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絕對不能亂,傳令三軍,長江艦隊加強巡邏,禁止任何船只攜帶重型大炮進入南京以下的水道。另急報山東,山海關騎兵立刻沿公路線進軍,配合步兵以最快速度控制天津。隨后匯集起來,壓迫京師。”
朱子龍在中賬指揮若定,下面的小弟們垂手而立。
林仙兒有些詫異的問:“真不用帶重型武器?如果內閣,拉上皇室做綁,堅守城池呢?沒有重型武器,我們短時間內,可攻不下南京城!”
“這些就夠了,內閣現在什么情況,天下皆知。就算有皇帝的旨意出來,下面的人也會懷疑是不是皇帝的真實心意。旨意到了地方督撫手里,頂多就是產生一些個墻頭草。在我軍與京師駐軍未分出勝負之前,沒人敢輕易做出選擇。人心慌亂之下,光是圍城,不傷一兵就可攻下南京!”朱子龍一臉淡定的回答。
僅僅一番話,就清楚的把當今形勢,說明的如此透徹,讓人不由的信服。
各省新軍的權利不在督撫之手,如今京師生變,領軍者自然是靜觀待變為上策。說的難聽一點,只要朱子龍在世一天,在軍隊這塊上,整個大明沒有人膽敢和他對戰。
是的,不是勝負問題,而是沒有大明軍隊膽敢和他的朱家軍作戰。
對于內閣會不會狗急跳墻,其實朱子龍也不太擔心。
首先如今的內閣早就不同以前了,控制的軍隊甚至于還不如皇帝多。再加上,中國的臣子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喜歡要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名號,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就算原本的歷史上,清朝坐了江山之后。也不敢不按照這一套來!
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誰來都無法阻擋。而皇帝是朱子龍的分身,太子監國是對,但不能代表皇帝行最終權利,名不正言不順。
只要內衛和林軍守住皇宮,皇帝繼續睡大覺都可以不怕發生任何事情。
因為,朱子龍計劃打的可是閃電站,指不定這城還沒圍,內閣里面自己就有人又想當墻頭草,自己人反自己人,不攻自破了。
再則,退一萬步講。
什么內部助力都沒有,僅僅是因為南京和北京一樣,并沒有多大的戰略縱深。而且,大明的海軍還控制在朱子龍手里,就足以打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當年,八國聯軍為什么可以用極短的時間,打進紫禁城?
還不是因為,清朝沒有過硬的海軍,就算有也給日本打崩了。讓洋人直接從海上,以最短的距離,打進中國首都。
南京和北京一樣,都是距離海邊沒多遠的城市。
南京更慘,還通了長江,從海里可以直接進長江,打到南京。
朱家軍有大動作的消息,傳到內閣。
因為仍然不知道朱子龍到底是生還是死,內閣諸人還是的安老規矩,先掌握京師各門要道。
只是,隨著南京百官中許多官員,紛紛稱病在家不出。內閣眾人的心情,從最初的激動漸漸淡去,更多的不安涌上心頭。
本以為振臂一呼就會望風景從的文臣們,這一次集體沉默。
好在太子給綁上了內閣的戰車,手拿他的把柄不怕他不配合。只是利用太子的名號,發出去的n道圣旨,傳到各地,讓地方軍前來勤王。
但是,各地方軍的反映十分的詭異。
按理說半個月的時間,最近的地方軍,就算是爬也能爬到京師了。可他們仍然還沒到!
讓使者去傳旨,那些個將軍們找各種借口按兵不動。
也就是說,內閣實際上掌握在手里的軍隊,只有區區兵部舊軍。以及太子可以調動的少量新軍!
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啊!
眾正盈朝不是天下人皆共愿嗎?怎么這會兒都不來響應?
內閣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戰事的可能性發生,半個月下來,讓京師的物價比過去漲了不下五成,而且還有繼續向上漲的架勢。
如果這種對質和現象再來個半個月,估計上漲幾倍也有可能。
但是,朱子龍的閃電站卻終結了這種物價上漲可能。
僅僅幾天時間,朱家軍從南洋調回來一支海軍,運上陸軍進入長江。出現在了通向南京的第一道江上入口城市!
這里觀望的地方軍,自從看到站在軍艦上的朱子龍,啥事也沒有時。
連一槍也沒開,就嚇的屁尿流的投降了。飛快的達成了臨陣倒戈的協議!
上交武器,從城里跑出來跪了一地的,全跪在朱子龍的面前。
掃了眼跪在自己面前的幾個地方軍將軍,朱子龍很無恥的說了一番大道理出來,把自己美化的像圣人一樣:“各位將軍深明大義,此大明之幸也。一旦戰端開啟,大明到處生靈涂炭。可憐我天下百姓也!”
跪在朱子龍面前的幾位將軍,心里一個勁的吐槽朱子龍的無恥,但是臉上的表情卻是十分的忠誠和認同的模樣。
再想想自己到底是墻頭草,為防事后算賬,這幾位地方軍將軍倒也光棍。
不等朱子龍處置自己等人,立刻就開始主動選擇交出軍權。
一臉仁厚的張嘴:“多年來,駐扎于此,卑職深感壓力,一直擔心誤了國事。如今正好,請王爺另擇良將接任,卑職只愿歸隱山林。”
對于識象的人,朱子龍也不會下手太狼,反而因為要千金買馬骨的原因,還要安生安撫一下。
于是,下一秒。
朱子龍擺擺手笑道:“歸隱山林什么的,幾位將軍年紀輕輕的,怎么想到這上頭去了?這樣吧,幾位將軍可率部南下,駐于新區內,他日新大陸的開發,如果各位有興趣,也可以一同參與。”
不管是去新區,還是去新大陸,那都是在朱家軍的眼皮子底下,哪有現在自在。
但是,墻頭草就得有覺悟。
能繼續有兵權,以后也會有新地盤,還能有啥不滿足的?
總不能想和朱家軍打一戰吧?
隨著第一城的投誠開始,伴隨著朱子龍未死的消息傳開。
接下來,朱子龍的大軍,每到一處,幾乎是一槍不開,就輕松的拿下了一座座城池。
簡直就是無傷和平解放,李自城當時攻城的速度和朱子龍比起來,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書友:
小說章節“”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