位大海之王,被蘇丹稱為魔鬼之主,認為是真神榮光最大的敵人。而且對方的戰績也確實驚人,兀術、斡離不,還有身邊的李乾順,都真接間接敗在那人手中。

“讓斥侯再去查看一下,究竟是什么人的部隊。”奧瑪爾命令道。

不等新斥侯派出去,很快,就又有人稟報:“來的是濟王的華夏軍,是濟王來了!”

充當斥侯的,自然都是邊塞附近的人,既有黨項人,也有投靠的漢人。但無論是誰,談到“濟王來了”時,都是面如土色,一個個戰戰兢兢。這模樣看得奧瑪爾心中生厭,可是緊接著得到的消息,讓他火都發不起來。

“炮隊,許多許多大炮!”

華夏軍在延州外圍開始搶占高地,為他們帶來的大炮設置炮兵陣地!

死了好幾十名斥侯,才得到確切的消息,華夏軍帶來的火炮數量非常可怕,足足有百門之多。這個數量,讓奧瑪爾也感到了恐慌,畢竟華夏軍是這個時代玩火炮的祖宗!

“不能在這里坐等,大海王的軍隊雖然炮多,但兵力并不多,他們只有幾萬人,我們要在他設置好炮陣之前,逼他決戰!”

奧瑪爾打的算盤倒是如意,只不過李乾順這個時候終于開口了。

其它的事情讓奧瑪爾亂來沒有關系,可真打起來,死的主要還是李乾順的人,畢竟塞爾柱的大軍,如今也沒有到延州,還在靈州那邊閱軍呢。

“不可,不可,周銓詭計多端,若是草率出戰,恐怕會中他的計策!”

“那你說怎么辦吧,就在這里等著他用火炮來轟嗎,延州連我們的四十門火炮都當不住,哪里當得住他的百門火炮?”奧瑪爾不滿地道:“桃花石王,你可是蘇丹欽命的東方之主,如果沒有膽量,怎么配當東方的主人?”

李乾順聽得面色一沉,這個奧瑪爾,仗著自己監軍身份,什么事情都要指手劃腳,說話也極不客氣,李乾順已經忍他很久了。

心念一轉,李乾順堆起笑容:“太傅說的也是,不如這樣,請太傅出戰,試探一下大海王的實力。想來有真神護佑,這些異端一定會落荒而逃的!”

奧瑪爾鷹眼頓時往上一翻:“既然你說不宜草率出戰,那就不出戰吧,你們說,該怎么辦?”

“回軍,燒掉延州城,我們回靈州去,等蘇丹大軍到了,再與他們決戰!”李乾順道。

他是真怕了周銓,寧可回去被蘇丹訓斥,也不愿意與周銓開戰。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