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大亨第四百八十三章.物是人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舊書大亨 >>舊書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三章.物是人非

第四百八十三章.物是人非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4日  作者:鑌鐵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鑌鐵 | 舊書大亨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傳說的話,那么無疑林逸的傳說絕對讓人心神向往。從一個在舊書攤蹭書看的窮書生,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億萬富豪,他發家致富,功成名就的故事,早成了無數舊書愛好者追捧的對象。

同樣是人,為什么人家可以,我卻不可以。這是很多人在得知林逸的故事后,問自己的話。

可以說無數人已經把林逸當神一樣崇拜,可是當這位大神真的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認出來的,不禁讓人莞爾,繼而啼笑皆非。

曹一刀在發完威以后,徑直朝林逸追了上去。

“我說你別走那么快嘛。這段時間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尤其你這座‘墨韻余香’藏書樓可都是我在幫你照看著的。”老曹嘴巴嗶嗶地說著,“還有啊,下次你要是去哪兒發財,可一定要帶上我……你看看,你都成億萬富翁了,我還是窮吊絲一樣,這說的過去嗎?至于老郭和老黃那邊你就不用管他們了,窮日子他們都過慣了,給他們一個金馬桶他們也不知道怎么蹲下去……還是照顧我吧,帶動一個人先富起來,是您這位藏書大亨現階段最大的責任。”

林逸實在是哭笑不得,這么久沒見,沒想到這個老曹還是這么“二”。

“你笑什么?不愿意是不是?我就知道,你們這幫人啊,一旦發了財就忘了階級兄弟,混上上流社會,被資本主義金錢蒙蔽住了眼睛,只認錢不認人了。”

林逸再也忍不住了道:“你瞎吹什么呀,走,跟我去財神廟轉轉。”

“財神廟?您老還敢去啊,您就是那里出來的神仙,你去那里的話,人們還不要瘋了!”老曹大聲說道。

林逸不理他,徑直上了旁邊停靠著的路虎,老曹則一個豹子竄身,搶到了駕駛座上,說:“別,您是大神,就別開車了,還是讓曹哥我來吧再說你這車我開的賊熟了對了,這個月的汽油錢您看是不是給一下?”

老曹說對了一半,林逸是大神沒錯,不過整個財神廟卻沒炸起來,原因很簡單,原先那些擺地攤賣舊書的,很多都轉行不干了。

比如說董眼鏡聽說去了外地打工,因為他快四十歲的老婆竟然又給他添了一個女兒,單靠賣舊書是養活不了一大家的。作為一個男人,董眼鏡再也不能瀟灑地臥躺在舊書攤邊,翻看自己喜歡的閑書了,他需要為了生活而辛苦下去。

還有沒事兒就喜歡喝一口的劉三兩,他一輩子酒瓶子不離身,現在卻因為喝酒喝出了毛病,不久前在醫院里躺了幾天,出來后就被老婆接回去了老家,在老家可沒有賣舊書的市場,聽說他在那邊改行賣起了水果。

至于王黑子和他的老婆紅姐,這對在舊書市場最活躍的夫妻搭檔,也不經常出來擺攤了,原因是現在舊書生意難做,很多書收不上來。人們收藏意識提高了,很多人有了好書都喜歡上網去查查價格,這樣一來他們兩口子就很難從廢品站以及私人手里弄到好書。沒有好書就吸引不了顧客,吸引不了顧客,這生意就越做越倒退。沒辦法,紅姐只好重操舊業,又開了一家理發店,還是老辦法,在幫那些老男人理發的時候用那兩團女人兇器在男人后背蹭啊蹭,樂得那些男人隔三差五就來洗個頭,生意卻是興隆。見此,王黑子也默不做聲了,因為他剛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付了首付,還有10幾萬的貸款,每個月月供3700多,夠他愁的了。

最后說到何仙姑,這個舊書市場上才華和風騷并存的女人,終于普渡完眾多男人后,自己挑選了一個感覺可靠的嫁人了。不過聽人家說,那男的實際上也是經常和她一起去小旅館開房間的顧客之一,誰知道兩人做那事兒時不小心,貌似種下了種子。何仙姑是什么人,當然不會吃虧,何況她感覺自己歲數也大了,該有個倚靠,于是就挺著小肚子找到了男的家里,硬是當著男人他老母親的面兒把這婚事兒給定了下來。據說,那男的原本是有戀人的,卻因為何仙姑的降臨,直接拜拜了。

如今財神廟舊書市場“四大天王”基本上都很難再在這里出現;不過這種地方一直都是前仆后繼的,你不來,他來,仍舊有擺地攤賣舊書的,只是看在林逸眼里,卻都像是陌生人。

三四年的光景,不禁讓人唏噓感嘆。

林逸看著物是人非,心中更是涌起難以訴說的情感,畢竟他是從這里走出去的,畢竟這是他曾經最喜歡來的地方、

財神廟依舊熱鬧非凡。

又是一個周末,又是一個集市。

地攤一個挨著一個,賣什么的都有,比以前的規模還要大。可是那些賣舊書的攤子卻似乎萎縮了許多。看到這些陌生的賣家和攤主,看著這些不多的舊書攤,林逸仿佛看到了現在舊書市場的現狀。

舊書資源已經趨于枯竭,現在即使去到農村,也很難收到六七十年代的舊書了。八十年代的舊書存量也在減少,以至于現在很多舊書攤上所賣的舊書無非是一些九十年代,兩千年后的書籍。可是這些書對于很多喜歡買舊書的淘書客來說,則全是“新書”,沒那種古舊的味道。

實則,在很多淘書客眼里的“舊書”,當是指不帶條形碼的書,應是1992年以前出的書,1992年后盡管還有個別不帶條形碼的出版物,但也越來越少了。

當然在每個愛書人眼中都有自己的舊書標準,比如按品相的新舊程度,是否“二手書”等等,應當說都有一定道理,但按出版時間來劃分可能是多數人的判別依據,就跟一提到民國時期的出版物,盡管品相完好,也會劃到“民國舊書”的范疇。

林逸以為建國后圖書出版大概可以劃分為幾個重要時期或階段,一是建國后至文革前的出版物,二是文革期間的出版物,特別是各種版本的“紅寶書”,塑料皮的不少,直接影響到文革后的一些出版物,再以后就是貼膜,現在貼膜的書也少了,新書多帶有塑封,只要是沒有拆封,就不能說是“舊書”了。三是改革開放后的出版物,至今也有三十八年了,是否都叫“新書”,怎么劃分不太好說。似可按印刷方式的改變做為標志,即1987年5月用激光照排技術印出第一份報紙為起點,這之前都是鉛字印刷,之后逐步實現了以激光照排為主,最終徹底淘汰了鉛字印刷出版物。

綜上所述,林逸現時對舊書判定是按一沒有條形碼,二是鉛字印刷,甚至可以說兩者缺一不可。另還有一個可參考的就是不帶貼膜,但可適當放寬,因為八十年中期開始就有不少書封面貼膜,都放棄了有點可惜。

為什么要買舊書,原因很簡單

首先,圖便宜。現在新華書店的書太貴,即使有時也推出些特價書,能半價就很不錯了,還是在舊書市場,同樣的一本書而且嶄新,大多時候是低于五折就能拿下的。

其次,圖正版。可以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舊書,盜版書是少之又少,特別是文革及之前的書基本上就沒有盜版,如有也是文革后盜版的,那時要發現有人敢盜版,估計是要蹲大獄的。八十年代以后的書就不好說了,總有一些人想不擇手段的先富起來,“跑馬書”就誕生在這個時期,出書真的沒有以前那么嚴謹、嚴肅和嚴格了,最常見的就是盜版武俠和言情小說。

最后,就是圖結實。舊書不管是精裝還是平裝基本上是要鎖線的,即便是“小人書”老一點的也要扎上一道線,您就死勁地翻看吧,散不了架的。不象后來的書除精裝的還算結實些外,平裝的用強力膠一粘就得活了,是不是好膠也無法判別,有時一本書還沒看完就散了架,成了典型的殘書。舊書舊是舊了點,品相也弱些,但極少有看著看著就散了架的情況,“新書”的概率要高一些是不爭的事實。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會有更多的淘書客不斷地加入淘舊書的隊伍,相反,那些好的舊書卻被淘的越來越少。以至于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買舊書的人越來越多,賣舊書的人卻越來越少,準確地說,是真正好的舊書越來越少。

就在林逸一邊轉悠著附近的舊書攤,腦海中不斷思忖著的時候,忽然就見一個老頭提著一包舊書正在和一個賣書的商量價格。

這種事兒林逸見多了,很多時候,那些年紀大的人都會很珍惜自己的藏書,不會輕易讓家人賣給收廢品的,而是自己裝了袋子提到這種舊書市場,直接賣給那些賣書的。一來可以看見自己收藏的舊書有個好歸宿,甚至落到另外愛書之人手里,二來也能多賣一點錢,替補一下自己年老的生活。

當然,這時候最吸引人的就是收書的攤主和這些賣書老大爺的“交鋒”了。因為很多時候,這些老舊的藏書都會有寶貝出現,就看收的時候是撿漏,還是打眼。

林逸也是個好奇心很重的人,見此,就忍不住走了過去。(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舊書大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