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風流第一百五十一章 誰心寄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門閥風流 >>門閥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誰心寄魂

第一百五十一章 誰心寄魂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30日  作者:水煮江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水煮江山 | 門閥風流 

您當前的位置:(作者:水煮江山)


北繡樓,壁爐內火光燎亂,矮案上沉香清緩。≯

雪色帷幄里,橋游思散著青絲,背靠著高高的軟枕,捧著一卷青簡,正在輕聲細讀。經得十來日將養,顏色盡復,小唇作櫻點、嬌嬌嫩透,十指若瑩雪、根根玉白。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不惜歌者苦,便傷知音希;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讀罷,眨了眨眼睛,眼前仿佛出現一對高飛的鴻鵠,盤旋掠過高樓,隨后一聲長啼、尾相接,直插青冥。

晴焉吹了吹冒著熱氣的藥碗,見小娘子看著帷幄上的薔薇出神,細聲笑道:“小娘子,咱們不就是在北樓么?”

橋游思道:“此樓非彼樓。”

晴焉奇道:“那是何樓?”

橋游思道:“此樓,乃是心中之樓。心中若存高樓,便有鴻鵠自心底而生,振翅鳴啼,引朋遠來。”

晴焉本想問小娘子鴻鵠為何一定要飛高樓,但轉念一想,改了口:“咱們小娘子居北樓,心中定是高高的,那,那劉郎君居東樓,便若,便若鴻鵠鳥兒,定會來飛……”瞧了瞧背依高枕的小娘子,心想:可不是嘛,這軟枕還是劉郎君遣人送來的呢。

橋游思脫口道:“晴焉,鴻鵠是一對……”

“哦……一對!”

晴焉歪著腦袋,把那聲“哦”拖得極長。橋游思微微一愣,不知想到了甚,腮角浸紅,羞得不行,悄悄的捧起竹簡擋住臉,不讓晴焉看。

“瞻簀來得極巧,這個時辰,小妹定然醒著。”

“玉鞠兄,劉濃……”

便在此時,劉濃與橋然的聲音低低傳來。

橋游思飛快的瞅了一眼榻側的銅鏡,只見鏡中的小女郎髻不整,只著輕褻衣,此時想換已然來不及,干脆順著高枕往下一縮,順手扯過衾角蓋在胸口,竹簡“啪”的一聲、掉在地上。睫毛輕輕顫動,細聲道:“晴焉,我睡了。”閉上了眼睛,呼吸均勻。

“可是,小娘子……”

晴焉瞅了瞅裝睡的小娘子,再瞥了瞥手中的藥碗,皺眉簇成了一團,而這時,大郎君的聲音已然響起:“小妹,可醒了?”

來不及了,晴焉把藥碗往案上一擱,迎到門口,回道:“大郎君,小娘子剛歇下。”

“哦?不是會醒一個時辰的么,怎地又歇,莫非有變?”橋然脫著腳上木屐,眉頭一挑,心中卻有些擔憂,回頭道:“甚是不巧,小妹又歇了。”

“無妨,橋小娘子身體要緊,若是病情生變,劉濃這便遣人至吳縣。”劉濃一邊脫著木屐,一邊說著,心中既驚且憂,橋游思這病確屬罕見,若說是寒疾,卻又似是而非,而吳縣橋氏之所以人丁常夭,根結便在于此。恰若憂曇,匆匆夜綻,盛放之時驚鴻怯雁,凋零之時無人聞知。

兩個郎君說著話,行向內室,并沒有改日再來的意思。晴焉急了,腳步斜斜一邁,端著雙手萬福道:“大郎君,劉郎君,小娘子歇下了。”

橋然皺眉道:“事急從權,瞻簀非外人,便是歇下了,亦可探視。”

劉濃道:“然也,病急如侵火,慢去如抽絲,急不得、緩不得,卻不可輕怠。”

“這……”晴焉無奈,讓開道路。

橋然行進內室,見小妹果真睡下了,疾步行至床榻邊坐下,細細查探小妹的神色,若是寒疾有所反復,小妹于睡時便會呈現痛苦之色。

劉濃輕步慢行,目光在案上一頓,晴焉趕緊遮住藥碗,怯怯的看著劉濃,懇切的搖了搖頭,劉濃會心默笑,點了點頭,眼光看向榻上的橋游思,但見小女郎滿把青絲泄在衾外,一半在床,一半在榻,布衾的一角,淺淺露著潔白的小手,手指在輕輕的顫抖。

她在裝睡……

劉濃心中一軟,走上前細看,真是個白玉無暇的小女郎,眉色淡若云煙,乖乖巧巧極是惹人憐。

他在看我……

橋游思雖然閉著眼睛,但心里卻知道,劉濃在靠近、在看她,她嗅到了那若有若無的芥香,感覺到了臉頰兩側的微燙,眼皮要動,忍住!快走,快走……

“嗯……”

劉濃輕咳一聲,說道:“玉鞠,橋小娘子面色盡好,可見病情并無大礙,且讓小娘子安歇,劉濃尚有事要與兄商議。”

“也好,明日典禮之事……”橋然見小妹無恙,心下稍安,抬頭見劉濃的面色蒼白、不見血色,遠不及小妹,便打住話頭,憂道:“病急如火,慢去似絲,我觀瞻簀面色若紙,定未痊愈,莫若再將養些時日,何苦帶病操累,需得惜身啊。”

聞言,橋游思險些睜開了眼,現露在外的手指顫抖不休。

劉濃笑道:“無妨,些許小傷算不得甚,年歲已近,不可再行耽擱。”

“唉!”橋然一聲長嘆,站起身,自從來到華亭,他才知曉劉濃的不易,而華亭劉氏能有今日的昌盛,便是來自這位未及弱冠的美郎君終日操持。說起來,華亭劉氏與吳縣橋氏何等相似,都是獨木一枝,闔族榮辱聚在一身。

劉濃斜讓一步,讓橋然先行,待橋然轉過帷屏,看了一眼橋游思,輕步上前,將一樣物什放在她的手指邊,轉身便走。

行至屏風時回,見那素白的小手飛快的把東西抓在手中,美郎君微微一笑,快步疾去。

腳步聲漸遠,不可再聞。

橋游思睜開眼,雙手捧在眼前,緩緩展開,只見在掌心中臥著一枚玉雕,乃是一只小兔子……

通宜雖不若聯姻至親,但卻勝在目的明確,一切但為相輔相承。是以,通宜之典,極盡浩盛,禮儀繁瑣,需得交視族譜、拜祭天地、告祭祖廟、尚需請得久負盛望之人見證。

吳縣橋氏族譜極簡,唯存橋然與橋游思;華亭劉氏亦同,唯有劉氏孤兒寡母,楊少柳自雪夜匆匆一現后,便隱匿在西樓,劉氏未提,劉濃未言,橋然與祖盛心中好奇,卻知不可多問,默而不宣;余杭丁氏一門五支,族譜上記載著近百人,不過,丁氏人丁雖眾,扎根江東也久,但郡望卻不近人意,列數百年五代,丁氏最具名望者,竟然便是丁晦。

丁氏擅商,族中盛產錦鍛,雖說東晉乃是莊園經濟,一切所需皆可在莊中尋獲,但丁氏桑麻確有獨到之處,別地之錦,華有同之,柔則不如,柔有同之,華則不及。是以,各大門閥世家雖不屑與庶族來往,卻不拘寒門所產之物。這不足為奇,奇的是,主掌丁氏商事的,居然便是丁青矜。

劉濃闔上丁氏族譜,心中極奇,若非親耳聽劉訚說起,教人如何敢信?雖然丁青矜僅是暗中操持,明面上則是其兄丁異。但劉訚是何等精明人物,他一言斷定主事之人是丁青矜,那便定是那個會彈錚且言辭犀利的小女郎了。

想起那****的羞憤之言,劉濃不禁裂嘴一笑。

碎湖自廊外而來,站于門口問道:“小郎君,丁府君問見證之人可至?”

劉濃笑道:“我自去見過府君。”

丁氏原本欲請余姚虞喜做見證人,丁晦弱冠之時與虞喜有舊,他知道劉濃也算是虞喜的弟子,兩般齊下,估摸著能請來。此次典禮在華亭而非余杭,丁氏族內原有些許不滿,但丁晦乃是強權人物,力排眾議,可也希望這見證人由丁氏來請,面上也有些光顏。

劉濃自是喜聞樂見,本欲修書一封助丁晦請來虞喜,殊不知卻臨時接到一封信,有人要途經華亭,而他若來此,莫論名望尚是親疏,皆要勝過虞喜,便婉言告知丁晦,已請得見證人。丁晦知道劉濃與上等門閥來往甚密,便問何人,劉濃但笑不語。

眼看時辰將至,三方族人共聚,高臺已鑄,而見證人卻遲遲不顯身,丁晦按耐不住,便幾度問詢。此乃大事,豈可兒戲。

劉濃見了丁晦,只見其一身盛裝,面上神情卻略帶緊張,知他在擔心甚,揖手笑道:“府君勿憂,稍后,見證人必至。”

丁晦見劉濃依舊云淡風輕,心中暗贊美郎君氣沉如淵、非同尋凡,又問:“來者到底何人?”

劉濃笑道:“府君何急,稍后便知。”言罷,瞅了瞅室外,見日已初起,灑得滿眼光輝,便辭別丁晦,至中樓尋劉氏去了。

公元318年,十二月二十。

華亭劉氏、吳縣橋氏、余杭丁氏締結通宜。

高臺鑄在院外,高三丈,寬十丈。

高臺之下,矮案錯擺,盡鋪葦席,婢女穿梭如燕。觀禮席中,與華亭劉氏到有來往的寒庶之族落座于東,有由拳焦氏、蘇氏、齊氏等。西面,丁氏扎根余杭百年,來往之族最眾,一眼看去,盡是人頭簇擁。再觀北面,寥寥幾人。

劉濃心細,便請祖盛落座于北,又命白袍與大婢們列侍于北,這樣放眼看過,也就不是那么突兀了。橋然汗顏而感激,人情冷暖、如鵝浮冰,他不是未請昔日來往之族,而是……

劉氏今日打扮的極盡雍容,梳著盤恒髻,插著金步搖,渾身襲著淡紅對襟襦裙,披著銀白狐裘,滾邊絨毛廝磨著臉頰,端著雙手笑盈盈的站著。巧思與留顏侍于她左右,卻絲毫奪不走她的艷光。惹得人暗贊:怪道乎美鶴清美至斯,原是因此。

劉濃頭戴青冠,一身重裘,面色略顯蒼白,負手立于眾人之前。至今日后,華亭劉氏之主,便正式歸屬于他。經得一翻商議,他與丁晦平輩論交。

橋然身著華袍,腰纏玉帶,盡顯溫文儒雅,但他卻是孑然一人,橋游思并未在身側,她仍在夢中。

丁晦領著其余四支族人,俱是盛裝,丁青矜藏在人群中,時不時偷看美鶴,在她的心里,對美鶴與阿父平輩論交,極不認可。當然,她也無權反對。

當浩蕩鐘聲響起,天地也仿佛隨之而肅穆。

三方之人盡皆朝著觀禮之族作揖,觀禮之人離案而起,還禮。丁晦趁勢靠近劉濃,低問:“怎地,見證人還不至?”

劉濃看著急奔而來的李寬,側一個長揖,笑道:“已至。”

“蹄它,蹄它……”

“瞻簀!美酒備好乎?”

一聲呼喚,一聲長笑,朱燾身披殷紅大氅,騎著絨甲駿馬,浮現于山崗,在其身后,上百著甲騎士簇擁著一竄華麗的牛車,漫下來。

“府君!”劉濃高聲喚道,朝著朱燾迎去。

“哼!何來府君?”朱燾勒馬于崗,面色不喜。

劉濃一愣,笑著揖道:“處仁兄長!”

“然也!哈哈……”

朱燾放聲狂笑,猛地一抽鞭,縱馬飛馳,至劉濃三十步外勒住韁繩,“希律律……”渾身套著絨甲的戰馬揚蹄狂嘯。

朱燾翻身落馬,拉著劉濃大步邁向震驚的眾人。

朱燾,朱中郎,益州刺史。

世人皆知、世人皆言:義陽有兒郎,為復北土著鐵裳,揮戈提甲戰胡狼,醉時臥雪枕冰膽,醒時作嘯氣慷慷。

“美郎君,可還記得妾身否?”

倆人身后傳來一聲嬌呼,朱燾大笑,劉濃并未回頭,揚聲道:“醉時臥雪枕冰膽,醒時作嘯氣慷慷,此雪,乃鶯雪。”

“噗嗤!”俏麗的鶯雪剛剛揭開簾便聽得此言,一聲嬌笑如鈴轉,滿臉歡顏。

見證人已至,全場起身而注目,此時的朱燾剛剛晉升益刺史,聲名如日中天,莫論家世門楣,便是朱燾自身已足以令人敬仰。匡復北土,江東士族大多只是說說而已,誰個真愿舍下一身榮華,放著五石散不服,舍去青山綠水不看,去著鐵裳,飲雪戰胡狼?!

然,朱燾便是朱燾,同類相從、同聲相應,義陽兒郎便若鷹隼,當與鶴齊,豈可與雞同!

朱燾著軟絨于身,緩緩邁上高臺,身上的大紅長氅裂展于風中,昔日的溫雅盡去,唯存而今冷顏如鐵,三寸濃須迎風不飄,話語似鼓作捶:“大興元年,歲在戊寅,至臨寒冬,載將近。遙寄青冥于空,長存仁義于胸,觀諸君之盛顏,示孔孟之道顛……”

待得朱燾致畢辭,三族之人共聚高臺,互換族譜以彰其跡,再拜祭天地以昭告天下,至今而后,三族之人共進同退,若有背離,人可唾之!隨后又告祭祖廟,華亭劉氏無祖廟,只得從簡。歡慶三日,三日后丁晦攜族人回歸余杭,并邀請劉濃來年至余杭小住,此乃禮節,劉濃自是應允。橋然擔心譜諜司之事,欲回吳縣,但橋游思這般模樣,怎可起行?且劉濃再三挽留,故而,只能再待幾日。

祖盛告辭離去,劉濃修書一封,言年后必至婁縣。朱燾來了便未走,整日泡在酒壇里,不是醉在鶯雪之懷,便是臥在冰潭之側,極盡逍遙之能事。(未完待續。)8

[右箭頭:下一頁][左箭頭:上一頁][回車:返回目錄]


上一章  |  門閥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