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二二零、狂信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二二零、狂信者

二二零、狂信者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這一次,可是被周郎你害苦了!”

這一路上,已經是林靈素第一百次向周銓抱怨了。☆△◇☆番□茄

原本名靈噩的林靈素,在見過趙佶之后,便被改了名字,稱為林靈素。他在京師尋找出人頭地的機會,好不容易有了機會,結果卻被打發到了海州來。

和他一起的,還有十余名精擅星相的天文院、司天監之人,他們來海州,為的就是一件事情,聯手打造一件能夠在海上憑借星星甚至日影定位的航海儀器。

只有此物出現,再定本初子午線,確認赤道位置,航海就能夠更為精準。當然,這前提是地圓說,周銓相信,這些精通天文星相的人,很快就會有人提出地圓論的。

“林道長這可就冤枉我了,向官家舉薦道長的,可是王老志。”周銓笑道。

“洞微先生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啊。”林靈素又嘆了口氣。

“先生看這碼頭,覺得如何?”周銓沒有理會他的嘆氣,這些道人裝神弄鬼,想要獲取富貴,現在被他利用一下,才算是真正發揮他們的價值。

林靈素瞇眼望去,見這港口規模,心中微微一動。

與京師的內河碼頭不同,海州碼頭是面向大洋的碼頭,故此規模更大得多,一道長堤,直伸出海中,在那堤兩側,則是船位,讓林靈素有些吃驚的是,這大碼頭上方架起的一座座龍門吊。

因為大范圍使用滑輪組的緣故,海州碼頭如今有四個船位,都建了大型的龍門吊。這用鋼筋水泥造成的大家伙,成了碼頭上最吸引人注意的東西。數千斤的貨物,都可以被碼頭工人借助于它,輕易裝上船或者卸下。

當貨物上岸之后,便會裝上車,這是用木軌承載的大車,每車可以裝數千斤,由兩匹馬拉載,迅速運入倉庫之中。

碼頭處船桅林立,至少有二十余艘海船、百余艘漁船在附近或泊或航。

“郎君好大的氣魄!”林靈素道。

“我聽聞林道長最大的志向,就是求仙訪道,壯大道門,特別是要力壓釋門一籌?”周銓又問道。

林靈素點了點頭,頗為不屑地道:“釋門胡教,豈可與我大道正教相比擬!”

這家伙在歷史上是個很強之人,得到趙佶寵信之后,他甚至干出令全大宋佛教寺廟都改為道觀的舉動,可以說,他在某種意義上是位狂信者。

是狂信者便好辦,周銓一笑:“先生若有其志,更應該來海州,延請大道高士,去海外傳播大道教旨。胡可來,我為何不可往?”

林靈素愣住了。

他只想著在國內打壓其余宗教,卻沒有想過,跑到海外傳教。`````而周銓此語,讓他眼前霍然一亮。

好一會兒之后,他問道:“此策可行否?”

“如何不可行,凡有道士意欲出海傳教,所有盤纏費用,我盡當之,在外傳道十載,或者聚攏教眾百人以上者,我還另有供奉!”

林靈素有些猶豫,周銓又笑道:“昔日唐時,僧人鑒真七次東渡,傳教于日本,于是佛法大興。道家雖然講究清靜無為,可也有無為無不為之語,若一昧無為,何必去求壓釋教一頭?”

林靈素點了點頭,周銓所說在理,不過他心中自有打算。

周銓同樣自有打算,反正趙佶那里已經被他說動,這些道士們跟著船滿世界跑勢在必然,由不得林靈素不同意了。

“于先生,我準備將本初臺放置在那座山上,若有什么需要,還請先生吩咐。”

所謂本初臺,就是天文臺,觀星辰運轉日月更替所用。而那位于先生,則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對周銓來說,他也曾經是熟人。此人姓于名湯臣,當初周銓在京師擺闖天關猜謎時,就是這位,算出了分饅頭的謎題。

他曾經追隨蘇頌造水運儀象臺,在太史局中蹉跎經年卻一直沒有升遷,如今終于升官,卻是要來海州測量經緯。○

周銓的崛起,是他看在眼中的,見周銓對林靈素態度一般,對自己倒是甚為恭敬,于湯臣心中有些不適應,還禮道:“有勞制置過問,下官上去看看之后,再作道理。”

這是做實事的人,周銓點頭后又道:“先生年長,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左右去辦就是,先生只須把持大局。”

“多謝制置!”

制置是周銓的新官職,大宋海州沿海制置使,這個官職是趙佶硬塞過來的,周銓根本沒有什么興趣,也不打算正式去就任。

就在他身后不遠處,白先鋒與董長青二人站在一處高臺上,對著港口指指點點。

“自徐州來海州,所見果真與周圍不同,利國監那邊,人口已經超過彭城,咱們這位明公,倒是治政能手!”白先鋒道。

他二人如今都是周銓的幕僚,過此稱之為明公。董長青有些不以為然:“銳之,我倒覺得明公太過奢侈,若象他這般花錢法,何事不成?”

與白先鋒不同,董長青慣于精打細算,他投靠周銓的理由,更是簡單:謝恩。

董家在無為,地近蘇州,他去年之所以離開太學回家,便是因為朱勔的爪牙將他家給扒了。

他返回京師,原本是想發動同窗上書進諫,請求趙佶斥退朱勔,治其害民之罪,但是奏書上傳之后,卻連水聲都沒響,根本沒有用處。番茄☆小說網``他心中郁悶之時,恰恰周銓扒了朱勔的宅邸。

此事讓董長青霍然醒悟:要治朱勔這等奸賊,想靠著皇帝、國法是沒有用的,就須得周銓這般!

蠻不講理,若不合意,那就直接掀桌子,不按常規行事!

周銓的所為,讓董長青極是快意,于是動念相投,又遇到白先鋒懲治李邦彥之事,他也認識李邦彥,當時便也下場,與白先鋒聯手,將李邦彥弄得灰頭土臉。

待后來知道白先鋒身后便是周銓,他更是覺得自己的主意沒錯,如果能追隨周銓,象朱勔李邦彥這樣的奸惡之輩,也可以隨意收拾!

因此,事后他央白先鋒介紹,投入周銓幕下,跟隨周銓隊伍,先是去徐州狄丘呆了半個月,然后來到海州。

只不過無論是在狄丘還是海州,董長青都沒看到自己的位置。

若只是跟在周銓身邊做個幫閑的幕客,那是沒有問題,但他還想做些實事。

“如柏兄,你性子太急了。”白先鋒明白董長青的意思,低聲提醒道。

董長青默然一會兒,然后一嘆:“我已年近三十,而立之年,學業事業皆無所成,實在不敢再耽擱時間了。”

話才說到這,就見一艘體態狹長之船,從連島方向行了過來,這船上三桅高聳,白帆似云,雖然不算是大船,但船速卻是奇快。

他二人中,來自陜先的白先鋒還是初次見海,因此并不覺得這船有什么異樣,但是董長青卻曾數次到海上,看到那船后咦了一聲:“好快的船!”

看到那艘船時,周銓臉上露出喜色:“果然成了!”

當初他給了林傳忠等大匠師一年時間,希望他們能造出飛剪船來,不過他還是小看了此時的船匠,在經過此前一年多的摸索之后,這些船匠已經能夠接受他的造船理念,尖頭尖底的飛剪船對他們來說,并不是太難的事情。

故此,花費半年時間后,第一艘飛剪船“青鳥號”,在半個月前正式建成,這艘船船首為空心艙,長八丈,寬一丈三,干舷極低,幾乎要壓到水面,不過為了便于逆風航行,船上所用帆卻是縱帆。雖然周銓稱之為飛剪船,實際上卻是斜桁帆裝縱帆船。

即使是如此,青鳥號的速度也快得讓人驚駭,僅用了四天時間,它就完成了從海州到濟州的初航,然后回程時花費時間稍多,也只是六天時間!

不過,周銓的喜意,在青鳥號靠岸之后,就收住了。

他視力好,哪怕隔著比較遠,也認出了余陽。

余陽原本留在濟州五國城,在那里幫助黎清管理濟州事務,此時他回到海州,只有一個可能,濟州上發生了什么事情。

看了看白先鋒與董長青,周銓心里有了一個想法。

余陽的可信度比起白董二人要高,畢竟余陽的家人現在都在周銓的手中,但是,他的能力實在有限,比起白董二人有所不足。在濟州還沒有關系,但下一步準備經略流求,他的實力就不夠了。

不妨讓白、董二人接觸一下濟州的殖民事務,一是試試他們是否忠誠,二則讓他們練練手,若是能成,經略流求時便有人手可用了。

雖然有些想法,但對于這二位舊文人,周銓還是懷有提防之心,即使用他們,也會象是用黎清、余陽、何順三人一樣,能夠絕對控制。

“諸位且先看看,白先生,董先生,二位隨我來。”周銓道。

白、董二人跟著他向青鳥號行去,林靈素也想跟來,卻被李寶擋住。這道人是個眼亮的,見此情形,笑了一笑,沒有再堅持。

“衙內,衙內!”看到周銓,余陽仿佛有了主心骨一般,臉上的驚慌憂急沒有了,他向周銓行禮,正待說話,可看到跟來的白、董二人,欲言又止。

“這二位是白先生、董先生,如今我的賓客,這位余陽,濟州總督府協理。”周銓先替雙方介紹了,然后不等白董二人想明白濟州總督府是什么玩意,他直接問道:“有話你但說無妨,濟州出什么事了?”

“高麗人在濟州登陸,土人星主叛亂再起,這是高麗人發來的檄文!”余陽道。(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