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小說類別:
小說作者:黑蘭度
一秒記住,精彩小說隨時閱讀,手機用戶請訪問m.sgxsw。
“報告團長,華軍突然襲擊秦皇島,第七十五步兵營遭受華軍炮火打擊,損失慘重,軍營化為廢墟。&鮑里斯營長和一百多名士兵堅決抵抗,為我們二人報信爭取時間,形勢岌岌可危!”
伊萬大喜,能上戰場是對哥薩克最大的褒獎:“華軍有多少人?從哪里過來的?進攻方向在那里?”
兩名士兵吱吱嗚嗚,伊萬知道從他們那里得不到更多的情報,這些士兵都是在遠東就地招募的新兵,說不定遇到襲擊后立刻逃跑。無所謂,有多少哥薩克們的馬刀就會殺多少,越多越好,沒有什么軍隊可以擋住哥薩克騎兵的沖擊!
趁著酒勁伊萬立刻命令騎兵團集結,暈暈乎乎的士兵們聽到有仗打,不顧身體的搖晃開始集結。此時就可以看出這些士兵們的素質,不愧是戰斗民族,即使在這種狀態下還可以有條不紊,三十分鐘后騎兵團就整裝完畢,在伊萬上校的帶領下開赴前線。
7月19日上午八點左右,第三步兵團的偵察兵與伊萬騎兵團偵察兵遭遇,巧合的是華軍四名偵察兵乘坐吉普車從一個村莊的右側進入,俄軍十名騎兵從村莊左側進入。
不知道汽車發動機聲音是什么玩意的哥薩克騎兵們循著聲音,在村莊中心的街道上發現了駛過拐角的吉普車,不到五十米的距離上哥薩克騎兵認出了華軍偵察兵的軍裝,十名騎兵還是被怪異的吉普車驚到,呆滯了幾秒鐘。
華軍偵察兵聽到馬蹄聲后早有準備,剛剛駛過拐角,副駕駛位置上的士兵就操縱輕機槍開火,后座上的兩名士兵也半蹲著扣動步槍的扳機。
`第一時間的交火就有五名騎兵中彈跌落馬下。剩余幾人立刻跳下馬躲進街道兩側的土房子里,幾匹戰馬被擊中倒地,其余戰馬跑掉,也許它們還沒有適應充滿機槍聲的戰場吧!
無名小村莊距離昌黎防線大約十公里,也就是說俄軍位于唐山的騎兵團很有可能向這邊開進,偵察小隊隊長孟凡立刻決定消滅這股敵人。然后找到俄軍騎兵團的準確位置。
后座兩名士兵跳下來,利用吉普車的掩護慢慢靠近俄軍躲避的土房子,突然,寂靜的戰場上傳來驚聲尖叫,孟凡反應過來,那是土房子里的村民,如果在這里解決戰斗,很容易傷害到平民。
“倒車!”三分鐘后吉普車退回村外,俄軍的馬匹已經跑掉。剩余五名士兵一旦走出村子,就逃不出吉普車的追捕。
結果還是讓五名俄軍士兵跑掉了,他們利用村莊房屋的掩護,從另一側村外的小樹林中逃脫。華軍偵察兵只好放棄五名逃跑俄軍士兵,繼續前進尋找騎兵團主力。
戰馬沒有跑出多遠,鉆出小樹林后五名俄軍士兵就發現了孤獨的守候在村外的戰馬,半個小時后偵察兵找到騎兵團,并向伊萬匯報了發現華軍偵察小隊的情報。
信息量不小。機槍、汽車、偵察兵,再看看地圖。伊萬知道華軍已經從秦皇島推進到西側幾十公里的位置。使勁搖搖腦袋,該死的酒精還沒有揮發完畢,早知道就不喝那么多了!回來匯報的偵察兵越來越多,十五支偵察小隊,竟然死傷二十多人,這還是戰無不勝的哥薩克騎兵嗎?難道華軍的戰斗力這么強?
昌黎。`通往秦皇島的必經之路上,第三步兵團設置了一道防線,兵力不足,長達四千多米的防線需要照顧,還需要防備俄軍騎兵從兩側迂回。不過防線前的鐵絲網和地雷都設置完畢。可以幫助士兵們減輕負擔,最重要的十五門步兵炮也安置在后側的一座小山丘上,它們將是第三步兵團最強大的火力支援。
各排的重火力班攜帶的迫擊炮、重機槍的設置也是一門學科,軍官的水平在設置重火力陣地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至于士兵們,兩天左右的時間他們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挖掘戰壕上,現在一道簡單卻又堅固的防御陣地基本完成。得到俄軍騎兵團即將抵達的消息后,士兵們正在軍官的指揮下搬運彈藥等物資,清理槍械、檢查彈藥,進入陣地后等待戰斗開始的那一刻。
徹底擺脫酒精困擾的伊萬上校用望遠鏡觀察者華軍陣地,單薄的一層防御線,相信發起沖鋒的騎兵們很容易突破,不過外圍的鐵絲網是個大問題。他在日俄戰爭時見識過,日俄雙方都利用過這種陣地防御利器,說起來還是華軍的首創,對于沖鋒的騎兵會造成很大的阻礙。
騎兵團原本有十門野炮,不過沒有炮彈,盟軍大部分部隊都存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不過哥薩克騎兵也不依靠火炮取得勝利,他們的殺手锏是一往無前的勇氣、鋒利的馬刀和烏拉的吶喊,命令躍躍欲試的騎兵們做好戰斗準備,伊萬縱馬走到最前面,抽出馬刀,從華軍陣地外一千米處開始前進。
第一次進攻伊萬就沒留后手,全軍兩千五百名騎兵緩緩前進,鏡頭要拉至幾百米高才能囊括所有的進攻部隊。
小山丘上的炮兵陣地得到開火的命令,十五門步兵炮試射一輪后就開始精準炮擊,高爆彈造成的殺傷力和華軍炮火的精準度讓伊萬驚訝,但要想勝利就必須付出代價,等沖上華軍陣地就可以任意收割敵人的頭顱。
距離華軍陣地八百米時伊萬有些忍不住了,粗略估計已經有一百多騎兵倒在了華軍炮火之下,達到沖鋒距離時能剩下多少?
“散開,散開!”附近爆炸掀起的煙塵讓伊萬灰頭土臉,命令騎兵散開躲避炮火后,騎兵團冒著陸續落下的炮彈繼續前進。
終于進入三百米距離,騎兵開始提速,并在一百五十米左右時達到沖鋒速度,伊萬掌握的時機非常老練,以他為箭頭,呈三角型沖鋒的騎兵陣勢逐漸顯現出駭人的威力。華軍陣地上的士兵能明顯的感覺到地面輕微的抖動,軍官們來回奔走,高聲穩定士兵的士氣。
“開火!”一聲令下,早已準備好的重機槍手拉動槍栓,無數的子彈從機槍陣地上竄出槍口,在哥薩克騎兵面前飛舞。
戰馬試圖躍過鐵絲網形成的障礙,卻被鐵絲網絆住、與騎兵一起倒在戰線上,大量的騎兵被子彈擊中,華軍的火力在一瞬間達到頂峰,閉著眼睛開槍都能收獲戰果。
被阻攔在鐵絲網前面的騎兵們無法收住勢頭,倒是讓倒地的戰馬和騎兵壓壞了鐵絲網防線,后面無數的哥薩克高呼著“烏拉”通過戰友鋪成的道路,然后又陷入地雷陣中。
伊萬上校還沒有抵達鐵絲網前就被一顆機槍子彈擊中,雖然沒有命中要害,但跌落馬下后立刻被后面的戰馬踩成肉醬。失去指揮的騎兵們根據自己的本能行動,三百多名騎兵倒在華軍陣地前,密集子彈組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火力網,后面的騎兵終于收住勢頭,調轉馬頭分成兩部分,試圖沿著鐵絲網尋找華軍防御的薄弱點,然后再從那里發動進攻。
十分鐘后,失望的騎兵終于撤退,在華軍寬大一千五百多米的陣地前丟下了上千條人命,重機槍的殺傷效率在這個年代不弱于火炮集群。尤其是防守一方的重機槍,在密集沖鋒的人群面前肆意收割人命,效率能讓死神驚訝。
離開華軍炮火射程集結,騎兵們選出目前軍銜最高的一名少校營長擔任指揮,初步統計,騎兵團剩余士兵九百零五人,其中受傷一百一十人,而且大部分是火炮彈片形成的殺傷,如果是被重機槍或者步槍子彈命中,應該當時就跌下馬,而不是堅持著返回出發陣地。
第一次沖鋒就損失過半,一般部隊會就此失去戰斗力,或者撤退,或者直接向敵方投降。但從小就在惡劣環境中長大、成人后又不斷的在戰場上磨礪,這些哥薩克騎兵早就不知道什么是撤退或者投降,戰死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榮耀。尤其是死亡那么多戰友,群情激憤下騎兵團很快就做出了發動第二次沖鋒的決定。
重機槍手利用戰斗間隙為熱得發燙的槍管降溫,副射手為其運送彈藥,在高溫和火藥的作用下,射手的嘴唇干裂的嚇人,拿出水壺滋潤一下,然后點上一根香煙舒緩屠殺后的心情,陣地上的尸體和血腥味讓人回味無窮,甚至會延續到后半生。
固執的哥薩克騎兵沒有吸取教訓,第二次沖鋒在半個小時后發動,這一次他們沒有撤退,全部倒在了華軍陣地前方,甚至沒有靠近陣地五十米。(未完待續。)
本書作者黑蘭度告訴讀者我發現了個淘寶天貓購物返利網站叫,購物能省10的錢,而且每天簽到可以賺錢。滿一元錢當天即可提現到支付寶,大家快來試試吧!人品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