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軍工霸世第六章 初試成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甲午之軍工霸世 >>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初試成功

第六章 初試成功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戰爭幻想 | 那年那兔 | 甲午之軍工霸世 

類別:歷史軍事作者:那年那兔書名:

之前李暉雖然試制出了無煙火藥,但那畢竟是西方已經研制成功的產品,而李暉又太過年輕(李暉是提前入學,穿越時還不滿21周歲,而且現代人皮膚好,看上去更加年輕。),因此潘駿德懷疑李暉只是幸運地學到了無煙火藥的實驗室制法,未必真有特出的才能,再加上他自曝的身份疑竇重重,所以一直沒敢馬上重用。但現在李暉搞出來的新型炸藥卻是局里那些洋人技師都沒聽說過的,這足以證明他確有出類拔萃的才能,這樣的一位奇才,有哪個勢力會想不開讓他來當細作?

雖然混跡官場多年后官僚作風已經根深蒂固,但潘駿德至少還是個有追求的官僚,對于人才始終是十分重視的,既然心中懷疑已去,就不可能繼續像之前那樣忽視李暉。向李暉簡短地介紹了天津機器局這十幾年來為棉火藥應用于炮彈裝藥付出的巨大犧牲后,潘駿德話鋒一轉,問道,“老夫記得你上次說過自己原是國內孤兒,后被令師搭救并帶到海外,一身本事皆為令師所傳?”

“我之前胡謅出來的身世他居然全都記住了,只聽了一遍啊!果然不能小看古人,雖然知識結構上存在硬傷,但別的方面可不是我這個還沒走出校門的大學生能夠輕視的”,李暉聞言頓時心中暗凜,對面前這位歷史上名氣不大的總辦大人愈發重視起來。不過好在李暉之前編造出身時也動過腦筋,并不怕人追問,當即點頭答道,“大人好記性,恩師不但如父母一般撫養下官成人,更將一身的本事傳授于我,可惜小子年輕識淺,至今尚不能完全領會”

這個年代資訊還不發達,隱士高人之說還有很多人相信,李暉話中又沒有明顯的破綻,因此就連混跡官場多年的潘駿德也沒聽出問題來,只是揚聲贊嘆道,“令師真乃當世奇人!”

李暉多少還是有些擔心對方繼續追問,聞言擠出一點悲戚之色繼續扯謊道,“家師三個月前已經仙逝,下官本想回國興辦實業,結果卻不幸遭劫,若非大人收留,此刻下官可能還在為糊口而犯愁呢!”

“這可真是天妒英才啊!”,潘駿德聞言深感遺憾,想要安慰李暉幾句,卻發現稱呼上頗為不便,當即問道,“李暉你也22歲(虛歲)了,不知可有表字?”

古人取表字的規律早在上初中時就聽語文老師講過,因此這倒并不難編,不過暉是陽光的意思,反義詞多不好聽,而近義詞則又難免囂張,最終李暉將其定為“東陽”二字,李東陽作為姓名是有古代名臣用過的,應該不會惹來什么麻煩。其實這根本就是杞人憂天,雖然早在夏桀時期就有過將君主比作太陽的說法,但真正盛行于世還是二十世紀后半段的事,別說只是表字叫做東陽,就算李暉名叫金太陽,也沒哪個家伙閑著無聊跟他過不去

雖然試炮取得了成功,但用來測試的不過是膛壓較小的75mm行營炮,以******凡士林炸藥作為裝藥的新型炮彈能否應用于大口徑的艦炮,還需要進一步的測試。

對此,李暉的提議是直接拿目前北洋水師膛壓最高的艦炮——平遠號上的那門克虜伯后膛炮來進行測試,如果這門艦炮都不炸膛,那么用到別的艦炮上自然更加不必擔心,而且那門艦炮在目前北洋水師當中、乃至全中國獨此一門,屬于用著會增加后勤壓力、而換掉又覺得可惜的雞肋,就算真的炸掉,也沒別的大口徑艦炮那樣讓人心疼。而且平遠號是一艘鐵甲艦,防御力相當強,就算不幸炸膛造成了損傷,也肯定比致遠那樣的脆皮輕得多

而潘駿德作為李鴻章的親信,很清楚老李一直對那艘國產的平遠號很不待見,因此在他想來,就算試驗失敗炸傷了平遠號,罪責也會比正常情況下輕得多。但這個打著如意算盤的老官僚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想到,李暉提出這樣的建議其實反而是想幫平遠號一把

李暉的思路其實很簡單,你要試炮首先得有炮彈吧?而既然要測試最容易炸膛的極端情況,那么自然得要選擇相對來說最不安全的高爆彈了,但目前的平遠號上別說的高爆彈了,就連短開花彈都沒有一發,而且國內完全沒能力生產,只能從國外進口。而即使只是測試要用,也不可能只買幾發,那樣的話進貨的洋行豈不得虧死?因此除了測試所用的幾發,肯定還能有不少剩下留給平遠號,這艘鐵甲艦在甲午海戰中沒開花彈可用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這是誰想到的?真是妙計!”,李鴻章何等精明,聽潘駿德一說就意識到其中的關竅,而作為一只道行深厚的老狐貍,李鴻章想得甚至比李暉更深,登時就站了起來面露喜色道,“只是測試一種型號可不保險啊!定鎮的十二吋主炮怎么能不試一下?二十一生、十五生、包括那些岸炮也都需要測試一番啊!嗯,梅園(潘駿德的表字)啊,你馬上擬個章程,以津局的名義向朝廷申請外購十五生長開花子100發、二十一生長開花子50發、二十四生40發、十吋50發、二十六生35發、二十八生50發、十二吋50發以供測試”

其實,李鴻章一開始想到的外購數量比這個更大,但還沒開口就意識到不妥,因為這是以天津機器局的名義為北洋水師采購彈藥,自然受限于天津機器局的經費預算,而津局經費有限(除非要建設新項目,一般每年也就二三十萬兩銀子。),如果金額超出太多,就算老對頭翁同和再外行,也肯定會看出問題,只要他肯虛心向徐建寅這樣的內行求教,這一妙策就很難得逞了。

經過這番思考,李鴻章臉上的喜色已經蕩然無存,堂堂直隸總督、洋務派和漢官中的第一人,居然為了總金額不足十萬兩銀子的彈藥而不得不想方設法鉆空子,這實在是一種悲哀。不過,隨著潘駿德對李暉的介紹,李鴻章那雙日漸混濁的老眼又重新亮了起來


上一章  |  甲午之軍工霸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