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三六七、任何、事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三六七、任何、事情

三六七、任何、事情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若我也要辦一所研究院,不知可否在龍川這邊求得一些人才?”趙構問道。

周儻愣了一下,沒有想到,趙構提出的竟然是這樣一個問題。

他一個郡王,以后肯定是要封親王的,哪里需要這些?

周儻心中琢磨著,這究竟是少年人一時興起,還是趙構別有深意,口中卻笑道:“如何不可,只要九大王有錢,什么人求不得?”

“錢?”

“是,九大王莫看這些人在此,一個個象是失心瘋一般,但他們拿的薪俸卻不低,每年還有年終評估獎,根據他們所研究項目的進展評估發放。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任何一個項目研究,都要有所花費,比如那幾位尋找良種的老農,九大王以為就真是種幾百畝田了事?僅是改良稻谷產量一項,每年要花的錢,足足有五千余貫,若加上果種改良、牲畜改良,這些眼前看不得收益的項目,一年要花掉吾兒十余萬貫錢!若是依著微臣之意,早就裁撤了,可是你知道吾兒如何說的?”

“周制置往往能見別人所未見,其所言事,必有道理。”

“多謝九大王稱贊,吾兒他說,莫看二十余個項目,每年要花去十余萬貫,但只要其中一個能成,便是每年數十萬貫甚至百萬貫的長期收益。看上去風險大,可收益也是極大,而且能成,所造福者非一家一戶。此等投資極巨、獲利長遠之事,非巨富豪門不能為之,我家財富極巨,無數人都盯著,坐守金山全無意義,倒不如投入這等事情當中,哪怕無法成功,也和別的一般富戶修橋鋪路一般,只當是做了善事。”

周儻絮絮叨叨說一堆,本質上就是一句話:這是富豪的游戲,沒錢的窮鬼別來玩。

和一般人家相比,趙構當然不是沒錢的窮鬼,但若真讓他將自己的那點零錢投到這種不見得有產出的無底洞來,那可就是杯水車薪了。

這幾年趙佶手中寬松,所以趙構能領到的錢也就多些,但滿打滿算,一年也就萬貫,若是封王就宅出了宮,或許會更多些,可也不會超過五萬貫。

趙構想來想去,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這點錢,果然是派不上用場的。

他很是惋惜地嘆了口氣道:“孤喜好東海商會的自然叢書,對這些也是極感興趣,原本想做點什么……”

“大王若真想做些什么,待到了海州見到吾兒之后,當面問他就是,他這人,沒有學問,但鬼點子頗多。”周儻說道。

雖然指責兒子沒有學問,可整句話里,透著的那股驕傲勁兒,讓趙構不免羨慕。

他也是人子,當然希望自己的父親以自己為驕傲,只不過他父親最驕傲的兒子是趙楷,他么,只是父親諸多聰明伶俐的兒子中比較不起眼的一個。

“那孤就等著請教周制置了。”趙構說到這,含蓄地一笑:“孤非常期待。”

參觀了龍川別院中的研究院,他在狄丘的主要目的就已經達到,因此再未耽擱,而是啟程前往海州。不過又一件事情,讓他驚訝不止。

“你們是說,要經此鐵路,前往海州?”

“正如大王所見,不過如今鐵路尚未全線貫通,大王也只能乘到淮陽軍,到此后再轉運河,大王也是來是巧,這一段也就是前些時日貫通,若是年底來,或者就可以全線貫通了。”

說話的是苗仲先,他對修鐵路倒是有種執著的熱情,根本原因是周銓和他說過,鐵路一響,黃金萬兩。這條到淮陽軍的鐵路才試運不足一個月,其上貨物運輸所帶來的利潤,就讓他合不攏嘴——他個人可是將賣黃樓碑拓文的錢和這幾年在徐州撈著的錢大半投到了這條鐵路當中。

有些遺憾的是,蒸汽機雖然已經研制出來,可蒸汽機車卻還沒有,按照進度來看,可能還需要一到兩年時間才能弄成,至于實際投入運用,恐怕得三年左右。

現在拉車的是用挽馬,十二匹挽馬牽引著十二節車廂,不僅將趙構的隨行和儀仗全都裝了上去,甚至還有幾節車廂有空,徐州的大小官員們便前來相送。車行甚速,一百余里的地界,以往在官道上就是緊趕慢趕,他們這么大隊人馬,恐怕也要一天多近兩天的功夫,但是這里卻只需要一個白天。早晨出門,中午在車上吃了午飯,下午便趕到了。

趙構暗自算了一下,花費的時間約是五個時辰,行程有一百八十里左右。

平均下來,每個時辰三十六里,這放在騎馬單行,算是慢的,可關鍵是十二匹挽馬卻拉了數十人,再加上各種東西,怕不是有兩萬斤重!

哪怕年少,趙構也知道這種平穩運輸的意義,試想若是運兵,百余匹馬,便足以將千余軍士一日一夜運至兩三百里之外,而且這些軍士還不疲憊,下了車就立即可以投入戰斗!

“此物雖然尚不及運河,但于軍國方略,已經極有用處……孤回去之后,必為苗太守表功!”他對苗仲先道。

苗仲先嘿嘿笑了兩聲:“臣卻不敢竊此奇功,這還是周知監……周侍郎的功勞,此等鐵軌,原本是用在礦中,方便礦下裝滿礦石的礦車上來,后來他見運河繁忙,便想著以此物來替運河分擔些運量。軌路萬般皆好,唯有一樣,太耗鋼鐵,若非有狄丘鐵場產量,臣也不敢行此事。”

因為鐵軌列車太過平穩,所以當他們抵達淮陽軍,轉乘客船趕往海州后,趙構竟然覺得有些不適應了。

暈船的感覺可不怎么好受,他努力忍了許久,最后還是一吐為快。到了海州時,他已經吐得近乎虛脫,上岸后顧不得接見官員,先尋了地方好生洗漱,然后又睡上一覺,這才緩過神來。

“實在是怠慢了制置,是小王之罪!”

當周銓出現在他面前時,趙構倒是先向周銓請罪,而且語氣客氣,只稱小王,不敢稱孤。

“大王對臣何必如此客氣,咱們在宮中見過好幾回,也是熟人了。車舟勞頓,大王遠來辛苦,要不要多休息些時間?”摸不準趙構打的是什么算盤,因此周銓也隨著他的口氣,顯得極為親近。

哪怕心中再厭惡趙構,但一來害岳飛的事情此時并未發生也不可能發生,二來周銓已經不象當初初見秦檜時那么容易激動了。

“不必,不必,制置莫稱我大王,若蒙不棄,稱我九郎就是,可惜,我倒更想著制置稱我九弟,哈哈哈哈……”

“這如何使得?”周銓這一次真有點惶恐,所謂禮下于人,必有所求,特別是趙構這種人,雖然他被后人視為昏君,但只要稍稍一想,能把秦檜這等人物都弄得乖乖當替罪羊、在近乎滅國的情形下重扯起半壁江山,這等人物,怎么可能簡單?

“若我能稱你一聲兄長,倒是我占了便宜,畢竟我又不能給制置什么,可凡是稱制置兄長者,哪個不都賺得盆滿缽滿?”趙構又笑道:“別人不說,單講宗室里頭,燕叔家里的有章哥哥,喚你一聲兄長,每年能賺多少,二十萬貫,還是三十萬貫?”

聽得這里,周銓算是猜到了一點趙構的用意。

以大宋如今的情形,誰也想不到會有靖康之恥,更想不到趙構這個在趙佶諸子中哪一方面都不算出色的,竟然可以繼位。就連趙構自己,哪怕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會相信自己能有這樣的運氣。

如今嘉王趙楷要出宮在諸王宅中安置,那么用不了幾年,就會輪到趙構。出宮之后,他若想著過得舒服一些,靠著親王的那些薪俸,估計會有些手緊。提前交好周銓,得周銓相助,得一條賺錢的門路,比起靠父皇或未來皇兄的那點賞賜,來得會更靠譜一些。

想明白這點,周銓便能想通趙構此次出京為使后的所有表現了。

他笑了笑:“有章那邊,他們自己不是還搞了天水商會么,東海商會加天水商會,兩者攏一攏,他一年應當有四到五十萬貫的收益吧,另外還有百余萬貫,給了那些入股到天水商會的宗親分潤。”

趙構咂了咂舌,滿臉都是羨慕:“果然如此,上回見著他時,我向他求教發家之策,他還有臉向我哭窮,說是家大業大,賺點小錢……周制置認他這個兄弟,那也得認我這個兄弟才好!”

這小子倒真是個人物,三言兩語,就將自己放在了和趙有章相同的位置上。但周銓心里卻是冷笑,趙有章雖然有自己的一點鬼主意,可是加入東海商會的時間很長,前些年周銓在京師折騰的時候,他也很是出了氣力,包括周銓為了推動工業化發展而向朝廷要的一些政策,他也暗中使了勁。

那些京中的紈绔們,能夠得到周銓分潤出去的利益,豈是真只因身份。若真只因身份,高俅之子為何就擠不進這個圈子里來!

“有章哥哥曾與我細說過一些事情,以后在這些事情上,我也愿意助制置一臂之力。到過狄丘,我算知曉了大宋今后當往何處去,雖然宗室不得干涉朝政,但只要制置有所需要,我原做任何事情。”趙構說到這,聲音轉為肅然,仿佛是怕周銓不懂他言語中所藏的意思,他又重復了一遍:“任何、事情!”(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