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直播客戶端第569章 突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三界直播客戶端 >>三界直播客戶端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9章 突破

第569章 突破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03日  作者:無極小風俠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無極小風俠 | 三界直播客戶端 
正文

待會會修改

第二點不同,是《三國演義》說周瑜也不是孫權召回來的,是他自己回來的,他聽說曹操要順江東下,著急,自己回來的,這是第二點不同。第三點不同,是周瑜回來以后沒有馬上去見孫權,而是在自己的府中接見了或者說會見了江東的文臣武將。然后這兩撥人就紛紛發表不同的意見,叫做文要降,武要戰,紛紛不定,而周瑜不表態,態度曖昧,等這些人走了以后周瑜冷笑。第四點不同,是周瑜在會見了這些文臣武將以后,又見了諸葛亮,而且是主張投降,這個時候才有了下面的一場戲——智激周瑜。第五點就是周瑜成為一個主戰派,是諸葛亮智激的結果。

*在《三國演義》中,東吳的軍事首腦周瑜一開始并沒有替孫權排憂解難,反而大唱投降論調,他最終決定主戰是諸葛亮智激的結果。易中天先生對智激周瑜這個故事有四點評價:子虛烏有、形象不好、沒有必要、并無可能。那么,說“智激周瑜”既無必要又無可能的根據是什么呢?

那么對于《三國演義》的這樣一個描述我有四點評價:第一點是子虛烏有。就是整個的這個故事都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包括吳國太這個人。吳國太是什么人呢?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是孫堅母親吳夫人的妹妹和吳夫人一起嫁給孫堅的,這個事情于史無據,而且我認為在理論上也不大可能。因為吳夫人嫁給孫堅帶有被迫性質,因為孫堅年輕的時候名聲不是太好,而且吳家感覺他性格也不太好,不愿意嫁給他,這個時候吳姑娘出來說,不要為了一個小女子得罪這樣一個強橫的人物,給我們家帶來災難,我嫁給他這是命,如果嫁非所人,算我命不好,吳家這才把女兒嫁給了孫堅,她怎么可能又搭上一個妹妹呢?難道說孫權在求婚的時候對吳姑娘是這么說的: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帶著你的嫁妝,領著你的妹妹,趕著馬車來?沒有這個可能,所以連吳國太這個人都是子虛烏有的,是編出來的。

第二點,形象不好。在智激周瑜的這個故事里面,周瑜、魯肅、諸葛亮三個人的形象都不好。一開始是周瑜裝腔作勢,大唱投降論調。魯肅和諸葛亮的反映是什么呢?魯肅愕然,諸葛亮冷笑。魯肅愕然是有道理的,因為魯肅知道周瑜的立場,知道周瑜是個主張抗戰的,而且周瑜在此之前還跟魯肅打了個招呼,說子敬你不要著急,我自然有辦法的,怎么一見到諸葛亮周瑜就換了一個人呢?他愕然了,但是他應該過過腦子,想一想周瑜這是為什么,他不過腦子,他跟著急,急得不得了,這哪像一個發表過東吳版“隆中對”政治家呢?諸葛亮形象也不好,諸葛亮什么樣呢?冷笑,然后就對魯肅說,子敬啊,你這個人就是死心眼啊,干嗎跟我們劉豫州學啊,你看我們劉豫州對抗曹操落個什么下場啊?像公瑾兄多么聰明啊,老婆、孩子也能夠保全,榮華富貴也能夠保全,什么國家興亡管他的呢!說這么一番話這像諸葛亮嗎?

第三點就是沒有必要。我們要知道魯肅為什么建議孫權召回周瑜,就因為周瑜是鐵桿鷹派。周瑜這個鐵桿鷹派不是這一次才表現出來的,建安七年的時候,袁紹病死了,袁紹病死了以后袁氏家族就衰落了,曹操這個時候氣就粗了,那就寫封信給孫權,要他送一個人到曹操這兒來做人質,就是質子,當時孫權接到這封信以后也是拿不定主意,而張昭這些人好像哼哼嘰嘰的,意思就是那就送吧,曹操咱得罪不起啊。誰反對?周瑜,周瑜慷慨陳辭,告訴孫權,不要送你的子弟了去做什么人質,態度非常強硬和明朗。也就是在這一回,孫權的母親吳夫人對孫權說,公瑾比伯符——就是孫策——只小一個月,你要按照對兄長的這樣一個態度和禮節去對待公瑾。所以周瑜是一個什么人是很清楚的,或者有人要問,說周瑜以前是鷹派,這回難道就不能改成鴿派嗎?以前是主戰派,難道這回他就不會動搖動搖變成投降派了嗎?不可能。

為什么呢?因為周瑜的這個態度,他不是一時的沖動。周瑜和孫氏集團是一個什么關系呢?第一,周瑜是孫策的鐵哥們兒。《三國志·周瑜傳》上頭說法是“獨相友善”,就是當年周瑜和孫策兩個人同齡,孫策大一個月嘛,從小在一塊長大,而且就是他們兩個關系最好,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孫策后來接過了他父親孫堅的班,也是依靠袁術的,而袁術對于孫策出爾反爾,一再封官許愿,又一再地變卦,孫策看見自己在袁術那兒沒有發展,獨立出來發展。這個時候是周瑜將兵迎策,周瑜帶著自己的人馬去接應孫策,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孫策去逝以后,孫權接班,又是周瑜帶頭擁護孫權。當時孫權還是一個將軍,就是孫權和張昭以及其他人包括和周瑜這些人的關系,不能叫做君臣關系,只能叫上下級關系,但是周瑜帶頭行君臣禮。第四點,就是周瑜不但自己忠于孫氏家族,而且還拉來了一個魯肅,魯肅投奔孫權是周瑜的推薦和勸說。所以周瑜和孫權,和孫家是個什么關系呢?就像諸葛亮和劉備的關系,那是拆不散的,那是鐵得很,那么他不可能轉變立場,他一定是站在孫權的立場上來考慮這個問題,所以叫做沒有必要來智激一下。

第四點就是并無可能。我們看看《三國演義》怎么交待,《三國演義》是說周瑜大唱投降論調,諸葛亮說那我有一個好辦法,就是一仗也不用打,只要一條船就夠了,一條船兩個人,周瑜問他哪兩個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三界直播客戶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