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遠揚第74章 皇陵之辯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明遠揚 >>盛明遠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章 皇陵之辯三

第74章 皇陵之辯三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野生芒果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野生芒果 | 盛明遠揚 
作者:下載:

皇后此話一出,便有許多文臣跟著符合,希望皇上能兵不血刃的解決此事。 ap; 而武臣之中并沒有人站出來為方孝孺說話的,全部用仇視著的眼神盯著他,此番表現明顯就是不想讓方孝孺輕易躲過此劫。

武臣會有這樣的表現一點都不會奇怪,他們全都是朱棣從北平帶出來的人,自然不會對方孝孺這個大儒家有什么好感。再加上朱棣從一開始起兵謀反的時候,便是打著清君側之奸人,而為者除了已經死去的齊泰也就只剩方孝孺了。

而文臣之中有多數還是前朝的人,他們雖是從一開始便站在朱棣這邊的,但方孝孺乃當今大儒家的身份,畢竟對其多少還是有些影響。再者,如今姚廣孝和皇后都站出來為其說話,他們自然會附庸一下。

罪不罰眾的心里作用之下,他們沒道理賣給皇后和姚廣孝這個人情。朱棣此刻雖被眾人勸說,但他也只是猶豫了片刻,答非所問的言道:“朕今天并不想殺任何人,可大明江山的根本,高祖的遺訓不容侵犯。為皇者當謀天下,為臣者當竭力輔助為皇者造福天下百姓。各司其職萬眾一心才能保我大明江山千秋萬代。”

話至此處,朱棣環視了眾人一圈,最后把視線停留在方孝孺的身上,擲地有聲言道:“朕現在只想再問一次方先生,可否愿意為朕撰寫昭書?”

方孝孺此刻赴死之心已經動搖,聞此言已沒有剛一開始的果斷,神情有些猶豫或掙扎的他,似乎內心正在做著生與死的抉擇。空洞無神的雙眼望著前方高祖的墓碑,在這一瞬間他已經迷失了自我。

其腦海里不斷的閃過生平的點點滴滴,最后畫面定格在他與建文帝分開的那一剎那間。那些他曾對建文帝保證過的話語,再次在腦海里響起:“吾皇此番被迫離開南京,實乃老臣之錯,更有愧于高祖之托,不過請吾皇放心,燕賊起兵乃是謀反之行,他此刻雖已勝利可沒有老臣為其寫詔書的話,他就算坐上九五之尊其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吾皇只需暫避其鋒芒,在暗中休養生息,一有機會便可卷土重來。吾皇乃是高祖真正傳位之人,日后只需等待時機成熟之時登高一呼便會重得民心。老臣就算搭上老命也絕不會給燕賊寫詔書,望吾皇珍重!”

方孝孺眼里的迷茫漸漸退去,偏頭掃了一眼唐明的方向,嘴角勾起一絲笑意,似乎又放下了心中的枷鎖。

兩個小公公端上筆墨和早已備好的紙張,鋪好了放在方孝孺的面前,全場眾人的目光瞬間聚集在其身上。尤其是朱棣和唐明,兩人像心有靈犀一般拽緊了拳頭,期待著方孝孺能夠好好的寫下詔書,平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方孝孺盯著眼前的筆墨呆愣了片刻,手終于慢慢的伸出,握起了毛筆,下筆如神快的在雪白的宣紙上寫下謀逆二字。而后,手一甩狠狠的把筆鄭于地上。

眾大臣離得太遠,并不能看到方孝孺在紙上寫了什么?可近在幾尺的朱棣卻看了個一清二楚。那兩個大大的‘謀逆’二字,猶如一把利箭直插其心臟,令得朱棣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無比,從其快起伏著的胸口來看,似乎氣得不輕。

站在朱棣身后的皇后自然把這一切都盡收眼底,一向懷著慈悲心的她,在看到朱棣受到如此打擊之時。她也對方孝孺這樣不知好歹的作風,感到氣憤!眾大臣連同姚廣孝和自己,全部冒死為他爭取來了這最后的機會,可他倒好,棄眾人的求情于不顧執意如此。

上前攙扶住有些站不穩的朱棣,皇后已經決定不再去管方孝孺的生死,此種迂腐之人,實在不值得她去為其求情。

從朱棣和皇后的表現來看,唐明已經明白方孝孺必定還是不肯接受皇上的好意。他差點一口血就猛噴出來,話說這樣迂腐的人,他兩世為人這算是頭一遭遇到。好不容易才為他爭取來的轉機就,就這樣被其輕易舍棄。如果可以的話,唐明真希望自己把雙眼一閉,不再去管他的生死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唐明是狠不得不去管方孝孺,可一想到時刻關心著他生死的陳佳瀾,他又舍棄不下。機智如他好不容易才想出這個一箭雙雕的好辦法,卻被方孝孺撇之如屎糞,好心遭雷劈,此等囧事自己生生就遭遇到了。

叔能忍嬸嬸不能忍,你這老頭迂腐是吧?老子就不信了,唐明霍然起身,急步來到方孝孺面前。伸出一根手指,直指其頭張嘴便罵道:“你這不知好歹的遭老頭,你自愈什么當今大儒家。在我看來你連狗屁都不如,自私自利只顧著自己那一點可笑的諾言,竟棄家人族人的生命于不顧。”

“在座眾大臣冒險為你求情,你不領也罷,可皇上都自放低身份,再三給你機會你也不當一回事。說好聽點你這就叫愚忠,其實說白了你不就是一個讀了滿肚子圣人賢書,卻連做人的基本道德都不懂的人渣。”

“你……。”

“你什么你你你,就你這種人渣連街頭的乞丐都不如,他們伸手向別人要東西的時候,對于給他們施舍的人還懂得回以感激。做人做到你這樣,自私自利到你這種程度,我唐明真是瞎了狗眼才會站出來替你求情!”

“啪啪……啪啪啪!”

唐明噼里啪啦一頓臭罵過后,高坐于龍椅之上的朱棣突然鼓起掌來,漸漸的群臣也開始跟風。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這便是方孝孺此刻最真實的寫照了。試問一個文縐縐文質彬彬的大儒家,那里能和猶如街頭無賴一般的唐明比罵街。雙方的立場各不相同,自然看法便會有差異。

論詩歌詞賦和文采,十個唐明拍馬都趕不上半個方孝孺。可要是論歪理和罵街,1oo個方孝孺又不及唐明的萬分之一。

上的所有全本均由網友收集整理,純屬個人愛好并供廣大網友交流學習之用,作品版權均為原版權人所有.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盛明遠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