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二一九、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二一九、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二一九、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雖然元人在編宋史時,說趙佶天資聰明,做什么都厲害,唯獨不適合當皇帝,但實際上,趙佶能夠扛過向太后,弄死崇恩宮太后,利用蔡京這樣的老奸治理國政,若說他完全沒有皇帝的政治頭腦,那就太小看他了。全文字閱讀

自古以來,皇帝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多疑。臣子才能越大,皇帝就越疑心。趙佶亦是如此,周銓的功勞他可以記不清楚,但能打仗能賺錢,這樣的本領,卻讓他擔憂。

好在這廝終究是一個控制不住自己的輕浮之人,才有點成就,便迫不及待要報復仇敵。

在趙佶看來,僅此一點便可推斷,周銓并無太多的政治野心,所想的只是個人富貴,所以廣結仇怨,器量狹隘。

政和四年正月二十五,趙佶在延福宮接見周銓。

這是周氏父子離京去徐州之后,他第一次單獨見周銓,雖然十天前才見過一面,但那次是為了處理朱勔與周銓的爭執。

再次看到周銓,趙佶面上帶著笑意:“周卿,你做得好大事業!”

“不過是賺些別人不賺的錢罷了,哪里有好大事業!”周銓靦著臉道。

“還不大?這一回從京師招募的匠人就足有數百吧?”

推動工業化,只靠著周銓一人是不行的,周銓可以確定一個目標,但如何達成這個目標,卻需要匠人們去絞盡腦汁了。因為此前造成的影響,僅僅是四天,已經表露有意向加入東海商會的匠人,數量就超過了三百。

這些人或許不是第一流的匠人,但他們足以充實周銓的工藝與材料研究隊伍!

“才三百余人,官家,能不能將官府中的匠人也撥給微臣?”周銓毫不客氣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那樣的話,工部與將作監非得尋朕拼命不可!”趙佶噗的一笑:“休想!”

“不全部,撥一半也成要不三分之一?”

周銓一副討價還價的憊怠模樣,讓趙佶哭笑不得:“你這廝休要癡心妄想了,以為朕不知道么,這幾日到你那里去的匠人中,有多少在工部和將作監掛了名的?小子,見好就收吧!”

周銓嘿嘿一笑,有趙佶這句話就行了,證明趙佶不會追究他挖走隸屬官府匠人的事情。

然后,趙佶面色卻有些嚴肅起來:“周銓,西北要用兵了。”

“臣也猜到此事,不知臣能為此做些什么?”

“回去催催你老周卿,利國監畢竟是鐵監,不要只管著水泥,鐵也要跟上來!”趙佶道。

利國監去年送往京師的水泥,比起京師自產的水泥數量要多出十倍!

這讓趙佶對于將作監的那群官吏非常不滿,原本京師官窯水泥是周儻一手辦起的,在周儻離開后,水泥產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略有減少。

聽得趙佶說此事,周銓笑道:“官家不說,臣也要向官家報喜。”

“哦?何喜?”趙佶精神一振。

“前些時日熱汽球也好,銅也好,并非臣此次入京獻與官家的主要之物,臣真正要獻的是一副鎧甲!”

“鎧甲?”趙佶略有些失望,旋即又想明白:周銓獻的鎧甲,肯定有不凡之處,沒準和水泥一般,能夠成為軍國重器!

“請官家下令,將臣帶來的箱子拿來。”周銓道。

不一會兒,一口木箱便被擺到了趙佶面前,隨侍的侍衛打開了箱子,露出里面一套鎧甲。

與大宋的鱗片甲不同,這是一件板甲。周銓看了看周圍的侍衛,喚了一個身材高大者過來,然后將鎧甲穿在他的身上。

“這甲有何好處?”趙佶覺得有些無趣,他文采風流,雖然有志于邊事,但對軍事的興趣真不大。

“關鍵不是這甲有何好處,官家,關鍵是如何生產這甲。家父在利國監改進工藝,如今制造此甲,每日可成三十件只用了六名工匠!”周銓道。

趙佶瞪圓了眼睛:“每日才三十件?”

大宋有數十萬禁軍,號稱是八十萬,扣掉虛頭,四十萬也是有的,每日三十件,要給這些禁軍全都換上,豈不意味著要一萬多天三十年!

周銓有些無語了,此時他意識到,和這位官家討論這個問題是極為愚蠢的。

這位官家對吃喝玩樂,對書法繪畫,用的心明顯都要多于對制造兵器。

“咳,這是六名匠人,也就是說,每名匠人平均每天可以造五件,若是能有一百名匠人,每日就是五百件。”周銓只能如此說道。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即使在經過一年多的摸索之后,利國監已經掌握了用水力鍛錘沖鍛的技術,完成了有關齒輪等幾個關鍵工藝的突破,可限于條件,一天能產一百件這種板狀半身胸甲就不錯了。

“我明白,朕會著戶部、兵部與你父聯絡,西軍添置鎧甲時,會考慮從等量齊觀國監購甲。”趙佶有些無趣地道。

“你明白個屁!”

周銓實在無語了,趙佶嘴上要周儻改進冶鐵工藝,多為大宋生產鋼鐵,實際上卻對軍備并無興趣。周銓心里真想大罵,不過念及與西夏戰中諸多將士性命,他還是忍了下來。

“官家,這等甲胄比起舊時甲胄要便宜,一件這樣的甲胄,只需十五貫錢,便是普通軍卒,也可以為他們配備此甲!”周銓按捺住心中的憤怒,緩聲說道。

趙佶聽得便宜,果然精神一振:“能省錢?那便好,那便好!汝父又立功了,待西賊殄滅之后,必為你父子敘功!”

這種敷衍的話,就是周銓也聽得出來。

他心中一沉,趙佶對這些不感興趣,卻又為何召他來相見。

他沉默不語,趙佶自己憋不住了,好奇地道:“周銓,你那熱汽球,能否升至天外?”

“天外?”

“就是神仙居所。”趙佶身后一人道。

周銓看向此人,記得方才趙佶介紹過,此人是個道士,名王老志,被趙佶封為洞微先生。

周銓心中一動,“洞微”、“洞微”,這讓他想到一件事情。

“神仙居所,更在重天之外,這熱汽球卻浮不到那兒。”周銓應道。

趙佶失望地嘆了口氣,他受諸道士蠱惑,對于求仙訪神之事甚為上心,熱汽球讓他做起了“白日飛升”之夢。

現在聽說熱汽球不能帶他上天,興趣頓時失了一半。

他身后的洞微先生王老志笑道:“那尋找海外仙山呢?”

“洞微先生之意?”周銓皺了一下眉。

“周郎君的海船,據聞不懼風浪,可赴遠洋,何不遣船出去,尋訪海外仙山,為官家求得長生不老之藥?”

周銓瞄了一眼趙佶,發覺趙佶滿臉都是贊同之色,他心中算是明白了。

尋找海外仙山,應當是王老志想出來拍馬屁的手段,但是上一位大張旗鼓玩這一手的是秦始皇,名聲可不怎么好聽,故此趙佶雖然心動,可自己不好說出來,借王老志之口來表達心意。

周銓咧嘴一笑。

他笑起來的時候,王老志心突的一跳。

天地良心,王老志只是想拍趙佶馬屁罷了,絕對沒有害周銓之意,他甚至覺得,自己給了周銓一個進一步鞏固圣眷的機會!

若是李邦彥、朱勔遇到這個機會,一定會牢牢抓住,借助圣意,在沿海富庶之地一頓搜刮,而且還可以借此來調動舉國之力,用于自己的私利。

朱勔現在在蘇州就是這樣做的。

可是周銓卻不這樣以為。

他笑完之后,向趙佶拱手:“臣是**凡胎,只是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不知其方位。臣所募水員,又都是庸俗頑劣之人,沒有福氣更無仙緣,故此哪怕偶然相遇都不曾遇到過仙山。”

王老志剛才被周銓笑得心中發毛,聽得他這樣說,還想再發表一下高論,卻見周銓轉向自己,似笑非笑地道:“臣聞洞微先生乃陸地神仙,受漢鐘離點化,又曾游仙天外,居宿仙宮,臣請官家以洞微先生為向導,領臣之船,遠赴仙山,為官家取來長生不老之藥!”

王老志瞠目結舌!

他這樣的道人,好不容易來到趙佶身邊,除非是感覺自己的騙局要被揭穿,否則怎么也不會離開,畢竟這十丈軟紅富貴之地,誰舍得離開?

更何況離開后去遠赴海外,浪高風急,九死一生,哪里比得高坐觀中交結權貴快活?

好一會兒之后,王老志拱手干笑道:“貧道所學甚淺,加之年邁,恐不能為用,不過,貧道知一人道法高明,善辨陰陽,可為周郎向導。”

他這個時候,只想著讓自己脫身,哪里還管得那么多,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因此便推舉一人道:“此人姓林,名靈噩,曾為東坡僮子,后遇仙人,得授五雷玉書,道法深厚,仙緣長遠,非貧道所能比。不過此人志不在富貴,恐陛下召請,亦未必能成行也!”

這一下輪到周銓瞠目了:這也行!

這可就是直接將黑鍋交給了別人,而且因為那人不在場,還不能為自己分辯。特別是“此人志不在富貴”之句,更是留下了伏筆,如果林靈噩不敢來,那可不是他所薦非人,而是趙佶面子不夠大。

不過周銓此時倒有些興趣了。

這些道士們別的不行,但觀星望氣,多少學了一點,他們完全可以為大宋的天文學發展做點貢獻,同時也幫助航海術獲得提高。

同時,他們也可以以傳播教旨為名,對外進行文化擴張,甚至可以成為華夏拓展的先鋒!

想到這,周銓臉上又浮起了似笑非笑的神情。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