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軍工霸世第三章 炮彈問題(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甲午之軍工霸世 >>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炮彈問題(下)

第三章 炮彈問題(下)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戰爭幻想 | 那年那兔 | 甲午之軍工霸世 
第三章炮彈問題下

類別:歷史軍事作者:那年那兔書名:

或許是為了緊跟這樣的國際潮流、或許只是為了省錢,北洋水師所配的大口徑炮彈中實心彈占到了總數的六成以上,而短開花彈最多不超過三成。

但問題在于,歐洲海軍都還配備有大量的高爆彈來對付那些薄甲或無防護目標,因此穿甲彈只用實心彈也不會有太大問題;而北洋水師當年購艦時隨船附送的長開花彈已經幾乎都用光了,國內的兵工廠又都生產不了大口徑高爆彈,以上的大口徑艦炮只能拿無引信穿爆彈來湊數,這問題可就大了。

要知道日本海軍在甲午戰爭時期的主力軍艦除了老邁的鐵甲艦扶桑號和采用了新式的哈維鎳鋼表面硬化裝甲的吉野號外普遍沒什么像樣的裝甲防護,因此有爆炸能力的炮彈才是最有效的,而實心彈穿甲能力強的優勢則完全沒法體現出來,根本就沒有生產的必要。

其實歷史上北洋水師的高級軍官們普遍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奈何當時李鴻章怎么也不相信日本會主動對中國開戰,心底里并未將其視作頭號假想敵,因此天津機器局主要生產的還是實心彈,畢竟這個便宜。直到甲午戰爭爆發之后,天津機器局才開始全力生產短開花彈(包括以下口徑的高爆彈和大口徑的無引信穿爆彈)

但這時李鴻章的外甥張士珩卻因間諜案丟官,導致作為北洋后勤部門的北洋軍械局(又叫槍炮局,與天津機器局并非是同一個機構。)暫時被當時已經投入清流一系的徐建寅(徐壽之子,當時中國最出色的化學家。)接管,結果在他的存心拖延下,直到大東溝海戰打完了之后,天津機器局造好的幾百發短開花彈才被軍械局放行送到了威海衛倉庫

而徐建寅受命調查大東溝戰敗原因后,甚至還在調查報告中將那批炮彈的入庫時間挪移到了大東溝海戰之前,以此污蔑北洋水師官兵作戰不力和推卸責任。

顯然,由于在官場中長期遭到侵染,徐建寅這位昔日為中國化學與軍事工業做出過卓越貢獻的科學家此時已經完全蛻變成了一個只顧派系私利的禍國官僚

無引信穿爆彈不靠譜,天津機器局生產的高爆彈也問題多多,大口徑的不能生產也就罷了,就算能夠生產的口徑,產品質量也慘不忍睹。

歷史上北洋水師在大東溝海戰中開花彈僅有三分之一的的炸響率可不僅僅是被無引信穿爆彈拖了后腿,由于天津機器局只能生產采用彈頭觸發引信的高爆彈,又沒有強度足夠的鋼材來生產信管,導致高爆彈命中目標后引信很容易損壞而無法起爆,炸響率同樣很低。相對來說,海軍因為李鴻章特別重視,情況還要稍好一些,甲午戰爭中清朝陸軍所用的高爆彈合格率更是低得離譜,能夠炸響的還不到三成,以致于甚至有清軍部隊在見到鬼子的炮彈發發皆炸后士氣崩潰的

至于這些國產高爆彈的威力,也同樣不能讓人滿意。一方面因為津局不能自產鋼材,只能以鑄鐵來替代,導致彈體強度不足,必須將彈壁做得更厚,裝藥量因此大減,連其仿制原型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都不到;另一方面,這些炮彈里面所裝的還都是威力低下的黑火藥,而且天津機器局生產的黑火藥質量也不如西方產品,爆炸威力之低也就可想而知了

與北洋水師這邊相比,日本聯合艦隊可謂器械精良,戰爭中所用的炮彈都是戰前從西方進口的精品,裝藥量普遍比北洋水師所用的“短開花彈”大得多,還普遍采用了西方發明不久的彈底引信,這種引信并不直接與目標接觸,擊中目標時受損的幾率無限降低,因而啞彈極少,幾乎是打一發就炸一發。

僅此兩點,就讓日本人贏得了不下十倍的火力優勢,再加上日艦大量配備的速射炮和雖然只是少量試用卻收到奇效的苦味酸炸藥,日本聯合艦隊的火力至少是北洋水師的上百倍,而速度優勢又使得日方更容易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實際優勢恐怕幾百倍都有,真是想輸都難!

正因為炮彈方面的問題實在太過嚴重,成為了制約北洋水師戰力的最主要因素,李暉并沒有再接再厲將無煙火藥項目完成。當然話說回來,天津機器局目前也根本沒有批量生產合格無煙火藥的條件

就算還沒參加實習就穿越了,對實驗室少量制取如何過渡到工業化生產的理解還停留在紙面上,李暉也還是輕易地找出了天津機器局存在的一大堆問題。

雖然仗著超越時代一百多年的知識和眼界苛責古人似乎不太厚道,但事實就是事實,天津機器局之所以能夠成為清末國內第二大軍工企業,與其說是它有多好,還不如說是因為競爭對手更爛罷了

要說先進設備,天津機器局前后也買了不少,不少機器即使在歐洲也不算太落后,但由于領導者的外行和人才的匱乏,這些機器設備都并沒有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來,而且局里還有很多讓李暉目瞪口呆的亂相

其中最讓李暉無力吐槽的,自然還是天津機器局所產炮彈的質量問題,開花彈炸不響還能歸咎于材料問題,居然連炮彈尺寸都不夠精確、甚至于大部分產品都裝不進與其配套的火炮炮膛,這就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而更讓李暉覺得匪夷所思的,則是天津機器局根本就沒有產品自檢這道關卡,非要等炮彈送到北洋水師那里,那些尺寸不合格的炮彈才會被檢出來,差得不太多的在基地里自己慢慢銼到能用(戰時沒有這個余暇,則會委托天津軍械局幫忙,因此徐建寅阻撓的其實不僅僅是發貨。),差得太離譜的則只能送回天津機器局返工,在這樣的來來回回中,浪費的時間和運費不知有多少


上一章  |  甲午之軍工霸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