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槍擊斃’時代的逝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槍擊斃’時代的逝去……

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槍擊斃’時代的逝去……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09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分類頻道

互動查詢


類別: 作者:漢風雄烈

 書名: 

一支騎兵大軍正浩浩蕩蕩的沿著巴爾瑙爾河向南方推進。

黑色的披風,傳統的切爾克斯卡袍,頭戴哥薩克的高筒皮帽,腳蹬著黑色的皮靴,與那綠色的大地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仿佛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色盤。

哥薩克部隊所過之處,黃塵漫天,遠遠望去。猶如一條張牙舞爪的黃龍,滾滾而下,直向南邊撲去。

而在哥薩克騎兵的身后十余里的地方呢,穿著傳統蒙古袍子,頭戴小圓帽,馬里塞著弓箭、火槍,腰間挎著蒙古式彎刀的土爾扈特騎兵,正在緩緩慢行。

薩爾特科夫與渥巴錫做了初步商量,土爾扈特騎兵紛紛撤回,而哥薩克騎兵和韃靼騎兵出現在巴爾瑙爾周邊,做出來一種土爾扈特騎兵被調去別處的假象,這還是在晃點對手。

韃靼騎兵雖然跟土爾扈特騎兵有的相似處,但一神化的前者和保持著密宗信仰的后者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越來越多的俄土騎兵聚集在巴爾瑙爾,人喊馬嘶,一片沸騰。

渥巴錫騎在一匹并不高大,可很精神的白馬上,立在那條被馬蹄碾出來的小道路邊的山丘上,帶著自信與傲然,著從面前開過去的那些部隊,身邊簇擁著他的隨從和舍楞、巴木巴爾。

一名騎兵飛馳而來,將一封信報交給渥巴錫的一名隨從,然后又撥轉馬頭,飛馳而去。

隨從將信報交給渥巴錫。

“哦,是元帥的命令。漢人的軍隊已經發現了西伯利亞軍的異動。魯緬采夫命令我們可以結束第一階段的任務,薩爾特科夫會在接下的時間里帶領哥薩克和韃靼騎兵尋機進攻巴爾瑙爾城外的中**隊,對他們施加壓力。他已經派出第一軍趕來巴爾瑙爾。

至于我們,也要行動起來。反擊戰就要開始了”

渥巴錫嘴角翹起了喜悅,舍楞也仰頭發出暢快的大笑:“真的是很非常不錯的作戰計劃,是不是?我已經渴望看到第一軍全軍覆沒的那一幕了。到時候魯緬采夫元帥的臉上萬分精彩。”

土爾扈特部的高層們雖然在底層不限制仇漢思想的傳播,但是他們的高層卻被要求人人能說漢語,有人說這是渥巴錫還做著‘*****的美夢的。可事實上這只是為了讓他們在今后更好的融入‘社會’。

舍楞現在就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他并不是土爾扈特部土生土長的貴族,他是土爾扈特汗和鄂爾勤克叔父的后裔。當年和鄂爾勤克西遷伏爾加河時,舍楞的先輩并沒有跟隨著一齊走。到舍楞時他居住在伊犁,并成為準噶爾部的臺吉。準部被清軍覆滅后,舍楞獨抗不降,他殺了伊犁都統,逃到庫爾蘇喀喇塔境內(今薪疆烏蘇一帶),清軍追剿之,他又逃往博羅塔拉(今薪疆博樂一帶),不久逃竄于俄國……

舍楞雖然跟滿清有仇,但渥巴錫內心生出東歸念頭的時候,那時陳漢起兵的消息可還沒有傳入他們的耳朵中了,舍楞就一直是渥巴錫‘東歸決策’的堅定支持者。

你很難解釋舍楞那個時候的心態,或許對回家的渴望在那一刻已經壓過了對死亡的恐懼。

舍楞有一句話,很能表明他的心意:生也天山,死也天山。即使死,頭也要拋在伊犁河畔,白楊樹旁,拋在生我養我的家鄉。”

但是一個政治人物的內心是不能只看他那張嘴的。你要明白這句話是什么樣兒的背景。

乃至于渥巴錫本人產生東歸的意圖的時候,土爾扈特部又遭遇的是什么樣的壓榨。俄國人對待那個時候的土爾扈特部可遠沒有現在這么好。

如果不是被圣彼得堡頻頻的調集遣將,一次次的戰爭讓土爾扈特部不堪重負,渥巴錫也不至于要生出東歸的念頭。就算俄羅斯的文化再難以融合,生存才是這些游牧部族所要考慮的第一要務。

土爾扈特的位置,正好處在帶有斯拉夫風格的俄式文化圈與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之間。俄式文化圈有一些思維方式是很難為中華文化圈所接受的,包括對異民族和異教徒強烈的排斥和偏見,強烈的優越感和對生命的輕視,這些,土爾扈特人都首當其沖。當這些出自東亞文化圈的東方人最終無法忍受俄國人的壓榨的時候,文化上的一種‘回歸’,在他們選擇是否重歸故土的時候,也是一個隱蔽影響。

是身處俄羅斯樣的文化范圍中,還是回到自己的文化圈中,或許他們在無意識中就會認為東方才是土爾扈特人能夠習慣和愿意生活的環境吧。

土爾扈特等少民與中原習俗區別雖大,在文化上卻比和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的俄羅斯更為接近。

而且不提舍楞這么個人物內心中當初究竟是怎么想的,只說現在,舍楞就興奮的徹夜不能入睡。

巴木巴爾則是渥巴錫手下最忠誠的將領,他與渥巴錫有著緊密的血緣關系,他們都是阿玉奇的后代,巴木巴爾是渥巴錫的族弟,他掌握著渥巴錫的警衛部隊。但對比情緒外放的舍楞,巴木巴爾是一個內斂含蓄的人。他支持渥巴錫,只是因為他與渥巴錫親密的血緣關系。

當然,當初土爾扈特部所面臨的兇狠壓榨也有的原因。

如果俄羅斯對待土爾扈特能夠一直如現在這么好,當初的渥巴錫怕也不會生出‘東歸’的念頭。當然如今圣彼得堡對土爾扈特的優待,為的是什么,整個土爾扈特部落里也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

想要得到,就必須要有付出。

渥巴錫的臉色突然變得非常嚴肅,一丁點的笑意都從中找不到。

他很鄭重的說:“接下來我們要全力以赴的去作戰了。這一戰將決定著我們部落的命運。如果我們貪生怕死,偷奸耍滑,我想中國的皇帝陛下是不會分出一大塊土地由我們來建立自己你的國家的。這是我們土爾扈特部每一個子民都不愿意看到的。”就算是克里米亞汗那樣的‘汗王’,也比公侯強啊。

渥巴錫眼睛里閃著光芒,手不自覺的摸向了自己的懷中,那是一封用蒙古文寫的信,一封來自章嘉三世的信。

這封信是的時候送到他手中的,在信中章嘉三世很確定的給渥巴錫說了‘封國’的事情。

在即將到來的俄土戰爭中,中俄第二次戰爭是其中重要的構成部分,而土爾扈特部在這場中國和俄羅斯的第二場大戰中,當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章嘉三世勉勵渥巴錫,要把握住機會,立下大功,好將來建立一國。

陳鳴要在亞歐之間建立起一道‘隔離墻’的計劃已經通盤告訴了渥巴錫,但土地有限,底盤有限,所以名額也有限,渥巴錫能不能把握住機會,從中割下來一塊大肥肉,那就要看渥巴錫自己的本事了。

“傳本汗的命令,接下的一戰乃關乎整個土爾扈特命運的一戰。所有人務必努力。”

如今還不是揭開真相的那一刻,在很多很多的土爾扈特騎兵耳朵里,渥巴錫的這句話,意思還是指的讓他們努力殺死中國士兵呢。

“轟轟轟……”

巴爾瑙爾的爆炸聲傳出老遠老遠,但凡不是刮大風下雨的日子,以巴爾瑙爾為中心,一只只熱氣球必然會升騰了起來。所以陳威帶領的11師部分兵力,雖然依舊不能完全將巴爾瑙爾圍的水泄不通,卻根本沒有人能從巴爾瑙爾城內再跑出去。

至于晚上,那他們就要首先突破中國人在城外布置的鐵絲網了。鬼知道中國人從哪里搞來了鐵絲網,上頭掛著鐵蒺藜和鈴鐺,在黑燈瞎火的夜間,也一樣不容易混出去。

爆炸聲已經響好幾天了。三天前,還有一支中國的援軍抵到巴爾瑙爾,那大概是有一個團吧。

這幾日巴爾瑙爾的爆炸聲就從來沒有斷過,11師的進攻不算多,死人太多了,做戲也不能不顧成本、代價不是,夜里才真熱鬧。

死多少人,俄國人也沒譜。他們又不能天亮了出城去查看成果。只能心里頭暗自yy!

而這在外圍的俄土騎兵看來,那就是中國的軍隊在勐攻巴爾瑙爾。

是中國人遭受慘重損失的預兆。

當消息被火速送到卡緬斯基手中的時候,身處第一軍的他都來不及等待魯緬采夫的反應,就火速下令部隊向著巴爾瑙爾挺進。對于卡緬斯基來說,他寧愿停兵在邊上等待機會,也不愿意機會出現了,自己卻不能及時趕到。

薩爾特科夫帶領手下的哥薩克騎兵和韃靼騎兵打頭陣,四五千騎兵被他們搞出了上萬人的架勢,要不是陳威先一步得到了情報,還真的會向總部求援。

附庸騎兵繼續在警惕著俄國人的騎兵隊伍,11師勐攻巴爾瑙爾,他們傷亡慘重的信息是假的,但那一個團的援兵確是真的,如今巴爾瑙爾城下的國防軍足足有一萬八千人。這還不算巴爾瑙爾南隱蔽的大隊騎兵!

反正國防軍的騎兵部隊正在迅速減少中,由于聯系不通暢,而且無法大規模的越過巴爾瑙爾向南偵查的緣故,卡緬斯基就想當然的認為中國人把之前放在巴爾瑙爾的騎兵大規模的調走了。

這么理解很正常,巴爾瑙爾是距離新庫茲涅茨克最近的一座城市,而且哥薩克騎兵還真的發現了有大隊騎兵朝著東南方向挺進的痕跡。

這支騎兵在卡緬斯基眼里那顯然就是之前的中國附庸騎兵,而他們斜著走東南方向,那就是為了切斷西伯利亞軍的退路。這樣解釋很順理成章啊。

最主要的是,巴爾瑙爾城夜間的爆炸聲響的太激烈了。讓人不得不相信那就是國防軍在對著巴爾瑙爾在勐攻。可惜,哥薩克騎兵根本就進不到巴爾瑙爾邊兒。

四門六管火箭炮神不知鬼不覺的被推到了距離巴爾瑙爾城外俄軍陣地只有三百米的距離,它們被炮組的士兵順著戰壕推到了預定位置,然后顆重型火箭彈被塞進了炮管中。

四門六管火箭炮,一次性就能發射出24發重型火箭彈,巴爾瑙爾外沿的地表俄軍和防御工事會被炸成什么模樣,那可想而知。

奧諾普科聽到嘯叫立刻朝地面一趴,沒過幾秒忽然地面傳來劇震,跟著空氣中響起一聲聲雷鳴爆響。他好半天才抬起頭,就發現距離自己大概一百來米外的城外花崗巖堡壘和城外陣地冒出一團硝煙煙柱,黑色中翻滾的赤紅色云彩,就算夜里也能看的清楚,足有十多米高。

“幸好不在我們頭頂上。”奧諾普科拍拍自己身上的灰,感嘆炸彈的落點距離自己還很遠。

中國人的軍需儲備十分充足,每天黑夜,他們至少要向著巴爾瑙爾打出一百多發火箭彈來,才肯罷休。

俄羅斯當然也會回擊,但那都是建立在中國人進攻的基礎上。

奧諾普科是一個烏克蘭人,參加過第五次俄土戰爭,如一名中校團長,他當然見過大場面了。進攻過要塞,也防御過要塞。

但是如今這種戰斗他還是第一次精力。

中俄雙方在戰斗中頻頻使用的火箭彈威力十分巨大,就算是裝藥才二十多斤的a型火箭彈,可以炸出二三十米的殺傷范圍。這在奧諾普科眼里已經是毀滅性的打擊。

奧諾普科多少次徹夜不眠,都認為自己已經不會打仗了。有了火箭彈這種大殺器,過往的排槍擊斃已經完全成為了過時的戰術,哪個國家還敢把自己精心訓練的精銳擺到地面上任由火箭彈轟炸啊。

‘排槍擊斃’隊列不緊密那就不是隊列了,列兵線必須整齊緊密,這樣才能突出滑膛槍的優勢。

可要是把士兵們排的整整齊齊的緩步前進,現在那就是找死。

不需要超重型的火箭彈,就是中型火箭彈都能報效半個連,這種戰術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過去式,而新的戰術卻還沒有誕生出來。

如今發生在高加索的戰斗,奧斯曼和俄羅斯都在學習中國人。學中國人的那種完全不講究隊列,散兵式的沖鋒肉搏。

很沒技術含量不是?可不這樣又能怎么辦?大炮就眼下的性能,還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嗎?

反正啊,奧諾普科是不‘會’打仗了。

二十四顆重型火箭彈無可阻擋的落到了巴爾瑙爾城外延陣地和聳立的堡壘上,后者非常結實,通體是大塊的花崗巖壘砌的,也不知道有多厚,反正是比水泥竹筋堅硬。

以眼下的火箭彈威力,即炸不透,似乎又震不穿。所以,11師要拔掉那些城外的堡壘就只能用火炮打實心彈卻一點點的‘啃’。

地面騰起一層爆炸的雷云,撲面卷來沖擊波就像大風一樣,讓奧諾普科不由自主的朝下一蹲。好一會后他再次抬起頭,然后不怕死的熘上殘缺的城頭嗎,經驗告訴他中國人不會再朝著同一地點扔火箭彈了。奧諾普科躲在掩體后,只見距離自己百來米外的城外陣地還有未滅的零星火頭在,也不知道被炸成啥樣了。

今夜守在那里的兩個連,不知道明天還能撤回來多少。

事實上,現在的巴爾瑙爾也挺破爛的。樹倒墻翻,房毀人亡。火箭彈是打不進城中,可中國人有重炮啊。城里頭死傷遍地,一片狼藉。(未完待續。。)!

默認小

大特大

宋體黑體

雅黑楷體

我要當球長推薦

新書推薦漢風雄烈其他小說作品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