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二七四、是兒最無情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二七四、是兒最無情也

二七四、是兒最無情也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歷史軍事


“官家,如何,我就說了,遼使必然大驚。”

“卿果然說中了,哈哈哈哈……”

讓耶律大石大吃一驚的人與趙佶同時大笑起來,耶律大石則是神情變來變去,最后化成苦笑。

周銓!

原本耶律大石以為,周銓應當還在遼東,卻不曾想,這廝竟然回到了大宋,而且不是在海州,直接回了京師!

這讓他準備了一肚皮的挑撥離間話語,頓時就成了空。

“聽聞我家周卿為貴國擊敗了女真入寇,大使來我國,可是致謝的?”趙佶看著耶律大石神情,覺得甚為有趣,笑著問道。

“是……”

“周卿所說,要以貴國東京道,換取幽燕之地,不知我那位皇兄意下如何?”

遼與宋號為兄弟之國,遼為兄,宋為弟,所以趙佶稱耶律延禧“我那位皇兄”,只是他話語里沒有多少敬意,相反,譏諷嘲笑,溢于顏表。

在趙佶看來,耶律延禧當真是荒唐、昏庸、無能,據出使的使臣回來說,其人也是“望之無人君之相”。

否則的話,怎么連女真這樣的野蠻人部落,也可以踩在遼國頭上拉屎拉尿,打得耶律延禧二十萬大軍灰飛煙滅。

若不是現在宋國在傾力經營西邊,要徹底滅掉西夏這只毒蟲,趙佶都有些迫不及待,要撕毀與遼國的和約,收復燕云故地了。

他的話語,讓耶律大石心再度一沉。

舉頭望了趙佶一眼,耶律大石顧不得算計周銓,先得將眼前的危機應付掉。

“外臣聞宋乃仁義之邦……”

“這些廢話就不要說了,我在這里,你說這些沒有用處。”周銓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語:“若遼君為大宋封臣,契丹為大宋之民,官家自然會對你們講仁義!”周銓道。

“好吧,既是如此,那我也不說些虛偽之語了。”耶律大石被他所迫,須發皆動,突然瞪眼道:“我遼國是新敗于女真,但那又如何,遼國依舊有帶甲百萬,黎民億兆!我國之疆,依舊東接渤海,南抵燕云,西至大漠,北及黑水。依然有萬千部族,百萬戰馬!女真于我國而言,依舊是癬疥之患!貴國若以為我國新敗,便可以乘虛而入,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這番話說出來,趙佶有些惱了,遼國都這種情形,還想要威脅他?

他正待說話,身邊卻有人輕咳了一聲。

這一聲輕咳恰到好處,不但擋住了趙佶的話,也將周銓到嘴的反駁之句堵了回去。

耶律大石向輕咳的人望去,卻是一個老人,看上去相貌不俗,眉眼開闔之時,隱隱有精芒閃動。

蔡京!

耶律大石如何不清楚大宋的局面,此人雖然在大宋民間聲望不好,但對遼國來說,卻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對手。

“貴使年輕,周郎氣盛,你們二人爭這些做什么,若真要反目,自有軍將武人去爭,何必你二人去做此有失斯文之事?”蔡京看似勸和,但話語一轉,似笑非笑地道:“然輒貴國東京道,終究是有一半在周制置手中。”

“這……”耶律大石神情微變,然后道:“因為兩國交善,故此我不去自取,若是貴國不肯交還,我帝必起大軍,前去自取。遼東隔于海外,貴國鞭長莫及,何必為此無益之地,害兩國友善之誼?”

說來說去,他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對于大宋來說,現在控制遼東比較困難,只靠著海路運轉,是無法在強敵環伺之下維持對遼東的統治的。

不比濟州島,也不比流求,都無強敵在側,遼東往西是遼國,往北是女真人的真國,雙方都不會放過這塊肥肉。

除非周銓動用東海商會的所有力量,保持運輸線時時暢通。但這樣做的代價太高,收益太少,對東海商會并無益處。

正是因此,周銓寧可遷移遼東之民,也沒有想著把奪來的土地占下來。

“我們還有一個選擇,拿遼東與女真人換幽燕。”周銓笑嘻嘻地道。

耶律大石恨得咬牙切齒:“周制置擊殺女真酋長長子,與其已有血海深仇,況且我大遼蜀國公主傾心制置,制置真忍心做此親痛仇快之事,壞我兩國多年情誼?”

周銓毫不猶豫地道:“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如何做有益于我大宋,有益于我華夏,我自然會選哪邊,豈因私情而廢公事?”

周銓這話說得義正辭嚴,趙佶連連鼓掌,而耶律大石氣得險些吐血!

他此次來,本來就是要抓著周銓與余里衍的私情做文章,爭取離間宋國君臣之間的關系,破壞趙佶對周銓的信任。可周銓這番大話說出來,無論趙佶心底是信還是不信,至少表面上,他們君臣關系,只會因此而改善!

緊接著,蔡京又陰陰地給了耶律大石一記重擊:“大遼蜀國公主……遼有公主,我皇宋莫非就沒有公主么?好教貴使知曉,官家也有意許婚周制置,只待時機了。”

這件事情,耶律大石完全不知,就連周銓也不知道。

所以蔡京這樣說時,周銓也明顯露出驚訝之色,只不過這神情一閃而過,被他很好地掩飾住了。

大宋的駙馬,身為外戚,在大宋可不是什么有前途的事情,遠不如娶宰相女兒。

周銓對此,興趣不大,而且此前趙佶從未說過此事,政堂上也沒有商議過。周銓心念一轉,知道這是蔡京在向耶律大石施壓,抵消掉耶律大石想要利用蜀國公主向他施壓之舉。

不過,蔡京這老狐貍,這樣說也未必完全只是為了對付耶律大石,而沒有真正這樣的心思。

或許,他已經感覺到周銓對大宋的威脅,但又無法忽略周銓能給大宋的好處,所以想拋出一個公主,消彌周銓的野心吧。

因此,周銓在心中冷冷哼了一聲。

倒是趙佶,面上露出極為感興趣的神情。

功高不賞,大宋的皇帝對文臣還好,可對武將,一向是猜忌非常。象周銓如果只是賺錢,趙佶只會信任有加,但除了會賺錢還很會打仗,趙佶就要琢磨一下了。

“陛下,既然周制置要言利,那么外臣就談談利吧。自貴我兩國榷城盟約以來,兩國都因此獲利甚大,陛下將東京道交與女真,只能令鄙國仇視大宋,榷城之利,再不復由我二國共有矣。女真,蠻人野種也,既未開化,其俗甚至有生食活剝之事,貴國與之結好,宛若與虎謀皮,我大遼若敗,貴國次之矣。舍大利而就小利,豈智者所為?以外臣之見,貴我兩家,當重盟舊好,為表我國之誠意,鄙國天子,愿將蜀國公主,下嫁于貴國周制置……為妾!”

耶律大石說到這里時,牙齒輕顫,一股前所未有的屈辱感浮了上來。

大遼只挑了一個宗室之女,到西夏就足以為其王后,但堂堂蜀國公主,當今大遼天子親女,只給宋國一介臣子為妾?

耶律大石幾乎可以肯定,自己回國之后,就會面臨彈劾一片了。

但要讓宋國歸還東京道,這是必要的代價,也唯有收回東京道,遼國才能休養生息、臥薪嘗膽,以期重新振作!

這罪名,我耶律大石背了!

他心中悲憤地想,結果卻見到周銓搖頭:“余里衍如今和我在一起,她和我之事,我們都不要拿出來充作談判籌碼……這樣吧,我直說了,大遼若想要回東京,就須拿土地來換!”

耶律大石瞪視周銓,忍不住道:“是兒最無情也,枉蜀國公主如此待汝!”

周銓面色一沉,他很討厭對方反復提蜀國公主之事。

遼國人要離間他與趙佶的關系,在他意料之中,否則也不會馬不停蹄,立刻從遼東趕過來,將組織漢民移居之事交給葉楚等人打理了。

“既是如此……”耶律大石深深吸了口氣。

來此之前,他得到的授權中,有一張底牌,是現在打出的時候了。

“鄙國已在西京道動員,令家有雜畜六頭者皆從軍,募兵五萬,進入黑山威福軍……鄙國愿以河套之地,交換遼東!”

殿中的宋國君臣,大多頓時愕然。

至少周銓,是不知道黑山威福軍在哪里,大宋的行政編制中,可沒有這塊地方。但再一深思,他頓時明白,這是西夏的地盤!

遼國不愧是遼國,耶律大石不愧是耶律大石,他竟然想到了這個主意!

如今局面,遼國想要保全西夏,就不得不與大宋來一場正面戰爭,而面對女真的壓力,遼國又無法打這樣一場舉國之戰。

既然如此,西夏必亡,與其讓全部好處都落入大宋之中,何不如遼國先去搶一塊地盤,然后再用這塊地盤,從宋國手中交換回遼東半島?

方才,耶律大石還在說周銓“是兒最無情也”,實際上,遼國在無情上,遠勝過周銓!

便是周銓也不曾想到,遼國會做出如此選擇!

“不夠!還須加上河清、金肅二軍和寧邊州,整個河西之地,盡須歸我,另外,朔州也需歸我!”

大殿之中,唯有一人,能夠跟在耶律大石的思路,或者說,早在耶律大石提出條件之前,他就想到了遼國可能付出的代價!(未完待續。),書友之家!唯一網址: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