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一七七、這可是周銓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一七七、這可是周銓啊

一七七、這可是周銓啊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此事我二人并不相信,若海上真有金山銀山,那些番人為何不早去運金運銀,還要跑到我們大宋來,因此我二人覺得,周衙內肯定是以金山銀山為名目,實際上還是去尋仙人……不是說海外有三座仙山么?”

申胖子滿臉肥肉嘟嘟的,將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說了出來,然后他就現,這三位京師來的貴人,再也不理睬他,反倒是三人湊到一起,嘀嘀咕咕不知說些什么。>

八一中≯文網≤≤﹤﹤8﹤1﹤﹤

他二人想要湊過去探聽,結果立刻被三人用嚴厲的目光驅走。

這三人一個是蔡家的代表石軒,一個是梁師成的代表秦梓,還有一個則是楊戩的代表胡縉,除了胡縉之外,石軒、秦梓都不是第一次和周銓打交道了。

三家內部,其實都有自己的矛盾,但是彼此間又有共同利益。因此他們嘀咕了一會兒之后,便向著食堂內行去。

因為象他們這樣三五人在一起私下聯絡的有許多,故此在場眾人并不懷疑他們所為。他們進了食堂之后,看到旁邊侍立的一個少年,秦梓直接抓住他:“帶我們去見周銓!”

那少年正是葉楚,他眼里閃過一絲不悅,當著他的面,竟然直呼周銓之名,實在是有些不敬。

不過想到周銓的吩咐,他按捺住心中的不喜,板著臉道:“我家大郎正有要事,貴客有什么事情,且……”

“你去對他說,我秦梓要見他,耽誤了事情,你吃罪不起!”秦梓懶得與這小小少年閑扯,因此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

葉楚心里大怒,但他也知道,此次從京師中請來的都是些權貴的代表,他自己倒不怕什么,可是若給大郎惹來麻煩,那就不好了。

因此他按捺住怒意,只是記下秦梓的名字,然后快步向后跑去。

沒有多久,他又走了出來。

“你們隨我來!”他說道。

在食堂后面,有個小樓梯,可以通往食堂的二層。其中的一間屋子里,周銓正等著秦梓等人到來。

“那孟、申二人,可是你安排好的?”一見周銓,秦梓沒有寒喧,直截了當地問道。

他們這些人都是人精,如何看不出,孟、申二人的言行都太巧了。

周銓一愣,心里暗道不妙。

確實,孟廣和申胖子,都是他安排在人群中的,他們說的話,也是周銓授意讓他們泄露。

要想在大宋引領出大航海時代來,只靠著周銓一人之力顯然不行——周銓甚至懷疑,自己想要再次登上海船,還不知要到什么時候。

故此,他希望將大宋有權有勢又有錢的權貴們都誘入這件事情中去:想財的有金山銀山,想長生的有仙山,想升官的也可以通過尋找金銀和仙山,來討好當今官家。

只不過沒想到的是,也不知是自己的計策太簡單,還是孟廣與申胖子演技術差,或者是這些權貴們派來的都是人精,計劃才剛剛展開,便已經被揭破了。

既然被揭破,他也不想嘴硬,便痛快地道:“不錯,他二人確實是我安排的。”

“海外究竟有沒有仙山,金山還有銀山?”盯著他,秦梓又問道。

周銓心中一動。

對方并不在意他的伎倆,對方在意的,只是他所說的真實性。

“仙山有沒有,我不敢說,但是金山銀山銅山,絕對是有的!此事非僅我所知,朝廷記載中,亦有所存!”

周銓為了誘使大宋權貴將目光放向海外,可是做過一番準備的!

秦梓聽得這話,想了想,自己在朝廷之中,并沒有聽說過海外有金山銀山和銅山的傳聞。

“周郎君,你說朝廷記載中有,不知是哪個記載?”

“雍熙元年之時,有日本國僧人奝然與其徒至大宋,向太宗皇帝獻銅器,自言其國交易用銅錢——若無銅山,何來銅器銅錢?而且其人尚言,其國東奧州盛產黃金,西別島盛產白銀。我還曾聽人說過,日本僧人來華,自言其國鑄一金佛,高達六丈,用足金九百斤。先唐之時,日本國派遣唐使來訪,其大使盤纏,便有砂金十五斤,副使盤纏,則攜砂斤十二斤……”

周銓說的有模有樣,而且秦梓可以肯定,對方是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糊弄人的。畢竟有關日本的記載,特別是那位奝然僧人,必然會在國史中有所留下。

他們三人交換了一下眼色,滿眼中,突然閃動的都是金光閃閃的色澤。

“遠隔重洋,來去不易吧?”胡縉低聲道。

“神宗朝時,能造大舟,遠赴高麗,那么再往東去千里,也不過就是在海上多呆十日時間,便可抵達這金銀之國……其國心慕華夏,我華夏風物,在其國皆可獲取高值。到那時節,我從海州運棉往東,中間停于耽羅、高麗,出售部分棉布,換來高麗人參、藥材,再東渡日本,往返一趟,不過三月,獲利之巨,恐怕不下于榷城交易!”

眾人呼吸都急促起來,金、銀、銅可都是好東西!

這亮閃閃的貴金屬,足以讓最安靜的心生出波瀾,也可以讓最怯懦的人變成勇士!

“周郎君,棉布商會之事,我們會全力助你,我們身后諸位貴人那里,你只管放心——但這海貿之事,我們也要參與,是我們!”

三人再度交換眼神,然后由石軒說話了。

梁師成、楊戩雖然得趙佶之寵,乃內臣中的頂尖人物,但是能在政事堂生出巨大影響,甚至決定大宋政策走向的,卻還是蔡京。

石軒就是在代表蔡京說話,但這同時,他卻在強調,是他們三人,要與周銓合作,共謀海外之利。

周銓絕對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原本以為這三人對自己身后的勢力都是忠心耿耿呢。

看了看秦梓與胡縉,二人都點頭,表示認可石軒之語。

周銓笑道:“此事嘛……三位,實不相瞞,我不覺得三位能出什么力氣。”

“神宗時明州所造巨舟如今雖已朽爛,但據我所知,明州尚有數艘三千至五千料的大船,我可以想辦法將之調至海州,聽你命行事!”秦梓面無表情地說道。

周銓一愣,不曾想秦梓手中竟然還有這個!

“出海泛波,遠至它國,恐怕需要國牒,此事我可以想法子,必不令周郎君失望。”胡縉說道。

最后沒有開口的是石軒,他瞇著眼,過了會兒,才細聲說道:“廂軍之中,有些熟練的水員,另外,我還可以想法子請調澄海弩兵為衛,以防不測!”

“啊?”

“周郎君,我們做的這些,莫非還不能助你一臂之力?”見周銓遲遲沒有應諾,石軒有些不快地說道。

當然不是,他們如果真的完成自己的許諾,對周銓來說,會有極大的幫助!

僅僅調動大船,就足以為周銓節約兩年時間,要知道,周銓原計劃是用兩年功勞,才能造出適合航海的船,還未必有明州所造海船大。

“那么諸位要什么條件?”周銓問道。

小半個時辰之后,周銓滿臉帶笑地將三人送出了門。

三人出門時神情都很難看,但當周銓轉身回去之后,三人卻又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不能不笑,其實他們三個付出了什么,連一文錢都沒有出,無非就是借助自己身后人的力量,挖了挖大宋的墻角,給周銓一些方便罷了。

除了些許人情,他們可以說沒有付出任何代價。但他們得到的,卻是一個與周銓一起大橫財的機會!

“二位,二位,如今咱們可就是一條船上的,二位哥哥給我說實話,你們覺得,周郎君說的事情,有幾成把握?”胡縉在三人中,對周銓最陌生,因此他還有些不放心。

“十成不敢說,八成總是有的,這可是周銓啊,你們想想,從雪糖、自行車到榷城,再到水泥……他做成了多少事情,棉布這樣大有可為的產業,他都拋了出來,只為了籌錢,好去海外,若海外沒有巨利,他會這樣做么?”石軒道。

秦梓也點了點頭,他和周銓打的交道最多,因此,第一個動起這念頭的是他,而說服石軒、胡縉的也是他。

他想起自己弟弟秦檜曾對他的話來:“周銓此人,心氣高遠,絕非俗流,若非皇宋盛世,其人之志,或在天下。便是如此,其人亦是虬髯之流,終不能屈己事人也。”

虬髯即虬髯客,傳說中隋末大亂,有志于爭天下,只是看到了李世民羽翼已成,又有李閥世家之力,自知難敵,這才傳兵法于李靖,自己遠飆海外,自建一國。

“莫非周銓實際上打的是這主意?無論是不是,總之能分一杯羹,總勝過一直為隱相門客,這么多年,我也該為自己打算一二了。”心里暗暗嘀咕了一聲,秦梓又回頭望了一眼。

他并不知道,周銓此時在屋子里,也忍不住想笑。

“當真是意外收獲,原本只是想推動技術變革,結果卻歪到了大航海上去了……也對,那些權貴們對海外未必有興趣,但依附于他們的人,卻對海外很有興趣。在大宋之內,這些依附者想要將自己所依附的力量,轉為屬于自己的利益,必須要冒一定的風險。”

相反,若是在海外呢?

挾大宋之威,取海外之利,成則世代富貴,敗亦無損于己!

至于出海的風險……反正又不是他們自己出海,資本這東西,從誕生起,每個毛孔可都流淌著血!

好書、、、、、、、、、、、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