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大亨第四百八十二章.名震寰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舊書大亨 >>舊書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二章.名震寰宇

第四百八十二章.名震寰宇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4日  作者:鑌鐵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鑌鐵 | 舊書大亨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南都,林逸再次回到了南都。

他花重金打造的“墨韻余香”藏正在建造中。

周圍許多人正在圍觀,觀看。

林逸也抽時間來到了這里。

巍峨的三層藏,按照古代建筑模式建筑,雕欄畫壁,紅瓦飛檐,矗立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遠遠望去,讓人心曠神怡,貌似是什么古代建筑。

人群里,幾個貌似讀書人正在對著這棟藏發表自己的議論。

一個歲數較大的阿叔說:“我敢打賭,這座藏遲早會成為我們南都的新景點,甚至新地標。”

另一個歲數小一點的后生則說:“你就吹你吧,怎么可能!這又不是什么市級文物景點。”

阿叔就笑道:“小伙子,你不要不信邪,阿叔我走過的橋比你吃過的面條還要多。不說別的,你知道這是什么樓嗎?”

后生就道:“咋不知道,不就是藏嗎?”

“那你知道以后這里面都收藏一些什么東西嗎?”阿叔繼續問。

“阿叔,你考我呢,藏當然是收藏書籍的地方咯。”

“呵呵,那你知道這些都是什么書籍嗎?”

“聽說是一些舊書。”

“舊書?是古籍善本!”阿叔發飆道,“小伙子,不知道古書收藏,你就多看點電視,多讀些書。現在是什么年代?是古書收藏火熱的年代,那些讀書人文化人,有錢人都喜歡收藏那些老舊的古書。”

“你說的夸張了吧?”后生摸著頭。

“夸張?一點都不夸張!你知道為什么這藏要安裝這么多安保系統么?不是樓主有錢閑得慌,而是因為這里面以后收藏的書太值錢了!”阿叔像是什么事兒都知道,對那后生說道。

他嗓門大,說的又是這藏的事兒,因此很快就把周圍那些人吸引了過來,聽他說這些“內幕”。

阿叔情緒高漲,繼續說道:“不說別的,這里面收藏有民國書,你知道不?”

“民國的?那些也值錢嗎?”

“是啊,民國書雖然不常見,也不見得就值錢。”周圍有人附和道。

也許在這些人眼里,所謂值錢的古書舊書,就是電視上那些線裝的啥清朝明朝時候的書,至于民國書,年代太近了。

阿叔覺得自己有必要也有義務幫這些“書盲”普及一些舊書收藏的知識,尤其民國書收藏方面的。

所以阿叔就說:“你們啊,缺乏知識。知道啥叫民國新文學不?不知道吧。那我就告訴你們,就是民國時期那些文人寫的,比如說魯迅……魯迅你們知道嗎?”

“魯迅?當然知道啦,俺上學的時候還學過他的課文,叫啥《故鄉》,對了,還有一篇《記念劉和珍君》。”

“知道就好。那你們知不知道魯迅先生的第一本集《吶喊》,民國北新書局出版,初版毛邊本,現在值多少錢?”

“多少錢?”

“一本就要9800塊!”阿叔大聲說,“這還算少的,他和他兄弟一起寫的那本叫啥《域外集》,初版毛邊本更是高達20萬!”

此話一出,周圍竟然有人撲哧一聲笑出聲來。

阿叔立馬瞪大眼睛,問那發笑之人,“難道你不信?”

那是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看模樣和那后生是一起的,就譏笑道:“大叔,你說大話也不嫌閃著舌頭。我朋友不和你爭辯,你還真瞎吹起來。二十萬的民國書,你以為我們傻呀!”

“是啊,”那個后生也說道,“二十萬都能買一套房子了,有哪個傻瓜會買一本書,還是民國的!就算那魯迅的書再值錢,也到不了那個地步。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周圍人立馬就起哄道:“是啊,這是什么瞎話,一本民國書就能賣二十萬,說出去誰信!”

“你們信不信?”

“不信!”

“哈哈哈!”

這一下阿叔傻眼了,自己竟然被說成是騙子,并且沒人相信自己所說都是真的。

孤立無援,勢單力薄,還有獨自一人難撐天阿叔把所有的詞匯都想到了,他甚至想像魯迅先生一樣來一次《吶喊》……

不過沒等阿叔“吶喊”出聲,一個聲音道:“我相信這位大叔的話。”

所有人不由一愣,全都朝說話那邊看去,然后就看見那說話的是一個模樣俊秀,氣質儒雅的年輕人。

阿叔激動啊,不,準確地說是感動啊,看著那年輕人,大有天下雖大,只有你是我知己的味道。

那個后生和他的同伴不樂意了,“你什么人啊,出來攪局。”

那年輕人并不生氣,依舊一團和氣地說:“我沒有攪局,實際上這位大叔說的都是真的,并且那本《域外集》不是拍賣了二十萬,準確地說帶上百分之十的傭金應該是29.7萬。”

“哈,越吹牛越大,還29.7萬!你以為自己是誰呀,怎么讓我們相信你這些話。”

“呵呵,不用你們相信,因為這些都是事實。”那年輕人慢悠悠地說。

“有什么根據?”

“根據就是”年輕人娓娓道來。

話說2007年春末某晚,新文學第一善本東京版《域外集》(第一冊),有如奇跡從天而降,由京城一書販貼到舊書網上拍賣。賣主認不全陳師曾題寫的書名,錯寫成“或外……”顯然是不知道“或”是域的篆體寫法,集字也用省略號代之。賣主貼了5張書影,封面、序言、目錄頁、版權頁、內文頁,各一張。而且,這么有名的珍本賣主只標了25元的起拍價。要說賣者不懂此書價值,為什么貼這么多圖?

一般網上販書,普通本子也就上一張封面,稍貴重的再上個版權頁,帶插圖的上張插圖,像這樣把一本書的幾個重要元素都展示無遺的很少見,說明賣主挺重視這書的。不管賣主是真不懂還是假裝不懂,反正藏書圈是轟動了,跟帖者與出價者都創了新高。由于該網絡拍賣設定的最高成交限價是20000元,所以《域外集》的出價到了19999元就進行不下去了,此時賣主也許醒悟到這本書是何等寶書差點賣漏了,就把書從網上撤下來私底下交易去了。

一開始聽說有人出價五萬沒買成,后又聽說出八萬還沒成交,曾有一位藏家有機會在未上拍之前以3000元買下來,可惜這千載難逢的書運,他錯過了。

為什么這本書會這么珍貴?究其原因還是“物以稀為貴”。

關于初版《域外集》存世的數量,一直以來大家都依據魯迅的說法“半年過去了,先在就近的東京寄售處結了賬。計第一冊賣去了二十一本,第二冊是二十本,以后可再也沒有人買了……至于上海,是至今還沒有詳細知道。聽說也不過賣出了二十冊上下,以后再沒有人買了”。

按照魯迅的原話來計算,《域外集》的存世量應是三十部左右,換個說法就是六十冊(本)上下。可惜后來按照魯迅所說“四五年后”存書全燒了,也就是說這部書基本上“絕版”了。

再說那本《域外集》,自3萬元起拍,在15萬之前有好幾位競標者,爭奪可謂緊張激烈,叫價過了20萬之后,只剩下兩個人舉牌了,一對一的較量到拍賣師喊“27萬,27萬,最后一次”,拍槌落下,全場掌聲,最終這本珍籍加上百分之十的傭金,一共拍賣了29.7萬元,自此震驚了整個收藏界。

所有人都傻了眼,呆呆地聽著這位年輕人講敘那本20多萬民國書的故事。

因為對方講的太仔細,太認真了,使得所有人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所以等年輕人一講完,那些人就好奇地問道:“你誰啊,怎么會知道這么多?”

年輕人笑了笑了,說道:“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大叔說的都是事實,并且這新建的藏中也有很多民國新文學藏書,并且還有很多是珍本。當然,這種民國書畢竟是這所有藏書中的一小部分,這座藏之所以要建立,主要是為了收藏和保存一些古籍善本,其中包括宋代的,元代的,明代的,以及清代的古書。”

“這些古書每一部每一本都有它們自己的故事,并且每一本都價值連城。如果說你們對古書收藏還不怎么了解,那么我建議你們以后可以多來這里鑒賞學習,畢竟古書文化的傳承,單靠建造一座藏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記著一句話,我們收藏的最終目的不是把這些東西藏著掖著,不展示出來;相反,而是要物盡其用,讓我們所有人通過這些古籍善本,去探索那漫漫的歷史文化長河,能夠從中收益,能夠從中學習,這才是我們的目的。”年輕人說到這里,就笑了笑,轉身離去。

圍觀的群眾看著他,有人嘀咕道:“裝什么大神啊,說這么多以為自己是誰呀?”

這時候,人群中突然站出來一個大光頭,那大光頭搖頭嘆息,然后大聲說道:“你們啊,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什么意思?”

“你又是誰?”

“你干什么的?”

“胡說八道些什么?”

“胡說八道?!呵呵,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大光頭反問。

“是誰?”

“有什么了不起?”

“是啊,難道他還是什么大人物不成?”

眼看這幫人還這么不開竅,那大光頭就又搖了搖頭,然后用手指了指那棟正在建造的藏,說道:“剛才那位,就是這座藏的樓主!”

“樓主?難道他就是傳說中的……”

腦袋機靈的立馬就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在南都,甚至在全國古書界都大名鼎鼎,名震寰宇的人物,如今貴為最年輕的七品藏家……

一個姓名脫口而出,他就是“林逸!”(未完待續。)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舊書大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