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了祥符不遠,就是考城縣。m.19louu手機19樓
因為運河經過此地的緣故,考城雖不如祥符一般為天下第一富縣,卻也相繁華。
只不過因為河南商報上的一則消息,讓考城人心浮動起來。
如同東海商會之后,各種商會涌現一樣,在東海商報大量發行之后,各種商報也堂而皇之跟進。有錢有權的真傻子沒有幾個,眾人都從商報巨大的影響力上,看出這種新事物代表的力量,也都盡可能地想要參與到這股力量中來。
河南商報口氣很大,但實際上只是一個靠轉載和摘錄別的報刊上消息為主的小報,只在開封府和周邊幾個縣城發行,每期能賣出的份數只有三千余份。
但最新一期的河南商報,卻破紀錄地賣了四千份,其中僅考城縣,便至少增加了兩百份售量。
“所謂鐵路,要毀人田宅產業,壞人祖墳風水,而且此事必為胥吏上下其手,這是去一朱勔,而又來數十數百朱勔矣!”
這份署名“考縣不忿生”的文章,只字未提周銓,更沒有提到天子,只是分析鐵路的弊端,其重要的理由就是三條,第一修鐵路要征收沿途的田宅產業,這將令百姓流離失所,第二壞人祖墳風水,有失陰德,第三會造就一大批胥吏貪官。
對大多數百姓來說,第一條是虛的以大宋如今土地兼并之狀,沿途還有多少自耕農,實在成問題,而且真要征收起來,不可能不給補嘗。第二條則讓不少人動容,大宋迷信啊,從天子到百姓,都信道士,對風水玄學深信不疑,象趙佶修艮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道士對他嘀咕,說京師好則好矣,就是無山,所謂江山不全,國必有難。至于第三條,除了讀死書的呆子,沒有人往心里去,難道不修京徐鐵路,就沒胥吏上下其手了么?
當然,讓考城縣士民議論紛紛的,還有一條,是這作者的署名:考城不忿生。
這明顯是化名,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用化名,此事同樣不稀奇,據說東海商會上的不少有關自然學的文章,就都是周銓化名所作。杭州19樓濃情小說
但此人化名就化名吧,偏偏化得不徹底,考城不忿生,分明將自己的籍貫露了出來。
“我看是林之逋所為!”
“非也非也,此文鞭辟入里,非家學淵源者不可為之,當是傅青河所作。”
“你們說的都不對,林之逋傅青河,皆是愛惜羽毛之輩,等閑不會出手,況且此文對上的是活財神,朱勔這才死多久?依我看,乃蔡家所為!”
此蔡氏與蔡京蔡攸倒扯不上太多的關系,他們是當地望族,雖然比起鼎盛之時已經實力消減不少,但仍然占據了考城縣大量的土地。而且蔡氏人口眾多,有貧有富,那些族老們掌握著財富和鄉間民意,其族權之盛,連縣令的話都未必能有他們的話管用。
在小酒樓里討論的諸人,一聽到有人說是蔡氏所為,不約而同,看向其中一位。
這位便是蔡氏中人,方才眾人議論紛紛時,他卻沒有開口,此時眾人所望,他平靜地放下酒杯:“此文是我蔡潔生所作。”
眾人沒有想到他竟然會直接承認自己就是文章作者,愣了愣之后,各人神態不一。有敬佩者,有淡然者,也有情不自禁坐正身軀,好離得他更遠一些者。
這些都收入蔡潔生眼中,他笑了笑:“這也是蔡氏公論,諸位,你們也都是出自大家,今日邀你們來,便是想問問,你們莫非就想見到自家的祖墳被毀、風水盡失么?”
祖墳、風水,還有利益。
眾人都沉默下來,不太明白,蔡潔生怎么敢做出這樣的事情,此時周銓聲勢正盛,連天子寵臣朱勔都被他弄死了雖然是死在祥符縣內,可離考城縣才幾十里,他們這些鄉野中的豪強都聽說了。杭州19樓濃情小說
蔡氏憑什么與周銓對抗?
“我哪里與周銓對抗了,我只是為民請命罷了,我這些年,也看過不少報紙,知道這位活財神行事,你們看我文章之中,可是只字未提他,這已經是我釋放出的絕大善意。”聽得有人相問,蔡潔生嘿的笑了笑:“自古發墳掘墓者,幾人有好下場,祖宗墳丘所在之地,安能讓外人踏之?活財神再能賺錢,但到得鄉里,終歸還是要由鄉老仕紳說了算。”
前面的都是虛的,唯有最后一句,讓眾人驚覺有理。
如同前后各朝一般,大宋的皇權,同樣難以抵及鄉里,鄉規民俗,對于鄉野中的百姓來說,可能比國家更大。而鄉野中鄉老仕紳的權力,單獨面對朝廷時可能顯得微不足道,但整個面對國家制度時,卻能展現出毫不遜色的力量!
若是鐵路到來,必然要穿鄉過村,也就意味著,隨鐵路而來的外人,他們將入侵原本屬于在座諸人的權力范圍之內。
一想到自己不能再在那些鄉野愚民頭上作威作福,眾人眼中都閃過一絲狠厲:“蔡兄說的有理,這鐵路之事,不能讓他做成,哪怕活財神出的錢再多,也不能讓他做成!”
蔡潔生滿意地笑了笑,掃了眾人一圈,然后緩緩道:“自然,也有人覺得無所謂,可以將今日咱們相聚之事去稟報周銓,或許賣了咱們,能換幾根骨頭啃啃,但以后在鄉梓之中,休怪咱們不給情面了。”
這是威脅,要眾人不將此事說出去,眾人當然都無異議。
他們終究只是鄉中豪紳,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么樣的一個龐然大物。此時眾人都覺得自信滿滿,莫說周銓,就是皇帝官家,到了他們這兒,也得召幾位鄉老噓寒問暖,何況周銓,說穿了也不過是個會賺錢的罷了。
隨著這河南商報上的第一篇文章開始,京師附近,乃至應天府的各種報刊上,都紛紛傳出反對修建京徐鐵路的消息。
如此聲勢,周銓怎么會一無所知?
他本來在徐州,親自參與蒸汽機的新試驗,此時不得不又趕到應天,了解這方面的情形。
先他一步抵達應天的王啟年,在他從馬車上下來時,出現在他身邊,低聲道:“事情有了點眉目,河南商報上的那篇文章,是一個名為蔡潔生的考城人寫的,他化名考城不忿生,雖然有所遮掩,但我們還是讓河南商報的人說了實話。”
“區區一個河南商報,哪有這么大的聲勢。”周銓搖了搖頭。
不是河南商報沒有這么大聲勢,而是那蔡潔生不可能有這么大的能量。此人也從未聽說過,在此事之前,只不過是一無名小輩罷了。
“姓蔡與蔡太師家有什么關系么?”他又問道。
敢為天下先,做這種得罪他的事情,總得有些倚靠吧,若背后是蔡京,那就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證明周銓在失去趙佶的信任之后,與蔡京的同盟關系也開始破裂。
“他家是考城望族,自己是個秀才,家中曾有人入京,與蔡太師攀親,只不過蔡太師對于其家,并未太過看顧。”王啟年知道周銓會問這方面消息,因此打聽得非常全面。
周銓嘴角浮起冷笑,一個區區地方望族的秀才,竟然有了這么大的膽子。
而且他在河南商報上的一篇文章,竟然召起了這么多的回應!
“啟年,你覺得是哪兒出了問題?”周銓問道。
王啟年頓了頓,低聲說:“這些年,各路商會發展太快,已經與地方的望族豪紳有了矛盾。”
這是難免的,商會發展得快,也就意味著工場作坊增加,工場作坊需要大量的“自由”的勞動力,而地方上的望族豪紳同樣需要大量束縛在土地上的勞動力。這是兩種生產關系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
只不過此前的高速發展和利益均沾,讓人可以忽視這種矛盾,而到了現在,工商業發展到了足以沖擊舊生產關系的地步,舊生產關系當然要作出反應。
他們本能地厭惡鐵路這種新生事務,因為鐵路會帶來更多的工場作坊,會更方便農村里的勞動力外出,會動搖他們的族權、父權。
周銓點了點頭,王啟年看得到這一步,不枉他這些年的耳提面命:“還有什么消息,一起說了吧。”
“從前日起,事情有所變化,原本只是在城中的各種報刊上有這消息,現在已經擴散到鄉間了。在考城縣,各鄉各村都有人張帖字報,痛訴鐵路之害,特別是侵犯風水至使祖靈不安之事。”
“百姓如何反應?”
“議論紛紛,但都是反對鐵路的。”
周銓有些苦惱地揉了揉自己的額頭,心底罵了一聲。這就是這些豪紳望族們厲害的地方了,鄉野中的百姓,多數不識字,也不知道什么國家大事,他們的消息,都是這些豪紳望族有選擇地傳去的,因此,連朝廷的信譽,在鄉野間都比不上這些望族豪紳。
這不是一個兩個人,被煽動起來的,很有可能是整個京徐鐵路沿線的所有村落。
所以這勢頭,必須給打下去,不能讓他們再繼續了。
周銓此時第一次有些后悔,當初自己不該將活字印刷術傳出去,致使現在各種報紙泛濫,輿論不為自己所控制。
不過仔細一想,人家畢升幾十年前就已經造了木活字,他就算是想要保守活字印刷的秘密也不可能。這個時代的人,并不真正傻啊。未完待續。
作品庫
小說排行
小說推薦
書友互動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目錄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