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風流第兩百二十五章 早春詩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門閥風流 >>門閥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二十五章 早春詩語

第兩百二十五章 早春詩語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7日  作者:水煮江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水煮江山 | 門閥風流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水煮江山本章:

清風如徐,微雨后。

晨露凝在枝頭,似珠若淚。

“啾、啾啾……”

兩只烏燕從遠方比翼飛來,如剪雙翅拂過帶露之梢,剪落蓬蓬細雨。繼而,齊齊埋頭一扎,在天空中劃下一道優美弧線,穿進孔孔格格的畫院中,沿著曲回朱廊一路翻飛,冉冉輾轉,來到梁上。東瞅瞅、西跳跳,“嗖”的一聲,鉆入去歲舊巢。

燕子盤廊,又是一春。

竹柳畔,一簇早桃含著新雨開得輕清,樹下鋪著同色族新葦席,烏桃矮案擺在細水邊,水中倒映著一束雪色嬌顏。

顧薈蔚未著大紫深衣,襲一身素衣,巾幗髻上別著一束雪蓮,素手捉著黑筆,歪著頭凝望梁上燕子,清冷的明眸緩眨緩眨。

少傾,微微一笑,提起筆來細轉簪花,邊書邊念:“昨夜如徐急,春風薄似紗;帷幄簇燈影,推窗月兩行;今復顰眉吟,埋筆竹柳下;紙鶯從何起?寥寥一紙麻;轉首燕子回,倚門見桃花;短笛摧花落,歲歲逝韶華。”

書畢,把筆輕輕一擱,端著雙手于腰間,稍稍用力,舒展著兩肩。眸子卻猶自凝視著案上一紙麻,似想起了甚,再度捉起筆,在小詩的邊角處,描下更小的一行字:一歲一年桃復紅,問君問期有無期,瞻波綠簀,雪籠蒹葭。而后,嘴角一彎,在‘瞻簀’與‘蒹葭’四個字上打了兩個圈。

剛剛畫完,臉頰紅透,左右瞅了瞅,四名小婢在廊下戲燕,沒人注意她。飛快的把紙對折,小心翼翼的揣入懷里,輕輕疏出一口氣。

“薈蔚……”

阿父從廊上來,走到近前,看了看她,嘴唇開闔、欲言又止,終是撩起袍擺,斜斜的坐在對面。她與阿父的目光一對,顫了顫秀眉,眸光淺淺相迎,卻不作一言。

唉……

顧君孝暗暗一聲長嘆,眾多子女中,他對這大女兒是愛之憐之,而她也從未令他失望,自小便聰慧絕倫,與陸氏女郎同為吳郡雙殊。可即便再如何寵她,她也十七了,早該嫁了。

自去年伊始,前來提親者猶如過江之鯽,無一例外都被她婉拒,而她竟然放言,欲娶薈蔚者,必具高才妙識,若可辯得過薈蔚,薈蔚當隨其歸。顧君教深知,若論談玄辯論,江左青俊一輩中,想比得過自家女兒的,恐尚未有。即便那久負盛名的華亭美鶴,亦未必能勝。

一想到劉濃,顧君孝心中突然一跳,挑眉看了一眼女兒,見女兒淡約如蘭,眉目依舊冷清如畫,可他心中卻番來復去一陣不安。

瞇了下眼,面色不改,試探道:“薈蔚,若論擅辯之才,江左青俊之中,非華亭美鶴劉瞻簀莫屬。昔年虎丘,薈蔚也與其人見過一面,不知對此人有何觀想?”

顧薈蔚福了一福,淡聲道:“阿父,劉郎君美名播于江左,薈蔚也聞其辯,若與女兒相較,恐其尚有不如。阿父勿需憂心,女兒只是思念三娘,三娘去歲仙去。自小,三娘便待女兒猶若已出,女兒理當節孝三年……”說著,雙肩一顫,眸子一眨,垂下頭,一顆眼淚滾下來。

顧君孝看著一身素裙的女兒,想起了剛逝的亡妻朱氏,心中一陣感傷,悵然嘆道:“圣人論禮,賢者言安。此節,與禮不合;此安,存心便可。莫論禮與安,薈蔚皆勿需如此。”

“阿父!”

顧薈蔚抬目迎視,身子微微前傾,輕聲道:“阿父,圣人之禮,賢者之安,女兒當自知。奈何,女兒正是輾轉不安也,望……阿父憐惜女兒。”言罷,稍稍退后一步,攬手于眉,大禮頓拜。以額低背而不起,發髻上的雪蓮亦在微微顫抖。

“罷,暫且由你!”

顧君孝未將女兒試探出來,卻惹起了自己心中的憂傷,慢騰騰站起身來,搖袖而去。將將走到廊上,想了一想,又走了回來,將一枚書帖擱在案上,柔聲道:“薈蔚,感懷則可,切莫太過心殤。現下桃紅芳緋,正是踏春之際,不妨四走處走走,亦可排遣心懷。”

“踏春……”

鵝黃書帖擱在案上,畫著一只金絲蝴蝶。

一見這蝴蝶,顧薈蔚細眉便是輕輕一揚,待阿父走遠了,把帖捏起來,稍稍一想,揭開絲線纏口,抽出內中紙壤,其中有一行字:早春初起,鶴啼云,新茶一盅,盼芳芷。

屬名,陸令夭。

吳縣,橋氏莊園。

橋游思靜靜坐在案后,橋氏各管事正在回稟著莊內瑣事。

糧田管事道:“小娘子,去歲逢災,莊中糧田十獲六七,眼見即到播種之時,竟有不少佃戶未存種糧。恐誤耕期,小人請小娘子之命,是重雇佃戶,亦或再行放糧?”

早春微涼,橋游思懼寒,猶自捧著手爐,瞇著眼想了想,說道:“衣莫若新,人莫若故。佃戶雖非蔭戶,然,都已跟隨橋氏多年,豈可輕易棄之。”

莊院管事,皺眉道:“小娘子心善,然則,去歲便已免卻不少繳糧,而今若是再行放糧,唯恐存糧堪憂。若是今年再逢蝗、雨,恐難以安度……”

橋游思道:“人失地則亡,族失人則敗。我橋氏人丁單薄,之所以依舊屹立于江左,便在闔族之人齊心攜扶也。災不可預,卻可謹防,暗庫之中,尚有不少財物,理應聚糧。”

莊院管事驚道:“小娘子,暗庫乃我橋氏之根本,豈可……”

“便如此。”

橋游思看了一眼震驚的管事,淺淺笑道:“人聚,方安,方有一切。只是,需酌類別之,去歲已然大免,若尚有好食惡勞者,當收田重雇。而此,尚請細心斟酌,不可有誤。”

“是,小娘子,小人定將細心核查,不敢懈怠。”

糧田管事領命而去,離院之時,回頭看了看幽靜的小院,心道:‘小娘子慈善存懷,心潔若鏡,橋氏有小娘子在,安如磐石矣!’

一個時辰后,各管事陸陸續續出院。

橋游思捏起小拳頭,捶了捶兩肩,身后侍著的兩名女婢趕緊迎上來,替小娘子捏著肩頭,下手極輕,小娘子身子弱,就像水玉做的一般,她們不敢太過用力,深怕一個不小心,便把小娘子捏疼了。

“小娘子,有帖……”

這時,晴焉走進室中,手里捧著鵝黃書帖。

“唳,唳……”

潭草青青,一群群幼鶴在潭中奔來竄去,時爾洗羽,倏爾又將長長的脖子扎入水草中,尋找著水中的殼、螺。

陸舒窈正在潭邊描畫,瞇著眼睛,鼻子微皺,神情極其專注。

稍遠處,小靜言捉著青虹劍舞得虎虎生風,嚇得女婢們躲得遠遠的。必須得躲,因為她們的小郎君劍術不佳,青虹劍時常會脫手而飛。若是一個不留神,保不準便是鼻青臉腫。

“霍霍霍……哈……”

小靜言舞劍完畢,反劍豎在眼前,引導著氣、徐徐入懷,又朝著寶劍哈了一口氣,倒提著劍飛快走向陸舒窈,邊走邊道:“阿姐,畫好了么?”

陸舒窈抹了一把額間的細汗,接過抹勺遞來的絲帕,擦了擦手,端祥著畫,笑道:“嗯,相較去年,似有增漲。”

抹勺笑道:“是呢,待劉郎君歸來,看后定然歡喜。”

抹勺因偷偷陪著陸舒窈私見劉濃之故,曾被陸氏責罰,有一段時間去廚房做了小婢。而自從去年底,陸舒窈以待嫁之身搬來華亭別莊,抹勺便獲得了自由,再次跟在了小娘子身邊。

能陪著小娘子,抹勺開心之極,看了看畫,又問道:“小娘子,咱們請帖都寄出去了,她們會來嗎?”

聞言,陸舒窈兩把小梳子唰了一唰,淡聲道:“定然會來。”

按習俗,江左世家女兒出嫁之前,有一場盛大的詩語會。這幾日,陸舒窈的蝴蝶帖四下亂飛,分別寄給了吳縣顧氏、橋氏、以及一些吳郡士族的知名女子。

小靜言撅嘴道:“若是不來呢?聽聞,妙音驕傲得緊,而那清絕亦是難得一見!”

陸舒窈看了一眼小靜言,軟聲道:“若是不來,只好,只好命靜言去請。”

“阿姐,此事靜言不曾聽聞,靜言告辭!”小靜言眉梢一揚,轉身便走。

陸舒窈淡聲道:“不曾聽聞,倒也甚好。”轉過頭,對抹勺道:“抹勺,且去把金絲鶯兒尋回來,它在別地,定然住得不習慣。”

抹勺格格一笑,萬福道:“是,小娘子。”

小靜言腳步驀然一頓,回過頭來時,已是愁眉苦臉,可憐兮兮地道:“阿姐,金絲鶯兒已歸靜言,豈有送出再收回之理?”說著,眼睛骨嚕嚕一轉,也不知想到甚,嘴巴一翹,快步而回,神神秘秘的道:“阿姐,且思思,興許尚有遺漏!”

“遺漏……”陸舒窈瞇著彎彎的眉,心道:然也,應當好好思思,興許尚有遺漏……

草長鶯飛,衰柳復新。

至吳縣的官道上行著幾輛華麗的牛車,袁女皇坐在首車中,看著簾外的青山秀水,輕聲喃道:“吳越山水便若古之西子,一年四季,皆不同矣。”

“女正早言,初春之吳,定然美極,阿姐猶且不信!現下,若何?”

袁女正從后車的邊簾冒出個頭,伸手一揮,捉住一瓣隨風漫漫飄來的桃花,置于鼻下一嗅,臉上笑顏層層綻開,自從美鶴離開江南,她便一直揣度著阿姐踏游,踏出了建康城,渡過了丹陽水,終于乘著牛車來到了吳郡,華亭鶴唳,不遠也,理當去聽聽。(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門閥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