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快刀斬亂麻,才是最佳的選擇!
南京滿城的火把亮了一夜,不安也持續了一夜。
佛曉時分,打更的更夫蒼涼的聲音,在安靜的街巷里里回蕩,“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看似是在連云港基地治療的朱子龍,其實這時候暗中調度了許多山東方面軍,來到了連云港。主動權一直在朱子龍手上,但是這時候,他卻一點也不開心。
甚至于,心里十分的糾結。
案桌上有一份最新的情報,上面顯示的內容讓朱子龍有些發愁。
揚洲刺殺一事,主事人競然是太子朱慈恩。
這真是出人意料之外!
他是個理想主義者,朱子龍是知道的。但是,卻不知道小小的太子,卻還有這么瘋狂的一面。
或許是因為最近的壓力太大,然后心性不完善,為了心中的信仰,一時頭腦發暈,做出了這般的傻事?
朱家軍中有太子的眼線是肯定的,連人員名單萬里殺都查出了。
和太子的情報,這會兒一起就放在案桌上。
對這些人,不用說。下場絕對是全家死光光的,節操值總是在負和正之間飄浮的朱子龍,殺這些人絲毫不帶一點考慮的。
不用自己出面,這會兒軍營操場上,就是幾十棵人頭,血淋淋的擺在那里。
最高的軍銜,按照最新的朱家軍編制,甚至于能排到大校這個職位。可惜了!
回到桌子前,朱子龍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紅酒,一飲而盡后,愁容還是不減半分。
內閣和兵部那些人,處置起來一點也不難。
等到各種小鬼,中鬼,大鬼都跳出來后,就可以收網了。
可是,太子的問題,冒似比任何人都要大啊!
廢太子是肯定的了!
但是,還要殺嗎?
另外,皇后的責任也不小,要不要一起也把皇后,也給廢了?
可是這理由就不太好找了,受罪的只是一個王爺,畢竟本體不是皇帝。你說因為這么個事,把太子拿下了。都得怕家丑太外揚,還得另找理由。
再把皇后也拿下,這理由更不好找了!
說起來,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和皇后還是有真感情的,這些年來,她也為自己分憂了不少。
就因為兒子不成器,就一定要連累所有人嗎?
廢了太子后,其它幾個成年皇子,其實更不成器,讓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當太子,朱子龍感覺都不放心。也許哪一天,捅的縷子,比現任太子都還要大,也說不定。
可是,就像國不可一日無君一樣,沒有儲君的話。除非公開自己能活幾千年的真相,還得保證所有人都相信。否則,太子之位就不能空缺下來太久。
“唉!難呀,總算是知道當年武則天,看著幾個兒子不成器,不知讓誰當家好,結果自己上的難處了!”朱子龍重重的嘆息了一下:“我這還是只想找個太子當管家,都這么難,沒一個合格產品!”
無語問蒼天,習慣了當耍手掌柜的朱子龍,這一刻勐然間,感覺自己腦袋里閃過幾個字:
《君主立憲?》
君主立憲制起源于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這種政治體制將封建時代的君主,和控制上院的貴族與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巧妙地結合起來。
國王作為世襲的國家元首,根據憲法規定享有某些最高權力。
后世的21世紀,除英國外仍有不少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君主立憲政體,它們當中有日本、加拿大這樣的西方大國,也有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瑞典、丹麥、挪威、澳大利亞等歐洲和大洋洲國家。
君主立憲制下的國王是“統而不治”、“臨朝而不理政”,并不是說放棄權利。完全服從內閣的控制與安排!
從本質上來講,可以將君主立憲制,形容成“世襲總統制”的變種。
君主立憲制的國王同樣是世襲的,我們不能因為國王不管事就完全排除他的**性,就如萬皇帝20年不上朝,國家照樣運轉一樣。
和平年代我們能看到君主立憲制的民主性,在戰爭或動亂年代我們就能看到君主立憲制的**性,如泰國、二戰中日本昭和朝。
美國雖是總統共和制,但和中國一樣實行代議民主,只不過玩了一個兩黨輪流執政,他們就成了民主旗幟,其實美國還沒有臺灣民主。
只要軍權在手,人事權在手,其實時候,隨便下面的官員怎么玩,怎么搞,其實都沒事。
甚至于,就算后來的接班人國王,并不算太合格,只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尊守國家最高法律,會做出讓步。整個國家的運轉,就可以很好的運作。
朱子龍勐的就是坐下,用筆寫下一段自己特殊理解的話在紙上。
不管是君主立憲還是議會制,總統制,只要是法治,那就是民主,如果不是法治,不管是什么樣的外衣都不是民主。
這些理解,朱子龍不一定就是對的。
畢竟,大明和后世的國家不太一樣。就算是立憲,皇帝的地位,也不能動搖太大。
主要還是結合大明的實際情況,在教育制度沒有完善,國民存在森嚴的等級,生活水準極為低下的時代,你搞民選就是在給國家和自己找不自在。
真要百分百仿照后世一些國家的民豬,鐵定國家崩的那叫一個快速,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寫。
結合自己以前所想的,朱子龍靈光一閃,通宵達旦的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案。
陷入工作之中,似乎可以暫時將糾結放開。
但是,等到工作結束,或許落下暫時一階段后。放下筆,朱子龍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還是重重的又嘆息了一下。
有大明特色主義的君主立憲,畢竟是以后的事。但是,現在首要問題,還是先進京吧!
希望有些人,不要在作死的道路上,走的太遠。
這次進京,朱子龍注定會比任何一次都動作大,近十萬的大軍入京絕對是大手筆。
可能站在文臣的角度,帶著這么多軍隊進城,真的是要算叛逆的行為了。站在代一般皇帝的角度,也是這個意思。可惜,皇帝就是朱子龍自己的分身,所以他不會這么認為。
帶的人越多,事情越能快點解決。武力這個東西,說起來還是最好用的,秀才撞見兵,有理說不清。
何況,那些文官們,這一次還不占著理呢!
快刀斬亂麻,才是最佳的選擇!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