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十一章 為賺人抄桃花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為賺人抄桃花源

第十一章 為賺人抄桃花源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6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11小說旗


靈帝劉宏本身是一個有些雅的人,不然,其專門創辦的鴻都門學,也不可能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專科學校,各類人才在里面匯聚。

說實話,要是不當皇帝,也許他會成為一代大儒。坐到這個位子以后,才發現是一個爛攤子。很難想象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父親沒了,他不長歪才奇怪。

對趙家對,他的感情很奇特。每一次的作品,他想方設法都要找到原版。

漢光和中,郁林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戰國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秦,無論兩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黃承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諸事繁瑣,后遂無問津者。

一篇《桃花源記》新鮮出爐,自然是為了要吸引各地因戰亂想要避世的文人墨客。

交州這幾年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力度,還是因為底子太薄,想盡一切辦法,在招攬一些不喜歡當官的文人,收效甚微。

適逢黃巾之亂,不少中原士人紛紛離鄉背井。原本水鏡先生就是因為黃巾才避禍荊州。

現在南陽紛亂,連荊州人都往交州跑,每天從江陵、丹徒前往交州的船只絡繹不絕。

“阿父,你說子龍兒是寫實還是編的一個故事?”劉宏看著桃花源記,心里有些神往。

他真想有這么一塊地方,在百年之后,沒了一切煩惱,在那里去修仙。

或許一般人認為就是一個避世的場所,他認為里面住的是神仙無疑。

畢竟里面涉及到陣法之類,要不是修者,怎么可能會懂陣法。

“仆不是很明白,”張讓臉也不抬:“據說好多雒陽士人呼朋喚友,紛紛前往。”

“好啊好啊,他們要是找到了這樣的地方,今后朕去就有引路的人了。”靈帝不以為然。

“皇上,仆是說天下的士人從此以后,盡往交州了。”張讓自然想在里面加上自己的料。

劉宏沒有說話,心里慘然。朕為一國之君,連國都都比不上交州的安定么?

當然,他并沒有完全被張讓誘導,也沒朝那個方向去想。畢竟隨著萬年在交州的時間越久,他表面上根本不過問,私下里有呂強的信息傳來。

并沒有著緊的東西,無外乎就是劉佳的日常瑣事,在里面出現得最多。

黃承彥很高興,盡管他自認為博學多才,也不愿意出仕。像在交州,僅僅就在格物里掛了個名聲,平日里都在作者各種研究。

他現在一直在想著說的蒸汽機究竟是咋回事兒,畢竟前世的趙子龍也是一個文科男,那想到要穿越呀,那樣的話就去讀理工科了。

“大帥,你把我給害苦了!”剛到鎮南將軍府,黃承彥就忙不迭抱怨。

“反正交州除了你以外,好像別的人都沒你那么悠閑。”把文抄公的本事發揮得淋漓盡致,就是想吸引更多的讀書人前來。

不管他們支持自己與否都無關緊要,只要交州發展起來了,今后面對天下都不怕。

“我哪里悠閑?”黃承彥開始叫屈:“你說的蒸汽機,我始終不能掌握遙領。茶壺燒開水,蓋子確實要沖起來,關鍵整個燒水的容具究竟要多大。”

“更大的問題,需要把這個沖力作用于器具上,我首先準備用在船上。”

“這段時間為了躲避那些經常來詢問的人,干脆就一直生活在郁水之上。”

“嘿嘿,你不是說我去問了嗎?那我每天就泛舟郁水。”

“你要考慮鍛壓的問題,”也只能給出一個方向:“木質的器具,很顯然不經磨。只有金屬的東西才能承受日積月累的運動。”

“朱崖洲的鐵礦,據說雜質比起其他地方更少。”黃承彥興致勃勃:“更搞不懂那些黎人,當初說是咱上島的時候,他們還拿著木棍之類。”

他是一個饞蟲,前來要討教一下蒸汽機的東西,自己一個人瞎摸索,又找到了一些突破口。更是因為將軍府上的膳食,比起燕趙風味有過之而無不及。

的桃花源記一出,更振奮的則是中原地區的士子,聽賈詡說,連涼州的人都知道了他這篇大作,舊日老友來信問確切位置,但是他哪里清楚。

盡管也成了一個武者,賈詡對武者的世界更是敬畏,知道他們有一些常人沒有的能力。所以,有武者能夠飛天遁地,封印某個地方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別的地方他不是很清楚,至少南墻山經過了道家的人不斷改善,現在風水好了很多。但是還不能一蹴而就,上古的人陣法經歷了好幾千年,到現在都還沒磨滅。

至少山上以前光禿禿的,現在有了草木的生長,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最高興的是交州人,每天他們的茶樓酒肆里來就餐的人太多了,一波又一波。

無一例外,所有的中原人到了郁林,都在打聽黃承彥,都在問這個桃花源究竟位于何處。

神龍不見尾,再說誰敢當面去問他?鎮南將軍可不必一般的人,他是有學問在身的。

不要說他,連黃承彥的蹤跡都找不到。

最忙碌的人要數惠乘,不斷有人要求來教學,原本捉肘見襟,現在鄉下各個亭里的書院里,都有先生教書。

畢竟寒門的人來的居多,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盤纏,到了交州已然耗盡。

可以說,今后的交州教育更上一層樓,任誰都不知道,這不過是盡心竭力想出的一個辦法而已。

他根本沒有時間來管這些瑣事,忙著另外一件大事。(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