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風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下逢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門閥風流 >>門閥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下逢君

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下逢君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7日  作者:水煮江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水煮江山 | 門閥風流 

作者:水煮江山書名:類別:歷史軍事更新時間:2016/05/1615:57:05字數:5589

三日后。@

會稽學館評核結束,《老》《莊》《周》《儒》以及經世策論共計五項,劉濃得評上中。

其間,劉璠曾對劉濃‘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的釋解提出質疑與異議,但謝裒力壓劉璠并暗中告戒其不可罔顧而尋私,劉璠只得訕訕一笑作罷,如今華亭美鶴的聲名在山陰盛隆致極,以他個人之力想要將劉濃扼制,實屬力未能及也。

按例,坐師需對優異的學子寫薦書,以便日后大、小中正評合時借鑒。這種薦書類似漢時名家作《月旦評》,往往只有幾個字,但卻言簡而意賅,會伴隨著被評人的一生。經得一陣細細商議后,謝裒提起狼毫,略作闔目沉吟,在潔白的左伯紙上書下了龍章風骨的十個字:江表獨秀俊杰,皮里皆有春秋。

是日,雪飛清揚。

城東柳渡,車來舟往,在山陰求學的各家郎君們紛紛回返。風雪小亭中,謝奕、謝珪、蕭然、褚裒、劉濃、張邁等人團圍于席,暢談詩詠、臨亭賞江雪,今日劉濃與褚裒將離開山陰,原本張邁欲與劉濃一同返回吳縣,但王侃有意挽留,他只得在山陰再滯留些時日。

因雪濃,眾人勸劉濃稍待時日再返,奈何劉濃歸意殷切,心思早已飛向華亭。

稍徐,小謝安與胖謝萬也來了,一同前來的尚有端莊典雅的謝真石與妖治脫竣的謝尚。謝真石是來送褚裒的,而謝尚緩緩度入亭中,不言不語,卻贈了劉濃一對墨玉鎮紙,渾身烏墨,觸手溫潤。顯然是件珍品。

謝奕笑道:“此乃尚兄極愛之物,平日謝奕久討不得,未想卻落歸瞻簀。瞻簀,休得小看此物,此物傳自蔡文姬,名喚。墨鱗玉茄。”

眾人一聽是蔡文姬之物,紛紛湊過來借賞。

謝尚淡然道:“不過死物爾,諸君何故如此!”

蕭然笑道:“非也,睹此物如見琰女,墨香猶存也……”

“然也……”眾人深以為然,蔡文姬一生坎坷,乃東漢大文豪蔡邕之女,擅長詩賦、音樂、書法,曾被匈奴左賢王擄走。魏武曹操以重金贖回,知其擅曲,命其弄音于宴。蔡文姬以一曲《胡茄吟》,驚蓬四座,宛似沙礫橫飛,直若玉石同焚,魏武聞曲而知意,扼腕嘆息。將其嫁于董祀。世人皆言:‘魏武之意,天下皆知。奈何,緹索能代父,琰女不宜家。’

劉濃與謝尚交情并不深,見了面也只是彼此點頭半揖,未料他竟以如此珍物相贈,但既然授也授了。于是干脆深深一揖謝過,又思及無物可回贈,便撩起袍袖,提起狼毫,當場作書曰:妖冶風流謝仁祖。美達秀姿鴝鵒舞,衣紫羅襦付琵琶,音落柳青桃復朱……

一章長賦作罷,半個時辰已去。眾人紛紛稱贊,都道瞻簀此賦俊雅通脫、飄然若仙,更為難得的是瞻簀之字與往日相較大為不同,渾然已具骨也。劉濃謝過眾人,將賦贈于謝尚。謝尚見此賦所提皆是他平生最引為傲之事,心下甚喜,捧著詩賦繞著亭朗聲復詠。

當下,劉濃見時已不早,便與眾人作別。亭外落雪簌簌,亭內之人面呈不舍,謝奕與蕭然知道劉濃日后將往建康,彼此尚有相見時日,便各以禮物贈送。但小謝安卻不同,他年方幼齡,想來若要再見劉濃極難,一時眼底見紅,暗暗拽著劉濃的衣袖。

經得幾個月的相處,劉濃亦極是喜愛這個小小的謝安,蹲下身來,平視著他,笑道:“安石,汝乃謝氏之麒麟,豈可與俗人一般臨亭傷離別。”說著,朝來福點頭示意,來福至牛車中捧出一個琉璃盒子,劉濃將琉璃盒子遞給小謝安,挑了挑劍眉。

琉璃盒子極是精美,上面紋著麒麟與幼鳳,小謝安輕輕揭開盒子,眼睛往里一投,唰的一下亮晶晶,只見盒子有個小人兒,辯其樣貌與神態,正是自己依于校門前時的樣子,小冠小衫在風中裂展,翹腳掂望,眉宇間依稀可見期盼之色。

劉濃笑道:“喜歡么?”這琉璃是在他與桓溫校場比武后,連夜所描畫的小謝安,命白袍火速趕回華亭,匠作坊依畫樣而鑄,鑄成十八件,唯余此件最佳。而他早已準備在今日將它送給小謝安,以謝當時千眾皆不解,唯余小謝安深信而不疑的情誼。

“美鶴……”小謝安將琉璃盒緊緊的子捧在懷中,看著蹲在自己面前的華亭美鶴,心中難以言語,半晌,伸出手掌拍了拍劉濃的肩,大聲道:“謝安會去看你的,即便往返千里,亦當命駕而至。”

劉濃揉了揉他的腦袋,笑道:“君子當致虛極,守靜篤……”

“知也……淡定!”話猶未盡,小謝安撇了撇嘴,嘟嚷著將他的話打斷。

“哈哈……”

眾人哄笑,劉濃哈哈大笑,謝真石從未見過美鶴笑得這般肆意開懷,心下略奇,而后瞅了瞅自己那可愛的小阿弟,嘴角彎起來,一把拉在懷里,格格嬌笑。

離別終來,眾人邁出亭,將劉濃與褚裒送至柳道轉彎處。劉濃與褚裒站在車轅上,朝著眾人長揖。其時,劉美鶴一身月色鶴氅,風姿若標;褚裒一襲華袍,簡貴儒雅;而謝奕烏衣長袍,英姿勃勃;謝尚身著紫羅襦,妖美無邊;更有那嫣然若雪放的謝真石,正是一干兒郎與嬌娃。而經此一別,再見便是群英逐芳華。

來時牛車五輛,去時牛車綿延十余輛,其中有一半裝著紀瞻贈送的各類物什,來時,主仆十一人,去時二十有余,更多了一個鮮卑姬,蘭奴。

來時,華亭在何無人知,去時,大越山水路人聞。

來時,躊躇滿胸,去時,歸心似箭。

蘭奴、墨璃、綠蘿三個美婢擠在一輛車中。非是牛車不夠,而是這樣既可以聊天,又能更暖和一些。劉濃與褚裒同車而坐,駕車者非是來福,而是褚氏隨從。來福騎著他心愛的赤蛟馬,遙遙領在前面。奔行于雪中,自得了這匹好馬,他的騎術日精夜湛,已經將小郎君拋開好大一截。

雪積的不深,車轱轆輾過,嘎嘎有聲。間或聽聞來福在馬背上縱聲吆喝,劉濃心中一片適然,而對面的褚裒有一口沒一口的品著竹葉青,亦是滿臉的愜意。今日謝真石能來送他,佳人之心昭昭可知。

車隊轉過山彎,直入狹窄的盤腸小道。

“蹄它,蹄它……”

這時,一陣馬蹄聲促響,來福打馬而至,在車窗邊輕聲道:“小郎君,有事。”

劉濃正靠著車壁假寐。隨即挑開邊簾,問道:“何事?”

來福瞅了瞅褚裒欲言又止。

劉濃笑道:“季野并非外人。但講無妨。”

來福道:“小郎君,前面有人等候。”

“等候?!……”

這般風緊雪驟然的天氣,誰會等候于野?劉濃與褚裒相互對窺,而后,劉濃問道:“何人?”

來福頓了頓,低聲道:“宋小娘子。”

宋小娘子。宋祎?她不是回蘭陵了么?怎地在此等候!劉濃心中既驚且奇。

褚裒若有所思的搖了搖頭,隨后眼神放光,“啪”的一拍大腿,打趣道:“風雪正濃,佳人卻等候于道。瞻簀,羨煞褚裒也……”

劉濃笑道:“季野休得取笑,劉濃與宋小娘子并非,并非……”并非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與宋祎之間雖無情事,實因綠蘿而有交集,但此事怎可對人言。

謝裒瞅了瞅簾外飛雪,心中感概不已,催道:“瞻簀快去快去,莫讓佳人等候太久!”

“季野稍候!”

劉濃亦不愿與他再解釋,越解釋越亂,干脆一個揖手默認,而后跳下車,騎上來福牽來的飛雪,待行至三婢之車時,稍稍想了想,叫上正在對著滿天雪花唱哩曲的綠蘿,一同前往。綠蘿沒騎過馬,緊緊的抱著小郎君的腰,感受著小郎君有力的腰腹,吹著又涼又暖的雪花,整個人都化了,軟綿綿的。

“蹄它,蹄它……”

飛雪四蹄踏著雪花,綠蘿希望它永遠也不要停下。奈何,事與愿違,爬上一個山坡,劉濃將馬一勒,翻身下馬,綠蘿瞅了瞅,有些高,她穿著錦羅裙,不知道該怎么跳下去。劉濃微微一笑,伸出雙手。

咦……

綠蘿媚眼若星湖,嘴角彎彎,心中怦然而喜,恍覺天地間再無風雪再無晴,只剩下小郎君那雙結實的手臂,閉著眼睛往下一跳,心想:快樂與幸福,便是如此呀……

“綠蘿?”劉濃喚了喚。

綠蘿仰著臉,閉著眼,櫻唇嫩滴。

“綠蘿!”劉濃加大了聲音。

“呃……”

綠蘿愣愣的回過神,睜開眼來,發覺自己整個人都在小郎君的懷里,陣陣陽剛之氣與芥香之味四襲而來,頓時渾身一麻,又軟了。

“嗯!!!”

劉濃重重的放了一聲干嗓子。

綠蘿被這聲嗓子一嚇,才發現地點不太對,整張臉紅撲撲的,眨了眨眼睛,自己慢慢站直了身子,端起了雙手。

劉濃牽著馬,走向不遠處的凹地,在那里,有一排華麗的牛車環圍,中有一頂倉促搭就的布蓬,十幾個帶刀的部曲簇擁著蓬帳,眼神冷凌如刀。行至近前,將飛雪交給來福,朝著綠蘿點了點頭,綠蘿乖巧且端莊的跟隨在后。

此時,蓬帳的布簾一挑,從里面走出個小婢,見了劉濃與綠蘿面色由然一喜,先是朝著帳內喚道:“小娘子,劉郎君來了!”而后,又碎步向前,萬福道:“見過劉郎君。”看了看綠蘿,喜道:“見過,綠蘿小娘子。”

“綠蘿,見過姐姐。”綠蘿端著手淺身還禮,心中卻幽幽的想:唉,原以為小郎君帶我溜馬呢,誰知又是來見那個古怪的宋小娘子……

宋祎顰顰亭亭的走出來,依舊一身綠衣,手捉青笛,披著件青綠滾白邊的斗蓬,俏生生的秀立于風雪中,眉眼若工筆秀畫,似冷似淡語添情:“宋祎,見過劉郎君。”隨后看著綠蘿,眼中有汪汪湖水蕩漾,臉上的神情則越來越柔,輕邁兩步,捉著綠蘿的手,凝視著金纓步搖下的美麗人兒,笑道:“妹妹,真美。”

“綠蘿,見過宋小娘子。”

綠蘿彎身萬福,順勢卸下她的手,宋祎微微一愣,捉著青笛擊下了玉掌,對劉濃笑道:“劉郎君,可驚乎?”

劉濃不答她話,反笑問:“宋小娘子幾時回的山陰?”

宋祎走到高處,看著遠方亂燎的雪,淡聲道:“估模著會稽學館休學的日子將近,宋祎趕了八百里,幸而未遲。”聲音很低,似乎并未說給劉濃聽,而是寄語自己,寄語這八百里的山水與風雪。

劉濃邁至她身邊,并肩而立,從這里一眼望去,茫茫雪空、隱約青山,遠方的車隊,若隱若現。

半晌。

宋祎回身看向不遠處的綠蘿,嫣然笑道:“劉郎君能將綠蘿帶來,宋祎甚喜。倒也不枉了,這八百里風雪。劉郎君昔日曾言,式微,式微,胡不歸。然,劉郎君知否,宋祎此身,難以隨已……便若這漫天的雪花,逢冷乍寒,遇暖冰逝。”說著,嘴角一彎,看了一眼身側的美郎君,又道:“劉郎君聰慧豁達,實乃宋祎平生所僅見,今日,君攜美名而歸,宋祎無以為贈,便借一樹蠟梅、一曲清音,祝君一路高歌、安平。”

言罷,提著裙擺走向一株傲雪凌霜的蠟梅。

梅花似雪點絳,風雪佳人,綠衣如魂。

一曲《山中憶故人》,宛轉清越,回旋于雪中,盤蕩于心間。美郎君孤身立于高處,心神隨著此曲慢展杳遠。待得曲終人將盡,劉濃情不自禁的揖手輕聲道:“宋小娘子八百里風雪,僅為鳴此一曲,待故人之醇厚,拳拳之愛意,令劉濃汗顏而生愧!”稍稍一頓,就著滿腹的激蕩,沉聲道:“小娘子需惜身,便如此梅,絕盡凜冬而顯華。”

“格格……”

宋祎捧笛而笑,笑得渾身上下輕顫,少傾,青玉笛輕輕一拍掌,歪著頭笑道:“宋祎……謝過劉郎君吉言。”悄悄一掠綠蘿,微微傾身,對著劉濃輕聲道:“各有歸途,好生相待身前人,宋祎謝過。”身子慢慢彎下去,綠斗蓬上飄著點點雪花……

“珍重,別過!”

劉濃長揖。(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門閥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