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遠揚第67章 君子之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明遠揚 >>盛明遠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章 君子之托

第67章 君子之托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野生芒果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野生芒果 | 盛明遠揚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贊賞!

紀綱聞言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唐明的爽快讓他很欣慰,今晚半夜來訪他已經把家人一起帶了過來。明天一早他就必須啟程去北平,如果不趁現在就安置好家人,紀綱如何能安心的離開。

“侯爺有如此雅興,本使應該相陪才是,無奈俗事纏身無法作陪,慚愧慚愧!”紀綱雙手抱拳,噓唏嘆道。

“哦,不知紀大人為何俗事纏身,不防說出來小弟若是有機會幫忙的定鼎力相助。”這話倒不是唐明說客氣話,而是真心想幫助紀綱。

東廠的建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皇上的意思明擺著就是要用東廠來壓制錦衣衛,讓兩家互相牽制,不讓一家獨大。唐明考慮到東廠是李興在主事,又加上鄭和與他之間的不友好關系。

現在有錦衣衛的紀綱來示好,他自然得把握住機會,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么淺顯的道理唐明自然還是懂得的。

紀綱聞言啥都不說,直接端起唐明為他倒滿的酒杯,頭一仰一干而凈。隨后抬繡一抹嘴哈哈笑道:“有侯爺這一翻話,我紀綱還有什么可擔憂的,不瞞侯爺,紀綱今晚到此可是連同家人都帶過來。還請侯爺為紀綱安置一下,大恩不言謝,日后侯爺有需要紀綱的地方,紀綱絕不推脫。”

“哦!”

唐明驚哦一聲,疑聲問道:“紀大人何需如此,安置汝家人唐明早已答應,可這兩天因為皇上有旨意命我再等幾日才可回封地,因此小弟才沒有去接大哥的家人。如今大哥行事如此匆忙,是不是出了什么要事,小弟不知可否得知一二?”

“唉,實不相瞞,大哥今晚收到北平來的消息,韃靼最近又在我大明的邊疆活躍起來,似有大軍來犯之意。此事乃皇上畢生心頭痛,又因大哥我辦事不力,沒能打聽到韃靼如今真正的虛實,龍顏大怒之下,大哥我被令明天一早立即趕赴北平,輔佐大皇子高熾探聽韃靼的虛實,為皇上日后大軍壓境做好萬全的準備。”

紀綱話說到此處,不由停頓了片刻,似是猶豫了一下,心有不甘言道:“其實皇上命我前去北平,里面還有另一層意思。相信侯爺應該還記得日前跟你提起過的東廠之事,現在有九成九的把握能夠確定是真的,不然皇上絕不會如此急著把我支離南京,大哥我才半夜來訪,讓侯爺幫忙安置家人,此等做法實屬無奈之舉啊!”

唐明恍然,紀綱這明擺著是撞槍口上了,皇上本來要扶持東廠起來,想要支開紀綱的話,還得想破腦袋去找理由。現在倒好,紀綱自己拿頭頂上去,這還真怪不了別人。不過倒是他的家人也一起跟了過來,這點唐明倒是得先行安排一下。

隨吩咐還沒回去休息的老管家,叫醒下人去安排。紀綱的家眷連同下人加在一起,怎么說也有三百多人。好在鄭和在南京這個家夠大,又因為他是太監,所以沒有家眷什么的,地方足夠,不然一時間還真不好安排。

鄭府在老管家的喝令下,漸漸熱鬧起來,下人紛紛從睡夢中清醒,火把燈籠齊亮開始忙碌的安排紀綱的家眷入住鄭府。

三百多人的到來,一下子令鄭府人氣十足,好在紀綱考慮到人手太多的因素,沒有讓人帶太多的家什。只允許帶著一些貴重東西,就這樣還是滿滿的裝了十幾牛車,半夜三更如此大的動靜,自然引起巡城士兵的注意,好在這里是鄭府,巡城的士兵似乎見怪不怪,居然連上來盤問都沒有。

最多只是經過的時候,多看了幾眼而已,有鄭和府上的下人在,他們似乎跟巡城的士兵很相熟,打一聲招呼便過去了。

其實這也不能怪巡城的士兵不警惕,而是鄭和身為寶船廠的掌權人,常常半夜運東西,這已經是全城眾人皆知的事情。這會巡城的士兵見鄭和府上的下人在搬東西,自是見怪不怪。

紀綱帶過妻兒,拜見過唐明之后客氣幾聲,再三謝過后便帶著幾個親信先行離去。天一亮他就必須得啟程去北平,今晚為了把家人安置在唐明這里,他已經顧不上去錦衣衛衙門辦事。

如今這里一切安排妥當,自無法再停留,匆匆告別而去。送走紀綱安排好其家人住下,唐明一抬頭發現天已經蒙蒙亮。紀綱把家人托付給自己,唐明當然明白他這是對自己有絕對的信任才會如此。

他自己從此刻起也算是真正的和錦衣衛坐上同一條船,雖說朱棣有意壓制錦衣衛,可畢竟這個強力部門在大明的王土上,早已生根發芽,遍地開花,此等根基絕不是剛剛崛起的東廠能夠比議的。

相信等李興得知自己和紀綱的關系后,必定會對自己有所顧忌,不至于以后要是與他碰上,做事會毫無顧忌。

“哈……。”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唐明困意開始纏身,回房倒下便呼呼大睡,累得筋疲力盡的他,早已把一切煩惱拋著腦后,天大地大睡覺最大,能不用去想的事情,唐明絕不會苦了自己去煩惱。

唐明是睡下了,可南京城卻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尤其是太極殿上,早朝的文武大臣已經在列。朱棣高坐于龍椅之上似乎睡著了,朝堂上文武大臣分成兩派,為韃靼犯我大明疆土之事爭得熱鬧不已。

武官以張玉為主,主張立刻出兵,以大軍壓境之勢,把韃靼給平了。文官卻主張暫時不宜出兵,國內剛剛恢復太平,還需一段時間療養生息,應該大力發展力求恢復國力。等到兵強馬壯之時再出兵韃靼也不遲。

雙方各執己見爭得面紅耳赤,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一個時辰下來,爭辯之聲從不間斷。

整個太極殿上就只有朱棣和姚廣孝,加上一眾大小太監莫不坑聲。朱棣其實心里早已有了決議,此刻說出來讓眾大臣商議,也只是做一下表面功夫。眾大臣當然也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才會如此放肆的在朝堂上口沫橫飛的爭辯。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沖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舉報:/


上一章  |  盛明遠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