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兩百五十一章 越人黎人大漢人(3/7)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五十一章 越人黎人大漢人(3/7)

第兩百五十一章 越人黎人大漢人(3/7)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31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251第兩百五十一章越人黎人大漢人小說旗

第兩百五十一章越人黎人大漢人

大漢在朱崖洲上設置了十六個縣,其實沿著島嶼的只有十一個縣,中間有五個。

要不然的話,估計賈捐之也不會建議大漢政府撤掉珠厓郡,畢竟外郡再怎么著也是一個國家的領土,說啥都不會輕言放棄。

漢武帝窮兵黷武,至少能打得匈奴不敢南顧就能在史上留名,皇帝們對國土對異族的戰爭就像打了興奮劑一般執著。

賈捐之在說那話的時候,珠厓郡十六個縣,攏共有十三個縣反叛,估計也就中間的縣份,從來沒有怎么和外界接觸,等于是全境都在叛亂,那得需要多少軍隊前來平叛?

關鍵不管只珠厓郡、儋耳郡還是后來合并的珠厓郡,都是外郡,中間的五個縣,連大漢都只是當年的官員隨口命名,并不怎么著緊。

在大漢的開國歷史不久,出現了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他叫晁錯。

不得不說,道家關于風水之類的說法還是有一定意義的,當然,也不可能全對。他出自潁川,就是諸多漢末世家崛起的風水寶地。

一個地區的興衰,與其教育的程度成正比,那邊的文化氣候濃郁。不管怎么著,有漢以來,每一代都會出一些代表性的人物,他也是其中之一。

晁錯力主振興漢室經濟,孝孝文帝十二年,他上了一篇《論貴粟疏》。

這篇疏繼承了賈誼的重農思想,強調重農抑商。晁錯在這篇疏中細致地分析了農民與商人之間的矛盾,導致農民流亡,糧食匱乏的嚴重狀況。

他建議孝孝文帝采取兩個方面的措施:其一,貴五谷而賤金玉。其二,貴粟。

這對當時發展生產和鞏固國防,都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孝文帝接受了。

接著,晁錯又給孝文帝上了一篇關于減收農民租的疏。

對于匈奴的侵擾和西漢王朝中央政府的消極的和親政策,他和賈誼一樣,都是不滿的。這家伙對匈奴的態度比較強硬,開始主張武力平定,

此議不為孝文帝所接受后,他仍主張積極備戰,提出移民實邊的策略。

孝文帝前十一年,晁錯給孝文帝上一道《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

他并不是主張單純地依賴蠻夷,而是企圖使之與中國的軍隊相結合,使兩軍相為表里,各用其長技,主張主動地向匈奴出擊,被孝文帝委婉地拒絕了。

接著晁錯又向孝文帝提出了積極防御的策略,即《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

在《守邊勸農疏》中,他分析了秦王朝戍邊政策的失誤,分析了匈奴民族活動的特點。提出了徙民實邊的主張。

為了使募民徙邊的工作做得更好,晁錯在《募民實塞疏》中又提出了兩條建議:

其一,對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體的措施。

其二,要學習古代的方法,將移民按軍事建制嚴格地組織起來。

同時,晁錯又在《論貴粟疏》中建議,全國百姓向邊塞輸納糧食,以換取一定爵位或用以贖罪,這叫納粟授爵。

這些由晁錯主張或更定的措施,對漢初經濟發展和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對晁錯提出的移民實邊、寓兵于農的政策,孝文帝立即付諸實施。這個政策不僅在當時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而且開了歷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對后世影響很大。

漢武帝時趙充國實行軍屯,如今在交州盡管不需要士兵去開墾土地,讓軍屬移民交州,但對戶籍的管理松散一些。畢竟在他這里,商業才是高或一個地方經濟的最重要因素。

孝武帝元封元年至孝元帝初元三年,大漢在這里統治的時間長達六十五年,一直沒有停下移民的腳步。珠厓儋耳的反叛,只能說中原人根本就不把外郡的人當人看。

要知道,孝武帝設置朱崖洲上兩個郡的時候,晁錯被殺于孝景帝前元三年,已經過去了四十四年的時間,他對后世的影響可想而知。

這就是朱盧?有些無語,確實不少地方都是紅色,與合浦的朱盧縣完全是兩碼事。

那邊他也曾經過,是長期燒窯讓不少土地變成了紅色,而這里應該是沙土中的顏色映襯著地表。到處是裸露的紅色,聽當地人講,曾經有人認為此處產鐵一直深挖。

記得前世海南島的地圖上沒有這一塊地方,應該是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面海拔逐漸降低,直至完全浸入海中成為漲海的一部分。

小小的朱盧城,顯得有些破敗,從孝元帝初元三年到如今的孝靈帝光和六年,畢竟大漢有將近兩百三十年沒有統治過這片土地,滄海桑田,和中原相去甚遠。

很有意思的是,這里居然還有孝武帝時期,伏波將軍路博德在元封元年率軍攻下此處的紀念地,在此設立珠崖、儋耳兩郡,此乃中原直接對朱崖統治的開始。

給的感覺,哪怕就是朱盧城,沒有政府的存在,各個家族在管理,也并不顯得亂。

這些家族當中,有的是漢人,有的是黎人,竟然還有駱越人和烏滸人在里面。

后面兩個民族,應該是大漢在合浦一帶的統治不得人心,跨海逃難過來的。

最大的黎人家族,家主的名字很長,讓比較頭疼,干脆學給符樹取名字一樣,直接叫做符家主,駱越人的是呷家主,烏滸人的是阮家主,漢人則是聯盟,推選的張家主。

可以看得出,這些少數民族在對付漢人上有一套,是在聯手壓制。

要不然的話,憑著漢人占了三成左右的總人數,再怎么著也不可能聯盟起來。

“諸位,正式介紹一下,我是大漢鎮南將軍趙子龍。”他身上有著淡淡的威壓:“從今天起,我就是朱崖洲的都督,就是說,這里所有的事情我來負責。”

如同當初路博得第一次到朱崖洲一樣,本地居民好了傷疤忘了疼,盡管故老相傳有漢人是壞人的傳說,平日里周遭也有漢人也不見得有多壞,他們淡忘了。

畢竟一個民族先進的標志,是要有自己的文字和文獻,這里的人沒有。口口相傳,再怎么著都比不上書籍的傳承。

張家主自然不會說什么,他現在心里都激蕩不已,從今后,相信漢軍會對漢人有所傾斜,那自己和其他漢人家族的地位大不一樣。

其他三位家主對望了一眼,符家主發言道:“趙將軍,請問具體有什么要求嗎?”

“沒啥!”淡淡搖著頭:“在我的治下,漢人、黎人、駱越人、烏滸人,你們都是我的子民,一視同仁,盡量會一碗水端平。”

說話擲地有聲,讓大家都驚呆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