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野生芒果書名:
罵人是痛快的,尤其罵的還是當今的大儒,唐明這也算是開了歷史的先河。抬手抹一下嘴角殘留的少許口水,似乎有些意猶未盡,剛才被方孝孺弄得郁悶無比,現在已經煙消云散,而且還覺得痛快無比。
唐明是覺得痛快了,可現在卻輪到方孝孺不痛快,想他怎么說也是一代大儒家。今日卻被唐明一個半大不小的孩子,當著眾目睽睽之下,被指著鼻子猶如無賴潑皮般辱罵。
指著唐明你了半天,他愣是沒能還得上口。氣得七竅生煙臉孔更是漲得通紅,方孝孺此刻差一點便一口氣接不上,當場嗝屁!
“哈哈哈!”
朱棣邊鼓掌邊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威海候果然不愧為高人子弟,這一發起威來當真是言驚四座。一物降一物實乃至理名言,也只有威海候能降得住方先生。”
“威海候聽旨!”
朱棣突然口風一轉,一臉正色的宣布道:“方孝孺一眾逆黨本應斬首示眾,但考慮到方孝孺乃是跟隨先皇之重臣,今朕特網開一面饒其不死。一眾罪人全部交由威海候處置!”
“謝主隆恩!微臣定當竭力改造他們,讓這些罪人發揮出他們應有的貢獻,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等待許久的時刻終于到來,唐明好似生怕朱棣會反口一般,撲通一聲便跪下謝恩。連讓被氣得快死的方孝孺開口的機會都沒有,唐明謝恩之后便直接命令侍衛先把人帶走。
以免方孝孺這個老頭等下要說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話來,唐明的小心肝可再也承受不了任何的打擊。這種心驚肉跳的感覺還是不要為妙,姚廣孝到了此刻也才松了口氣。
整件事情能夠這樣和氣解決,那是再好不過,方孝孺不用死,這便是最大的好處。至于遠漂海外孤島,那不是還在唐明的掌控下,以后有需要倒貼的地方自可差人前往,多花上一點時間多趕一點路,這已經不算什么了。
隨著方孝孺被侍衛強行帶走,事情已經平息下來,皇上登基的程序還沒有走完,自然得繼續。雖沒有方孝孺來寫一封詔書,多少有些美中不足,但朱棣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還是表現得很開心。
似乎真的把方孝孺那些不開心的事情給拋到了腦后,皇上的心思不能隨意猜測,眾大臣見皇上開心,大家自然樂意裝糊涂,三緘其口絕不提那些敏感的話題,在場的所有人都難得的有了默契,只說好事不提壞事。
登基大典除了方孝孺這點不愉快的插曲之外,整個過程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總算是皆大歡喜的收場。在場的文武大臣也大多數得償所愿,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
朱棣今天趁著高興之余,居然像一個敗家子般,大肆封賞有功之臣。唐明看著揮金如土的朱棣,有那么一瞬間,他很懷疑日前那個封賞自己時,不停的哭窮的朱棣和眼前之人是同一個人。
來時大家各懷鬼胎,都在猜測著自己能在此次大典之上得到多少好處,心情忐忑之下,自然不會有什么愉快的表現。但現在他們都得償所愿,回去的時候當然是高高興興。
就連一向不太合群的姚廣孝,也難得的混在眾大臣之間,互相賀喜。唐明也被拉在身旁,為他介紹著每一個大臣。這一趟問候下來,不知不覺中便已回到皇宮大內。
朱棣余興不減,竟然宣布今晚要在宮中大擺筵席,于眾大臣同飲幾杯,以示慶賀。眾人自是謝恩,而后便在宮門口散去,各自回家沐浴更衣,皇上要宴請大臣。
身為臣子自然不能這樣風塵仆仆的來參加宴會,再說,要來參加宴會的話不帶點禮物表示表示,那怎么行?不管朱棣是有意還是無意,禮多人不怪,這是至理名言。
誰都知道朱棣坐上這個皇位,是實打實拼出來的,四年的戰亂過后,如今國庫里已經空空如也。就連建文逃走的時候,他已經把值錢的東西都轉移走,留給朱棣的也就只有一個空殼了。
現在朱棣又急需用錢用糧,鄭和打造船隊便是一個無底洞,現在卻又加上北平在興建皇宮。準備著遷都之事,剛剛太平下來的國家,百姓還沒能恢復生產,今天會如此慷慨的大肆封賞眾臣子。
還不是因為從那些被朱棣定罪為逆黨的前朝官員家中,罰抄了大量的錢財。可如今正緊缺錢糧的朱棣自然不會真的如此慷慨,他現在一個銅錢都恨不得能掰成兩半來花,哪里會傻到揮金如土的封賞給眾大臣。
當唐明傻兮兮的問姚廣孝,朱棣今天為何會如此慷慨,得到的卻只有姚廣孝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被勾起好奇心的唐明并不想就這樣放過姚廣孝,糾纏著他定要其為自己解開疑惑。
姚廣孝被煩得夠嗆,最后值得對其明言:“皇上使出這樣的伎倆,其實一點都不新奇。在朝為官有個一年的人都會心里有數,在朝堂上這個大染缸里,那一個大臣不是全身從內到外被染成了五顏六色。也就你才剛剛踏入官場,現在還是白紙一張。”
“不過你小子足夠機靈,凡事一點便透,在老衲看來,用不了多久你便也會如朝堂上的大臣一樣,變成一只小狐貍。”
唐明聽他說了這么多,愣是沒聽到關鍵點在哪里,無奈,只得繼續追問道:“弟子還是不明白,皇上慷慨封賞眾大臣怎么就成了使出這樣的伎倆?還說這已經是老掉牙的土方法?弟子糊涂了,還請師父您老人家為我解解惑吧!”
姚廣孝突然伸出手來,對著唐明的后腦勺便重重哦你的打下去,‘啪’一聲脆響過后,才搖頭晃腦的言道:“你怎么就糊涂了,這不是明擺著的嗎?皇上先是大肆封賞,然后再借宴請眾大臣之機,到時便可連本帶利通通收回來。”
唐明經過姚廣孝這一點撥,終于才恍然醒悟過來。朱棣這明擺著就是先禮后兵的典型作風啊!先給眾大臣一點甜頭,再用宴請之名,讓眾大臣給他送禮,借機大撈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