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一百五十九章 密閉空間,老君遺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密閉空間,老君遺蛻

第一百五十九章 密閉空間,老君遺蛻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1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您的位置:


作品:

字數:

“李棟、李梁、李權、李離,”一個蒼老無比的聲音在眾人耳邊響起:“你們想要潛心修道,這是好事。族陵一直沒有固定的人員值守,從此交給你們!”

猶如晴天霹靂,他們在這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去看守族陵?

說起來,是個很高大上的活兒,家族的先輩們到了一定的時候,都會自己走進去,每個人都已經布置好自己的陵墓。

還有人懷疑有的祖宗并沒有死,而是在那里突破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這種說法支持者眾,據說有人見過走進陵墓的祖先。

李彥不清楚究竟是誰在說話,很是好笑,他仿佛看到了長安古城的城墻。

“是,老祖!”四個被叫到名字的人身形似乎突然之間矮了下來,卻不得不接受,從此以后,他們和自己的子孫退出李家的權利層。

以前,李彥以為這是傳說,家族中一直盛傳有一位老祖,不知活了多少年。甚至有人在猜測,他是不是到了先天,生命永恒。

家族里要是有相當大的爭端,大家都會想讓老祖處理,但他老人家會不會露面,那是另外一回事,很久很久沒有聽到他的聲音了。

既然他老人家發話,變相地承認了青山和松柏道長的立場。

別看青山道長管理上清宮后面的那一群隱修,表面上做事不偏不倚,在內心里。誰愿意自己的家族衰敗下去?

像李離之類的人,他們并不是不知道被佛門滅掉外面的壞處,基地就失去了一切來源。

這些人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只要看著松柏道人這一支人吃癟就行。

在李彥他們腳下的這座山,半山腰有一個洞,在幾棵古樹中間包圍著,下面不知道有多深。

反正李家人都講究清靜無為,沒那么多的好奇心,只要沒啥動物或者妖物出來禍害就行。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在王莽篡漢以前,一位達到半步先天極限的李家人,無意間就是要弄個究竟,他順著山洞下去。

四周滑不留手,洞穴剛好能容納一個人的身軀筆直向下。

剛開始他還試圖利用自己的功夫爬上去,習練了道德經的人一樣怕死,能夠多活幾天誰愿意就這么憋屈的死去?

可惜他失敗了,洞壁的巖石憑借他半步先天的功力都破不開,又有自身重力的加成,身體降落的速度越來越快,整個人都失去了知覺。

等他清醒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到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里,五腑六臟全散了架,好在保持著靈臺的一線清明,并沒有當場死去。

四周流動的空氣沒有**的味道,反而在緩慢地修復他的身體。加上時不時有一滴水珠砸進他嘴里,人漸漸恢復過來。

后來,他的實力一天天恢復,主動去接那一滴水珠,延續著生命。

一個人到了半步先天的境地,就是十天半月不吃東西也不會死,而水珠在功力恢復后才發現,那似乎對整個身體都有滋養作用。

不僅讓體質不斷壯大,連神魂都有些許增益,不正是修道之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場所么?

終于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到了傳說中的先天,待穩固境界后自然想出去。

可誰知,他所在的空間竟然是一種未知的陣法,以天地之力壓制里面的人。

他的感知,經過不斷努力,堪堪能覆蓋北邙山脈,往周圍一絲都不行。

似乎天地中有當初老君布置下來的陣法,到了先天的境地,外面的人進不來,里面的人也出不去,那個睿智的老君,知道先天強者的危害。

或許當年他并沒有捅破那層壁膜,卻巧妙地利用陣法,不斷利用天地之力加固北邙山的陣法,就是先天強者都無法進出,除非到了一個更高的層面。

闖入者在不斷的嘗試以后,不得不氣餒,轉而研究周遭的一切。

這么一琢磨,真讓他發現了一絲蹊蹺,空間里原本不曾注意的角落,有一道石門,小小的石屋中,一個人坐化在那里。

也不知道他坐化了多少年,甚至像傳說中的冰肌玉骨,難不成他就是老君遺蛻?

石桌上記載下了坐化者的一切,字跡沒有半點腐化,李家的人對古文的研究和傳承,從來都是重中之重。

果然,他就是道家的創始人老子。

作為管理周王朝的史官,他看了大量的典籍,才了解了先天強者的冰山一角。

而且,他還發現了不少導引術,或許在上古先賢看來不過是雞肋,后來者卻視若至寶。

人誰不想長生?老君一點一滴地吸收著前人的智慧,殫心竭力,寫出了《道德經》這千古經典,生怕誤導后來人。

不是他不想激進,而是集百家之長,可以說吸收了能夠發現的典籍中的優點,給外人的感覺看上去十分中庸。

開什么玩笑,修者本身就是與天爭壽,豈是處事中庸的人能夠做到的?

在老君的推測中,古修們大概是把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搜羅一空,到了先天的境界,哪怕是一粒微塵都不會錯過。

當然,像手里的東西能夠遺留下來,純粹是湊巧。先天強者哪有心思把一顆石頭拿在手中,然后才去感受里面的靈草精粹?

而后,那些人去了星空,在彼端繼續修煉,誰也不愿意回到靈氣日益貧瘠的地方來。

得知真相的老君十分沮喪,妄圖憑借一己之力打破樊籠,辭官歸隱。

可以說,他老人家畢生都沒有停下來過,始終在鉆研腦袋里得到的信息。

這一個空間,是他無意間發現的。

老君是一個嚴謹的人,從他留下的《道德經》就可以看出來。

在沒有定論之前,他怎么會告知別人。

他和這個闖入者一樣,也是懵懵懂懂到了此間。

據老君推測,當初支持姬周和殷商的人,大打出手。

強者的手段,看上去云淡風輕,實則破壞力難以想象。

最后的結果,自然以殷商一方敗北。

其中的頂級修者,留下了一個后門,把天地之氣一分為二。

要不然,殷商的后裔像是箕子他們,為何寧死也不到姬周?蓋因他們知道一些蛛絲馬跡,卻不清楚具體情況。

天地之氣匯集之處,或者被后世人叫做龍氣,能夠定為都城。

強者之爭,不外乎面子和資源,姬周方的大能者也不為己甚,自然會在自己的陣容方加固,不讓天地之氣外流。

雒水就是龍氣的分界線之一,而此處,則是龍氣之始。

濃郁的天地之氣,能夠讓一個修者達到先天,再進一步幾無可能。

畢竟先天強者的修煉,就是整個世界的資源收集起來,也不夠突破一個小境界。

密閉空間的陣法,自然就是當初殷商一方的強者布置下來的,他們不允許秘密外泄。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疏忽還是有意的,留下了一個可以直通下來的孔洞。

按照老君的說法,縱然突破了先天,在這個密閉空間內,再也沒有一絲可能達到更高的境界,源源不斷的天地之氣從這里往東,滋養著大地。

哪啊寫時而滴落的水珠,應該是受到天地之氣滋養的石乳。

至少在他坐化前,沒有想到辦法來遏制龍氣東去。

臥虎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老君利用自己的神識,操縱外間的天地之力,布置下一個陣法,只要沒有他強大,都不可能進出。

隨后,他自然是坐化了,殫心竭力布置完這一切,油枯燈滅。

后面來的李家強者,說不清楚是幸運還是不幸,神識突破不了老君布置下來的陣法,只能讓自己的意念,在北邙山逡巡。

先天強者每時每刻都在修煉,偶爾神念出來看看,畢竟北邙山固若金湯,不需要他維護。

人都是自私的,他把自己的苗裔提拔到了李家的最高層,今天恰好看到這一幕,就隨便處理了。

不管是修者還是普通人,自然要爭,與天爭,與地爭,與人爭,他間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從而影響了李家今后的走勢。

原本的時空里,他修煉的時候,沒想到佛門突起發難,一舉鏟平上清宮。

打那以后,他陷入了癲狂,想不到自己一時疏忽,讓家族沒落。

時而神識出竅,讓后來人以為是鬼,從而有了北邙山是鬼修的說法,甚是可笑。

當然對于這個后生,他還是很欣賞的,只是稍微使了下手段,就讓其穩固了境界。

畢竟斗換星移,外界對于他來說很陌生了,一個弱冠之年到了半步先天的強者,無疑是李家的強援。(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