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五四四、來自塞爾柱的威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五四四、來自塞爾柱的威脅

五四四、來自塞爾柱的威脅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18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四年過去了,周銓此時也已過而立之年。他稍稍留了點胡須,不過并不多,這讓他看上去看是成熟穩重。

周圍的西軍士兵中,有喜極而泣者,而迎面來的種師中這位老將,更是滿臉不敢相信之色。

對此周銓也心中感動。

雖然對于西軍的軍紀,他是有所不滿的,可是不得不承認,就是眼前這支衣著破爛、瘦骨嶙峋的部隊,在延州擋住了西面異族大軍,為他爭取了寶貴的四年時間。

見種師中上前,他也下了馬,不等老將軍行禮,就一把將他扶住。

“老相公,見你身子康健,我心甚慰!”

只是很簡單的一句安慰,但種師中卻覺得心中一暖。

此時論及權勢身份,周銓雖無帝皇之名,卻有帝皇之實,可謂是天下最為尊貴之人。但對著他,不僅親近,而且還執著晚輩之禮。

想到自己入京陛見時,當時還是皇帝的趙佶的態度,當真是鮮明對比。

“濟王殿下,你如何來了此處,此非善地,殿下一身系萬民之望,豈可輕身置險?”種師中道。

“這里算是什么險地,老相公在的地方,我如何會遇險?”周銓哈哈一笑,轉過臉又看了一眼種師中的部隊,然后誠懇地道:“得到老相公傳出的消息,我整軍而來,需要一些時間,故此來得有些遲了,還請老相公見諒。”

種師中愕然,他向宋廷傳遞了消息,卻沒有向周銓傳。不過想到如今宋廷完全是眼前人的傀儡代理人,他心中也明白過來。

“老將軍判斷,西賊要大舉進攻?”周銓又問道。

“正是,若非如此,延州也不至于失守。”種師中肅然道。

這幾年,西賊也沒有閑著,他們奪取靈州之后,以靈州為聚點,廣囤糧草,多積軍械,為的就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遠征。

種師中到現在還很奇怪,為何西賊要做這一番遠征。

要知道,這可不是幾百幾千人的劫掠,而是幾十萬大軍,翻過瀚海,越過戈壁,遠征而來!

周銓卻清楚這是為什么。

兀術與斡離不離開中原之后,他們裹挾趙楷,向西而去,與原本的西夏李乾順合流。兀術不愧是一代梟雄,他甚至娶了塞爾柱的一位公主,又將他的一位姐妹嫁與了塞爾柱的皇帝,然后也皈信了大食教——雖然女真人與豬一直有密切的關系,可是兀術既然要對付周銓這一大敵,什么都不顧了,哪里還會在意這個。

在兀術加入之前,因為李乾順的投靠,塞爾柱實力大增,此國原本控制商道,財力就很是雄厚,加上四處征伐劫掠,憑借李乾順獻上的火炮,他們在西面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擊敗了十字軍建立的耶露撒冷王國,擊殺其國王博杜安二世,將十字軍趕到了拜占廷,然后又掃蕩大食、波斯諸國,迫使其等納貢稱臣,特別是逼和了曾刺殺塞爾柱賢相尼扎姆穆勒克的阿薩辛派,令山中老人哈桑薩巴赫不得不改弦更張,與塞爾柱人合作。

而兀術加入之后,塞爾柱更是得到了原來遼、金的大量工匠與軍事科技,再征調大馬士革等地匠人入西域,于哈密等地鑄炮造兵。李乾順與兀術等拼命夸大所謂“東方的威脅”,然后又夸耀大宋的富庶,令這伙以劫掠為信仰、屠戮為本業的強盜們極為興奮,塞爾柱大蘇丹桑賈爾下令各塞爾柱小王朝和河中、西域各仆從國各出兵馬糧草,開始了這一次遠征。

兀術等能說服桑賈爾遠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食商人帶回的消息中證實,華夏這邊還處于分裂狀態,名義上的統治者大宋衰弱,權臣周銓控制了部分領土,必須在其完全統一華夏前動手,否則就會輪到大宋攻擊塞爾柱了。

侵略者總是用自己的邏輯去判斷別人的。

大食商人將華夏這邊的消息賣給塞爾柱的同時,也將塞爾柱的消息賣給了周銓。在大食商人夸大其辭的說法中,塞爾柱動員了三百萬軍隊,這場遠征將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但周銓對此根本不信,漫長的征途,長長的補給線,不要說三百萬人,就算是三十萬人,塞爾柱也湊不出來。

周銓判斷,塞爾柱很有可能就是湊個十萬左右人馬,然后命令河中、西域的仆從國們各自再出些人馬,其主力還應當是李乾順的西夏、兀術的各族渾合部隊。

加起來總數,應當不超過五十萬人,再多于這個數字,敵方的補給就不可能撐住。

“殿下人在萬里之外,卻對這邊的事情了若指掌!”種師中聽得周銓又問幾句后驚道:“正如殿下所言,敵軍之中,頗多不通漢話只會說些鬼語的西域番民,甚至還有更遠方來者——殿下之意,這是李乾順背后的那個塞爾柱國傾力而來了?”

“傾力而來還算不上,不過這一戰,應當是糾集了河中、西域諸國之力,再加上西夏、女真的殘余兵力。此戰若勝,西面在十年之內再無大敵,至于十年之后,我就要考慮光復西域,重設西域大都護了。”周銓道。

種師中聽得眼前一亮。

身為西軍宿將,他怎么不想打出去,一直打到西域,在班超、李靖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撒撒野!

只是他年紀大了,十年之后,他已無力騎兵。

而且周銓自有部下,手中有岳飛、韓世忠、葉楚、宋行風等威懾諸國的悍將,根本用不著他這樣的老朽,他本人看了華夏軍之后,心中也明白,只怕自己這一套,不適合眼前這支部隊。

“西軍這些年勞苦功高,對于他們,我有一個想法。”種師中正在那兒黯然神傷,卻聽到周銓又開口了:“絕大多數西軍將士,都可以退役,所受待遇,一如華夏軍退役者。有意繼續從軍,可編入華夏軍,先入講武堂學習。如今華夏軍陸軍共有六個軍,將來擴編第七個軍時,便以西軍入講武堂學習者為骨干!”

種師中頓時精神一振,他回頭將自己唯一剩下的侄孫種彥崇招來:“種家世代為國衛邊,如今僅余此子,若殿下不嫌他愚鈍,可令其于軍前效力!”

種師中這話讓周銓也呆了呆,然后苦笑起來:“老相公,令孫我還有別的用途……種家世代衛邊,與敵作戰,許多戰例,都在老相公記憶之中,故此我想請令孫為老相公整理戰例,研究得失,以備后來者察鑒!”

周銓愿意改編西軍為第七軍,這一來是替這支曾經為國流過無數血的部隊找個傳承,二來是了卻他伯父和父親的一個心愿。但是,象種家這樣在舊西軍中盤根錯節的將門子弟,他不可能再將其留在新西軍中,否則的話,一些舊西軍的不良積習,肯定也會傳下來。

換言之,他要的是舊西軍忠勇之名,而不需要舊西軍的人。

種師中倒沒有往這里想,他對周銓給種彥崇安排的事情生了興趣:“我種家的這些戰例……還有用處?”

“自然有用處,而且是大有用處,以后講武堂中教授戰法,沒準就要用到種家戰例,甚至有機會的話,講武堂也會講老相公前去講課。不僅是種家,折家、姚家、高家……凡是在邊疆為華夏奮戰者,無論是在大宋之時,還是在后世,都不會白白流血!”

說到這里,周銓以手指北:“收復靈州之后,我會在靈州建英靈堂,專供西軍英魂毅魄尚饗!”

種師中聽得他這言語,雖然已是老邁,卻還忍不住覺得熱血沸騰。

再看周銓時,他不但沒有之前的不順眼,反倒全是欣賞與滿意:不愧其伯其父都曾到軍中效力過,不愧與西軍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不愧是西軍自家的子弟!

有種師中的支持,這支最后的西軍轉編事宜,自然就不在話下,周銓心中稍定,他也是希望這些曾為國家民族流血犧牲的部隊,能夠有個好的結局。

此時的周銓,再也不是初來時的赤誠,這么多年經歷的事情,足以讓他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梟雄。

而他身上的商人本質,更是讓他比起一般的梟雄,更精于計算得失。

只不過他沒有小商人的斤斤計較,比起豪商有更長遠的戰略目光。

“延州是我反攻西賊的重要據點,不可久入敵手,老相公,可愿與我一起,光復延州?”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種師中精神一振道。

此時延州城中,一片狼籍,李乾順雖是得意,可是身邊的諸番卻很是不滿。

“你們都說中土富庶,可我看來,也不過如此罷了!”一個虬須環眼的番王叫道。

“正是,絲綢在哪里,茶葉在哪里,鐵器在哪里,還有那些精美的物什,通通在哪里?”另一高鼻隆眉的番王道。

李乾順眉頭一皺,這些人號稱番王,其實不過是黑汗那邊的小部族首領,手中有個千許兵馬便敢稱王,不過他沒有作聲,而是看向身邊另一人。

此人眼窩深陷,白布包頭,留有濃密的胡須,一只鷹鉤鼻子特別引人注意。他斜睨著李乾順,面色也有些不善:“桃花石國王,他們問的沒錯,我也很奇怪,你說的財富,都在哪里呢?”

“太傅,我們只打開了財富的大門,真正的財富,距離這里還有一千里,到了那兒,你可以看到,城市的樹木都用錦緞和棉綢裝飾,宮殿的地面和墻壁都貼有黃金,整塊的大玻璃鏡子充當窗戶……”李乾順說道。

被稱為“太傅”的鷹鉤鼻子眼中現出貪婪之色,他望著東南方向,仿佛李乾順說的一切就在面前。(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