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兩百五十章 島上漢人是一家(2/7)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五十章 島上漢人是一家(2/7)

第兩百五十章 島上漢人是一家(2/7)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31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說起朱崖洲,有一個人不能不提,那就是賈捐之字君房,是賈誼的曾孫。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小說

孝元帝剛即位時,他上疏談論國家得失,被征召到京,在金馬門侍應詔對。

當初,孝武帝征討南越,元封元年建立儋耳、珠厓崖郡,都在南方海中州島上,廣袤大約縱橫千里,共十一縣,二萬三千多戶。

中原人都認為這里的居民兇暴、邪惡,自以為與大陸有海隔絕,屢次違反官府的法令,官吏也殘酷地對待他們,大致幾年就反叛一次,殺害官吏,漢朝就調兵攻打平定。

從最初設置郡縣到孝昭帝始元元年,二十多年總共反叛六次。

孝昭帝始元五年,廢除儋耳郡,并入珠厓郡。孝宣帝神爵元年,珠厓的三個縣又造反。

反叛以后過了七年,孝宣帝甘露元年九個縣造反,就調兵平叛。孝元帝初元元年,珠厓又反叛,漢朝又調兵前來。各縣交替反叛,連年不能安定。

孝元帝與主管官吏商議大規模派兵,賈捐之建議,以為不應當攻打。

于是皇帝派派人問他:“珠厓歸屬大漢,成為大漢的一個郡,已經很長時間了,現在背叛,你卻說不應當攻打,助長蠻夷的叛亂,減損先帝的功德,在《六經》中符合哪條經義?”

賈捐之家學淵源,而且是回到皇帝的問對,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

他從夏商周一直說到本朝,認為皇帝不能忍受一點小憤怒,打算驅趕士兵墜入大海,讓他們去陰森幽暗的地方才稱心如意,這不是解救饑餓保全人民的辦法。

還覺得駱越人父子同河洗澡,彼此習慣于用鼻子喝水,與禽獸沒有不同,原本就不值得設置郡縣。

區區獨居大海之中的州島上,霧露潮濕,又有很多有毒的植物、昆蟲、蛇類以及水土環境的危害,敵人未被俘虜,戰士已自死亡。

又不只是珠厓才出產珍珠、犀角、玳王冒,舍棄那里不值得可惜,不進攻也不會減損漢朝威風。

那里的百姓就像魚鱉一樣,哪里值得貪取?我就拿往年征羌的軍隊來說吧,軍隊出征時間不到一年,范圍沒有超過千里,已耗費四十多億錢。

希望最終舍棄珠,集中力量拯救關東百姓。

賈捐之回答責問的奏折呈上,孝元帝就此事詢問丞相、御史。

御史大夫陳萬年認為應當進攻,以維護大漢的威儀。

丞相于定國認為:“不久前連年調兵進攻那里,護軍都尉、校尉以及丞共十一人,只有二人生還,士兵和轉運糧草而死的人在萬人以上,費用三億多,還不能全部降服。”

“現在關東貧困疲乏,百姓很難征調,賈捐之的看法正確。”

孝元帝就聽從了賈捐之的意見,于是下詔說“:珠殺害官吏百姓,背叛造反,現在參加朝廷討論的人有的說可以進攻,有的說可以防守,有的想舍棄那里,意見各不相同。”

“朕日夜考慮各位的發言,認為威勢不能控制那里的人,就主張征討誅殺他們;猶豫不決回避困難的人,就認為應該防守屯田;了解時代形勢發展變化的人,憂慮萬民。”

“萬民的饑餓與不討伐遠方蠻夷相比較,哪一個危害更大呢?再說祖先宗廟的祭祀之禮,逢災荒之年還不能齊全,何況只是不能回避嫌疑的小恥辱呢?”

“現在關東地區很貧困,國家倉庫空虛,沒有糧食供給百姓,又加上動用軍隊,不只是讓百姓勞苦,災年還會連著到來。”

“廢除珠郡,有思慕中原禮義、想歸屬大漢的百姓,所到之處,就地安置,不想歸屬的不要強迫。”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嶺南地區設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個郡,珠厓在象郡的外徼。其實,珠厓珠崖和朱崖,在這個年代是通用的,并不是靈帝的封賞錯誤。

孝武帝漢元鼎六年,派遣伏波將軍路博德等討戰呂嘉,平定南越。西漢元封元年設置珠崖郡和儋耳郡兩個郡、十一個縣,有23000余戶。

兩郡領縣是依據朱崖島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勢,以黎母山脈為中心,向四周傾斜至海地形,環島沿海地區設置縣份。

五指山是晁家的人來了以后,認為自家不是黎族,更遑論黎母了,改稱五指山。

儋耳郡、珠崖郡兩個郡,以東、西兩部劃分,分轄現在的朱崖。西部地區屬儋耳郡,東部地區屬珠崖郡。

而實際管轄所及者僅為朱崖的沿海沿河地區,形成朱崖島的環島實治建置。西漢時朝廷派地方官員巡視漲海一帶水域。

盡管大漢在這里建立了一級行政機構,始終是外郡,縣與縣的邊界也十分模糊。不要說后世的考古學者,就是本地人都不清楚具體是哪個縣。

以前的十一個縣分別是儋耳縣、至來縣、九龍、瞫都縣、玳瑁縣、茍中縣、紫貝縣、顏盧縣、山南縣、臨振縣、樂羅縣,形成朱崖島最早的沿海環島建置布局。

漢始元五年,省儋耳郡并入珠崖郡。漢初元三年,罷珠崖郡,置朱盧為都尉治。朱崖自武帝立郡至此,共六十五年。

現代的人名地名,重疊的很多。譬如朱盧縣,在合浦就有一個,而在這邊,居然也出現了一個。或許是當地的官員從合浦而來,見到此地有如朱盧一樣的紅色就隨口道來。

符樹符林是黎人,但是在朱崖島上,還有很多的漢人。畢竟大漢的人民只要有衣穿飯吃,晚上又沒啥娛樂活動,一個男人有好些女人,哪怕存活不易,人口還是井噴式增長。

當年從中原移民過來的漢人,就居住在朱盧一帶。

前世的趙子龍沒有到過海南島,他只能憑借記憶,讓南征軍往上輩子的海口那位置走。

不僅有蔡瑁,連甘寧都趕了回來,畢竟大帥前來朱崖是大事,其他的侵略活動也好,商業行為也罷,暫時就可以放開。

符樹與符林哥倆面面相覷,他們除了家鄉,也沒在島上轉悠過,不知道其他地方。

“主公,這里的人著裝不似中原人。”甘寧臉上滿是不解。

盡管離海岸線還有一小段距離,兩人的目力自然能看到清清楚楚。

“岸上有聽懂漢話的出來下,”有些納悶兒,還是發了一聲過去:“我們是漢軍。”

漢軍?島上的漢人這些年貌似被朝廷拋棄了,再也沒有任何官府的人過來,難不成真的有漢軍過來嗎?

岸邊的漢人看到了軍艦,發了瘋一樣朝海邊跑,嘴里哇哇啦啦,說的啥估計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懂。

“是漢人!”吁了一口氣:“那是南海一帶的口音!”(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33/33430/index.html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