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二七六、又一位公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二七六、又一位公主?

二七六、又一位公主?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歷史軍事


周銓愁眉苦臉:“臣若多出些錢,陛下是不是將臣父子的爵位再升上一升?”

趙佶愣了一下,他向周銓要錢,不過是敲打這廝,同時也想試探一下這家伙究竟多有錢,卻不曾想,這家伙竟然打蛇隨棍上了。

沉吟了一下,以周銓的功勞,幾乎相當于開邊,而且是收復燕云。按趙家的祖訓,立此功者可生封郡王,周銓沒有收復整個燕云,好歹換來了半個朔州,郡王不成,可是一個開國侯伯,在群臣當中應當沒有那么大的阻力。

“行,你拿多少錢出來?”

“臣愿贊助二十萬貫,臣也是養了一大家子,財主家也沒有余糧啊……”

“五十萬貫,許你任選一官職。”見周銓和自己討價還價,原本就喜歡市井風俗的趙佶笑著開了大口。

周銓一愣:“官家當真缺錢?”

“遼國打成那模樣,榷城的收入恐怕就沒有了,我能不缺錢嗎,一年可是千萬貫的進項!”

周銓心中一動,笑道:“若與大宋新盟得成,遼國當能再穩些時日,就算沒有遼國,我們還可以在別地再開榷城。”

“還有哪,高麗被你占了,夏國馬上就滅了,莫非去南方,那些小國,一縣之地尚不過百戶人家,能有幾吊錢?”

“日本!”周銓道。

“日本……東海商會不是從那賺了不少錢么?”

周銓笑了一笑:“官家有所不知,如今我們從日本賺錢,大多都要冒奇險……”

周銓所謂的奇險,并不是海上風波。

現在東海商會的造船和航海術,已經足以支撐他們在東海、黃海范圍內比較安全地往來,對此他們有統計,大約百次出海,才有三到五次較大事故,船只沉沒或者失蹤者,更是百中無一。

所謂奇險,乃是日本朝廷的阻止。

日本自唐安史之亂后,一直實行三禁法,“渡海制”限制日本人到中國來,“禁購令”限制中國輸入商品價格,“定年紀”限制中國商船到來的頻率。若嚴格按日本人的這套來做,東海商會的貿易利潤會少掉一大半,故此,現在東海商會實際上是在日本海上進行走私。

走私利潤大,但成本也高,而且風險大,還要受日本本地商人的分潤,周銓對此早就不滿意了。

“令日本開國設榷城?”聽得周銓的建議,趙佶愣住了。

“對,在日本擇一二良港,如高麗之例,劃為東海商會租界,以為榷城,許我大宋商船自由往來,不禁次數,不限貨物價格,可容日本商民自由買賣,若能如此,足以彌補與遼榷城之失。來日陛下親征伐遼,亦不愁榷路道絕,國用不足!”

周銓說得很委婉,但趙佶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乘著現在與遼國的榷城還賺錢,用這錢來作為軍資,壓迫日本開放國門,允許宋國商品傾銷,從而讓商會獲取高額利潤,大宋朝廷也可從商會的收入中獲取海量的稅收。

今后再以這商稅稅收,來作為北伐遼國的軍資。

只不過日本也是海東大國,而且遠渡重洋,要逼迫它開放國門,不動刀兵似乎不可能。

而且水師出征,風波無情,也是一個大事。

因此趙佶并沒有說什么,只是點了點頭,表示知曉此事。

猶豫了一會兒,趙佶又道:“濟州你想要如何收尾?”

周銓眼睛微微瞇了起來,面上卻浮起了笑。

“官家說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只是東海商會在島上墾殖,關系著許多……”

“我不是想要你那個小破島兒,朕富有四海,豈在意你那小島,只不過高麗人年年來此哭訴,總須有個辦法。”

趙佶聰明,知道周銓誤會了,哼了一聲道。

“高麗人就是欺官家仁厚,所以跑你面前來哭訴,你讓他們來尋我就是。”周銓一聽,頓時樂了。

“你啊!”

趙佶也覺得這事情頭疼,很明顯,周銓絕對不會將濟州島吐出來。事實上,趙佶對濟州并不是一無所知,大宋那么多商人前往日本高麗貿易,就連趙佶的那些皇叔、皇侄們,都湊出了一個大宋天水商會,原本是要叫皇家商會的,但“皇家”這詞不可亂用,所以就用了趙氏郡望天水為號。這些商人往來大海,多經濟州,在那里補給、轉運,甚至就地貿易,這其中,就有皇城司的探子。

那可不是一個小破島兒,相當于大宋一州一府之地,上面人口,據說有近二十萬!

當然,如果有人告訴趙佶,周銓要據這個小島叛亂謀逆,那肯定是笑話,一個小島勉強糧食自給,離了大宋就啥都不是,靠什么叛亂。

可是這么一州之地,又有自己的護衛,總放著不管,也不是辦法。

趙佶又想到了方才蔡京所言。

“周銓之才,不在廟堂,而在江湖,用之得當,則皇宋之幸,否則,恐有不測之患。官家擇一宗室為公主,下嫁于他,示以恩義,平時羈絆于京師,有事許其出于海外,則無憂矣!”

但趙佶不同意蔡京所說的擇一宗室為公主,遼國可是耶律延禧的嫡女,堂堂羅國公主,就連高麗也是位王位,自己卻只選一位宗女,哪里能體現出誠意?

既然有此心意,濟州之事就不必著急。

因此,趙佶打了個哈哈之后,又問起海外風情,聽得似感興趣,免不了長嘆:“可惜身不由己,否則真想到海外去看看……”

“陛下會有機會的。”周銓笑道。

在五國城中,他已經考慮為趙佶準備行宮了。

“但愿有此一日,不過,朕從翰林院中,請一畫師隨你出海,將海外風貌畫出來,你看如何?”

對此,周銓自無不可。

兩人聊了一會兒,周銓心中奇怪,若只是些這樣的問題,似乎用不著專門將他留下來說。

好一會兒之后,周銓無意中發覺,在他們聊天的屏風之后,有人影晃動,他心中一動,起身告辭:“官家,臣許久未來京師了,商會之中還有些事情要臣處置,臣請告退。”

趙佶笑道:“莫急莫急,朕欲留你陪朕用膳。”

趙佶還真不將他當外人,除了自己外,連皇后鄭氏、貴妃小劉氏也出來相伴,不過這頓飯對周銓來說,吃得還是沒滋沒味,哪里比得上在自家自在。

飯畢,趙佶有些倦了,這才將周銓放了出去。才出宮門,周銓便又看到了梁師成這老監。

“恭喜周郎啊。”梁師成笑瞇瞇地道。

“喜從何來,梁公若不說清楚,我便要請梁公賜喜。”周銓與他算是比較熟的,因此頑笑道。

“周郎你之聰明,豈有不知之理,咱家只是家奴,可不敢胡亂說!”

他沒有胡亂說,卻已經將宮中隱秘透露給了周銓。

周銓心里卻為此發愁。

發才躲在屏風后面的,毫無疑問,就是趙佶的內眷后宮們,或許還有幾位長年未嫁的帝姬。

希望趙佶不要逼他,否則真尚了一位公主,他日子就難過了。

“周郎,有件事情,你可得想想辦法,遼國情形不太妙,我這多余的雪糖送往日本,卻被壓了低價,你說,該如何是好?”梁師成在這等周銓,可不僅僅是泄露趙佶的想法。

控制著雪糖,這幾年梁師成大發橫財,而且此財發得心安理得,不怕士人叫罵。但今年上半年,因為遼、夏戰事,雪糖的出口明顯出了問題,梁師成的收入少了一大塊,這讓死愛錢的太監受不了。不過梁師成對此也有所預料,因此搭上東海商會的關系,將多余的雪糖賣向高麗、日本。

高麗那里倒還罷了,迫于女真人的壓力,不敢得罪東海商會,日本那邊則是出師不利,不但被日本官方將價格壓得極低,而且還限制數量。

“此事我能有什么辦法,除非令日本開國。”周銓笑道。

“那就令他開國,不聽話,便象對高麗人一般對付他就是!”梁師成狠狠地道。

“我哪里敢,那可是一個大國,沒有朝廷允許,我敢擅動?不得朝堂上下支持,我去也只是以卵擊石啊!”

梁師成用手摸著下巴,沉吟了會兒:“周郎的意思,老夫知道了,官家那兒,時不時老夫給你遞話,但是令日本開國之事,非只你我兩家受益,不說東海商會的諸位,那天水商會、長安商會、川蜀商會等等諸多商會,也得使上氣力!”

自東海商會通過海貿獲取巨利以來,一些沒有擠入東海商會的權貴之家,也紛紛各組商會。皇親們的天水商會、西軍將領們弄出的長安商會、一批川地官員的川蜀商會,等等諸多商會紛紛冒出頭來。

這些商會或多或少,都與東海商會搭上線,買東海商會的船只出海,主要的貿易對象就是如今航線比較成熟的高麗、日本。不過迫于東海商會的強勢,他們在這條航線上,必須遵循東海商會制訂的規則,因此大伙各擇一類商品經營,彼此不觸犯對方的核心業務,倒還可以相安無事,甚至能夠相互配合。

“天水商會和長安商會那邊,我說話未必如梁公說話有用啊。”周銓笑道。

天水商會是皇親弄的,長安商會則是童貫糾合一批太監弄的。

“哼,咱家明白,你只管放心,擬個日子,咱們諸多商會真正的話事人聚一聚,此事也不是朝夕可成的!”梁師成見周銓這樣說,心知他不急,畢竟這廝手中有好幾樣極賺錢的東西,只是在大宋國內賺錢就足以盆滿缽滿了。

與梁師成告別,周銓離了延壽宮,才松了口氣,卻看到一員武將正在和武陽說話,那武將見他出來,笑吟吟拱了拱手,但周銓卻不認識。(未完待續。),書友之家!唯一網址: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