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一百二十六章 雒陽的吃瓜觀眾不要太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雒陽的吃瓜觀眾不要太多

第一百二十六章 雒陽的吃瓜觀眾不要太多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5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正文

正文

“和道家干起來了!”

這話聽著有些不對勁兒,一方是一個人,另一方則是龐然大物,看上去很不對等啊。番茄小說網````

等等,你說和道家干起來了?扯淡,一個是鴻都門學的新晉博士,據說現在去聽他的課需要提前報名的,另一個是教派,大漢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教。

再說趙先生入城的時候,太學不是有不少居心叵測的學子想要讓他出丑么?畢竟那時他還沒走馬上任,學子們去身份合適。

現如今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博士,學子們哪怕再不認同,存在著尊卑的差異。

就像一個小地方的縣令或者縣長,和大地方的刀筆吏,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

至于太學的那些博士們,一個個老朽,好意思去欺負人家小年輕嘛。

因此,太學和之間縱然有齷齪,也干不起來,咋又和道家扯上關系了?

啥,趙先生寫了一本《封神演義》?那是啥玩意兒?西周建國時期的故事啊,還有神仙妖魔鬼怪?這樣的故事書我一定要好好看看。

有這么厲害?他還說有可能是今人無法達到先天的原因,那就更要看一看了。

《老子化胡經》?那是什么東西?讓那些和尚看的?于是乎道家要找他的麻煩?

其實,在雒陽城流行的風言風語,都是從世家流出來的。

普通的老百姓,哪里明白道家已經在聚會,劍拔弩張,就不知道是對付還是佛教。

當然,少不了那些本身就對趙子龍懷有不滿的世家在后面推波助瀾,不然,為何坊間流傳的,都是道家要對付他的信息?

老百姓是淳樸的,他們并沒有什么判辯的能力,世家傳出來的消息也就相信了。

在他們的心目中,好像真定趙家在北方把胡狗都打贏,那一時期,世家為了鼓動皇帝繼續出兵,確實在北疆戰役勝利的時候出了力,不遺余力大肆宣傳。▽

番茄◇

后來,他們有了自己的利益訴求,自然不會再為趙家搖旗吶喊,讓不明真相的平頭百姓一頭霧水,難道真定趙家勝利之后,北征就無疾而終?

看樣子好像也不對,畢竟大漢除了極少數的宦官莫名其妙就成了侯爺普通人要想封侯,千難萬難,真定侯是如何出來的?

直到到了雒陽,才重新有了趙家的音信,半點兒也沒有北疆那邊的戰報。

不少太學學子喬裝打扮,到尋常酒肆,盡管點了最貴的菜,也覺得難以下咽。

當然,他們來的本意就不是為了吃飯,而是想知道老百姓對的看法。

結果讓太學士子們很失望,居然沒有人對趙子龍口誅筆伐,道家的力量多么強大,誰都很清楚。按說得罪了道家,應該是群起而攻之啊,劇本不是這么演的。番茄

其實,就是這些學子們,他們不清楚,自己等人本身就是世家手中的槍而已。

“很奇怪,道家之人,為何不大張旗鼓進雒陽?上一次孝明帝時期,他們要對佛教動手,不幾天就聚集了一千三百多人。”

“孝明帝到如今,都過去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時間,真真假假誰說的清楚?”

“你的意思是說,那些佛教光頭們,本身就是劉家人給引進來的?我的天,不是引狼入室嗎?我大漢的教派,何須番邦胡人來分一杯羹!”

“是啊,傳說中的方士徐福,帶著五百童男童女,到海上去找傳說中的仙山,多縹緲的說法,始皇帝那么精明的一個人,竟然相信了。”

“合著你們的意思,當今和他的前任們,覺得道家的力量太大,早就不滿意了?”

“那是,一個皇帝,他們覺得自己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人,誰想頭上有一個太上皇?”

“很難講啊。□

番茄□○△□`````不要說咱大漢,就是前朝大秦時期,秦始皇勞苦功高,權柄一時無兩,對道家的人都得供著。”

“未嘗不是始皇帝想抓住道家的辮子,他們找不到神仙或者仙山的時候,那就會出面鏟除了。”

“凡事沒有絕對,興許海上真有仙山呢?說不定徐福早就得道成仙,不然為何到如今也沒有他的只言片語留下。”

“糊涂!橫海將軍帶著船隊渡過茫茫大海,到了那個叫邪什么的地方?”

“邪馬臺!”

“對對對,就是那里。一個女性,竟然成了他們的女王,傳說中不就是徐福的后代么?”

“道家也不禁生育,不像和尚們,一個個清心寡欲,斬斷塵緣,指不定就是他成仙之前留下的后裔,把道統傳了下來。”

“啥道統啊,要是真厲害,張橫海不過是一個武力值不高的武者,帶著一些家丁部曲什么的,就能把邪馬臺打得潰不成軍。”

議論的眾人不再說話,他們突然想到,趙家最厲害的,并不是文才什么的,而是超絕的武功,連胡人都望風而逃,打下了不止一個郡的土地。

橫海將軍張郃,貌似以前還是趙家的部曲,連他們家的部曲都這么厲害,主家更是把胡人都打得抱頭鼠躥,得有多厲害。

他們心里很是彷徨,設若趙子龍知道是他們在后面使勁,趙家人會不會找人直接把大家給做了,也不是不可能。

上次在京城,不是差點兒被人給刺殺成功了么?雖然不知道是哪家做的,相信趙家的武力值更高,要不然也不會沒有人受傷。

一報還一報,指不定惹到了趙家,那邊是山野之人,才不會把大漢律放在眼里。

再說,殺人之后,飄然遠遁,你去找誰?

到了最后,大家不得不說一句:“別去管,不管是道家、佛教還是趙家,都不是好惹的。”

“是啊,要是他們認起真來,我們在座的哪一家都不能和他們抗衡。”

得,死道友不死貧道,不管是大范圍還是小范圍的聚會,頓時作鳥獸散。

誰也不想成為三家下一個攻擊的目標,寧愿當個吃瓜的觀眾,也不想淌這渾水。

和休戚相關的人感覺就不一樣了,趙滿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專程到那邊去,就算幫不上啥忙,問一問也是好的。

結果,三位夫人對他的行蹤都諱莫深入。

叔叔趙溫的臉色,一直都陰沉著,想來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趙忠自打說了自己是劉協的師傅以后,就開始深居簡出,比以往更加謹慎。

道家和皇室的關系,別人不清楚,難道他也不明白?往往任何一代皇帝的更替,背后都離不開他們的影子。

自己這本家侄子,你要安分守己當一個皇子的師傅也未嘗不可,大不了新皇要是劉辯上位以后,辭官回真定,天高皇帝遠,誰敢把他怎么樣?

“師傅,我們出發吧!”和童淵找了個尋常的酒肆,他也有些拿不定主意,道家究竟是要針對自己還是佛教。

可以說,憑借道家一千多年的積累,同時對兩家開戰,真還沒啥難度。

一老一少兩個身影,很快上馬,出了雒陽城。(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