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野生芒果
朱老四難得的慷慨了一次,唐明解決了寶船龍骨他很開心,萬兩白銀即刻便賞了下去,一兩都不少,足足裝了三輛大馬車。看得唐明的小心肝撲通撲通的跳,至于百戶工匠則讓唐明到督造司去跟左侍郎楊青要。
唐明很開心笑瞇瞇的謝過朱棣就想帶著銀子去找楊青,不曾想到末了朱棣卻突然對其說道:“威海候啊,朕這銀子可是給你了,至于你要怎么用這筆銀子孤自不會去干涉。可明年開春以后,你必須得把五千匹馬牛若干全部運送到北平去,要是耽誤了小心你腦袋不保。”
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唐明大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他就知道一向摳門的朱老四一定不會這么慷慨。他奶奶的,一萬兩白銀就要五千匹馬還有牛若干,這不是土匪是什么。想要大喊委屈,卻見朱棣似乎沒有在跟自己開玩笑,一臉的嚴肅。
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他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吞,心里別提有多郁悶了。在朱棣這里要不到好處,為了補償一下自己受傷的心靈,唐明覺得沒有必要再跟楊青客氣。賠本的生意咱也不能做到底,一百匠戶么?很好很好。
想到這里,唐明收起臉上驚愕的表情,撲通跪在地上稟道:“皇上看得起微臣是微臣的福氣,開春的時候定把牛馬及時送到。可開荒島單靠微臣一人也難以為繼,臣懇請皇上再調一些民戶以供臣下驅使,或者讓微臣自己去招人也可。”
唐明所提之事在朱棣看來就不是事,隨立刻書寫了一份圣旨扔給他,讓他自己看著辦。生怕朱棣這個摳門的皇帝再提出什么奇怪的要求,唐明一拿到圣旨便立刻閃人,片刻都不敢多呆。
來的時候是一輛馬車,走的時候卻變成了四輛,對于車上裝著的銀子,唐明再也無法提起心思去理會。果然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會輪到自己的頭上,拿了朱棣一萬輛銀子只能看不能花,現在還要賣力的拉到自己的封地上。
白干活不說,有可能最后還得倒貼錢,匆匆打開圣旨快速的瀏覽一遍,還好朱棣沒有再坑自己。圣旨里也沒有提和民戶不相干的事情,里面也沒要求他招多少數量的民戶,唐明稍微一思索便覺得應該鉆鉆這個空子多招些人。
姚廣孝這個當朝第一宰相并沒有自己的府邸,也不能說沒有,其實朱棣多次勸其還俗都被拒。賞其金銀珠寶,奴婢下人還有府邸,他也通通不要,平時上朝的時候就換上官服,下朝了便又換回僧衣,現一般就居住在慶壽寺中。
馬車和銀兩唐明讓靈逸跟著鄭和的侍衛一起先押送到其府上,他自己則帶著小白步入慶壽寺中。寺廟并沒有唐明想象中香火不斷的情景,反之卻是看不到來燒香拜佛之人。
一個小和尚正在院子中掃地,突聞門口的動靜,抬頭望去時見一年紀應該跟自己相近的小軍爺度門而入。其身邊竟然還跟著一條碩大無比的白狗,一進門眼睛便不停的四處張望。
小和尚似乎見多了這樣的人,也不理睬于他,繼續掃著地。心里卻也好奇,近幾天是朱棣陛下大清洗南京城的日子,城里大部分官員不是被直接砍了頭,便是被下了大牢。按理說這些管家子弟也該消停了,怎么還有這樣沒頭腦的紈绔敢帶著一條大狗,大搖大擺的來慶壽寺。
一圈看下來,唐明覺得寺廟似乎有些荒涼,人氣也不旺,不知是姚廣孝故意為之還是另有原因?慢步來到小和尚身邊,躬身施禮言道:“小師傅請問一下,姚廣孝姚大人是不是就住在這里?”
小和尚停下手中的動作,疑惑的看了唐明一眼,他沒想到這個紈绔竟然這么有禮貌。不對啊?他以前在南京城里看過多少紈绔就沒有一個跟眼前之人一樣的。要說這是在裝的,他又不信,單從唐明此刻臉上那一臉如沐春風的笑意,他敢肯定這是發自內心的笑容,才能如此燦爛而又親切。
難道是自己猜錯了他的身份?小和尚一時間有些糊涂了,不過再次打量了小白幾眼后,他還是確信眼前之人定是紈绔。不然哪有人出門會帶著一條狗如此威風的大狗,這明明就是那些惡少裝,逼必備的行頭啊!
“你是何人?既然知道這里是姚大人的住所,竟還敢隨意踏進來。我家師傅雖是方外之人得道高僧,但也不允許你們這些紈绔在這里胡鬧。見你剛才還算有禮貌,小僧就不與你計較,還是快快退去吧。”
這話說得唐明莫名其妙,自己好好的一個威海候爺,姚廣孝的弟子,怎么就被這小和尚說成是一個紈绔?稍微打量了一下自己的穿著,沒有發現什么問題,他疑惑的問道:“小師傅何以認為我是一個紈绔?本人乃是威海候唐明,姚大人是家師,弟子來了南京自然得來聽聽家師的教誨,這應該沒有什么失禮之處吧?”
“弟子?唐明?”
小和尚嘴里默念著,眼睛再次在唐明的身上游移起來,片刻之后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拍自己的額頭,恍然言道:“你就是唐明?師父老人家最近確實有跟我提起過,只是你這身打扮讓我先入為主,把你看成是紈绔,這才誤會了你。”
小和尚說話的時候眼睛不停的瞄著小白看,唐明自然也注意到了他的小動作,這下也明白自己為何會被誤會成紈绔了。
躬身施禮后剛想解釋一下小白的事,卻突聞廟內傳出姚廣孝的聲音:“你這豎子不去船廠想辦法造寶船的龍骨,跑到貧僧這里來所為何事?”
原來姚廣孝還不知道這事已經解決了啊!唐明恍然,眼睛偷瞄了一眼廟內,只見姚廣孝身穿一身大紅袈裟,緩步而來。
“啟稟老師,弟子已經解決了寶船龍骨之事,皇上也把答應弟子的封賞發給于我。準備回去的時候剛好路過此地,故下來拜訪老師,聆聽一下您的教誨。”唐明的腰彎到了九十度,這禮可謂是恭敬至極。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