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兩百四十六章 蹴鞠業嶺南開花(3/5)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四十六章 蹴鞠業嶺南開花(3/5)

第兩百四十六章 蹴鞠業嶺南開花(3/5)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30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章節目錄樂文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巫山哥書名:

以前的南征軍士兵,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進了軍隊,原以為就是去當炮灰。誰知一下子成為家庭的頂梁柱。現在的交州各處,都是子弟兵的家屬移民。

安全需求方面,現在的南征軍就是交州的實際統治者,不管靈帝和其他世家門豪往里面摻了多少沙子,一聲令下,誰反抗誰就化為齏粉。安全得到了保障,盡管是團隊的。

交州人對兵士是又敬又怕,曾經那種受到土豪劣紳欺壓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靠著南征軍打下來的。當然,人有錢了,又擔心有朝一日自己會挨刀。

不管三令五申,華夏的傳統,商賈就是權貴們的提款機。要是世家豪門好說,誰敢來掠奪自家的財貨,毫不猶豫干回去。可有錢的是老百姓,他們擔驚受怕在所難免。

因此,兵士成了交州一種特殊的人群,除了他們自己的家屬和周圍的袍澤,根本就找不到有人來交流。大家不是戰爭機器,是有血有肉的人,也需要社交。

圈子的狹窄,每天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戰友,俗話說舌頭與牙齒都要打架,何況是來自天南海北的壯漢?久而久之,打架生事在所難免。

也就是說,兵士們目前實現了從生理需求到朦朧的尊重需求的跨越。

現在哥們兒有錢了,家里的地出產的糧食幾年都吃不完。你有我家也有,誰怕誰呀?

在別的軍營里面,全是蕭殺之氣。的軍隊,充滿著友愛和諧。

但是一個人從一無所有到了今天,實現了三步半的跨越,任誰都會膨脹。

的前世,東北人一整:“你瞅啥?”“瞅你咋地?”“草泥馬的勞資弄死你!”

這樣的話語,軍營里面隨處可見。法不責眾,這么多人經常打來打去,有的是越打越親,有的自然就會疏遠,軍隊的凝聚力下降,從而也就影響了作戰能力。

“子龍,說實話,我們是不是可以釋放下軍士的精力?”荀彧不無擔憂:“長期以往,我們交州軍都成啥了?還沒上陣自家就打起來了。”

“完全可以!”田豐眼睛瞪圓:“主公,讓軍士們有事可做,那樣的話根本就沒時間和精力來打架。唉,我一直都想著關禁閉之類,咋就沒想到這一出呢?”

看到他那激動的樣子,有些好笑。關禁閉還是他提供的,畢竟士兵犯了錯,打軍棍的話沒啥意思,換成比較人性化的關禁閉就好得多。

“噢?”說實話,在軍隊上他是半路出家,比兩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元皓、五哥,你們都來合計合計,找一種有益的活動,增進士兵的感情,讓他們不打架。”

“蹴鞠如何?”田豐到底年長一些,他馬上就想到了解決方法。

荀彧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原以為對方就是個書呆子,照本宣科,想不到也有變通的時候。那樣的話,今后在妹夫這邊和自己說不定還有利益牽扯,得提防著點兒。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筑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

早在戰國時期華夏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游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

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前世考古專業的趙子龍,知道石球約十萬年前的丁村文化遺址就發現了不少,四萬年前的許家窯文化遺址更是大量出現。

石球最早是狩獵工具,原始社會后期出現了用腳踢的石球及鏤空的陶球。

據說蹴鞠始于黃帝,開始用于軍事訓練。鞠是用皮子做成圓形,里面裝滿毛發。戰國帛書有黃帝殺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的記載。

蹴鞠一詞最早見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書中記載:西漢時身為“安陵阪里公乘”的項處,因迷戀“蹴鞠”,雖患重病仍不遵醫囑繼續外出蹴鞠,結果不治身亡。

其后蹴鞠一詞在《漢書》中多次出現。不過,漢以前的戰國,稱古代足球為“蹋鞠”。

齊國首都臨淄人的生活時說:“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鞠者。”

富裕起來的臨淄,市民有很多文體活動,包括吹奏、擊打、彈撥樂器,斗雞、賽狗、下棋和踢球。戰國時期的齊國都城臨淄,蹴鞠已發展成一種在民間廣為盛行的娛樂方式。

到了大漢,蹴鞠發展較快。

畢竟這項產業傳承久遠,在娛樂性蹴鞠得以繼承。有“康莊馳逐,窮巷踏鞠”,“上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的描述。

既然是娛樂,那就出現了表演性蹴鞠。這種蹴鞠是在鼓樂伴奏下進行以腳、膝、肩、頭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

了解到的蹴鞠表演,有單人蹴一鞠、單人蹴雙鞠、雙人邊擊鼓邊蹴鞠等形式;有足踢、膝頂、雙腿齊飛、單足停鞠、躍起后勾等技術動作。

甚至有人稱之為“蹴鞠舞”,是百戲中的重要節目。

同時,出現了競賽性蹴鞠,世家之間經常舉行。趙家根基淺薄,目前還沒有。

這種蹴鞠一般設有鞠場,鞠場呈長方形,一般為東西向,設有坐南面北供觀賞的大殿,四周有圍墻,稱為“鞠城”。

“圓鞠方墻,仿象陰陽。法月沖對,二六相當。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猶然,況乎執機!”

當然,蹴鞠已經開始用于軍中練兵。

“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

蹴鞠除象征“兵勢”、有訓練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豐富軍中生活,使戰士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情緒。“今軍無事,就使蹴鞠”,就是后者的反映。

前人班固把古代足球列入兵家技巧類,并稱:“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至于蹴鞠這個名字,覺得蠻好的,并沒有必要改成足球。

當然,作為一個穿越客,他把前世了解到的一些規則什么的,加入了進去。

至于贊助商,如今到交州的世家,不管是來自真定還是荊州、揚州,每一家都賺得笨滿盆滿。能夠以此來鞏固和南征軍的關系,相信并沒有人拒絕的。

三人都不是拖沓的性格,想到就干。不到十天,整個交州的人都在討論蹴鞠。

具體到部隊中,以校尉為單位,每一個校尉都要組織一支蹴鞠隊,參加將軍的選拔賽,最后到跟前,決出勝負。

到時候的獎勵,鴻都門學的學子們腦洞大開,畢竟他們也要參與進去的。

至此,兵士的打架事件也算是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盡管不能根治軍營里面的打架,卻也把集體榮譽灌輸進去。相信經此以后,南征軍的凝聚力又會上一個臺階。(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